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講出生
⑴ 法學人生主講哪方面
《法學人生》主要介紹婚姻法學泰斗巫昌禎,法學理論博士學位點建立人孫國版華,中國民法學界的權泰斗趙中孚等六位新中國法學泰斗的生平、學術道路。我們將會通過本課了解到這些人物對於中國法學做出的傑出貢獻。在本門課程中,孫國華教授將對當今年輕人提出自己的殷切希望,教誨年輕人應「從實際出發,有正確的方向,不斷前進」。本門課程旨在探索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之多元性,學生透過人文以及...
⑵ 孟德斯鳩與資產階級法學講述了什麼
查理·路易·孟德斯鳩,是法國18世紀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古典自然法學派的代表人物,資產階級法學理論和「三權分立」學說的奠基人。
孟德斯鳩出生於法國波爾多附近的一個貴族世家。祖父是波爾多議會的議長,父親曾擔任軍職。孟德斯鳩早年喪母。19歲時取得法學學士學位並擔任律師。1715年他和一位有錢的軍官女兒茵·德·拉特麗格結婚。次年他繼承伯父職位擔任波爾多議會議長(即波爾多法院院長)。
但不久孟德斯鳩就將此世襲的職位出賣,獲得巨額資財,開始長途學術旅行。他周遊奧、匈、意、德、荷、英等國,廣泛結交名人學者。他博學多才,除專攻法律外,還研究歷史、哲學和自然科學,曾先後被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和柏林皇家科學院院士。
1721年孟德斯鳩化名「波爾·馬多」發表《波斯人信札》一書。他在書中假託兩個波斯貴族旅遊歐洲時的通信,對當時法國的封建統治進行無情的抨擊。該書出版後,風行一時,孟德斯鳩因此一躍而成為全國注目的人物。
1734年他發表《羅馬盛衰原因》。1748年,孟德斯鳩經過長期的辛勤研究,花了20年時間才完成他的最重要的著作《論法的精神》,發表後在國內轟動一時,但因此遭到教會等封建勢力的猛烈攻擊。他還著有《為<論法的精神>辯護與解釋》、《論一般的君主政體》等。孟德斯鳩1755年2月19日病死於巴黎。
孟德斯鳩生活的時代,是法國的封建主義統治開始走向沒落,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迅速發展,資產階級革命醞釀和成熟的時期。從17世紀末到18世紀中葉,法國社會階級矛盾非常尖銳復雜。路易十四封建王朝生活驕奢淫逸,揮霍無度。對內實行專制獨裁,加緊對人民的搜刮和勒索;對外推行侵略和掠奪戰爭的政策。廣大勞動人民特別是農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紛紛舉行起義。
資產階級也在經濟上受到打擊,政治上遭到排擠。他們迫切要求推翻封建王朝的腐朽統治,將政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孟德斯鳩的政治法律理論正是適應這種時代的要求,反映了當時法國資產階級的需要,成為他們在反封建斗爭中的思想武器。
同時,17世紀在英吉利海峽彼岸發生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以及17、18世紀歐洲啟蒙思想家笛卡兒、洛克等人的哲學、政治、法律思想無疑也對孟德斯鳩有很大的影響。例如,他的三權分立學說除受洛克的影響外,是以英國革命後建立的君主立憲制度為根據的。
孟德斯鳩以畢生的精力編寫出《論法的精神》這部巨著。這是資產階級法學最早的古典著作之一,也可以說是一部獨具風格的資產階級法學網路全書。他在這部書中最早提出系統的國家與法的見解,闡述了著名的三權分立理論。《論法的精神》對於18世紀法國資產階級革命起著思想准備和理論指導的作用,也為資產階級的國家和法律制度奠定了理論基礎。
17~18世紀歐洲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出現的自然法學派認為,法的基礎是理性,自然法是人類理性的體現,是永恆存在的;而實在法則因時代、國家而異,它必須以符合自然法為其存在的前提。
孟德斯鳩作為自然法學派的代表人物,在《論法的精神》中論述了自然法觀點。他認為,從廣泛意義上講,法是由事物的性質所產生的必然關系,因而一切事物都有法。自然法是人類進入社會和建立國家以前所用的法;而實在法是人類進入社會和建立國家以後的法。按照孟德斯鳩的觀點,理性就是人類社會建立以前普遍適用的法,即自然法,而各國的法律則是這種理性在個別情況下的適用。
孟德斯鳩把自然法歸結為四條:一是和平;二是尋找食物;三是自然的愛慕;四是希望過社會生活。為了解決自然法和實在法之間的關系,他認為法律同政體、地理、氣候、自由、貿易、人口、宗教、風俗習慣等都有關系。
孟德斯鳩把這些關系綜合在一起,就構成所謂「法的精神」。他從這個「法的精神」出發,列舉了不同歷史時代、不同民族、不同社會政治制度的歷史事實和法律文獻,論證某類法律制度產生的共同原因,試圖揭示出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以便為建立一種理想的法律即自然法尋找論據。在孟德斯鳩看來,只有資產階級國家及其法律制度,才是符合這種理想的法律。
孟德斯鳩關於法是人類理性的體現、關於自然法和實在法根互關系以及必須建立一種理想法律的理論,對於當時反對封建國家制度和法律,反對中世紀的神學論,從而為建立資產階級國家與法開拓道路,具有重大的意義。但是,由於時代的限制和階級的局限性,他的法學理論仍然不能擺脫主觀唯心主義的束縛。
孟德斯鳩歪曲了法律的概念和實質,掩蓋了法的階級性,否認法是階級社會的產物和階級統治的工具,而把它說成是永恆存在的現象,是超階級的普遍適用的東西。他否認法律是經濟關系的產物,卻把經濟關系看作是法律的產物。馬克思對孟德斯鳩的這一錯誤觀點曾指出:「對於孟德斯鳩的幻想的『法的精神』,格林用一句話『法的精神即是所有權』,就把它全盤推翻了。」
最早提出系統的分權學說的資產階級法學家,是英國的洛克,他在《政府論》一書中闡述了三權分立思想,認為國家政權的最好形式是議會制君主立憲政體。孟德斯鳩的君主立憲思想和三權分立學說正是在洛克的思想和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度的影響下形成的。孟德斯鳩把各國政體分為共和、君主和專制三種,它們分別體現品德、榮譽和恐怖三種原則。他認為英國君主立憲政體是一種理想的政治制度,因為它實行了分權,使公民自由得到保障。
他說:「每一個國家有三種權力,即立法權力、有關國際法的行政權力、有關民政法規事項的行政權力。」「我們將稱後者為司法權力,而第二種權力則簡稱為國家的行政權力。」
按照孟德斯鳩的說法,所謂三權分立,就是將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分屬三個不同的國家機關,而不能集中在一個人或一個機關手裡。他主張,立法權由議會行使,君主掌握行政權,而法院專掌司法權。孟德斯鳩還明確和強調了司法獨立原則,闡述了三種權力互相制約、保持平衡的原理。他認為不僅君主專制制度應該實行分權,而且君主立憲制和共和制都應實行三權分立。
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學說,豐富和發展了歷史上所有的分權思想和理論,反映了當時新興資產階級限制王權反對封建專制獨裁的要求。他從政體入手,破除了「君主至上」的迷信,對「不可分割的封建王權」提出了勇敢的挑戰。分權學說成為資產階級反封建斗爭的思想武器。但是孟德斯鳩當時並不主張從根本上推翻法國的封建王朝,而是要實行議會監督下的君主立憲制度,實行資產階級和貴族的妥協,這充分反映出他的保守思想和濃厚的改良主義色彩。
實際上,三權分立不能作為劃分國家權力的基礎。國家權力是統治階級的政治特權,本質上是統一而不可分的。國家機關的設置和分工,不但沒有削弱統治階級的權力,恰恰是為了加強統治階級的權力。無論在君主制國家中,或是議會制共和國中,都沒有真正的分權。恩格斯曾指出,資產階級理論家以極其虔誠的心情把這種分權看作神聖不可侵犯的原則。事實上這種分權只不過是簡化和監督國家機關而實行的日常事務上的分工罷了。
在《論法的精神》和《波斯人信札》中,孟德斯鳩還提出了許多關於刑法、民法和國際法的理論。他強調沒有法治就沒有自由,主張建立法治國家。他把國際法的產生追溯到古代,指出「一切國家都有它們的國際法。甚至那些吃戰爭俘虜的易洛魁人也有他們的國際法。他們派遣和接受使節;他們懂得戰時與平時的權利。」他把戰爭分為正義的與非正義的戰爭,反對侵略戰爭。
在刑法方面,孟德斯鳩認為刑罰應有教育意義,主張減輕刑罰,量刑必須適當,廢除最殘酷的刑罰。他攻擊教會的所謂交續神聖罪,主張刑罰所懲罰的應是行為,而不是思想或語言。孟德斯鳩還闡述了一系列關於證據、審判和拷問的見解。而這些都是針對當時封建法律的專橫、殘暴,而反映新興資產階級關於人身自由、育論自由和財產權利的要求的。
⑶ 請問,有哪些小說家是法學專業出身的啊啊啊
小說家紅塵
⑷ 我國刑法上對於出生採用什麼學說
額 刑法上採取獨立呼吸說應該很好理解。。以刑法裡面的故意殺人罪為例,客體專是他人的生命權利屬,生命權利只是有生命的人才能享有。試想一個連呼吸都沒有的初生嬰兒是否能作為一個活著的生命體呢。。我國刑法認為殺死母腹中的胎兒(墮胎或流產)都不能構成故意殺人罪,後者僅是對母體傷害罪的從重情節。所以刑法上採用獨立呼吸說是沒有問題的。講的跟我們老師一樣吶~
但是,我們民法老師是這樣教的:出生是指「出且生」(脫離母體並保有生命),如果生下來若有啼哭但旋即死亡,則屬於出生者開始了其權利能力然後又馬上終止的情況,對其既要作出生登記也要做死亡登記,在繼承問題上,這樣的嬰兒繼承了遺產,而他的遺產又馬上由其繼承人繼承,而死胎不發生這種繼承關系。。所以民法事實上也是採取獨立呼吸說。。
各種學說通說什麼的,每個學校學者不同理解上總有一些差別,呵呵。歡迎多多交流共同進步哈~
⑸ 剛出生算1歲還是來年生日算從法律上講
法律上算一歲是出來生一年自後同日,因為從那個時候開始人才開始有潛質意識
而剛出生算一歲是在人體生命醫學上算的,因為人在母體里是沒有意識潛在,所以不被認同為才在的人本質,當然也不能算是一歲,而且幼兒體在受孕開始到出生也沒有一年,所以剛出生也不能算是一歲。
⑹ 論述出生標准認定的法律意義
出生標準的認定,涉及到該民事主體究竟屬於「胎兒」,還是「嬰兒」,由此決定,它是否享有民事權利能力的問題。
「胎兒」無民事權利能力,屬「嬰兒」則有民事權利能力。民法理論上,有「斷臍說」、「脫離母體說」、「獨立呼吸說」,我國民法通則采「獨立呼吸說」。即,只有在其能夠獨立呼吸之後,才能享有民事權利能力,才能屬「嬰兒」,而不再只是「胎兒」。
提供一個案例,供你參考。
http://www.law.s.e.cn/child/mss/case/2010-06/1022.html
⑺ 在法律領域講究本科出身么
這個問題我是這樣認為的:
第一,如果你以後想在法律領域從業,必須至少是本科畢業。因為按國家現行法律規定,要想從事法官、檢察官、律師或公證員等法律職業,都必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而司法考試的報考條件之一,就是本科學歷。包括法學本科或其他專業的本科。
第二,你得考慮清楚,你對法律職業特別是做律師是否有興趣,或者有無更好的從業選擇?如果受你親人的影響,你對做律師確實有興趣,那就從現在開始做准備吧。包括扎實的法律知識儲備與綜合能力的鍛煉。因為律師職業挑戰性強,綜合要求高,准備工作當然越早做越好。這些你的親人都應會告訴你。
第三,我認為在現今中國做律師,不一定非要名校畢業。鑒於中國目前相對落後的教育體制,即使是名校教育出來的學生,其掌握的知識與實際操作也均存在或多或少的脫節。我認為關鍵是,在校期間要自己要努力學習,多掌握法學知識,在你親人的指點下,可利用空閑時間參加實踐活動。學校是否知名是外因,而我認為內因,也就是自己的多多努力才是最重要的。目前在中國做得好的律師,也有相當一部分是非法學畢業,他們之所以成功,是靠自己的勤奮加努力。法律知識是需要終身學習的。當然,做律師有時背景和關系也很重要,但那畢竟不代表這個社會的發展趨勢,關鍵還是靠自己的學識、能力和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
以上一家之言,僅供參考。總之,如果你想以後做律師,就馬上消除自己關於學校是否知名的顧慮,從現在開始努力吧。祝學業有成!
⑻ 作為法學專業出身的人,你是如何在日常小事中維權的
我和我的小伙抄伴,端午節一起在襲某飯店吃飯。起初 客用單中鱸魚是78元,結帳打的票竟然是108.2。店家解釋 ~什麼記重方式啊亂七八糟的,就是要你聽不懂且表明合理。我結的賬,然後小夥伴感覺我和結賬員發生爭議,就離開飯桌過來問明白後,叫經理,經理當然不會向我們說話啦。僵持半天後,問題無法協商,「既然帳已經結了,那就把另外一張票給我」小夥伴說完並拿到最終結賬單後,我們離開了。路上,我說算了,端午節開心就好,被坑了,下次不去這家啦。(畢竟我結的帳)但是小夥伴說「投訴他」。這我是不抱希望的。小夥伴打12315,結果客服說這事情要找當地工商局(有的地方行政體制是市場監督管理局),於是他又網上查找本地市監局,打電話按照程序投遞了一份投訴書。
⑼ 白斌、宋光明,誰的理論法學講得更好還有推薦的老師嗎
白斌的總結能力超級強的,適合考試,適合做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