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讀法學
1. 內向的人適合讀法學嗎。
如果真的喜歡,會在學習的過程中,經過學習積累逐漸提升自己的素養,而且多參加一些社交活動也可以鍛煉出來
2. 法學適合什麼樣的人學
你要喜歡這個方向,或者你是被調劑到這個專業的也可以,關鍵在於你自己是否想回通答過這個專業來使自己有一個體面的生活。法律專業是一個社會進步不可少的職業,律師、法官、檢察官都可以。你內向,這不是理由,你可以嘗試做一下突破。從競選班長時做起,剛開始大家都會拘束,你可以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努力。
我的建議是,你從學習這個專業開始,不僅要學好理論知識,不懂就問老師去,抓住一切空閑時間,請老師介紹,去律所做實習或兼職或者在法檢系統實習,那樣你一畢業就有工作經驗,從事相關專業就會上手比較快。另外,學好外語也極其重要,切記。 最重要的是,你要付出努力,不然,不要自欺欺人,荒廢迷茫幾年算了。然後隨波逐流,做一些不符合家人和自己期望的工作去吧。
送你一句話,除了你自己,沒有人可以打敗你。有時太過看重或者畏懼別人的看法,對內向的人來說恐怕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3. 什麼樣的人適合讀法學
我是一家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助理..接觸過很多律師和法官.基本上混得好的,在圈內有點名氣的,都是比較穩重,踏實的.具備穩重,踏實,正直,正義感強的人是比較適合讀法學的.出來必有前途~
4. 什麼樣的人適合學法律
法律的學習是很枯燥的,更多是以背書和背誦各種法律條陳為主。所以,良好的記憶力內和理解能力,是學習法容律必備的條件。良好的分析能力和細心與耐心則是學好法律的重要條件。
學習法律的過程中需要背誦各種法律條陳,而且背誦這些法律條文需要精準,不能只背出大概意思,必須要一字不差才可以。所以,學法律需要有很強的記憶力。
但學法律不僅僅是只會背法律條陳就可以的,還要學會靈活運用,遇到案例的時候要知道適用於哪部法律。這就需要學習法律的人理解領悟能力也不能差。
另外,很多人學習法律是為了以後成為律師,為別人伸張正義。所以,學習法律的人最好還可以能言善辯,語言表達能力出眾,比較細心,這樣以後就業會更有優勢。
分析能力也是學習法律的人身上不能少的條件,有優秀的分析能力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理清案例中的各個主體及其關系,並能正確判斷出各方的權利義務和責任。
對於學習法律的人來說,還要不怕麻煩,有耐心,因為有的時候一個案件需要查很多資料,找各種法律條陳,如果怕麻煩或是沒有耐心,是很難學好的。
學習法律的人還需要細心,因為很多時候一些信息不是很明顯,但往往非常有價值,這些非常可能是重要的證據,所以細心也很重要。
5. 法學適合什麼性格 哪些人讀
什麼性格學習法律的都有。
能言善辯的適合當律師,機敏果敢的適合當警專察……
這些人大多都是學法屬學的。
本人認為,學法的人首先在性格上應具有理性特徵,成熟、沉穩、不易沖動的人適合,
再有,學法的人應具有獨立性,沒主見、隨大流的人不適合。
6. 什麼性格的人適合學法律
要學好法律:
1、記憶抄力強,法律就是一個一個的知識點拼起來的,誰知道的多,誰的水平就高。
2、理解領悟力強,能活學活用。因為法律不只是被法條就可以了,還要會用,比如說總則怎麼適用分則,遇到案例是應該適用這部法律還是適用那部法律,有沒有什麼特別規定。
3、思維發散力強。遇到案例時能想到相關法條,能想起特殊規定,能想到類似案例並加以區分。這個學文科的人比較有優勢。
4、分析能力強。能理清案例中各個主體及其關系,並能正確判斷各方的權利義務和責任。
5、細心。能注意到不明顯,但是有價值的信息,這通常是重要證據。
6、最好能能言善辯,做律師比較有優勢。
7、興趣最好是對人文科學感興趣。其實即使一開始對法律不是很感興趣,學得深入了以後也會產生興趣的。
8、還要不怕麻煩,因為一個案件可能要查很多資料。
7. 女生適合讀法學專業嗎
我覺得比較合適女生的學習特點。首先,女生的記憶力整體上高於男生,內而法學專業需要機械的記住大容量的法律法規。再者,法學專業對邏輯思維能力的要求也比其他專業也要低一點。總之,法學專業還是比較契合女生的學習習慣和特性的。
8. 讀法學又什麼適合的工作
律師
執法顧問
結業生們的新選擇。執法顧問是我法學專業國現在法學專業結業生就業人數最集中的一部分。重要辦事於企業的執法事務部、執法咨詢部以及知識產權部等,另有一部分供職於政府執法咨詢部門,但是這一部分不是一般本科生能夠做到的,一般政府部門對咨詢人員的學歷要求較高。至於薪水,外企中的執法辦事人員年薪10萬左右,要求醒目英語或某國語言;大型國企和民營企業開價在年薪在5~7萬左右,但是對於不同的大學和專業也有所不同,好比深圳華為團體和復興在西南政法大學的本科結業生中開價分別為年薪10萬和8萬;小型企業開價則在年薪2萬左右。
依舊的黃金職業。律師這個詞總會讓人想起思維迅速、風度翩翩等詞語,與單調的公檢法從業情況相比,不停是年輕的結業生們的抱負選擇。律師也作為社會公認的高支出階層,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加入WTO,律師是最大的受害者之一,懂英語和國際法的律師職業遠景十分看好。律師的支出根據能力大小,高的年薪能拿到30萬元乃至數百萬元,低的可能只要1萬元左右。根據經濟法、勞動法、知識產權的專項不同,支出也會有差別。現在我國對律師的從業資格接納的是嚴酷准入制度,必需通過天下 法律考試。
一、管帳師、審計師等財會人員
三峽工程的審計風暴讓人們意識到了審計師的威力,其實這類財會人員早已在我國展示著本身的專業優勢。此類從業人員一般是經濟法專業身世,民商法和行政法身世也是被允許的,但是要成為注冊管帳師則必要考試。這類人員由於醒目我國商法、稅法、經濟法和審計法等的相干規定,被企業家們青睞。很多結業生也喜歡獨立創業,成立本身的管帳師事務所等。
二、 證券業從業人員
證券業從業人員的報酬從現在來看雖然不克不及像2000年以前那麼風景,但是高薪水的勾引依然是結業生們所看中的,一般可達到年薪8萬左右。此類人員要求對商法與經濟法的專業學習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三、情況評價方面從業人員
這是一類新的就業方向,是最近情況法的相干規定催生的一種職業。我國《情況影響評價法》要求建設項目標建設單元必要獲取有情況評價資格的評價機構的《情況影響陳訴書》和《情況影響陳訴表》方可報告。此類從業人員要求嫻熟的情況法專業知識,人為就現在情況來看,要是是大中型生長城市,年薪10萬以上,中小型城市也有8萬左右。
四、新型商務律師
此類律師不同於一般律師。他們一般有本身的律師事務所,重要針對商務運動中的執法問題開展工作,好比代理追債、代理商務談判等。此類律師可能身兼好幾家企業的執法顧問或者內部董事,其薪水可想而知。年薪上百萬亦有可能,但是專業知識的要求的確是一般人不克不及企及的,還必要工夫的鍛煉。
五、職業偵探人員
法學涵蓋的刑事偵探專業不停是法學的熱門,但是最近呈現的職業偵探從業人員,也闡明白法學其實可以有很多條路可以變通,但首先是本身的專業知識過硬。此類人員一般從業於某某調查公司,如上海need007調查公司等,年薪也很豐盛。
六,法律判定從業人員
法律判定人員是從法醫學、刑事偵探學等專業中產生的。現在我國誇大訴訟執法步伐中的法律判定關鍵給這類就業開辟了市場。其實該類從業人員的薪水不停都很高,因為它的高技能含量和從業人員少的緣故原由,導致了好的法律判定中心從業人員工作可以達到20萬以上,但入行的門檻也比力高。
七、影視執法顧問從業人員
此類人員一般跟在影視大腕們的身邊,雖然不是很著名,但是錢絕對是賺得不少。此類人員不但必要熟悉我國影視方面的執法法規,並且各類專業知識必需都十分全面和詳盡。現在,我國影視製品中的「執法弱智」徵象緊張干擾了我國的執法宣傳工作,影視執法顧問這個職位也應運而生,他們繼承著影片的執法問題的准確性和精確性的保障,也必需處置懲罰有關影片的製造、發行等各個方面的問題。對於薪水問題,現在還沒有具體尺度,就要看你跟定了哪位導演或者製片人了。為此,很多法學院校開設了廣電專業。
八、房地產咨詢從業人員
房地產的火暴也動員了一些產業,由於房地產業的政府監管力度和執法上的毛病,房地產法專業的結業生很受房地產商的青睞。固然也有很多結業生設立或者加盟房地產咨詢公司,為一般民眾提供房地產合同謄寫等相干執法辦事,固然後者的薪水是不克不及和前者比的,前者年薪可以達到15萬左右,但是後者只能在5萬左右徘徊。
九、政府逼迫監管部門
這類職位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但是恰恰便是這些職業,不但保障了國度的職能利用,也為本身謀得了安身之本,好比:收支口動物檢疫局、煙草專賣局、監獄管理部門等。很多時候,此類單元招收職員的時候都會狐疑:除了學政法的之外,我還能招誰?因為天下沒有一個大學有相干對口專業的設置,或者此類專業的結業生少之又少。但是從業人員的工作則須根據學校的著名度和區域來分別了,西南政法大學結業生供職於深圳市收支口檢疫局的可達到年薪25萬左右的程度。
十、法制宣傳人員
現在法學就業存在著困境,但是前程還是很灼爍的,舉個很小的例子:就小我私家律師的擁有量而言,根據2002年的統計材料,天下現有律師12萬人,平均每萬人擁有律師的數目僅0.8個,這個比例不但低於發達國度(美國30人,英國15人),並且還低於一些生長中國度如巴西和阿根廷就分別達到了20人和12人。就企業方面講,我國現有企業5 000萬家,僅有4萬家聘請了律師當執法顧問。現在法學面臨的種種波折,只是臨時的。作為執法人或者有志於從事執法工作的高三學弟學妹們,不該坐享其成或者坐以待斃,應當擅長開辟,發掘本身的潛力,提高本身的綜合本質。靠我們各人的高興,寒流過後肯定會迎來執法專業的春暖花開。
此類人員應該是邊沿學科生長和順應我國實際執法宣傳必要而產生的,重要就業單元為中間及各省市機關報紙以及專門的法制宣傳報紙,如《法制日報》以及各大電視台法制欄目,如本日說法、拍案說法等。至於此類人員的年薪層次各有不同,它觸及所在單元的級別、從事的事務以及小我私家的相干緣故原由,但是年薪最低也不會低於5萬,電視台團體上比報紙宣傳工作的從業人員略高,不會低於年薪9萬。
9. 法學專業的大學生應讀的法學經典書籍
1.蘇力:《法治及其本土資源》
本書最大的價值當在法學「啟蒙」。它會告訴我們在觀察法律現象是應該採取什麼樣的視野和方法,應該如何培養我們的學習和研究進路,以及,如何揭示常識、挑戰既有的知識和觀念。對於大學一年級的學生來說,讀完此書,會感覺法律原來不像我們所想像的那麼枯燥。
2.伯爾曼:《法律與宗教》
寫得精彩,譯得也精彩。探索法律背後的精神,支撐法律的東西。「沒有信仰,法律它將形同虛設」。在中國既有的法律傳統被打破的同時,我們應該如何尋找新的在法律下生活的傳統?當然,讀此書時,不要片面追求其中精彩的語句,更要注重起分析的思路和線索。
3.劉瑜:《民主的細節》
這本書是眾多學者推薦的書,是作者過去幾年給一些期刊報紙寫的專欄文章結集,其中主要是給《南方人物周刊》的文章。全書中以講故事的形式,把「美國的民主」這樣一個概念性的東西拆解成點點滴滴的事件、政策和人物去描述。
我一直喜歡讀劉瑜的文字,她的生動是智慧的生動。在洞察力和解析能力的背後,是一個充滿靈氣和悟性的獨立思想者。我總是讀完一篇就在等著她的下一篇文章出來。 ——林達
今日中國的公共討淪常見一種病理化的傾向,總是困在「民主」、「自由」之類的名詞面前,大而無當地浮游表層,夾纏不清,難以寸進。所以劉瑜來得正是時候,因為她替這些蒼白的名詞補回了該有的細節和血肉,有專業學養的根基,又有平近親和的故事。她的評論正是這時代最需要的營養劑。 ——梁文道
我喜歡劉瑜的評論,她講求事實與論據,不輕易選擇左中右的某一方立場,對群眾和權力,少數與多數都保持警惕和觀察,避免簡單的是非判斷,避免振臂一呼的沖動,避免智力上的懶惰。有這樣的理性,才有負責任的時評。
——柴靜
4. 林達:《總統是靠不住的:近距離看美國二》
作者以信件的形式,從「美國總統是什麼?」這樣一個問題開始,用一連串的故事,層層鋪排出美國政治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深刻地了解美國是如何在自身的制度系統中,通過「平衡和制約」去實施對權力的監督和限制。
5.王銘銘、王斯福編:《鄉土社會的秩序、公正與權威》
本書聚集了一些法學和社會學學者的研究。學者們對中國鄉土社會的判斷與描述,以及對其中的秩序狀況的把握與解釋,為以後的研究留下了許多令人深思的問題。就法學來講,本書的研究取向是一個很好的嘗試。遺憾的是,如今再沒見後續性的研究,不足以造成真正的學術氣勢。這是一本好書,也是我們藉此反思如何營造中國學術傳統的一本書。
6.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綜合運用多種研究方法:歷史的、比較的、實證的等。探詢法律的性質和精神,視野寬廣,氣度優雅。也是啟蒙時期的代表著作,闡述了自然權利觀和三權分立等思想。雖然作者的「分類和框架」與他提倡的社會考察的方法有某種裂痕,但這恰好是優秀著作的標志——確立了一個「範式」,供後繼者超越。
7.托克維爾:《論美國的民主》
作者對美國社會的分析和對民主的洞見, 充分展現了他橫溢的才華。作者對自由的理解,值得我們進行長久的反思。關於美國法律職業和法律信仰的論述,對於我們今天的法治建設,仍是寶貴的思想財富。
8.梁治平:《尋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諧——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研究》
中國法律史研究中具有「範式」意義的著作。開辟了新的研究領域,更重要的是方法運用上的自覺。它是事實描述式的,也是文化的同情和辯異式的。重要的不是作者對多種史料的採用,而是對這些史料的解釋。重要的也不是他是否解決問題,而是他提出問題的方式本身。
9.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
法史研究上的經典。本書作者的功力深厚,語言平實。從社會學的視角切入。當然,社會學的方法本身也有多種,本書可能還屬於「規范社會學」的進路。而且,由法律的分析透視中國的社會,這一學術取向本身就讓人尊敬。
10.江山:《中國法理念》
作者在中國法學界是獨樹一幟的。他很幸運,沒有受什麼現代西方產業化學術體制的「污染」,因此,他對中國法的現實和理想的解讀必然是浸淫著真正的中國式思考的。也因如此,他的法律觀是我們這些著眼於「現代世界」的法律人所不具備的。這是一本難得的稱得上有「思想色彩」的中國人寫的書。
11..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
在中國影響頗大的綜合法學著作。書的前半部分簡要介紹了西方法思想的歷史,後半部分論說了作者認為重要的一些法理學問題,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以自然法為立場的綜合法學觀。該書的價值之一是它對中國1980年代中期以來的法理學的影響。
12.季衛東:《法治秩序的建構》
作者的治學進路和思考進路都深深體現了某種宏大和理性的情懷。書中對當代西方法理學說和域外(特別是日本)法治經驗的紹介,都無不透露出作者自身對中國法治建設的問題關切。該書論證嚴謹,學術色彩濃厚。
13.博西格諾等:《法律之門》
作為一本教科書式的著作,本書涉及了當代法律的幾乎所有的重要領域。富於啟發而又不乏生動;重在訓練思維而又無正襟危坐之感。可以說,此書正是一步一步地把學生帶入法律殿堂。
14.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釋》
當代中國法學研究中最具備學術意識的一本書。作者以自己的學術實踐做到自我的總結、批判和反省。如果我們的學術都能建立在這樣的一步步的積累和批判的基礎之上,相信這才是中國學術的真正希望。
15.劉軍寧:《共和·民主·憲政》
一本「保守主義」自由觀的中國化的「激進」之作。作者的立場自不待言,其用語的鮮明甚至「鼓動」,難免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其學術的味道。自由主義實際上在中國還是一個敏感的問題,對於不了解自由主義的廣大學生來說,「自由」的各種思潮實在不易把握和分辨,此書提供的是一種積極的進路,我們還應該有一種更全面和冷靜的思考。
16.德沃金:《認真對待權利》
本書系統闡述的作者的權利觀。是當今研究權利問題的重要著作。作者在書中對規則、原則和政策等的分析對我們深化對法律的理解有很大的啟示。我們怎樣關懷和尊重人的權利?這始終是令人深思的問題。
17.羅爾斯:《正義論》
本書被譽為是二戰後「倫理學、政治哲學領域中最重要的理論著作」。本書涉及法學、倫理學、政治學、社會學、經濟學諸領域,對正義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剖析,以「無知之幕」和「原初狀態」的理論預設為前提,提出了「作為公平的正義理論,並論述了正義分配的平等自由原則和機會公平與差別原則。也是自由主義的重要著作。
18. 德肖維茨:《致年輕律師的信》
艾倫·德肖維茨,律師、法學教授、作家。28歲即成為哈佛大學歷史上最年輕的法學教授。成功代理過許多重大案件,包括辛普森案、泰森案、五大樓秘密文件案、柯林頓總統彈劾案和美國總統大選案等著名案件,被譽為「美國歷史上最成功的辯護律師」。這本書凝聚了作者執教哈佛和律師執業37年間的人生閱歷和心得,提煉出37條忠告,內容涉及人生悟、經驗教訓、成敗得失、做人原則、職業規劃及建議等多個方面。既充滿哲理,又發人深醒。希望這樣一本觀點獨特、精華濃縮的小書,能夠給站在人生岔路口的年輕律師以及法學院學生一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