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文明單位總結
柳南區法院
柳南區人民法院成立於1980年,位於柳州市飛鵝路南一巷90號,轄區行政區域面積.8平方公里,常住常住人口29.92萬,流動人口約10萬,是柳州市的南大門及柳州市工業、商業中心和交通樞紐。
柳南區人民法院下設立案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一庭、民事審判二庭、行政事審判庭、審判監督庭、執行局、法警大隊、辦公室、政工科、紀檢監察室11個工作部門。
該院曾先後被廣西區高院授予全區法院系統「人民滿意的好法院」稱號和廣西區政法委授予全區嚴打整治斗爭人民滿意政法單位及被柳州市政法委授予市政法系統「十佳政法單位」稱號,多次獲得柳州市中級法院的嘉獎。
柳北區法院
柳北區人民法院成立於1980年6月1日,位於柳州市勝利東路白沙村239號,轄區行政區域面積320.89平方公里,下轄4個鎮、7個街道辦事處,常住人口32萬,是柳州市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區和柳州市委、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也是柳州市人流、物流的集散地及工業、商業、文化中心。
柳北區人民法院下設立案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一庭、民事審判二庭、行政事審判庭、審判監督庭、執行局、紀檢組、監察室、政工科、辦公室、法警大隊12個工作部門。
該院曾先後榮獲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授予的「文明窗口」、「指導人民調解工作先進集體」、「審判監督工作先進集體」,市法院系統「雙文明」目標管理一等獎、市「四五普法」及市政法系統「嚴打」先進單位等榮譽。
柳北區人民法院沙塘法庭被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評為「規范化人民法庭」,該院多名幹警被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評為「辦案能手」和榮獲市政法委授予「人民滿意政法幹警」的稱號。
城中區法院
城中區人民法院1980年成立,下設立案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一庭、民事審判二庭、行政事審判庭、審判監督庭、執行局、司法警察大隊、政工科、紀檢監察室、辦公室11個工作部門。
該院在轄區黨委的領導、人大的監督、政府的支持、政協的民主監督下,在上級法院的指導下,圍繞「公正與效率」的法院工作主題,忠實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審判職責,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魚峰區法院
魚峰區人民法院成立於1980年5月,位於柳州市蝴蝶山西路3號,地處柳州市工業老區,轄區行政區域面積12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萬。
魚峰區人民法院下設11個庭科室。該院依託網路建立了一套完整科學的信息化、規范化、智能化人民法院工作管理模式。1995年4月,魚峰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記「集體一等功」,多次獲得自治區「十隹法院」、「人民滿意政法單位」等榮譽稱號。
柳江縣法院
柳江縣人民法院成立1953年3月,轄區行政區域面積2054平方公理,常住人口53.8萬。
柳江縣人民法院下設11個庭科室,派出機構4個。近年來,該院受區高院裹彰的先進集體9個,受中院表彰的先進集體24個,受區高院表彰的幹警17人次,受中院表彰的幹警304人次。
柳城縣法院
柳城縣人民法院成立1951年9月15日,位於柳城縣大埔鎮白陽南路18號,坐落在風景如畫的融江河畔,轄區行政區域面積2109.78平方公理,常住人口近40.76萬。
柳城縣人民法院下設機構14個庭科室,其中人民法庭4個。 2007年,柳城法院按照法院職能分為審判紐、執行組、司法行政紐、巡迴法庭四個序列進行管理,改革長期束縛法院審判工作的行政化管理模式。
近年來,該院曾先後榮獲自治區高院、柳州市政府和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授予的「文明窗口」、「規范化法庭」、創建平安柳州(城)活動「平安單位」、「先進單位」、「先進集體』、柳州市法院系統『清理積案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融安縣法院
融安縣人民法院的前身為成立於1952年5月1日的融縣法院,1952年融縣分為融安、融水兩縣,融安縣人民縣人民法院隨之成立。融安縣人民法院
在素有「金桔之鄉」的融安縣長安鎮城區,轄區行政區域面積2900平方公理,常住人口34萬。
融安法院下設立案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行政審判庭、審判監督庭、執行局、辦公室、政工科、監察室、法警大隊等工作部門。
近年來,融安法院多次獲得自治區保密工作「先進集體」、柳州市「文明單位」、「優秀青少年維權崗」等多項榮譽。
融水縣法院
融水苗族自治縣人民法院成立於1951年5月1日,坐落在地處桂北與黔南要沖的融水苗族自治縣融水鎮鐵西路,轄區行政區域面積466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7萬,境內山高林密,溪河縱橫,特產豐富。縣城附近有真仙岩、老子山、古鼎三潭等名勝,元寶山和貝江一派林區風光,雄奇瑰麗。
融水法院下設立案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行政審判庭、審判監督庭、執行局、辦公室、政工科、監察室、法警大隊等工作部門。融水縣法院為合理配置司法資源,實行審判、執行、行政後勤三大管理,並組成巡迴法庭,專門負責巡迴審理20個鄉鎮的各類案件。
2004年,融水縣法院新辦公大樓落成,成為該院建院史上新的里程碑,為捉高司法水平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
三江縣法院
三江侗族自治縣人民法院成立於1952年10月,位於三江縣古宜鎮觀魚路59號,轄區行政區域面積243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7萬。
三江法院下設立案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一庭、民事審判二庭、行政審判庭、審判監督庭、執行局、紀檢政工科、辦公室,法警大隊,巡迴法庭。
三江法院辦公綜合樓建築佔地73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964平方米,審判綜合樓內設1個大法庭,1個中法庭,4個小法庭,1個大會室,40餘間辦公室。
鹿寨縣法院
鹿寨縣人民法院成立於1951年9月,位於鹿寨縣鹿寨鎮政軍路3號,轄區行政區域面積335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8萬。
鹿寨法院下設立案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第一庭、民事審判第二庭、行政審判庭、審判監督庭、執行局、辦公室、政工科、監察室、法警大隊及鹿寨、雒容、寨沙、中渡四個法庭。
近年來,鹿寨法院先後獲得全縣綜合治理「先進集體」、柳州市普法宣傳教育「先進單位」、柳州地區、柳州市法院及全區法院系統「先進單位」、「青少年維權崗」、「文明窗口」等榮譽稱號。
㈡ 基層法院如何開展精神文明單位創建工作
基層法院開展精神文明建設需要重點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事情,詳解如下:
一、加強對文明單位創建工作的組織領導
將創建工作擺上議事日程,成立精神文明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明確由辦公室具體組織實施,定期對全院創建工作開展檢查和指導,形成上下聯動,協調一致的創建機制,為文明創建工作實施強有力的組織領導。二是以班子建設帶動隊伍建設,圍繞「政治素質好、經營業績好、團結協作好、作風形象好」開展創建「四好班子」活動,提高領導班子的戰鬥力、凝聚力和示範帶頭作用。三是堅持一崗雙責制度,無論是法院領導還是中層幹部職工,在抓好業務發展的同時,抽出一定的精力抓文明創建,做到有人抓,有人管,落實效果。
二、提高文明單位創建工作的思想認識
一是加強黨的思想理論建設。在法院掀起學習宣傳黨的十七大精神和深入學習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科學發展觀活動的熱潮。統一制定學習計劃、統一印發學習材料,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宣傳教育,促使廣大黨員、幹部自覺成為科學發展觀的忠實執行者、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自覺實踐者、社會和諧的積極促進者。二是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深入進行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教育。加強民警職業道德教育,培育社會文明風尚。三是實施人才興行戰略,創建學習型法院。積極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倡導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在全體法官民警中開展全方位的培訓教育和員工職業技能培訓,積極鼓勵參加學歷教育、職稱考試、資格認證考試,組織開展讀書活動和各類知識競賽。
三、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一是構建「人人有責」的風險防範機制。在全院樹立「合規創造價值」理念,組織全員層層簽訂內控案防工作責任書。二是構建「黨建促創建」的創先爭優機制。通過組織開展「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創先爭優」等主題活動,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將活動成果實實在在體現在促進業績提升和實現又好又快發展上,積極引導基層黨組織履職盡責創先進,廣大黨員立足崗位爭先創優。三是開展優質的文化環境和生活環境建設。豐富、充實職工的業余文化生活。四是通過開展「紅色之旅」外出參觀活動,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陶冶員工情操;五是關愛職工,切實為職工辦實事辦好事。六是認真做好幫扶工作,逢年過節開展慰問老黨員、困難黨員、特困及困難職工等「送溫暖」活動,有力地促進了全院和諧穩定的局面。
四、把文明單位創建工作與當前各項活動結合起來
基層法院要按照上級行黨委的統一部署,將文明單位創建工作與當前開展的「案防制度執行年」活動、「熱愛祖國、建設美好家園」主題教育活動,「四強四優」黨員專題教育活動、「合規管理年」活動結合起來,互相融合,互相促進,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