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廉政於道德

廉政於道德

發布時間: 2021-02-21 02:24:47

A. 淺論加強道德建設對廉政的作用

關於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的意見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扎實推進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重點的反腐倡廉建設,在全社會營造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良好風尚,促進領導幹部廉潔從政,現就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充分認識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廉政文化以崇尚廉潔、鄙棄貪腐為價值取向,融價值理念、行為規范和社會風尚為一體,反映人們對廉潔政治和廉潔社會的總體認識、基本理念和精神追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廉政文化建設,面向全黨全社會,以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為重點,以培育廉潔價值理念為根本,以廉政制度和規范為支撐,以群眾廣泛參與的廉政文化創建活動和豐富多彩的廉政文化產品為載體,在反腐倡廉建設中處於基礎性地位。
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內容,是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戰略舉措,對於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提高黨員幹部拒腐防變能力,增強全社會反腐倡廉意識,形成廉榮貪恥的思想道德基礎和文化氛圍,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腐敗現象發生,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廉政文化建設,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區各部門緊密結合實際,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廉政文化創建活動,廉政文化建設充滿活力,影響力、滲透力不斷增強。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全會對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與之相比,當前廉政文化建設相對滯後。一方面,反腐倡廉制度、措施有效運行所必需的文化基礎和社會環境尚未完全形成,影響了反腐倡廉建設的整體效能。另一方面,腐朽落後文化的存在,腐蝕人們心靈、敗壞社會風氣,致使少數黨員幹部理想信念動搖、思想道德滑坡、價值觀扭曲,甚至走上違紀違法的道路。因此,大力加強廉政文化建設,在全黨全社會形成有利於反腐倡廉建設的思想觀念和文化氛圍,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
(二)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反腐倡廉戰略方針,把廉政文化建設融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的全過程,著力培育廉潔價值理念,廣泛開展廉政文化創建活動,大力營造崇尚廉潔的社會風尚,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深入開展提供思想保障和文化支撐。
(三)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的基本原則。堅持服務大局、統籌協調。把廉政文化建設融入經濟社會建設各個領域,貫穿於黨的建設各個方面,與反腐倡廉各項工作緊密結合,整體推進;堅持以人為本、注重教育。尊重幹部群眾的主體地位,堅持用科學理論引導人、廉潔理念教育人、先進文化熏陶人,不斷提高幹部群眾的思想道德修養和廉潔從政、廉潔從業意識;堅持突出重點、面向社會。以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為重點,面向全體社會成員,擴大覆蓋面,增強影響力,形成有利於反腐倡廉建設的廣泛群眾基礎和良好社會氛圍;堅持繼承創新、與時俱進。注重繼承和發揚我們黨清正廉潔的優良傳統,挖掘和利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借鑒和吸收世界各國廉政建設有益成果,適應時代發展變化,不斷推進廉政文化建設理論和實踐創新;堅持重在建設、務求實效。深刻認識和把握新形勢下廉政文化建設的特點和規律,以建設性的思路、舉措和方法扎實推進,不斷取得新的成效。
二、大力培育和弘揚廉潔價值理念
(一)樹立領導幹部秉公用權、廉潔從政的價值理念。扎實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育,組織廣大黨員幹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打牢廉潔從政的思想政治基礎。以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為重點,深入開展理想信念、黨風黨紀、廉潔從政、艱苦奮斗教育,引導領導幹部正確對待和依法行使權力。著力加強領導幹部黨性修養,樹立和弘揚優良作風,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高尚品格、廉潔操守和政治本色。把從政道德建設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教育引導領導幹部時刻牢記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做到為民、務實、清廉。堅持把廉潔從政教育貫穿於領導幹部培養、管理和使用的全過程,引導領導幹部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自覺遵守廉潔自律的有關規定。把培育廉潔價值理念與廉潔從政實踐結合起來,引導領導幹部做到學與用、知與行相統一。加強廉潔從政行為規范教育,大力宣傳秉公用權、廉潔從政的先進典型,努力形成有利於落實廉潔從政行為規范的社會氛圍。
(二)培育公民廉榮貪恥、誠實守信的道德觀念。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為重點,深入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把培育廉潔價值理念與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普及道德知識和道德規范,引導人們加強道德修養,自覺遵守公民基本道德准則。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提高公民道德素質,使廉潔、誠信、勤儉、守法等道德觀念成為廣大群眾普遍接受的行為准則,推動形成知榮辱、講正氣、促和諧的良好社會風氣。加強國家公職人員職業道德和職業紀律教育,把廉潔知識和誠信要求納入各類職業資格考試內容。廣泛開展行業廉潔教育,加強以公正、誠信、自律、守法為主要內容的行業廉潔文化建設。把廉潔要求寓於市民公約、鄉規民約和行業規范之中,轉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加強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教育和行為規范教育,提高自律意識和自我約束能力。研究建立廉榮貪恥的道德評價機制和獎懲機制,褒揚和鼓勵廉潔從業行為,抵制和克服違規從業行為。
(三)增強全社會大力支持、有序參與反腐倡廉的責任意識。廣泛開展反腐倡廉形勢任務、工作成效宣傳,加強反腐倡廉輿論引導,進一步增強幹部群眾對反腐敗的信心。通過多種形式,推動廉政理論和廉潔規范通俗化、大眾化,使反對腐敗、崇尚廉潔的價值理念被人們認同和接受。深入宣傳腐敗對黨和國家事業以及社會的危害,積極鼓勵公民檢舉腐敗行為,提高公民監督意識,在全社會倡導和弘揚不容忍腐敗和抵制腐敗的良好風氣。引導人民群眾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達利益訴求,有序參與反腐倡廉建設。主動做好反腐倡廉網路信息收集研判和處置工作,及時回應群眾關切,營造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圍。
三、廣泛開展廉政文化創建活動
(一)推動廉政文化深入社會領域。把廉政文化創建活動同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結合起來,突出先進思想和廉政文化內涵,強化道德教化功能,使廉政文化進機關、社區、學校、農村、企業、家庭,引導廣大幹部群眾在參與中自覺增強廉潔意識。
1.結合創建學習型、服務型機關,將廉政文化融入機關文化建設,使機關幹部在文化熏陶中增強廉潔自律意識。積極推行廉政承諾制度。大力宣傳、表彰勤廉兼優的先進典型,開展示範教育、警示教育和崗位廉政教育,教育幹部廉潔從政。
2.結合和諧社區建設示範單位創建活動,將廉政文化建設的相關要求納入示範單位指標體系之中,積極推進廉政文化進社區。適應社區居民的文化需要,廣泛開展以廉政為主題的群眾性文化藝術活動。有效整合和利用社區文化資源,充分發揮社區文化活動場所、文化設施的作用,大力營造崇尚廉潔的良好社區人文環境。
3.結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把青少年廉潔教育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在中小學思想品德類課程和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標准中明確廉潔教育內容,扎實推進廉潔教育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針對青少年特點,定期開展各類青少年廉潔教育實踐活動,深入推進校園廉政文化建設。大力加強師德建設,充分發揮教師在開展廉潔教育中的示範和引導作用。把青少年廉潔教育工作的指導、檢查、考核納入教育行政部門的督導、評估范疇。
4.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通過送文化下鄉活動和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文化信息資源共享等文化惠民工程,使廉政文化進入農村日常生活,建設文明鄉風。發揮農家書屋、農村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戶等公益性文化實體的作用,利用民間藝術、地方戲曲等形式,開展富有農村特色的廉政文化創建活動。廣泛宣傳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等政策措施,引導農民增強民主監督意識。
5.結合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把企業廉政文化建設納入企業發展戰略,融入企業黨建工作和文化建設之中。開展依法經營、廉潔從業教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責任意識教育和勤儉辦企業教育。建設反貪拒腐、誠信守法的企業文化,引導企業領導人員廉潔從業,教育企業管理人員自覺抵制商業賄賂。
6.結合創建文明家庭,積極開展家庭助廉教育,倡導清廉家風。大力弘揚以廉立身、以廉治家、以廉教子的優秀文化傳統,把廉潔教育融入家庭日常生活,為增強黨員幹部及其家庭成員抵禦腐敗的能力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結合創建文明行業活動,加強窗口行業廉潔教育,樹立廉潔新風,把打造廉潔行業納入創建文明行業活動之中,推動廉政文化建設向社會全面覆蓋。大力推動廉政文化建設創新工程。堅持因地制宜,突出品位,體現特色,打造健康向上、富有聲勢的廉政文化創建活動品牌。
(二)加強各類基層廉政文化陣地建設。注重挖掘各類歷史文化名勝、旅遊景點中蘊含的廉政資源,使之成為弘揚廉政文化的重要場所。加強廉政教育基地的建設、管理和使用,有步驟地命名一批廉政教育示範基地。及時總結和推廣各地區各部門開展廉政文化陣地建設的有效經驗,建設一批廉政文化創建活動示範點。重視廉政文化景觀建設,設置與城鄉環境相協調、與自然生態相融合的廉政文化設施。將廉政文化活動場所建設納入公共文化設施網路布局,充分發揮圖書館、博物館、展覽館、紀念館、群藝館、文化館、文化站、社區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設施的作用,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四、積極推動廉政文化產品的創作和傳播
(一)推動廉政文化產品的創作生產。適應時代的發展變化,與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有機結合,大力提高廉政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能力。堅持弘揚時代主旋律,把廉政題材納入文學藝術創作,舞台藝術生產,電影和電視劇製作,報刊、圖書、音像電子與網路出版計劃。重點規劃、扶持一批體現廉政主題的創作項目,著力打造一批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相統一的,深受群眾喜愛的優秀廉政文化作品,把廉政文化產品納入各類評獎范圍。與文化古籍整理和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相配套,整理、挖掘古今中外的廉政文化資源,建設廉政文化作品共享庫。編寫廉政文化通俗讀本,不斷豐富優秀廉政文化出版物品種。結合推動全民閱讀活動,向公眾推薦優秀廉政文化讀物。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增強廉政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完善激勵機制,引導文化企事業單位開發和推廣弘揚廉潔價值理念的文化產品。
(二)加大廉政文化傳播力度。大力宣傳、積極傳播廉政文化,營造崇尚廉潔、抵制腐敗的良好輿論環境。積極組織優秀廉政文化作品的宣傳和展演、展示工作。切實發揮大眾傳媒在傳播廉政文化中的作用。中央和地方各級黨報、黨刊、電台、電視台要加大反腐倡廉建設宣傳報道力度,辦好廉政專版、專欄,在重要版面和重要時段經常安排刊播廉政公益廣告。中央和地方重點新聞網站、政府門戶網站開設廉政頻道、網頁,准確發布權威信息,及時回應社會關注、關切的反腐倡廉熱點問題,推動健康向上的反腐倡廉網路文化建設。注重發揮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網路廣播電視、手機廣播電視等新興媒介的優勢,打造技術先進、傳輸快捷、覆蓋廣泛的廉政文化傳播平台。注重研究傳播藝術,採用受眾易於接受的方式,不斷提高廉政文化傳播能力。
(三)加強廉政文化理論研究。把廉政文化理論研究納入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及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加強對廉政文化建設前瞻性、戰略性問題的系統研究。黨政機關、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學院、社科研究機構、高等學校要密切合作,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推動廉政文化建設理論創新,為廉政文化建設提供理論支持。
五、加強對廉政文化建設的領導
(一)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各級黨委和政府對加強廉政文化建設負有重要領導責任。要把廉政文化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融入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總體部署,寓於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的各個環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科學制定廉政文化建設發展規劃,及時了解廉政文化建設工作情況,認真研究解決重大問題,建立健全廉政文化建設聯席會議制度等領導協調機制,統籌推進廉政文化建設。
(二)明確責任,形成整體合力。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充分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加強對廉政文化建設的指導和督促檢查。各級宣傳、文化、廣播影視、新聞出版以及發展改革、教育、工業和信息化、民政、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農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旅遊等部門,工會、共青團、婦聯、文聯、作協等群團組織,在加強廉政文化建設中擔負著重要責任,要結合業務工作,發揮各自優勢,密切配合,形成推進廉政文化建設的合力。將廉政文化建設納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績效考核范圍,作為評價地區發展水平、發展質量和領導幹部工作實績以及創建文明城市、文明行業、文明單位的重要內容,確保廉政文化建設目標的實現。
(三)加大投入,健全保障機制。建立政府投入為主、社會各方支持的廉政文化建設經費保障機制。把廉政文化建設經費列入各級地方財政預算及黨員教育經費支出,並隨著財政收入的增長逐步加大支持力度。切實保障實施廉政文化建設精品工程、開展重大廉政文化活動所必需的資金。大力扶持和獎勵為廉政文化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
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各地區各部門要根據本意見精神,結合實際,制定貫徹落實的具體措施,真正把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主題詞:廉政文化建設 意見 通知
抄送: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和人民政府,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中央直屬機關工委,中央國家機關工委。
中共中央紀委辦公廳 2009年12月29日印發
共印950份

B. 財政幹部怎樣加強廉政建設與職業道德

第一,來認真學習並深刻理會自中央關於反腐倡廉的一系列黨規黨紀和有關要求,並從實際行動中從嚴要求自己,爭做遵紀守法的模範,時刻綳緊廉政、守操這根弦。
第二,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明確自己的社會責任,不謀任何違法違規的個人私利,努力恪守和踐行做人的基本道德和職業操行。
第三、尊重財政領域的基本規律,明確財政幹部所處環境的特殊性,嚴格要求自己的言行。
第四、要有自覺培養自身廉政品德的思想,並要勇於堅決反對一切違反廉政規定的錯誤行為,摒棄一切違反職業道德的不良現象。

C. 古代官員廉政自律的道德意識來源

中國傳統廉政建設,就是國家政權通過自我約束和自我調節,同時行使上述雙重職能。前項職能的行使,各個不同的社會形態當然會有各自不同的特性。後項職能的行使,則會表現出更多的共同規律。在中國傳統廉政建設的歷史進程中,國家政權在實行自我約束和自我調節的方法途徑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其中相當部分屬於具有普遍價值的一般政治文明成果。認真總結中國傳統廉政建設的基本經驗,對於推進今天的廉政建設(盡管歷史條件和根本社會制度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仍然不失其積極的意義。

導向原則與具體規定相結合

傳統廉政建設的基本經驗之一,就是廉政的導向原則與具體的廉政規定緊密結合。就廉政的導向原則而言,主要包括:關於治國理政的原則理念,關於國家政策的原則取向,關於官吏政行為的原則要求,關於官吏從政道德的原則規范,等等。這些原則理念、原則取向、原則要求、原則規范,實際上明確了廉政建設的方向,規定了廉政建設的目標。

為了保證既定的方向和目標能夠得以實現,中國古代國家政權不僅明確提出了廉政建設的導向原則,而且十分注重將這些原則不斷細化為各項具體的廉政規定,演化為各項具體的廉政措施,力圖以具體規定體現廉政原則,以具體措施實現廉政導向。主要表現為:
一是約束內容具體。即有關的規定要求和禁止事項,內容非常明確而具體。如《管子》主張君主必須「明陳其制」,以便「百官守其法」。其制包括禁止官吏以權索民(「擅國權以深索於民」)、枉法求民(「枉法以求於民」)、裝窮藏富(「飾於貧窮」)、賣官分祿(「仕人則與分其祿」)、賄賂公行(「說人以貨財」)、家產多於同僚(「家富於其列」)、巨額財產來源不明(「其祿甚寡而資財甚多」),等等。規范內容之具體可見一斑。

二是制約對象具體。即有關的規范要求所針對的對象非常明確而具體。傳統的官職規范針對各類官職的不同職務范圍和特點,分別提出了具體職務規范要求。如目前可知的秦代法律律名,有《司空》、《內史雜》、《尉雜》、《屬邦》,等等,此即分別為針對司空、內史、廷尉、
屬邦等職官而提出的具體職務規范。此類法律約束和懲罰的對象,均明確指向擔任某一類特定職務或從事某一類特定政治行為的官吏,約束對象十分具體。
三是規范標准具體。即有關的規范要求往往具有明晰化甚至數量化的具體標准。以《秦律》
為例:傳遞公文,有具體的時效要求,急件立即傳送,「不急者日畢」,不得耽擱過夜;任
用官吏,有具體時段要求,超過兩個月不及時補任缺位官職,主管令丞以「不從令」論處;
主管官有牲畜,有具體年度繁殖率的要求,適齡母牛產子率不足六成,主管官吏即當受罰;
不同等級官吏出差,有沿途供應公費飯食的不同具體標准,有的每餐可供「稗米半斗、醬四
分升一、菜羹給之韭蔥」,有的只供「糲米半斗」。諸如此類的要求和規定,十分明確而具
體。
四是考課程序具體。即對有關各項考課的主持機構和實施時間以及考課的對象、

內容、方式、重點等方面作出明確具體的規定,以確保考課的效果。

五是獎懲規定具體。即具體明確地規定獎廉懲貪的標准與尺度。如關於官吏貪贓,《唐律》將其分為「監臨主司受財」、「受財為人請求」、「行賄」、「受賄」四種情形,且又有「枉法」與「不枉法」
的區別。不僅明確區分了不同的犯罪情形,而且具體規定了各自的懲治尺度。監臨主司受財,
「枉法者一尺杖一百,一匹加一等,十五匹絞」;「不枉法者一尺杖九十,二匹加一等,三
十匹加役流」。

六是防範措施具體。即對各類防範措施作出詳細具體的規定。如明清時代為了防止科舉考試中的考場作弊行為,明確了各項具體防範措施:搜身以防夾帶、具保以防冒替、鎖院巡視以防傳遞、謄錄以防辨識筆跡、彌封對讀以防割卷換卷,等等。
導向原則與具體規定相結合,顯然可以更有效地發揮各項廉政制度的勸導激勵和強制規誡作用,有利於保證廉政建設效果。此種結合,應是中國傳統廉政制度不斷發展完善、不斷走向成熟的一種表現。

成文制度與習俗慣例相結合

中國傳統廉政建設的基本方式之一,就是不斷強化制度建設。此種制度建設,具有特定的歷史含義和明顯的時代特徵。在中國傳統廉政制度生成發展的整個過程中,始終存在著制度形態本身發展不成熟的問題。主要有如下表現:一是制度主題不明確。從嚴格意義上講,中國歷代封建王朝並未建立公然名曰「廉政制度」的廉政制度。二是制度形態不規范。歷代王朝所採取的許多廉政舉措,有的只是偶爾為之的行為,有的則屬相沿成習的慣例,本身並不具備成文的、明顯的、穩定的、規范的制度形態。三是制度體系不完善。專門針對廉政建設需要的全面、系統、綜合、獨立、特定的廉政制度體系,一直未能確立。有關廉政的原則要求和具體規定,散見於其他的相關制度法規之中。

上述主題不明確、形態不規范、體系不完善等情形,反映了中國傳統廉政制度在制度形態方面的發展特性。此種特性,也是同中國傳統廉政建設的基本特徵分不開的。傳統廉政建設,不僅重視成文制度的建設,同時也依賴於各類相關習俗慣例的形式。漢代官吏家人「不入官舍」的習俗慣例,就是其中的一個例證。根據有關史料,漢代官吏供職期間,除「休沐」即休假之日可返家宅與家人團聚之外,平時一般居住在官府修建的舍中,不與家人同住。家人不入官舍,是當時為官清廉的一種表現。例如西漢太守何並,「性清廉,妻子
不至官舍」;東漢大司徒司直王良,「在位恭儉,妻子不入官舍」。前者系指地方長官的家人不入地方官府的官舍,後者為中央部門的官員家人不入該衙署的官舍。就成文制度而言,當時似無官員家人不得進入官舍的嚴格禁令,亦無如若家人進入官舍則該當何罪的具體規定。
官吏家人「不入官舍」,只是作為部分清官廉吏自覺遵行且受到贊揚提倡的一種習俗慣例而
存在。這種習俗慣例的廉政意義,一方面在於減省官府支出,另一方面則是為了保證官吏在
執行公務時免受家人干擾。正如有的學者所指出的那樣:官吏妻子不入官舍,「在保證為政
清廉方面的意義,實際比節約開支的經濟意義要大得多」。

上述例證表明:既依靠成文制度,又借重習俗慣例,兩者結合共同強化對官吏政治行為的約束,顯然更加有利於收取廉政成效。此即成為傳統廉政建設的又一條基本經驗。成文制度具有強制性,但規范內容不可能包羅萬象。習俗慣例則更多的是借重社會輿論及官吏道德自律的力量來實施規范,且規范內容可以為成文制度補缺封漏。一些相沿成習的慣例,久而久之,也就演化發展成為正式的成文制度了。

行政體系與監察體系相結合,同時發揮行政體系與監察體系的作用,這是中國傳統廉政建設的又一個重要特色和基本經驗。自秦漢時代始,中國古代國家政權自上而下構築了一整套相對獨立於行政體系的專職監察體系,使國家政權的組成形式實現了行政權與監察權的分離,加強了兩者之間的相互制約。傳統廉政建設過程中,歷代專門的監察機構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行政系統也依然承擔著相應的職責。在行政體系與監察體系兩者結合共同推進廉政建設方面,中國古代國家政權的主要做法是:強化監察機構的職能、加強對監察機構自身的監察、繼續發揮行政機構的廉政職能。

強化監察機構的職能。主要包括:一是明確監察職權。為了充分發揮監察機構在廉政建設中的作用,歷代王朝均以制度法令的方式明確規定了各有關監察機構的監察內容、監察范圍及監察對象,賦予了其相應的監察職權。如漢代刺史「以六條問事」,隋代司隸台亦有「一察品官以上理政能不,二察官人貪殘害政」等六察職權,唐代肅政台除了監察朝廷百司之外,另以「風俗廉察」的名義,「以四十八條察州縣」。二是增強監察權威。為了強化監察的威力和效果,在突出監察機構的地位和權威方面專門作出一些特殊規定。如漢代規定,監察官員可以秩輕而任重,可以官卑而位尊,可以享有特殊禮遇,可以同時擁有彈劾、考課、舉薦、司法等多種權力。漢唐等王朝均明確規定,監察官員的升遷可以速於其他官員。三是慎重監察人選。漢代時稱,御史
之官「任重職大,非庸材所能堪」。唐代任用高層監察官員時,不僅考慮候選人員的品質條
件,而且還有其本人任職資歷方面的要求,曾任州縣理人官者方可薦用,以圖保證監察官員
的實際任職能力。
加強對監察機構自身的監察。為了強化監察效能,同時又防範監察機構坐大失控,中國古代國家政權往往設置了不止一個系列的監察機構,各監察機構之間實行互相監督。所謂「懼宰官之不修,立監牧以董之;畏督監之容曲,設司察以糾之」,即說明了監察機構與行政機構之間以及各監察機構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各監察機構在行使自己的監察職權的同時,亦受到其他監察機構的監察督責。監察體系中的這種機構設置與職能分工多有重疊的狀況,就是出於為防止監察失效和監察失控而對監察復加以監察的意圖。

繼續發揮行政體系的廉政職能。在設置了專門的監察機構之後,行政系統依然繼續承擔著相
應的廉政職責。主要表現為:一是各行政機構的長官對其職務范圍內的廉政建設負有領導責
任,對其部屬下級的廉政情況具有正常的督察考課及獎懲之權。二是各行政機構的長官對其
部屬下級的貪贓枉法行為須因失職失察而負連帶責任。漢代曾規定:「長吏臧滿三十萬而不
糾舉者」,負有監察之責的主官「刺史」和該長吏的上級行政主官「二千石」,均以「縱避
為罪」。
三是行政系統對監察系統亦有一定的督察之權。西漢文帝時,曾派遣行政系統的「丞
相史」巡行郡國「出刺」,其起因就是屬於監察系統的「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職」。丞相史「出刺」的職責,不僅是為了配合監察御史共同加強對地方郡國的監察,而且也是為了同時
「並督查御史」。既要解決因御史「失其職」而對郡國監察不力的問題,又要解決因御史「不奉法」而加強對御史本身的監察問題。

在廉政建設進程中,同時發揮行政機構和監察
機構兩個系統的作用,有利於從體制上保證和強化廉政的效用。一方面,以監察機構對行政
機構實施監督和制約;另一方面,又以行政權支持強化了監察權、督察制約了監察權。

法制規范與道德勸導相結合

依靠法制規范、強調道德導向,這是中國傳統廉政建設最主要的手段和基本經驗。前文已經論及,中國傳統廉政制度本身缺乏獨立成熟的制度形態,有關廉政的規范要求主要體現在相關的法律制度及其他制度之中。在中國傳統廉政建設過程中,自先秦時代明確提出「以法治吏」思想以來,有關廉政的法制規范呈現出如下發展趨向:

一是廉政法制規范專門化的發展趨向。中國古代國家政權很早就提出了專門針對官吏的法制
規范。
《秦律》之中專有《為吏之道》,並針對廷尉、內史、司空等具體官職分別提出了各自
不同的職務規范要求。《晉律》將官吏犯罪的類型加以歸類,制定了專門懲治官吏犯罪的刑律
《違制律》。至隋唐時期,內容更加詳細完備的《職制律》誕生,傳統廉政法制規范的專門化
程度達到了新的水平。

二是廉政法制規范具體化的發展趨向。針對官吏政治行為的廉政法制規范,呈現出越來越繁多、越來越細密、越來越具體的發展趨向。傳世的《唐律》(連
同《疏議》)共有律文502條,其中涉及官吏犯罪的條款就有近兩百條。不僅條文增多、析分
細密,且針對性很強,規范要求非常具體。如針對當時常見的謊報政績、沽名釣譽、弄虛作
假、妄報災情等官場弊端,《唐律》規定:「諸在官長吏,實無政跡,輒立碑者,徒一年。有贓重者,坐贓論」。
「諸部內有旱澇霜雹為害之處,主司應言而不言及妄言者,杖七十。若致枉有所征免,贓重者,坐贓論」。禁止的行為和懲罰的標准,都很具體,且符合官吏政治行為的特點。

三是廉政法制規范嚴酷化的發展趨向。為了遏制官吏貪贓行為,歷代王朝都制定了相應的懲治規定。漢代有所謂「十金法」,「臧值十金,則至重罪」。《唐律》規定:官吏監守自盜,「盜所監臨財物者」,「三十匹絞」;官吏受賄,「監臨主司受財而枉法者」,「十五匹絞」。《大明律》規定:官吏監守自盜,至四十貫者絞;官吏犯贓枉法,至八十貫者絞;官吏恐嚇取財,即使未遂不得財,亦須杖刑。就法制規范而言,懲治官吏貪贓的有關規定總體不斷趨於嚴酷。

四是廉政法制規范民事化的發展趨向。中國早期封建社會提出的官吏行為規范,主要是從調節君臣關系的目的出發,規范內容的政治性極強。隨著中國傳統廉政制度的不斷發展,調節官民關系的規范內容開始增多。在相關的廉政法制規范中,也有了更多的民生事務方面的內容。例如《大明律》關於官吏犯罪行為的界定包括官吏犯贓枉法、恐嚇取財、私用民力、賦役不均、收糧違限、虐待罪囚、越職受民訴訟、濫權逮捕監禁、檢核災荒不實、故違不理民狀,等等。上述罪名均與官吏治理民事時的行為有關。

五是廉政法制規范預防化的發展趨向。廉政法制規范,既包括重在懲治既往的懲罰性規范,又包括重在防患未然的預防性規范。「治」與「防」的結合,正是中國傳統廉政建設的一個特點。例如,自秦漢時期起,即已規定官吏任職須在一定程度上實行籍貫迴避或親屬迴避。其後歷代王朝也大多實行了類似規定,甚至發展得更為細密嚴格。有關迴避的制度規定,就是廉政法制規范由事後懲罰性向事前預防性延伸的結果。作為一項預防性的制度規范,實行迴避對於防範官吏結黨營私、防範官吏徇情枉法,無疑可以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上述五個方面的發展趨向,突出說明了法制規范在中國傳統廉政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歷代統
治者在依靠法制規范推進廉政建設的同時,高度重視道德勸導的作用。主要表現為:一是強
調道德要求,即國家政權明確對官吏提出從政道德的約束要求。二是明確道德規范,即具體
制定官吏從事政治活動所應遵循的道德准則。三是樹立道德楷模,即通過獎勵彰揚清官廉吏
樹立廉潔從政的榜樣。四是強化道德自律,即要求官吏加強自我道德修養和自我行為檢束。

總之,導向原則與具體規定相結合、成文制度與習俗慣例相結合、行政體系與監察體系相結
合、法制規范與道德勸導相結合,這就是中國古代國家政權強化自我約束、實行自我調節的
主要方式,也是中國傳統廉政建設積累的基本經驗。古人的政治智慧,或許可以啟迪今人的
政治思路。傳統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或許可以鑒照當代政治文明的進程。

D. 領導幹部如何做到廉潔自律和廉潔從業

做到廉潔自律要求

一、堅定理想信念。

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時刻堅定政治立場,始終保證理想信念不動搖。需自覺構築「腐化變質」的防線,面對各種各樣的誘惑,能經得起考驗,耐得住寂寞,切實做到「出淤泥而不染」。

二、提高拒腐能力。

領導幹部要加強自身黨性修養,用先進思想武裝頭腦,不斷加強學習,深化黨的理論的認識和理解,遵守黨紀政紀,嚴以律己、防微杜漸,善於約束自己。從細小做起,從點滴做起。常想立身之本,常修為官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要抵抗住腐朽文化的誘惑,力保共產黨員的純潔性。

三、強化監督意識。

作為一名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自覺接受群眾監督意識,置身在群眾中監督之下,在群眾監督下開展工作。將「工作圈」置於人前,將「生活圈、交際圈」置於人後。要心胸廣闊,虛心接受群眾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認真對照,有則改之,無則嘉勉。通過群眾監督,來規范自己的行為,做廉潔自律的先鋒。

廉潔從業要求

一是加強學習,提高自律意識。

要做到「個人干凈」的要求,要把學習作為最基本的要求來要求自己,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必須把學習國家、公司出台的廉潔從業方面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作為必修課,認真學習。只有掌握相關廉潔從業規定,才能時刻保持敬畏之心,才能做到「有所為和有所不為」,從無數的案例來看,很多腐敗分子專業上是專家,但疏於對廉潔從業相關法規、制度的學習,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在處理一些事務中往往憑感覺辦事,將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置於腦後,稀里糊塗犯錯。

二是牢記宗旨,正確行使權力。

堅持正確的權力觀,牢記黨員幹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樹立「領導就是服務,職務就是責任」的意識,正確使用手中的權利,始終堅持權為公所用,利為民所謀,謹慎用權,廉潔從業;堅持主動服務,深入基層,實實在在幫助指導基層解決好經營管理中的問題和困難,樹立領導幹部良好的形象。

三是嚴於律己,保持清正廉潔。

帶頭嚴格執行黨中央、中紀委和省委、公司黨委關於領導幹部廉潔自律的各項規定,嚴格把好五關(政治關、權力關、金錢關、享樂關、親朋關),算好人生政治、經濟、名譽、家庭、親情、自由、健康 「七筆帳」 ,時刻自省、自警、自勵、自重。加強品德修養,注重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講操守,重品行,堅決抵制腐朽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蝕,保持儉朴的生活作風,清清白白做人,自覺接受組織和群眾的監督。

四是忠於職守,履行「一崗雙責」。

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目標責任制,堅持黨風廉政建設與業務經營同部署、同檢查、同落實、同考核,嚴格按照黨風廉政建設「一崗雙責」的要求。一要清楚自己應負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職責,以及本人在黨風廉政建設和懲防體系建設中的各項任務。二要落實分管部門的反腐倡廉工作任務,完善廉政制度建設,積極做好員工的廉潔從業教育和管理,切實提高合規經營意識,嚴控各類風險,確保職責范圍內不發生重大違規違紀行為和各類案件,促進業務經營又好又快發展。

(4)廉政於道德擴展閱讀

廉潔:不損公肥私;不貪污。廉潔」一詞,《辭源》上解釋為「公正,不貪污」。漢代王充《論衡》中有「案古纂畔之臣,希清白廉潔之人」之句。

《辭海》上解釋為「清廉,清白。」屈原《楚辭》中有「朕幼清以廉潔兮」之詩。王逸注釋為「不受曰廉,不污曰潔」。東漢廬江太守羊續,為政清廉,自有高招。他把下屬行賄送給他的鮮魚,懸掛在大堂屋檐下,風吹日曬,幾天就幹了。後來又有人送鮮魚給他。他指著干魚對來客說:「你還想讓我把魚掛起來嗎?」送魚的人只好悻悻而返。明代於謙十分欣賞羊續拒腐蝕永不沾的做法,特賦詩贊道:「喜勝門前無賀客,絕勝廚傳有懸魚。清風一枕南窗卧,閑閱床頭幾卷書。」

E. 為什麼廉政素質是我國當前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任務

道德素養

職業生活中的道德與法律
職業活動是人類社會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活動。職業道德和職業生活中的法律就是為了調節和約束從業人員的職業活動而制定和形成的行為規范,廣泛滲透於職業生活的各個方面,不僅對各行各業的從業者具有約束引導作用,同時也是保障社會持續、健康、有序發展的必要條件。
一、職業與道德和法律
職業的通俗表述就是人們所從事的工作。社會分工造成了職業的劃分,職業也因此具有了特定的業務要求和職責規定。一定的職業是從業者獲取生活來源、擴大社會關系和實現自身價值的重要途徑。
每一種職業都要形成相應的社會關系和利益關系,包括職業內部從業人員之間的聯系,不同職業從業人員之間的聯系以及職業人員與廣大社會服務對象之間的聯系。正是在這些關系中,人們對從事不同職業活動的人提出了相應的要求;長期從事某種職業活動的人也通過職業訓練而逐漸養成了特定的職業心理、職業習慣、職業責任心、職業榮譽感等。可見,有職業就有相應的職業要求,職業要求是保證職業活動有序進行的必要條件,這些職業要求既有屬於道德層面的內容,也有屬於法律層面的內容,職業與道德和法律是密不可分的。
職業道德,是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在職業活動中應當遵循的具有職業特徵的道德要求和行為准則。職業中的法律,是指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在履行本職工作的過程中,必須遵循的本職業范圍內的法律規范。
職業活動中的道德與法律有許多共同的特徵。其一,鮮明的職業性,即它們所表達的都是具體職業的基本要求,並通過這些要求體現出了特定職業的職責或價值。其二,明確的規范性,即職業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對從業者所提出的規范與要求都十分具體,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其三,調節的有限性,即特定職業的道德和法律一般只是約束從事本職業活動的人員。
職業領域中的道德與法律也有區別。除了具體內涵、調控手段和機制上的差別外,職業道德體現了從事一定職業活動的人們的自律意識,職業中的法律更多體現的是社會對一定職業活動的他律要求。職業的發展、分化是一個歷史過程,職業活動中的道德和法律也有一個發展過程。職業的發展、分化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方面,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職業領域越來越廣,相應的職業道德和法律也必然會越來越多;另一方面,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同一職業活動的內涵、職責也會發生變化,從而使得同一職業領域的道德和法律的內容也會發生相應的改變。
二、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
職業道德具有時代性和歷史繼承性。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產生的一些調控職業活動的、帶有道德蘊涵的行規,可以被看成是最早的職業道德的表現形式。這些行規反映出了當時職業的屬性、功能以及從業者的價值認同和心理需要,一些行規也在歷史發展過程中被後來的職業道德繼承下來。資本主義時代,是職業和職業道德都得到迅速發展的時期。機器大工業帶來了社會分工的大發展,促成了職業的大分化,職業從宗法關系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具有了專門化的特徵。職業的發展推動了職業道德的進步,職業道德的種類迅速增加並且在內容上逐漸定型,職業道德的調控作用也得到了強化,成為職業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甚至上升到了制度和法律約束的層面。
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為職業道德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職業道德也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職業活動的性質和意義發生了根本變化。在社會主義條件下,職業成為體現人際平等、人格尊嚴和人的價值的重要舞台;職業的分工盡管也還受到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制約,但由於各種職業利益同社會的整體利益從根本上說具有一致性,因而從業者之間以及從業者與服務對象之間不存在根本的利益矛盾,職業和崗位的不同,只是分工的差別,而不是地位高低貴賤的差別。
社會主義的職業道德繼承了傳統職業道德的優秀成分,體現了社會主義職業的基本特徵,具有嶄新的內涵,其基本要求是:
(一)愛崗敬業
愛崗敬業,反映的是從業人員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敬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的道德操守。表現為從業人員勤奮努力,精益求精,盡職盡責的職業行為。這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最基本要求。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對自己工作崗位的「愛」,對自己所從事職業的「敬」,既是社會的需要,也是從業者應該自覺遵守的道德要求。職業不僅是個人謀生的手段,也是從業者完成自身社會化的重要條件,是個人實現自我、完善自我不可或缺的舞台。個人的發展和完善不是空洞的說教,而是現實的行動,沒有行動,一切都會流於空談。因此,愛崗敬業所表達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就應當是:干一行愛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益求精,盡職盡責,「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這是社會對每個從業者的要求,更應當是每個從業者對自己的自覺約束。
(二)誠實守信
誠實守信,不僅是做人的准則,也是對從業者的道德要求,即從業者在職業活動中應該誠實勞動,合法經營,信守承諾,講求信譽。
誠實守信是人類千百年傳承下來的優秀的道德文化遺產,在社會主義社會中應該堅持誠實守信並使之發揚光大。誠實守信不僅是從業者步入職業殿堂的「通行證」,體現著從業者的道德操守和人格力量,也是具體行業立足的基礎。缺失了誠信就會失去人們的信任,失去社會的支持,失去發展壯大的機遇。誠實守信作為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由於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還不完善,職業領域出現了一些不健康的現象,突出的表現之一,就是一些企業及其從業人員誠信的缺失,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順利發展帶來了負面影響,擾亂了市場秩序,也敗壞了一些企業的名聲。因此,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職業領域的誠信道德建設,非常必要,十分及時。
(三)辦事公道
辦事公道,就是要求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做到公平、公正、公道,不謀私利,不徇私情,不以權害公,不以私害民,不假公濟私。這也是社會主義職業特徵的體現。
在階級對立和等級森嚴的社會中,職業有明顯的高低貴賤之分,職業活動也必然由於服務對象的不同而體現出差異性,即所謂的富貴可重,貧賤可輕。在社會主義制度下,職業的差別不再是地位高低貴賤的象徵,而只是所從事的工作不同,不僅從業者之間而且從業者與服務對象之間都是平等的社會公民。同時,職業的劃分也不是為特殊的利益集團和個人創造謀取私利的機會,而是為了公平地滿足人們的需要。所以,以公道之心辦事就必然成為職業活動所必須遵守的道德要求。辦事公道,就要做事講原則,無論對人對己都要堅持實事求是,出於公心,不挾私慾,按照必須遵循的道德規范、法律要求和行為准則來處事待人。
(四)服務群眾
服務群眾,就是在職業活動中一切從群眾的利益出發,為群眾著想,為群眾辦事,為群眾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社會主義道德的核心是為人民服務,職業場所是體現這一核心要求的重要領域,職業活動使得為人民服務獲得了具體的內容和表現形式,為人民服務的道德要求也在職業活動中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職業活動的屬性、目的不是任意確定的,而是要基於群眾的需要;職業活動的價值評判標准掌握在服務對象手中,因此,服務群眾必然成為職業活動的內在需要。在職業活動中提倡服務群眾,並不是一個高不可攀的道德標准,在社會主義社會里,每個公民無論從事什麼工作、能力如何,都能夠在本職崗位上,通過不同的形式為人民服務。每一個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都自覺遵循服務群眾的要求,整個社會就會形成一種人人都是服務者,人人都是服務對象的良好秩序與和諧狀態。
(五)奉獻社會
奉獻社會,就是要求從業人員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樹立起奉獻社會的職業理想,並通過兢兢業業的工作,自覺為社會和他人做貢獻,盡到力所能及的責任。這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中最高層次的要求,體現了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最高目標指向。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都要體現奉獻社會的精神。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提高廉政素質是我國當前職業道德建設的一個重要任務。廉政建設離不開對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特別是廣大黨員幹部的從政道德教育,這對於提高整個社會的道德水平和人們的道德素質、營造良好的廉政氛圍和風尚,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這就需要把廉政教育作為崗前和崗位培訓的重要內容,把廉政要求融入到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開展的爭優創先、做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等活動當中,促進廣大從業人員尤其是黨政幹部提高自身素質,做到廉潔從政、依法行政、廉潔從業,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樹立起各具特色的行業新風。
在職業活動中,不同的價值追求所體現的人生境界是不同的,所產生的價值和意義也是不同的。青年馬克思在談到選擇職業的理想和價值時曾經寫道:「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麼,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默默地、但是永恆發揮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馬克思對職業的價值追求,歸根到底是以奉獻社會為最高目標的。這種崇高的職業理想和人生境界,值得當代大學生選擇職業時學習和追求。
大學生學習職業道德知識,加強職業道德修養,對於今後從事職業活動具有重大意義。要從現在起步,在學習和生活中學會與他人合作,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力戒自私散漫,發揚團結協作的精神;敢於堅持真理,大膽探索,力戒消極保守,發揚開拓進取的精神;提倡艱苦樸素、勇挑重擔,力戒貪圖享樂,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養成執著認真、刻苦細研的學習習慣,力戒浮躁不專的作風,發揚精益求精的精神。同時,大學生還應該自覺培養廉潔自律意識,提升人格境界,為今後在職業生活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依法辦事、廉潔奉公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職業生活中法律的基本要求
(一)了解職業生活中的主要法律
了解職業生活中的主要法律,對於大學生求職、就業,正確處理有關的法律關系,做到知法、守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與職業生活相關的法律很多。從適用對象來說,既有適用於所有與用人單位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的《勞動法》,又有適用於公務員的《公務員法》,還有適用於某一特定職業的《教師法》、《律師法》、《法官法》、《檢察官法》、《警察法》等。此外,在《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安全生產法》等一些相關的法律法規中,也有關於職工權利義務的規定。從相關法律的層次來說,既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又有國務院及其主管部門制定的行政法規和規章,還有地方人大和政府制定的地方性法規與規章。從內容上說,這些法律,既有對用人單位和從業人員權利與義務的規定,又有對從業人員的資格、職業行為的規定,還有對用人單位招工、錄用程序的規定等

中國監察網
www.ccmos.org.cn

F. 學生廉潔修身與金融道德的聯系

金融,傳銷分子已觸犯了道德底線,形形式式的商業模式都是害了信任,害了社會風氣,研究部門是從中作鬼,還是政策傷人,傳銷(互聯網)模式也層出不窮,這會影響到社會的秩序

G. 守法廉潔的道德修養基礎是什麼

道德一詞是個哲學概念,看似難以理解,但從一名黨員領導幹部今天為政來看道專德,就是要求黨員領導屬幹部既要與時俱進又要腳踏實地,既要有個人抱負又要有無私奉獻精神,既要遵紀守法拒腐防變,又要爭創社會主義新風尚,切實把為作為人生的追求和衡量人生價值的標准,這就是為政者的道德!最大多數人謀利益,

H. 黨員廉潔自律規范和黨員領導幹部廉潔自律規范有哪些內容

黨員廉潔自律規范:

一、堅持公私分明,先公後私,克己奉公。

二、堅持崇廉拒腐,清白做人,干凈做事。

三、堅持尚儉戒奢,艱苦樸素,勤儉節約。

四、堅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甘於奉獻。

黨員領導幹部廉潔自律規范:

一、廉潔從政,自覺保持人民公僕本色。

二、廉潔用權,自覺維護人民根本利益。

三、廉潔修身,自覺提升思想道德境界。

四、廉潔齊家,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

(8)廉政於道德擴展閱讀

正確理解廉潔自律的本質內涵:

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進步文化中,有一個突出而閃亮的思想,就是揚廉抑貪。有風骨的志士仁人,對貪鄙者責責罵罵;有見識的帝王將相,對貪鄙者打打殺殺。

翻開中國的歷史,我們可以發現,歷朝歷代在開國之處,最高統治者大都勵精圖治,政風清廉,各級官吏也大多潔身自好,克己奉公。但隨著政權的穩固,就漸漸政怠宦惰,官吏也逐步以權謀私,巧取豪奪,發展到後來賣官鬻爵,貪賄公行,最終導致「人亡政息」,王朝覆滅。

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的一部朝代更替史,就是一部反腐肅貪史。古人認為,廉政不僅指懲治貪污、防止腐化,而且還指為政者要勤儉節約、績效顯著。

我們現在強調廉政建設,其內涵也應不僅僅是查出貪污、賄賂案件及制止黨政機關中的不正之風,其外延應當涉及提高工作效率,保證工作質量,注重工作效益,克服一切人力、物力、時間的浪費等。

中國共產黨提倡為政清廉,同封建國家和西方各國的為政清廉性質有著根本的區別,封建國家和西方國家的吏治清廉是維護統治階級利益服務的,而我們黨是全國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黨的唯一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I. 一句話感言(關於廉潔、敬業、道德等)

敬德修業方自勵來
博物明理能用世源

臨大利而不易其義,可謂廉矣

清正在德,廉潔在志。

身有正氣,不言自威。

有公德乃大,無私品自高。

清正廉潔作表率,身先士卒正風氣。

戒驕風清日朗,除躁海闊天空。

潔廉顯黨性,奉獻見精神。

貪如火,不遏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則自溺。

沉湎於物質的誘惑,則如跌進蜜里的蒼蠅,永難自拔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廉潔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 身正方能帶人、無私方能感人。

松竹梅,歲寒三友;廉正清,為官三要。

處事公平平似水,為官廉潔潔如冰。

歷覽古今多少官,成由清廉敗由貪。

自古清白無遺禍,從來貪爭有後殃。

財欲是只虎,色慾是柄劍;為官若長久,財色不能貪。

遵守諾言就象保衛你的榮譽一樣。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道路,必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

對自己真實,才不會對別人欺詐。

清正在德,廉潔在志。

身有正氣,不言自威。

有公德乃大,無私品自高。

J. 跪求:廉政建設以道德約束為主(立論)

首先必須明確的是,在如何更好的完善廉政建設中,道德約束和制度約束同樣很專重要~~都是不可缺的元素之屬一~~為主必須在兩個重要元素元素中找到關鍵。由於有關廉潔的判斷標准具有主觀性和發展性,制度約束固然能否夠行之有效的通過法規來約束行政人員的行為,但是1、行政人員的特殊性和行政過程的特殊性無法完全杜絕不廉潔的行為,比如濫用職權的判斷標准往往是很難界定的,大多是要通過結果來判斷~~但是為時已晚。廉政建設的目的不是為了懲戒,懲戒只是手段,目的是為了真正做到廉潔,所以道德約束更為關鍵~~

熱點內容
湖南大學自考本科經濟法專業 發布:2025-06-27 13:07:29 瀏覽:735
忠縣人民法院網站 發布:2025-06-27 13:06:46 瀏覽:702
義烏法院疫情 發布:2025-06-27 12:56:11 瀏覽:680
勞動合同法2013下載 發布:2025-06-27 12:49:21 瀏覽:532
國慶勞動法是幾天假 發布:2025-06-27 12:48:34 瀏覽:590
英美法系國家行政法的淵源 發布:2025-06-27 12:48:21 瀏覽:157
道德經第七十七章 發布:2025-06-27 12:47:03 瀏覽:700
銀行轉行律師 發布:2025-06-27 12:46:06 瀏覽:480
法官處罰規定 發布:2025-06-27 12:41:41 瀏覽:298
復旦大學法學院地址 發布:2025-06-27 12:35:37 瀏覽: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