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媒體道德
① 關於道德建設的申論寫作800-1000字
水是生命之源,我們要保護每一滴水.」這句話說得沒錯,如果沒有了水,地球就會乾裂;如果沒有了水,我們人類就可能渴死;如果沒有了水,就沒有了我們這個美麗的世界.我們要愛惜每一滴水,愛惜地球母親每一滴眼淚.
據
資料顯示,地球上能夠被人類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 ,僅佔地球的白分之零點三.地球上絕大多數的地區都嚴重缺水,許多樹木
.村莊和田地別沙漠吞食,沙漠面積在逐漸擴大.淡水資源的減少,嚴重地影響了人類的經濟建設,也威脅著人類的生存.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已經引起了全人類
的高度重視 .構建一個水源豐富 .山青水秀的美麗家園是我們大家的.
然而,在我們的生活中,浪費水資源的現象相當嚴重
..從我們調查的資料表明,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在我們的周圍 ,浪費水資源的情況十分驚人..先說一說我們學校 ,我們曾經留意過,教學樓的自來水龍頭
有時水龍頭壞了,水嘩嘩地流個不停 .有的水龍頭常常是一滴一滴的水往外滴,這些不知浪費了多少水的情形,很多家庭表面上看是很節約用水
,實際上是在浪費水資源 .有的家庭廚房和衛生間的水龍頭的水一天到晚都在一滴一滴往水缸和儲水桶裡面滴,然而水缸和儲水桶的水卻在不停地往外流入下水道
.有的家庭將一些完全還可以利用的水,像淘菜和洗臉的水 一盆一盆的直接 入下水道,看看這些被浪費的水 ,如果一年到頭一滴一滴的往外滴水的話
,就會滴下大約 噸的水.可想而知,每年別滴掉的水,在我們生活中被浪費的水真是無法計算 ,如果要認真地計算 其結果一定會讓驚訝得目瞪口 !
在我們浪費水的同時,也在污染著我們的水源 一些城鎮將生活污染水和工業廢水直接排入江河,有的將垃圾和死了的牲畜直接拋入河流中,讓河水不能給人類提供方便了 .
② 中國媒體的道德問題
中國現在的媒體對真正啟發教育性的東西亳不再意,對那些八卦新聞特釗推波助瀾。
③ 關於申論萬能八條其中的領導重視,媒體監督和健全法制法規這三條,請給出後面
具體的解釋還是看申論裡面所給定的文字材料再說吧。
否則,說太多,沒有結合題目,分數不會高的。
如果實在沒有思路,可以按照萬能八條給自己點題,具體的回答一定要結合給定材料。
④ 申論 思想道德觀念意識上的問題有哪些
申論考試的一個重要特點和趨勢就是越來越貼近公務員的工作實際。所設定的問專題也大都要求考生以特定的公屬務員身份進行回答。盡管公務員之間也有角色的差異,但是所有公務員,無論何種工作性質,無論何種職務,都應當具備以下幾種意識:
001、政策意識
00在申論考試中,要牢牢把握國家政策,在國家政策指導下概括、建議和論述問題,不能背離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去追求所謂的標新立異。申論的內容不是越新越好,也不是越奇越特就越好,而是越全面、越深刻、越具體、越合理就越好。
002、執行意識
00在申論考試中,執行意識表現為提出建議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不能說大話,不能抽象地空談理論,要做到每一句話都是從不同的角度來說明中心觀點,要麼是邏輯推理,要麼是平行說明幾件事情。
003、民本意識
00當代的一個明顯特徵就是民本意識,因此,要求公務員要有民本意識,申論考生也要有民本意識。體現在申論中的民本意識,主要是要求考生在思考問題、提出對策時必須要從民眾的利益出發,與民眾利益有沖突的答案一定不符合閱卷標准。
⑤ 新媒體背景下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存在哪些問題
新媒體背景下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忠於國家的信念面臨挑戰
當前,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公務員面臨的問題和形勢越來越復雜多變。由於網路信息化的發展,人們可以輕易地獲取各類信息,但是一些公務員無法正確分辨互聯網上的信息是否正確,甚至有可能受到負面信息和對我國不利信息的影響,誤解了解放思想的精神實質,失去判斷力,偏離正確的政治方向,主張自由主義,挑戰馬克思主義的底線,主張「國際化」,企圖使人們服從所謂的「國際標准」,對國家和社會產生了不良影響和巨大的傷害。究其原因,是部分公務員的價值觀開始失衡。在新媒體背景下,公務員將面臨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許多矛盾開始逐漸凸顯。一些公務員在學習理論知識時,只是淺顯的了解,並沒有真正理解。甚至有人用西方的制度理論評價中國的制度,過度吹捧國外的「好」,因此很容易出現錯誤的主張和行為。
(二)服務人民的信念面臨挑戰
公務員是人民的公僕,其職責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由於無紙化辦公及信息化辦公的發展,部分公務員不需要與群眾面對面即可解決問題,因此其服務意識比起過去有所懈怠,沒有認識人民群眾的合理需求,權力觀念發生了轉變,導致為民服務意識淡薄,缺乏責任心,脫離群眾,官場充斥,漠視群眾利益。
部分公務員的為民意識淡化的表現形式有三種:一是思想上遵循保守主義,遇到困難首先選擇逃避和推卸責任。二是工作上追求形式主義,只追求把事情做對,不追求把事情做好。三是生活上產生拜金主義。在行政工作中,一些公務員把理論當作教條,奉行教條主義,固守舊觀念,封閉僵化,忽視實際情況。狹隘的思想直接導致了不良的工作作風和行政倫理失范。在新媒體背景下,人的行為都會被網路放大,因此公務員為人民服務的信念,堅持以人為本,密切聯系群眾,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更應該得到鞏固和加強。
(三)依法辦事的信念面臨挑戰
法治政府是建設法治社會的關鍵,法治政府建設的關鍵是依法辦事,這也是全面推進法治的需要。公務員依法辦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腐敗,有助於公務員了解從嚴治黨的精神和相關要求,規范自身行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一些公務員學習行為表面化的直接結果是使用不合格。學習法律的目的是運用法律,更好地依法辦事。然而,一些公務員的執法行為卻存在很大的法律風險。此外,沒有專門的法律顧問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更容易造成使用法律的不規范。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學習法律的運用與監督可以有效地防止冤假錯案的發生,但也存在監督機制不完善、一些決策失誤不能及時制止等問題。
三、新媒體背景下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的對策
(一)建立健全新媒體背景下公務員職業道德規范
各地各部門要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和制定適合本部門特點的職業道德。目前,在我國公務員錄用筆試和面試考試中,筆試的評價大多集中在記憶知識上,面試又受人為主觀因素的影響較大,無法真正反映出被考核人的道德素質。此外,部分地區公務員考核仍採用傳統的自我評價、小組評價和領導確認程序,存在考核內容和標准不明確、針對性不強等問題。一般來說,這樣的考核結果無法說明錄取公務員職業道德的水平高低。因此,有必要探索建立適合本地區的公務員職業道德,嘗試制定能夠真實反映被考核人道德素質的考核辦法。
(二)強化新媒體背景下公務員職業道德教育機制
加強公務員職業道德教育機制是實現解決公務員道德建設存在問題的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強化教育機制可以提高公務員的道德素質,促進其追求更高層次的道德目標。加強公務員的宗旨教育、廉潔教育和法制教育可以提高公務員道德義務意識,引導各級公務員樹立正確的權力觀、職業觀和公平利益觀,可從增強「四個意識」,堅持「四個服從」進行。公務員職業道德定期培訓活動主要包括職業道德的內容、職責和義務。要把傳統道德文化與現代教育相結合,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利用「學習強國」「中國大學慕課網」等網路平台中的優質資源,鼓勵公務員自我學習,提高本領和素質,加強職業道德建設。
(三)建立健全新媒體背景下公務員職業道德獎懲機制
建立和完善公務員職業道德獎懲機制是落_新要求的有力保障。建立健全公務員職業道德獎懲機制是加強公務員自我約束、提高公務員公信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在新媒體背景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對黨領導的國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希望。這就要求黨和政府對公務員職業道德獎懲問題採取明確態度,平等構築公務員職業道德底線,明確新媒體背景下公務員的職業道德標准。建立新媒體背景下公務員的獎懲機制是一項緊迫的任務,在執行過程中要遵循獎懲及時、措施得當的原則,不能過度執行,不能濫用制度。通過獎勵能夠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利用懲罰制度給予一定的反思和糾正的機會。通過獎懲相結合,促進其進步和發展。
來源:遼寧經濟 (2020年06期)
⑥ 如何抓道德的申論範文
去中政的首頁上有幾篇範文,裡面就有抓道德的範文,GWY1上面也有資料是關於這個範文
⑦ 媒體人的道德素養是什麼
是傳媒人在社會活動中需要遵守的行為規范,要求以及提,是在職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版主權要包括敬業精神及合作的態度。
(一)職業道德
(二)職業思想(意識)
(三)職業行為習慣
(四) 職業技能
(五)職業作風
⑧ 申論寫水與道德的關系對不對呢
我認為每個人的觀點不同,每個問題都有許多方面,不同熱不同的視角,或許那個閱卷老師就喜歡你的文章,或許誰就喜歡你的文章,考試也看運氣,考試已經結束了,不要想太多。
⑨ 申論熱點:道德滑坡,誰是源頭
一是敗壞了社會風氣。
社會風氣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每一個人的心緒、心境、心態。國家的公務人員是人民的勤務員,應當認真履行好自己的崗位職責,認真完成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二是影響了政府形象。
執法部門是政府的工作部門,執法人員的素質關繫到政府形象。執法人員要帶頭遵紀守法是最起碼的要求。現在有些執法人員恰恰相反,執法人員不守法,反而帶頭違法。正是因為這些人缺乏職業責任感,缺乏自律意識,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監督,導致了這支隊伍的紀律鬆懈和作風西拉。
三是養懶了公務人員。
一些人缺乏幹事業的理想,缺乏積極進取的意識,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玩心過重,事業必廢。不敬畏工作,不敬畏崗位,不敬畏自己的飯碗的人,最終失去的不僅僅是飯碗,更重要的是自己的人格和尊嚴。
[措施]
第一,要加強制度建設和落實。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相關的規章制度做依據,如何整治慵懶風氣?有了制度不落實,如同手握利劍卻不出鞘,如何將庸官、懶官斬落馬下?因此,首先要加強制度、規章建設,制定對不勝任、不稱職的「懶官」、「庸官」進行組織調整的辦法細則,做到制度化、規范化,將辦法細則對症下葯,切實執行,讓被治理的人員心服口服,並能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所在,職責所在,進而促進工作作風的改進,只有這樣才能讓「治庸」成為有本之木,開花結果。
第二,要和個人考核評價相掛鉤。
現行的幹部考核評價往往體現在年終的本人述職上。一個幹部,只要不做太出格的事情,往往很容易通過群眾和組織的測評和考核。如此以來,很容易出現混日子的庸官、懶官。同時,公眾對領導幹部的任命、升遷乃至考核、評價缺乏實質性的權力,使那些沒有「硬傷」的幹部沒有壓力、沒有危機感。因此,必須加強監督,成立專門的信息通道,讓個人的工作表現、精神風貌、工作效率也能和考核評價掛上鉤,將其與每個人的年終考核優劣情況相聯系,關繫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只有這樣「傷筋動骨」才能讓「治庸」 真正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第三,要充分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
信息要透明,傳播速度要越快,網路媒體的監督日漸發揮重要的作用,有許多政府部門和工作人員在網上開通微博,更新工作狀態,網上與百姓溝通,解決問題。通過互聯網,廣大官員被置於人民群眾監督的汪洋大海之中,多方面的外部壓力迫使他們不斷地努力改進工作、改進作風、為民履職。機關人員內部監督和人民群眾外部監督相結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這樣雙管齊下才能不流於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