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與競爭作文

道德與競爭作文

發布時間: 2021-02-14 03:35:15

Ⅰ 關於「競爭與道德並存」的作文小素材

要典型事例網路地圖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Ⅱ 以「競爭」為題作文500字

狹路相逢"讓"者勝
讓人,讓出一份安全;車讓車,讓出一份秩序;人讓車,讓出一份文明;人讓人,讓出一份友愛。在現實生活中,這類「讓」的現象實在很多。在家庭中,可以讓出濃濃的親情;在校園里,可以讓出深厚的友誼;在社會上,可以讓出和諧的天地.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光輝歷史,擁有悠久的文化傳統與濃厚的道德積淀。一貫主張的以德服人」警世格言之中,閃耀著謙讓美德的光華。儒家曾將「讓」與「溫」「良」「恭」「儉」相並列,作為傳世經典一直延續至今。一個小小年紀的孔融就知道讓梨與弟弟,一隻小小的梨也能透視出一個人謙讓的美麗。
當今時代,是一個充滿了競爭的時代。如何在競爭大潮中脫穎而出?是每一個競爭需要考慮的問題。有時候或許以退為進,保持讓的風度,卻是使對手摺服的最佳方式。
那是一次公開性競選,美國某一個州的州長的角逐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現在只有兩個人的競爭。當其中一位候選人在台上發表激情的演講時,另一位競爭者卻靜靜地坐在後排的一個角落裡微笑著為他鼓掌。而當他演講時,只是緩緩地走下階梯登上演講台。依然保持那份微笑,鄭重地說了一句:我為我們的國家有如此傑出的政治家感到驕傲。謝謝。台下沉默了幾十秒後便爆發出一陣雷鳴般的掌聲。最終,他以高票贏了這次選舉。人們原以為他有許多慷慨激昂的演講詞,可他只講了幾句話,但這幾句話卻字字敲在聽眾的心上,連他的對手也輸得心服口服。
強者相爭,勝的只有一方,這種戰爭不免有些殘忍。可如果像這位「以讓為進」的候選人一樣,換個角度去思考每一次競爭,為自己的對手而喝彩,不是一種獲取勝利的藝術嗎?如果不是尋找對手的不足,苛求對手的言行,而是帶著欣賞的眼光去審視對方,帶著贊賞的口吻雲肯定對方,帶著認同的態度寬容對手;那麼,反而會使自己的形象高大起來,會使的自身的競爭力強大起來。
狹路相逢,兩者較量,敗的只有一方。這種戰爭對於敗者更為殘忍,可是必要時讓出一點空間來給予對手,避免毫無價值地苦拼到最後,輸得漂亮一些,敗得「體面」一些。這種智者所為,不也是一種境界嗎?不也是一種大勝嗎?
朋友,面對對手,有時需要側開身子,優雅地張開臂膀,道一句please!

Ⅲ 有關道德與生活德800字作文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崇尚道德。無論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還是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無不都以高尚的道德做為他們的至高境界。
我們播下一個動作,使收獲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使收獲一個品格;文明已被人們放在心裡的一個重要位置,時時刻刻在與文明交談,千萬不要把文明行為習慣看作小事。每個人的舉手投足之間都傳遞著豐富的文明信息,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管住我們的口,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管住我們我們的腳,不踐踏花草。
離2008年北京奧運會越來越近了,那一把把點燃聖火的奧運火炬,聚集了我們無數中國人的熱情。在生活中,我們提倡「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讓點燃聖火的火炬在心靈中傳遞。其實,文明離我們很近很近很近,近得觸手可既。比如,把沒有蓋好的窨井蓋蓋好,把盲道上的障礙物推開,撿起地上的垃圾……等等,都是一個又一個文明的體現。文明很小很小,但是只要每一個人都做一件文明的好事,就能使社會邁出一大步,在社會上邁出的每一小步也許微不足道,但是用處卻很大很大。每一份文明就是一份力量,無數文明在一起就會產生一種無與倫比的力量,這種力量如破土的小苗,在每一個人的心裡萌發。 一分文明好像一滴水,許多文明就是一片海。
一分文明好像一盞燈,照亮一個熱情。
一分文明好像星星之火,許多文明可成燎原之勢。
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相信我。
今天,當奧運聖火冉冉升起,全世界人民的目光再次隨之矚目雅典。令我們不禁回顧百年前的歷史壯景。百年後全世界人民再次聚首在這塊擁有著古老文化和神奇力量的土地上。這里是友誼,和平的開始,是公平,公正運動競爭的起源地。
而後這100年來,這種偉大的運動之源在全世界人們的心中傳動。歷屆奧運聖火的點燃都伴隨著團結友愛的氣氛。精彩奪目的開幕式,緊張的抉擇時刻,驚心動魄的比賽場面,規模宏大的奧運賽事,那綠色甜美的異國風景,熱情好客的各地人民,使得奧運這個名詞成為全世界人們都矚目,熱愛的交點。
而我更加沉迷於那金牌帶來的閃閃光芒和崇高的榮譽。我由衷的為那些給祖國人民帶來這一切光輝榮耀的運動健兒們感到驕傲,更加深切地為那些付出了許多艱辛汗水而未能獲得獎牌的運動員們感到惋惜。雖然金牌只有一個,但他們在我心中都是英雄。正像雅典開幕式上的一幕。主燈光熄滅,坐席間熒光燈像群星般璀璨,象徵著我們的奧運健兒如群星聚焦雅典奧運。我總會閉上眼睛回想那壯美的一幕,是他們使這個夜晚美麗,他們才是我學習的榜樣。
義大利詩人但丁說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於用知識去彌補。」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則,只要我們從身邊小事做起,就會成為有道德的人。比如:給工作了一天的爸爸媽媽捧上一杯茶,為學習困難的同學解答一個疑難問題,在公交車上主動為年邁的老人讓座,把被風吹歪了的小樹苗扶正,見到紙屑彎腰撿起等,只要我們從每一件小事做起,我們就會成為有道德的好少年。
災難無情人有情。電視上一幕幕救援隊救援的情景;捐款箱前排起的一條條長龍;一個個在醫護人員精心照料下的病人……每每看到這些,總有一股暖流流入心田,眼睛也不覺得濕潤了。
可有「正面」就有「反面」。
一些「無知」的人趁四川危難之時,發起了國難財,一桶水賣50元,更令人氣憤的是有些人居然打起救災物資的主意……這些人的行為是可恥的,但畢竟是少數,我從地震中看到的更多是讓我感動的畫面。全國無數人為災區捐款,我們學校也進行了募捐活動,師生們紛紛向災區伸出了援助之手。我當然也不例外,我捐了120 元,因為我知道人要學會有「德」,懂得給別人機會就是給自己機會,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今天拉人一把,明天陷入困境時也會有人拉你一把。生活是一面鏡子,學會道德,對生活時時保持微笑,生活也會還你以微笑。
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從自己開始,自覺地做道德建設的宣傳者、實踐者和捍衛者,逐漸具備良好的公民道德,長大後成為一個具有高尚的道德修養的響當當的中國人!

Ⅳ 議論文理性競爭作文800字

讓競爭煥發理性的光芒

媽媽說,從小需要有競爭意識,需要有一種不服輸的勁頭。爸爸說,看見別人的長處能去贊美也很重要。而我卻想說,在競爭中不忘發現別人的長處,讓競爭煥發出一種理性的光芒,只有這樣,放才能收獲成果,收獲一種別有洞天的人生之境。
競爭,自古有之。興許我們應該感謝競爭,競爭讓我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競爭營造了一種「萬類霜天競自由」的社會態勢。然而,盲目的競爭而忘卻了回頭好好審視自己的對手,忘卻了對他們的長處投以贊賞的目光,甚至於一味競爭而棄道德良知不顧而一心只求置對手於死地,其結果智慧是鬧得自己身敗名裂,鬧得自己被世人所不齒,被後世所笑話。
同時師承鬼谷的龐涓和孫臏不失為一個很好的例子。師出同門,競爭本就不可避免。然而龐涓深知孫臏才智謀略比自己高出一籌,他一心只想著除掉孫臏,一味自己這么做才能保住自己的權益。殊不知,若是他能夠正確看待競爭,欣賞孫臏的才智並虛心向之學習,最後又怎麼會落得一個狼狽而死的結局呢?
要競爭,更要看到對手的優點,讓競爭煥發出理性的光芒。唯有這樣,我們才能泰然面對競爭,處世不驚。
同為胸有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的曹操和劉備可謂令人深感敬佩。當年劉備在曹操帳下是,曹操的謀士提醒他說劉備日後必反。而曹操卻不甚為意。曹操並不是傻,而是他的大家風范,他的理性競爭,他的愛才之心,使他一笑置之。於是,青梅煮酒論英雄,成就了後世的一段佳談。「當世之英雄,唯操與使君耳!」多麼大氣磅礴的一句話,從這句話中,我們足以看出曹操理性競爭的一面。在那一刻,他的形象足以讓我們仰望。
其實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周瑜和諸葛亮在《三國演義》中便很好地詮釋了智慧競爭而不動欣賞他人,學習他人,其結果只能是發出「既生瑜,何生亮」的哀痛之聲。試想,若是周瑜能夠理性地學會競爭,那麼「既生瑜,又生亮」豈不美哉?
敗者為寇這樣的觀點我不敢苟同。當年西楚霸王鴻門宴上放走劉邦,恰是其王者形象的最好體現。理性的競爭總能讓人由衷地感慨他們的大度量。
讓我們學會理性地競爭,讓競爭煥發出理性的光芒,以此收獲一番成果,收獲一番不一樣的心境吧。

滿意請採納哦!

Ⅳ 對手之間的道德 作文

----感謝對手---- 對手,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永遠都是與我們相對立的,似乎它就是我們眼前的障礙,學習中的競爭對手,希望和目標的爭奪者,有時甚至還給我們的人生道路帶來諸多不便與坎坷.因此大多數人總是用敵意的目光來對待對手,但我在這里卻要感謝對手. 不是嗎?正因為有了對手,我們的生活才不會像白開水一樣平淡乏味,而變得美麗、變得七彩斑斕;正因為有了對手,我們才不會像人工養殖的鮮花一樣弱質纖纖,而變得越來越堅強;正因為有了對手,我們才能享受到真正的快樂.那麼為何不道聲「感謝對手」呢? 對手往往能照出你自己.在如今五彩繽紛、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涌現出一批又一批發展全面素質強勁的對手.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正是由於它們,才使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才使你認識到要發展自我,才使你認識到社會,乃至整個世界都無時不刻地在進步,在前行.對手就猶如一面銅鏡,能照出你自己的特徵,也能激勵你去不斷學習,不斷發展. 學習中往往能感受到這樣的情景.每當因為一次考試失敗而失意時,會發現自卑這個強大的對手正向你張牙舞爪;而每當你因為一次成功而得意忘形時,會發現樂極生悲也悄悄地靠近你;每當……其實有太多太多的對手每時每刻都伴隨在我們身後.我們所應該做的,不是逃避也不是埋怨,而是敞開寬廣的胸襟友好地說一聲:感謝對手!如果你逃避對手,同時也就失去了一次嘗試的機會,永遠都不會有壯麗的人生;如果你埋怨對手,你的心胸會變得狹窄,不能容下任何事物,久而久之生命就會慢慢枯萎.只有用坦然的微笑面對生命中的一切對手,生命才會越來越有意義. 如今的我已走過了人生的十七個春秋,我知道我的人生之路不會是平坦的,它會充滿許多已知和未知的對手.正因為這些陪伴我的對手,使我變得堅強、變得自信、變得充滿活力.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在草原上,牧民所馴養的羊經常被狼吃掉.基於這樣,牧民就想盡辦法,絞盡腦汁把草原上的狼除掉,原以為可以安心地過日子,可是羊群卻變得老弱病殘.相反,一些野生羚羊或鹿為了逃難,長期奔跑,不僅使它們擁有了強健的身體,而且也躲避了狼的捕殺.顯然,有無對手帶來的結果是截然不同. 人生漫漫長征路中,對手是同行者,也是挑戰者,它們或許是有形的,抑或許是無形的,有實際存在的,也有精神上的;是它們將你的人生裝扮,是它們將你的心靈改變,是它們將你的微笑展露,也是它們將你的淚痕擦乾.「沒有岩石的攔阻,哪能激起美麗的浪花」,美麗的紅花下面總有靜默的綠葉,蔚藍的天空中總有朵朵白雲,每個成功後有著無數汗水和血淚,每個強者後也總有一幫頑強的對手. 感謝對手吧!正是由於它們,你才會認識到自己的缺點,才會激發你的潛能,才地激勵你不斷進步,才會迫使你奮勇前進,勇攀高峰!

Ⅵ 關於道德,專業,知識,閱讀,競爭,漂亮,戀愛,交友,時間的800字作文

昨天帶著回憶默默地逝去了,今天攜著希望悄悄地來臨了,而明天又閃爍著光輝等待著人們.有人沉浸在回憶中,他們依戀昨天;有人沉醉在夢幻中,他們期盼著明天,這兩種人,都忘記了最應當珍視的是寶貴的今天.
今天,不就是短短的一天嗎?我從明天開始勤奮學習.今天,不就是區區的24小時嗎?我從明天開始認真工作.今天,不就是一年的1/365嗎?我從明天開始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有些人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朋友,你為什麼把要做的事情放到明天,一切從明天開始呢?日月匆匆,到了明天,明天又變成今天,而每個今天之後都有無窮無盡的明天. 那麼,你的決心,你的理想,哪一天才能變為行動、變為現實呢?
莎士比亞說過:「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會拋棄他」.我說:「拋棄今天的人,今天也會拋棄他.而被今天拋棄的人,他也就沒有了明天」.
農民種田,不在今天及時拔草、施肥、滅蟲,哪有金秋時節的豐收?醫生不在今天及時搶救、醫治病人,哪有人們日後健康的體魄?清潔工人不在今天及時清掃垃圾,哪有日復一日城市的潔凈?解放軍戰士不在今天全副武裝、做好戰備,哪有千家萬戶永久的安寧?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短短幾句詩,是先輩千曲百折、歷經磨難的生活體驗的結晶啊!古人有感與此,於是有了「懸梁刺股」、「囊瑩映雪」、「鑿壁偷光」的勤學佳話.現在我們條件優越了,不是更應珍惜今天、抓緊今天的分分秒秒嗎?
抓住了今天,就是抓住了掌握知識的今天;抓住了今天,就是抓住了發明創造的可能.聰明、勤奮、有志的人,深深懂得時間就是生命,甚至比生命還珍貴.他們決不把今天寶貴的時光虛擲給明天.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向來就珍惜時間,利用在車上賣報的閑暇做實驗,渴了,喝口涼水;餓了,啃塊麵包;困了,趴在桌上打個盹.牛頓、居里夫人、愛因斯坦……一切有志氣、有成就的人都是如此,他們決不沉湎在昨天,更不空空地觀望明天,他們永遠從今天開始.
相反,對有些人來說,時間就像代表他的那本日歷,撕了這張,還有下一張,撕完了這一本還有下一本,卻不知在潔白如雪的日歷上留下自己辛勤奮斗的汗水.他們從初懂生活到長眠地下,都是在閑散、觀望和等待之中度過的.如果人的一生如此度過,那麼消逝的歲月將如一場凄涼的悲劇.留在個人生命史上的回憶,也將拌和著悔恨、痛苦和哀傷的淚水……
虛擲光陰,在折損著生命的光;及時努力,在開辟思想的路.朋友,不要沉湎昨天,不要觀望明天,一切從今天開始吧!今天才是奮斗的起點啊

Ⅶ 公平與競爭800字作文

競爭讓我成為一個不怕輸,敢於面對挑戰的人。因為我愛競爭,所以我敢於向別人發起內挑戰,也敢於應對容別人向我發起的挑戰。假如哪天競爭從我身邊消失了,我想我將會成為一個膽小怕輸的人。當我競爭失敗時,我不會氣餒,因為世上沒有不失敗的人

Ⅷ 競爭也要有道德底線作文

明辨是非,踐行道德(650字作文)道德是一輪朗耀的明月,唯有與高處的皎潔對視,才能沉澱出對待生命的真正態度。道德是一道山巔的流水,能夠洗盡浮華,洗盡虛假,留下啟悟心靈的妙諦。正因為人們有道德,講文明,我們才能擁有信服美好的生活,所以我們都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在利益面前,有的人拋棄道德,有的人堅守道德底線。我曾經讀過一個故事;一位父親為自己和朋友各買了一張彩票,結果他為朋友買的那張彩票中了一輛汽車。當他開著中獎得來的汽車回家時,因為當時全家人還不知道實情,所以都興奮不已。他們家經濟十分拮據,如果是他們家中到了這份獎,無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但事實並非如此。這位父親在強烈的心理斗爭下,想要對這位朋友說謊,幾次想把買彩票時在朋友的那張彩票上所作的記號擦去,但最後,他並沒有這么做。而是對朋友說,恭喜你呀,我幫你買的那張彩票中了一輛汽車。
道德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在道德與利益面前,我們往往要做出艱難的抉擇。也許一時糊塗就會誤入歧途,也許認真思考就能經受住道德的考驗。有道德的人是受人尊敬和稱贊的。一個人,他即使很富有,但他道德品質不好,一樣會遭人唾棄。但如果一個人,他很窮,但他卻能盡自己所能去幫助他人,反而不會有人厭惡他。因為他雖然物質上並不富有,但他卻擁有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有優秀的精神品質。但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就要常常和自己作斗爭,最重要的是要能學會明辨是非,分清對與錯。這樣我們才能正確的看待每一件事,做出正確的選擇。
同學們,擦亮我們的眼睛,明辨是非,去踐行道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吧,我們的人生會因此而精彩!

Ⅸ 以利益與道德為話題 作文

我在網上找的,你可以選段摘抄,或自擬題目全文摘抄:

談「恐人知」與 「恐人不知」

江蘇省射陽中學高三(15)班 李 青

有人說,天下貪官各有各的不同,清官卻都是一樣的。然而古代清官胡質父子卻有些不同。有一次,皇帝問他的兒子胡威兩人清廉的高下,胡威說:「臣父清恐人知,臣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遠矣。」胡質父子同樣清廉,不過一個恐人知,一個恐人不知,胡威認為自己比不上父親,到底是哪方面不如呢?我認為在境界上。從「恐人知」與「恐人不知」中,我們不難看出,胡威的清,是為了給自己揚名,帶有一種功利目的,而胡質的清,卻不為名利,只因他覺得就該這么做,不這么做就太不正常了。他的意識里沒有功利的色彩,他的清是純道德的,顯然,這樣的清,在境界上就上了一個層次。

可是,人們往往在道德與利益的天平上加錯砝碼,迷失方向。君不見,「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嗎?許多人認為人活在世上,就是為了名利,有了名利,就得到了想要的一切,因此可以生活得更好,可以很充分地享受人生。其實,一個人活著,生命不長路很短,在如何走好這段人生路方面是應該好好思考一番的,也許,我們一輩子都不可能做到完美或崇高,但總該有追求完美的信念吧?這是生命賦予我們的權利。人生苦短幾十年,若光為了一些蠅頭小利或一點虛名就挖空心思,甚而不擇手段,是不是太庸俗了點?相反地,我們如果把精神看得重一些,多注意一些自身價值的體現,活著的意義便增加了。材料中的胡質,雖然物質生活不富裕,但他的精神生活一定很充實,更何況他能將這種精神傳到下一代胡威身上?盡管胡威在繼承時有些變化,但畢竟他們父子倆的血管里流的都是清廉的血!

然而,與古人相比,現代人似乎遜色多了。不但罕見「恐人知」的清官,就連胡威這樣「恐人不知」的清官也打著燈籠難找了。更有甚者,明明是個貪官,卻還擺出一副清廉無比的樣子,如成克傑之流反腐倡廉他們叫得最響,暗地裡行賄受賄、養紅顏、賭別墅的事也做得最多。如果說胡威還認為自己做得遠遠不夠的話,那麼,我們現代的某些官員們是不是該回到古時候去重新接受一番思想道德教育,將自己的人生境界提高一個層次呢?

同學們,請記住胡質父子的故事吧,或許它可以指導你未來的生活。

為「恐人不知」叫好

江蘇省射陽中學高三(15)班 丁晨蘇

西晉時,胡質與胡威父子在歷史上都以清廉出名。有一次,晉武帝召見胡威談論邊疆之事時,談到了他們父子的清廉。武帝問胡威:「你的清廉與你父親的清廉相比,哪一個更高?」胡威回答:「我比不上我的父親。」武帝問為什麼,他說:「我父親清廉惟恐別人知道,我清廉惟恐別人不知道,所以我遠遠不如我父親。」從材料中看,胡威認為自己淡利求名,與父親的淡泊名利相比,不如父親,因而他認為「恐人不知」不如「恐人知」境界高。

到底哪個境界更高呢?我倒要為胡威的「恐人不知」叫好。因為恐人知與恐人不知是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前者封閉,後者開放;前者僅僅是「獨善其身」,後者卻是「兼濟天下」。

胡質固然清廉,也能嚴於律己,但由於未作宣傳,他的清廉就鮮為人知,而別人也以自己的心思揣度他,因而出現手下都督變相行賄之事。假如他公開表明態度,進行宣傳發動,何至於出現這樣的情況(雖然後來他除了那個行賄都督的名,但這不是保護人做法)?胡威正是因人「恐人不知」,才識帝王、大臣們見識了他的浩然正氣,皇上提拔他,重用他,他將以自身的清廉帶動身邊的人乃至整個朝廷的清廉風尚。這種效果是「恐人知」遠遠不能達到的。

我們現在處在一個競爭異常激烈的時代,在這個時代里生活,我們不得不去競爭,我們要競爭。我們考大學、搶著進高等學府是為了什麼?——為了我們能更好地在競爭中勝出,我們又如何進入高等院校?我們應「恐閱卷老師不知道」我們的才華,那些高考狀元們為什麼會吸引社會關注的眼光?因為他們是成功者,他們成功地表現了自己,若他們「恐人知」他們的才華,他們又如何能在競爭中勝出,又如何給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他們恐人不知他們的才華,他們勇於刺青自我,勇於向世人證明:我是最棒的。對此,我們怎能說「恐人不知」不如「恐人知」呢?當這些學子把自己的才華奉獻給社會時,我們又怎能說「恐人不知」的境界不高呢?

由此可見,「恐人知」對整個社會而言,只是一種消極的行為,它也許給你帶來安寧的生活環境,帶給你自身道德修養的提高,但卻無法帶給你生命的活力,無法帶給你展示自我的廣闊舞台。「恐人不知」則不僅僅是對名的追求,它追求的是你自己對自己的肯定,更代表社會對你的肯定。人是一種「二表動物」,其中之一便是「愛表現自己的才能和品質」。為何要逆著人的本性去壓抑自己呢?順其自然或者勇於表現自己豈不更好?人亦是社會大家庭中的一個分子,應為大家庭獻出自己的一份力。為何要「恐人知」?我有某種高於別人的才能或有某種高尚的品德,這就是我與別人的不同之處,我就應「恐人不知」,就要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這樣我才能不枉費我的才能。

我們現在已搭上開往高考的班車,我們已無法退卻,此時此刻,我們又豈能「恐人知」?

千古一夢

江蘇省射陽中學高三(15)班 徐文蘭

西晉初,荊州刺史胡質父子以清廉聞名天下,有一次,晉武帝召見胡威談論邊疆之事時,談到了他們父子的清廉。武帝問胡威:「你的清廉與你父親的清廉相比,哪一個更高?」胡威回答:「我比不上我的父親。」武帝問為什麼,他說:「我父親清廉惟恐別人知道,我清廉惟恐別人不知道,所以我遠遠不如我父親。」

恐人知,恐人不知,這二者高下之分在什麼地方呢?我認為就在一個「名」字上。「恐人不知」雖講求清廉,不圖個人利益,但其目的在追求一個「名」,而「恐人知」則是什麼也不看重,純粹是在淡泊名利。

名者,譽也;利者,祿也。功名利祿,歷來是中國文人士子追求不鍥的美夢,從西周時渭水邊垂釣姬昌的姜子牙,到清朝富可敵國的和珅,功名利祿的美夢,穿插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中,不斷浮現。

一句「恐人不知」,道出了古代多少清廉之士的心態。中國人是很有趣的,如果在名利不可兼得的情況下,絕大多數是選擇名而不要利的——並非是真心不要,只是在價值的天平上衡量了一番之後才不得不放棄。像陶淵明,他可以什麼都沒有,但不可以沒有名聲。難道真的是純粹的「不為五斗米折腰」嗎?是不是嫌五斗米太少了呢?如果他做的是宰相,他會不會還那樣毅然決然地「歸去來兮」呢?答案不得而知,但聰明的讀者可以從下面的細節中找出線索:陶淵明歸隱後,他的一位朋友的兒子送信到他家。他看到人家孩子穿金戴銀、舉止優雅,而自己兒子卻蓬頭垢面,臉上露出了羞愧的神色。他的妻子對他說,既然當初你已決定離開官場,那麼我們的兒子註定會是這樣,你為什麼還要羞愧呢?不知大家看了這個故事後,心裡會怎麼想?反正我感到很好笑——笑那些文人的道貌岸然。

北宋的李若水,堅貞不屈,壯烈殉國,以前的語文老師讓我們寫文章「假如我是李若水」,我們盡情地鋪陳,提出了若干條建議,設想了若干種結局,其實李若水沒有別的選擇。我想,即使換成別人,比如宗澤,或者岳飛帳下的任何一員大將,都會這么做的。

當岳飛即將「直搗黃龍府,與諸君痛飲」時,一連十二道金牌將他召回。背後針刺的四個大字依然隱隱作痛。聰明的岳母,彷彿知道幾十年後的事情,一針一針地刺下去,刺去了岳飛所有的桀傲不馴。背叛君主,就是大逆不道,就是不忠不孝,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他岳飛敢嗎?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皇上的話就是聖旨,他說什麼,你都要服從,不管他說得對還是不對。岳飛最終倒在了「忠君」之名的林旗之下,在功名的追求上,不得不吟出「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共月」的感嘆。

在名利的選擇上,我想最後悔的人應該是秦檜。他是當時的新科狀元,被派去金國議和遭扣。他在山林里打柴,直到有一天兀術打獵遇到王氏。我想秦檜的本意僅僅是為了生存,他可以丟掉所有生前身後的名聲,我不知道面對死亡和遺臭萬年我會選擇什麼,但秦檜選擇了後者。一千年了,棲霞嶺下秦檜的鐵像依然跪在岳飛的墓前,不斷懺悔。如果秦檜知道這樣的結局,他當初寧願選擇去死。死得越慘烈,人們對他就越尊敬,越懷念。

《紅樓夢》寫了形形色色的夢,其中有一個「太虛幻境」,警幻仙姑的那些冊子上都暗示了大觀園中那些女子的最終命運。無論薛寶釵多麼會用心計,有多好的口碑甚至如願地做了寶二奶奶,最終也只落得「金簪雪裡埋」的結局。所有曾經的心計與時間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即使功成名就又怎樣?她如果知道是這樣的結局的話,當初就不要和林黛玉爭個死去活來了。

行文至此,我不禁想起了那個在邯鄲道上做了黃粱一夢的人,

炊米未熟二十年,

寶貴榮華一瞬間。

功名利祿成泡影,

黃粱美夢堪笑談。

Ⅹ 關於競爭與立德作文

德是一個人抄精神,一個襲人的靈魂。志,就是一個人的方向,一個人的導師。我們為德,志而成長,為回報祖國,回報社會而成長。
就是無人不知 ,無人不曉的偉人,他所創下的豐功偉績更是在人們心裡烙下了一塊永不會遺忘的印,他正是從德出發立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遠大志向,為此奮斗,最終實現目的,成為受萬人敬仰的偉人。
雖然,我們不能為祖國灑熱血,拋頭顱,但我們同樣也能為祖國作貢獻。雖然那是微不足道,但我們依舊會努力,因為我們心中有道德,有志向。如果我們失去了道德,沒有了志向。那他就不配擁有快樂的成長。那他的生存價值在哪兒?他又為什麼而活?
雷鋒,為人民服務,他把語言化為動力,把德,志化為行動。人們總說「雷鋒做好事一火車都裝不完」當雷鋒幫助別人時,他心中要立下多少德,多少誓言,但他的目的卻只有一個「為人民服務」。雷鋒也是一個普通的人,但他卻做了不普通的事情。他靠的是什麼?是德,志!
如果我們想要做一個平德高尚的人,又怎能沒有德,志呢?沒有德,志又怎能談得上成長呢?想要有一個不普通的成長經過,又怎能不努力,不奮斗呢?
立德,培養高尚情操;
立志,立下壯志誓言;
成長,因為有德,有志,又怎能不快樂成長?

熱點內容
安徽省中小學生人身傷害事故預防與處理條例 發布:2025-07-01 09:00:24 瀏覽:944
山西省職工勞動權益保障條例 發布:2025-07-01 09:00:16 瀏覽:772
吉林省律師網 發布:2025-07-01 08:55:17 瀏覽:75
司法考試商法案例分析 發布:2025-07-01 08:46:11 瀏覽:335
打架自衛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1 08:43:33 瀏覽:669
法學院領導 發布:2025-07-01 08:43:29 瀏覽:508
設港國安立法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01 08:42:51 瀏覽:159
河北省行政處罰條例 發布:2025-07-01 08:42:37 瀏覽:253
五金一費合同法 發布:2025-07-01 08:33:29 瀏覽:333
民法典制度與創新 發布:2025-07-01 08:28:25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