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法院的訴狀
Ⅰ 收到法院寄來的上訴狀是不是代表法院已經立案了
法律分析:上訴狀是對法院的判決不服,向上一級法院提起上訴時候用到的,也就是之前至少已經在一個法院開庭審理過了,才會有判決和上訴,不可能沒有立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八十七條 經受送達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採用傳真、電子郵件等能夠確認其收悉的方式送達訴訟文書,但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除外。採用前款方式送達的,以傳真、電子郵件等到達受送達人特定系統的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八十八條 直接送達訴訟文書有困難的,可以委託其他人民法院代為送達,或者郵寄送達。郵寄送達的,以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
Ⅱ 起訴狀交給法院後,多久能有回復
起訴書如果交到窗口的,一般法院會給當事人一個受到材料的回執,那當事人可以根據這個回執去法院查一下。如果是快遞過去的,那先確定送達後再打電話到立案庭窗口去詢問了。現在法院案子多的情況下,會有一個調解的程序,這個程序就可以需要一、二個月的時間了。
法律分析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法院是要在收到訴狀後,在7天內決定是否立案。但據知現在法院實際的做法是,在接到當事人的訴狀後會當場作出是否立案的決定,如果法院收了當事人的訴狀,給當事人一個收據讓當事人去交受理費,說明受理了當事人的案子,當事人回家等著開庭就好了。如果不受理當事人的訴狀,一般會告訴當事人不予受理的理由,如果不服,當事人可以根據不予受理的書面裁定,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起訴書送法院,會當場決定是否受理呀,有立案通知書,不受理也有不受理通知。當事人可查詢立案情況,不立案當事人可到法院咨詢監督投訴處反映。 民事訴訟立案條件是:1、原告是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2、有明確的被告;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4、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