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胡適談道德

胡適談道德

發布時間: 2021-11-24 21:53:55

⑴ 胡適認為老子是中國哲學的鼻祖

老子,姓李復名耳,字聃,一制字伯陽,或曰謚伯陽,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籍貫也多有爭議。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與莊子並稱「老莊」。後被道教尊為始祖,稱「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認為李姓始祖。曾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 [1]
老子曾擔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學而聞名,孔子曾入周向他問禮。春秋末年,天下大亂,老子欲棄官歸隱,遂騎青牛西行。到靈寶函谷關時,受關令尹喜之請著《道德經》。
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其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術上,講究物極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
老子傳世作品《道德經》(又稱《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⑵ 胡適著名的三句話是什麼

在蘇俄有麵包沒有自由;在美國又有麵包又有自由;他們來了(指中共),沒有麵包也沒有自由。

胡適拒留大陸原因:

1、政治立場

胡適是新文化運動的先驅,也是中國早期的自由主義思想家。共產黨奪取政權後,胡適跟隨國民黨去了台灣,任中央研究院的院長。在中國大陸,北京政府曾對胡適進行過廣泛的批判,這位歷史文化名人因此蒙受過不明之冤。

2、知遇之恩

胡適對蔣懷有知遇與感恩之情,這或許不但是胡適為什麼不留在大陸的原因,也是其晚年在政治上始終不能與蔣氏分手的重要原因。

3、追求民主與自由

1948年底,國共的爭奪戰在軍事政治戰場上勝負幾成定局,而對思想與知識分子的爭奪,卻日漸突出了,蔣介石著手制定了「搶救大陸學人計劃」,用各種手段利誘文人赴台,另一邊中共也在誠邀名士北上,雙方演繹了一場20世紀中國的文化名人爭奪戰。

胡適是蔣介石擬定的搶救名單的第一人,面對這一番搶奪戰,胡適說,在蘇俄有麵包沒有自由,在美國又有麵包又有自由,他們來了,沒有麵包也沒有自由。

1953年,舉國上下批判胡適的「反動」思想。有記者在美國訪問胡適本人:「你對這個批判運動怎麼看?為什麼中國大陸把你定為反動思想?你這個敵對思想是什麼思想?」

胡適想了一下回答說:「我第一提倡自由,提倡信仰自由、言論自由、發表自由;第二我提倡懷疑,我一生就反對獨斷,就是反對教條主義。」

(2)胡適談道德擴展閱讀:

胡適成就:胡適對中國近三百年來的學術研究作了總結。把整理國故或國學研究納入了「中國文藝復興」的范疇之內,並發表了《說儒》,這不但是胡適治學的巔峰之作,也是1930年代中國近代文化史上成就的代表作。

胡適將禪宗史研究的問題點,由西天二十八祖的傳承問題,轉為禪宗革命家本身的問題。他的論斷承載了日後的許多成果與成就。

⑶ 問胡適先生一句關於道德的話

「真實的為我,便是最有益的為人」
詳情請見參考資料,望採納!

⑷ 為何說胡適是新文化中舊道德的楷模,僅憑他的婚姻是父母包辦的么還有沒有別的原因

那你要問說這句話的人,從我了解的事情來看真談不上道德楷模,不管新還是舊.

⑸ 對胡適的評價,胡適是偽君子嗎

是的,不折不扣的偽君子。看他的名言基本可以斷定,「男人最高的品質是風趣。做人最聰明的方法是讓別人放心。等等等等吧」你仔細看會發現,她的這些言論里有一個明顯的個人利益在里頭,說的直白一點就是人怎麼做對自己最有利。對不起,從小到大我沒有受過這樣的教育,說你要做對自己有利得事,我聽到的都是誠實跟道德。還要一點,就是哪個容忍比自由更重要,每次想起這句話我都有殺人的心,如果你看過電視劇(大秦帝國)里頭商鞅變法就知道,最後商鞅為什麼自己選擇死,因為他要給秦人出氣,他變法導致很多秦人的利益受損,這些人憋了一肚子氣必須爆發出來,不然將來會更亂。我要說的就是容忍,容忍的意思就是憋著,可是胡適並不知道憋著會有憋不住的時候,憋著不等於沒有,憋著會爆發。他的無數觀點,結論都是錯的,只有書獃子在家裡意淫覺得對。讓我說我會把容忍改成寬容,(寬容比自由更重要)

⑹ 「如果人人都講規則,那麼社會將怎麼怎麼樣如果人人只講道德,那麼社會將怎麼怎麼樣」原話是什麼

原話是:「一個骯臟的國家,如果人人講規則而不是空談道德,最終會變成版一個有人味兒權的正常國家,道德自然會逐漸回歸;反之,一個干凈的國家,如果人人都不講規則卻大談道德、談高尚,天天沒事兒就談道德規范,人人大公無私,最終這個國家會墮落成為一個偽君子遍布的骯臟國家。」

【出自】胡適的《介紹我自己的思想》這本書是胡適先生在1930年為《胡適文選》寫的自序。在文選中,胡適從三集《胡適文存》中精心挑選了22篇文章,作為讓青少年了解他思想的課外讀物。

【背景】在中國的新文化運動(1915年——1923年)期間,大量來自於國外的思想思潮被引入中國。空談各種主義的風氣,也在知識分子中日益濃厚。胡適先生意識到空談主義趨勢的危險,早在1919年就指出:「一切主義,一切學理,都該研究。但只可認作一些假設的(待證的)見解,不可認作天經地義的信條;只可認作參考印證的材料,不可奉為金科玉律的宗教;只可用作啟發心思的工具,切不可用作蒙蔽聰明、停止思想的絕對真理。」並提出「多研究問題,少談些主義」。而胡適的這些主張,在當時是「最不能得各方面的了解」。

⑺ 胡適說過的最經典的話

1、醉過來才知酒濃,愛過才自知情重。你不能做我的詩,正如我不能做你的夢。

2、也想不相思,可免相思苦。幾度細思量,情願相思苦。

3、昨日種種,皆成今我,切莫思量,更莫哀,從今往後,怎麼收獲,怎麼栽。

4、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5、你要看一個國家的文明,只需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們怎樣待小孩子;第二看他們怎樣待女人;第三看他們怎樣利用閑暇的時間。

6、我們要深信:今日的失敗,都由於過去的不努力;我們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將來的大收成。

7、一個骯臟的國家,如果人人講規則而不是談道德,最終會變成一個有人味兒的正常國家,道德自然會逐漸回歸;一個干凈的國家,如果人人都不講規則卻大談道德,談高尚,天天沒事兒就談道德規范,人人大公無私,最終這個國家會墮落成為一個偽君子遍布的骯臟國家。

8、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認真的做事,嚴肅的做人。

⑻ 胡適的「只有人人都開始講規則而不是談道德,才會變成一個有人味兒的正常國家」這句話出自哪裡啊

這個好像是胡適的日記裡面寫的。一個骯臟的國家,如果人人講規則而不是談道版德權,最終會變成一個有人味兒的正常國家,道德自然會逐漸回歸;一個干凈的國家,如果人人都不講規則卻大談道德,談高尚,天天沒事兒就談道德規范,人人大公無私,最終這個國家會墮落成為一個偽君子遍布的骯臟國家。

⑼ 胡適關於愛國的名言

胡適,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曾擔任國立北京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院長、中華民國駐美大使等職。胡適興趣廣泛,著述豐富,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紅學等諸多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1939年還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

1910年考取庚子賠款第二期官費生赴美國留學,於康乃爾大學先讀農科,後改讀文科,1914年往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哲學,學於哲學家約翰·杜威。1917年夏回國擔任北大教授。

歷任:1917年北京大學教授、1919年北大代理教務長、1922年北大教務長、1928年4月至1933年中國公學校長、1932年北大文學院院長、天主教輔仁大學教授及董事、1938年中華民國駐美國特命全權大使、美國國會圖書館東方部名譽顧問、1946年北京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頓大學葛思德東亞圖書館館長。

1、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認真的做事,嚴肅的做人。

2、身行萬里半天下,眼高四海空無人。

3、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4、對人事可疑處不疑,對原則不疑處存疑。

5、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有七分證據不說八分話。

6、少說點空話,多做點實事。

7、無目的讀書是散步而不是學習。

8、科學精神在於尋求事實,尋求真理。

9、朋友們,在你最悲觀最失望的時候,那正是你必須鼓起堅強的信心的時候。你要深信:天下沒有白費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10、保險的意義,只是今天作明天的准備;生時作死時的准備;父母作兒女的准備;兒女幼時作兒女長大時的准備;如此而已。今天預備明天,這是真穩健;生時預備死時,這是真曠達;父母預備兒女,這是真慈愛。能做到這三步的人,才能算作是現代人。

11、墮落的方式很多,總括起來,約有這兩大類:第一條是容易拋棄學生時代的求知識的慾望。第二條是容易拋棄學生時代的理想的人生的追求。

12、你要看一個國家的文明,只消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們怎樣待小孩子;第二看他們怎樣待女人;第三看他們怎樣利用閑暇的時間。

熱點內容
再審新證據的司法解釋 發布:2025-05-26 10:45:19 瀏覽:934
美國的法學 發布:2025-05-26 10:45:13 瀏覽:90
最新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發布:2025-05-26 10:36:00 瀏覽:882
佛山市中立法律服務社 發布:2025-05-26 10:32:27 瀏覽:533
10年行政法真題 發布:2025-05-26 10:25:50 瀏覽:96
勞動法是最沒用的法律 發布:2025-05-26 10:23:46 瀏覽:293
勞動法月200工時 發布:2025-05-26 10:17:58 瀏覽:386
莒縣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5-26 10:05:34 瀏覽:722
應當的司法解釋 發布:2025-05-26 10:01:29 瀏覽:204
陳維崧律師 發布:2025-05-26 09:53:51 瀏覽: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