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與我們相關的優越性

法治與我們相關的優越性

發布時間: 2021-02-14 04:57:21

㈠ 法制與人治的區別和優勢......

我們知道,古代社會的時候,人們探討過法治和人治之間的關系。法治其實還是有許多問題的。我自己認為,當人們論及人治倡導人治的時候,是因為他們看到了法治本身的缺陷。法治的好處是我們事先指定好了一套規則,這套規則在整個社會當中居於至高無上的地位,沒有人可以違反這樣的規則,這是法治社會的一個好處,就是說,它限制了權力的濫用。法治的壞處是,第一,法律不可能是包羅萬象的,國家從憲法,刑法婚姻法經濟法訴訟法,現在我們國家正在制訂民法典,這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包括社會生活中的許多方面。過去人們相信可以制訂出一部包羅萬象的法典,衣食住行,從搖籃到墳墓,有許多國家,象美國,有人說,美國是一個「三多「的國家,法律多、律師多、訴訟多,多到什麼程度?一個漢堡包,從牛肉長在牛身上到吃到人肚子里涉及到的法律有七千多條。我最早一次到美國,一上飛機,給我印象特別深刻,旁邊座椅上寫著:根據聯邦法律規定,飛機座椅的傾斜度不得超過45度,這也是法律。一小學門口掛的牌子說:根據法律規定,距學校500米,汽車噪音不得超過多少,不允許鳴放喇叭。到處都是法律。歐洲大陸一些國家,更是用一部部法典來涵蓋法律。拿破崙是一位軍事家,但同時也是一位立法家,可見軍隊與法律有密切的關系。拿破崙制訂了一部現在法國人還用的法典,我們稱它為拿破崙法典,因為制訂的時候開了130多次會,他參加了40多次,他不懂法律,但是他頭腦很清晰,他說,法律不能制訂的太煩瑣,都是別人看不懂的東西。我要讓每一個家庭里都有兩本書,一本是聖經,一本就是我的法典。讓農民白天幹完活兒後,晚上在蠟燭下可以看我的民法典,他認為他的民法典比他的戰功更重要。他說,我領導軍隊打過三十多場戰役的勝利,但所有這些勝利都不重要,因為滑鐵盧一戰使所有的勝利都黯然無光,能夠使我永垂不朽的是我的民法典,他很警惕不允許法官去解釋它,他說要讓它通俗易懂,不需法律職業者去解釋無罪推定是什麼,過失是什麼,善意買售是什麼,太過復雜的概念不應使用,但是他想涵蓋社會各個方面這個雄心沒有落實。人們的頭腦視野都是有限的,生活遠比小說家想像的豐富。前天我在浙江大學做演講,一個學生提了個問題讓我很吃驚,:「賀老師,前不久,在沈陽街頭,發生了一個男的被女的強奸的事,算不算犯罪?」我粗略知道一點刑法,我國刑法上說,違背婦女意志強行與其進行性行為叫強奸,那強奸罪的受害者不可能是男人,所以,那男的只能是活該吧。立法的人無法想像生活中會發生這么奇特的事。我說,堅決不能懲罰強奸那個男人的婦女,因為罪刑法定主義,刑法明文規定,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犯罪,決不能懲罰她。當然這有社會危害性,但沒有明文規定,只能讓她逍遙法外。美國憲法一個經典的漏洞是在規定美利堅總統權力的時候,總統是海軍、陸軍以及為戰爭而招募的民兵的總司令,空軍那去了?因為當時的立法者沒有想到,有一天軍隊會象鳥一樣在空中飛來飛去。所以法律追求涵蓋社會各個方面是不可能的。社會的經濟發展,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立法者本身的素質也是一個問題。聖經中的摩西十戒是神制訂的法律。我國的法律是全國人大制訂的,但你要真問一句,全國人大制定法律的人素質怎樣?是不是涵蓋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實際上)全國人大制度還有許多問題。一個是代表太多,多到兩千三千人的規模,不能真正討論問題;另一個是代表選任的程序不民主,還是黨說了算,所以代表到了會上基本上是拿誰的飯碗說誰的好話,這與我們的設置議會追求的精神是不吻合的。我們知道全國人大是一個最高權力機構,也是一個監督政府的機構,但是監督者只說我們學習了報告很激動,要回去貫徹落實,監督的功能那去了?河南焦作一位女勞動模範,值得尊敬,但是作為一名代表水平不夠,她說,她當了三年的啞巴人大代表,一到北京就是一言不發。這樣的代表就是花國家的錢,拿國家的補貼,不為國家辦事。值得改善的地方還有表決程序,審議程序,要制定一部良好的法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為重要的是我們之間的利益訴求要在相關的場合得到表達。現代立法並不是認為代表先進生產力的法律,代表最根本利益的法律,不一定。因為代表了這樣一部分人的法律,就損害了另一部分人的利益。比如說,南京是政府制定了禁止燃放爆竹的法律。似乎對人民是有好處的,但是對鞭炮廠的工人好不好呢?那麼鞭炮長的工人會不會因此而失業,下崗,發不出工資?他們的利益並不是不值得保護,比起那些眼睛被炸瞎,手指被扎斷的人,也許保護了城市那些可能被損害者的利益,但鞭炮廠工人的利益,鞭炮廠企業的利益,國家從鞭炮收入,銷售生產中獲得的利稅方面的利益,民俗方面,比如,人們不再擁有一個色香味俱全的娛樂。政府能有權說禁止就禁止了嗎?政府有權禁止放鞭炮,就有權禁止過年啊?春節在二月份,所以人大隻能在三月開。而人大的一項功能是審查政府預算,政府預算是從陽歷的一月一號算起。一個季度都快過去了,人大開始說今年的預算是否合理,這不是橡皮圖章是什麼?沒有辦法起到應有的權力,我認為春節應該廢除掉,而且,給交通帶來多大的壓力,盡管也帶來巨大的收益。所以政府可以把年也取消了,因為任何事都有弊病,比如說,政府也可以取消喝酒,酒類生產可以禁止嗎?所以政府權利的界限在哪?立法過程中,任何一方的利益都是有其正當性得到保護的。所以我們需要互相之間的爭論,使最後制訂的法律是一種平衡的,真正均衡了兩者利益的妥協,這樣的法律才有效力。

我國的立法程序也是值得很大改善的。立法者的素質、數量、立法程序方面的缺陷都可能導致我們的法律無法涵蓋生活的各個方面。法律無法與時俱進,因為法律制訂時有一些問題和缺陷。立法過程中的缺陷、問題無法在立法過程中得到根本解決。法治論者主張法治好,但人治主張者認為人治好。規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再好的法律沒有好的人去操作它。有何用?

㈡ 法治與人相比較,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請你思考一下,有什麼優越性呢

法治與人治相比較,具有十分明顯的優越性。這個「優越性」一般可以內歸納為如下容幾點:
一、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講的,法治優於一人之治(即人治)。夜就是說,依照法律決策優於一人的決策,法律不受人的感情因素的影響而能作出公正的裁決。

二、法治有監督體系,能有效的防止個人專斷和腐敗。沒有制約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這已成為一條公理。

三、法治能客觀的反映和作用於市場經濟。因為市場經濟要求主體平等、交換自由與主權明確,要求合法權利得到可靠保障,而這些只有通過實現法治才能全面達到。

四、法治是民主政治的基石。沒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民主就沒有保障,也不能發展。要建設民主政治,就必然要實行法治。盡管這還需要有一個過程,但最終走向法治是不可避免的。

㈢ 法治社會給人們帶來的好處

法治社會給人們帶來的好處是公平的環境,不過實施起來必須要有龐大的監督和問責體系才能達到,大家都是監督體系的一員,希望大家拿起自己的權利,為公平而努力。

㈣ 依法治國的優越性

1. 因為法律代表了理性:理性即人們溝通理性的體現,人們在自由開放的,不受權力版關系宰割的情況下,誠意地進行討權論協商,互相交換意見,尊重並全心全意地嘗試了解對方的觀點,大家都遵守以理服人原則,擺事實,講道理,唯『理』是從,不固執已見。

2. 效率:因為法律具有規范性、權威性、穩定性和連續性等特點,使得人們的行為可以互相預測,以便更好地管理和組織,提高整個群體的工作效率,所以市場經濟比以往的任何經濟更依賴於法律;

3. 文明:法治本身就是一種高度發達的制度文明,通過制度鼓勵人們向善,推動社會發展;

4. 秩序:即社會為自身的存在和發展必須具有維護自身秩序的能力,而法律是人們在經過了長期的探索後發現的一種確立秩序並維護秩序的重要手段。

㈤ 法治和人治,的優缺點各在哪裡

1. 法治的優點
法治的社會中,法具有絕對的權威,一切的行為與交往都有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人們憑借法律的指引來確定自己的行動,人們憑借法律可以預見他人的行為,以及自己和他人行為的結果。人們合法的預期利益可以得到實現,人們權益的受損可以用法得以補償。許多的社會生活都在法的秩序中有序、和平地穩定地進行著,人們享受法所帶來的穩定與安全。
2. 法治的缺點
法雖可以確立一種人們普遍遵循的一種社會秩序,但是正是它的優點往往成了它致命的缺點。秩序一定的穩定性、持續性、連續性往往意味著一定的保守性和滯後性。社會生活的繁紛復雜,以及社會的變動不居,有限的條條框框是不能完全框定多彩的世界。既存的社會規則往往因為社會的變化變得不合時宜,新情況的出現往往在以前的本本里找不到應對的辦法。
1. 人治的優點
人具有的主觀能動性,正是認識不斷變化世界良方。社會不斷在在進步,人也不斷在發展。雖然,過去的規則不能應對現實的需要,可人能及時因時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保持認識與現實的一致。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可以針對現實生活的千變萬化和適用對象的不同特點,最大限度地實現個別正義,從而使法律規范所追求的社會正義獲得有效分配,有利於緩解法律規范穩定性和適應性之間的內在的緊張關系使法律更具活力,在這方面判例法國家通過官造法以及判例法內部衡平法對普通法的特殊補充機制而保持了很好的社會適應性。規則的形成和制定需要復雜的程序和長期的時間,因此法治在瞬息萬變的世界裡變得色彩暗淡。「船小好掉頭」個人對社會變化的反應總是敏感的,個人的反應總是迅速的,個人的意志總是集中的。個人的決策不需要復雜的程序和時間,能夠緊扣時代的變遷。
2. 人治的缺點
作為社會的一種治理的模式,則應當需要大家普遍地接受和認可。人治,必竟是一種個人表達的意志,這種個人意志和眾人的意志又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呢?個人與眾人總是存在差異的,個人的決定未必就符合縱人的需要。人治的社會里眾人的命運被系於個別人的手中,許多人的命運常常因為有權者個人的喜怒哀樂而改變。人們對自己的命運和前途沒有了合理的預期,成天生活在惶惶不可終日的狀態。掌權者的號令朝令夕改,人們的行事則完全憑著對掌權者個人意志的猜測作為指導。因而,人治也是往往充滿著危險,人治往往有走向專制,人治往往損害人們的合理預期,人治也往往與人們追求穩定安全的心理需要不相一致。

㈥ 法治較人人治的優越性有什麼

法治與人治相比較,具有十分明顯的優越性。這個「優越性」一般可以歸納為如下幾點:內
一、正如亞里士多德所容講的,法治優於一人之治(即人治)。夜就是說,依照法律決策優於一人的決策,法律不受人的感情因素的影響而能作出公正的裁決。

二、法治有監督體系,能有效的防止個人專斷和腐敗。沒有制約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這已成為一條公理。

三、法治能客觀的反映和作用於市場經濟。因為市場經濟要求主體平等、交換自由與主權明確,要求合法權利得到可靠保障,而這些只有通過實現法治才能全面達到。

四、法治是民主政治的基石。沒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民主就沒有保障,也不能發展。要建設民主政治,就必然要實行法治。盡管這還需要有一個過程,但最終走向法治是不可避免的。

㈦ 依法治國有哪些優越性和局限性

當今世界,綜合國力角逐日趨激烈;當代中國,完備治理體系、提升專治理能力任務愈發緊迫屬。中國正在經歷現代化進程中具有決定性的深刻變革。越是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改革攻堅期、矛盾凸顯期、發展關鍵期,越需要發揮法治的引領和推動作用,確保在法治的軌道上推進改革。

㈧ 中國法治建設的優勢有哪些

多,廣,
最多,13億人
最廣,在國家的基礎上產生了無數分支
強制性,針對性
讓不少人內明法,又讓多數人難明法。容
讓多數人知法,又讓不少知法人犯法。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不犯法等於犯罪。對於少數人來說,不犯罪等於犯法。

㈨ 法治的優越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1. 因為法律代來表了理性:理性即自人們溝通理性的體現,人們在自由開放的,不受權力關系宰割的情況下,誠意地進行討論協商,互相交換意見,尊重並全心全意地嘗試了解對方的觀點,大家都遵守以理服人原則,擺事實,講道理,唯『理』是從,不固執已見.
2. 效率:因為法律具有規范性、權威性、穩定性和連續性等特點,使得人們的行為可以互相預測,以便更好地管理和組織,提高整個群體的工作效率,所以市場經濟比以往的任何經濟更依賴於法律;
3. 文明:法治本身就是一種高度發達的制度文明,通過制度鼓勵人們向善,推動社會發展;
4. 秩序:即社會為自身的存在和發展必須具有維護自身秩序的能力,而法律是人們在經過了長期的探索後發現的一種確立秩序並維護秩序的重要手段.

㈩ 法治的優越性

法治的優越性是相對於人治而言的,而這種優越性主要體現在:第一,法治社會的法回律作為成文的答衡量是非對錯的標准,由於沒有特別針對某一部分人群,所以具有普遍適用性;第二由於條文明確規范,所以能夠約束社會每個人和每個全體的行為;第三法律不隨時間或者具體應用情況而改變,這些保證了法律的公正性和權威;第四法治社會的法律出發點為保證每個社會成員的基本權利和自由,這位法律制定的本身提供了正當性。而對於以上的每一條,人治社會都無法給予保證。

熱點內容
五金一費合同法 發布:2025-07-01 08:33:29 瀏覽:333
民法典制度與創新 發布:2025-07-01 08:28:25 瀏覽:267
勞動法第五十一條 發布:2025-07-01 08:22:50 瀏覽:956
法官入額試題 發布:2025-07-01 08:19:39 瀏覽:303
試論述我國現行婚姻法的修改與完善 發布:2025-07-01 08:13:51 瀏覽:80
村委會換屆選舉法規 發布:2025-07-01 08:10:47 瀏覽:663
水土保持工作條例 發布:2025-07-01 08:07:51 瀏覽:539
電大法學社會調查報告 發布:2025-07-01 07:57:21 瀏覽:782
電子商務平台經營法律責任義務 發布:2025-07-01 07:56:48 瀏覽:812
陝西省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條例 發布:2025-07-01 07:25:16 瀏覽: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