如何做好刑事法官
㈠ 法官如何辦理刑事案件
刑事訴訟法中有明確的辦案程序。
㈡ 刑事案件可以隨便換法官嗎
合議庭的審判長應當由院長制定,如果是審判長的調整應當由院長決定,審判員的更換由審判長決定。
㈢ 刑事案件到法院法官會做些什麼
刑事案件移送到法院後,法官會詳細查看案件材料,研究證據及檢察機關的建議,然後,針對案件情況制定庭審提綱,確定庭審時需要查清的問題,需要查證的證據。同時,還需要確定開庭審理時間,並依法通知被告人及檢察機關,以便其及時到庭參加訴訟。
㈣ 刑事法官面臨職業風險怎麼辦
河南一名年近五十的刑事女法官,其因在刑事審判中將非法證據作為定罪量刑的依據,以玩忽職守罪被判刑。該判決書中認定被告人王桂榮的瀆職行為包括三個方面:
1、違反程序擅自准許檢察院撤訴;
2、始終沒有審查出案卷中存在矛盾的相關重要書證,沒有核實出卷宗中來源不合法的證據及證據復印件;
3、對辯護人提出的辯解沒有認真調查核實。
那麼刑事法官應如何避免成為下一個王桂榮。
一、重視程序價值:
判決書認定王桂榮在處理川匯區檢察院的撤訴申請時,違法撤訴。在檢察院遞交撤回起訴決定書後,王桂榮組織了合議庭合議,准許檢察院撤訴,之後王桂榮按照當時的審判環境和審判工作的慣例,作出了口頭裁定。這種情況反映出程序價值仍然沒有深入部分法官的內。「重實體、輕程序」觀念的殘留使得部分法官認為只要實體結果是公正、公平的,即使是違反法定程序也沒什麼影響。實際上程序公正也是「公正」應有之義,並且程序價值對司法公正的巨大影響在近年來各個冤假錯案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先不論判決書以王桂榮違法撤訴作為認定其玩忽職守的依據是否合理,如果刑事法官在審判工作中堅守程序公正,也就不會落人口實了。
二、重視證據採信規則與證據的合法性審查。
刑訴法修改後,相繼出台了關於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解釋,以指導刑事案件的證據採信以及合法性審查。王桂榮在審判於某詐騙案時可謂是幾經周折:組織合議庭四次合議,三次提交審委會討論,向上級法院請示。這樣曲折的歷程可以表明王對於案件的審判是比較審慎的,但是這樣的審慎更應該體現在證據採信和證據合法性審查的過程中。根據刑訴法第162條規定,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方可作出有罪判決。進一步而言,作為定案根據的每一個證據都必須具備客觀性、關聯性與合法性,且全案證據同案件的發生、發展的過程和結果一致,形成一個完整的證明體系。如果定案的證據在判決前存在疑點,來源不合法,矛盾沒有排除,應當根據無罪推定原則作出無罪判決。現今,民眾的權利意識不斷提高以及民主法治觀念逐漸深入人心,刑事法官只有堅持無罪推定才能避免陷入錯案追究的漩渦中。
三、摒棄書面主義。
現行司法環境下,法官於開庭審判之前早已通過閱讀全案移送的證據對案件的整體狀況有詳細的了解。這樣能夠有利於法官對庭審過程有一個整體的把控,提高司法效率。但弊端在於,部分法官受書面主義的影響,在閱讀了隨案移送的材料後,對案件事實、證據以及相關的法律適用問題早已有了主觀判斷。於是,案件進入審判階段後,對被告人及其辯護人提出的質證意見以及辯護意見的產生不信任感,使得意見被採納的難度進一步上升。如此一來,目前司法環境下,控辯雙方本就不平等的地位愈加明顯。王桂榮在審理於某某詐騙一案中基於對案件有了先入為主的判斷,忽視了被告人的辯解以及辯護人的辯護意見,進一步導致了錯案的產生。故刑事法官在審理案件過程中應當摒棄書面主義,防止因輕信書面材料而致使冤假錯案的發生,進而避免刑事風險。
王桂榮的判決書在司法工作者中持續發酵,有刑事法官表示「有些不寒而慄」。的確,細讀該篇刑事判決書會發現很多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探討之處,但不論如何,這份判決書給了刑事法官警示:隨著社會大眾對冤假錯案的關注,刑事法官只有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才能在獲得尊重的同時避免刑事風險的產生。
㈤ 刑事案件法官得到好處了會輕判嗎
小心人財兩空
法官不會要你的財物
現在監督很嚴格
他也不敢,也擔心被舉報,還不如找個律師提供辯護,或者不找律師,法院必須指定律師辯護
㈥ 刑事法官應具備哪些基本能力
法官本身不分刑事還是民事,主要看法院級別,比如高級法院下分民事法官和刑事法官,但低級法院可能就1個法官,當然既是民事又是刑事的了
㈦ 怎麼成為刑事法官
先通過司法考試,然後在法院實習,在通過公務員考試。
㈧ 刑事案件調解了,法官會怎麼判
如果民事部分雙方已經達成賠償協議,到了法院後就會依法從輕對行為人進行刑罰內,同時宣告容緩刑,但不能免於刑事處罰或者不判,因為哪是檢察院的職權。
補充回答:如果檢察院和法院都走關系,也不能不判,但可以從輕處罰。
㈨ 刑事案件,想知道法官一般會怎麼判,除了找律師,還有其他辦法嗎
法官需要開庭審理
根據公訴人的指控證據
律師辯護後合議判決
宣判不服可以上訴
只能找律師提供專業的法律服務,有困難你可以到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法律援助,那裡指派的律師不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