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道德指引
㈠ 保險代理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指引的細則
1、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為行為准繩,遵守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遵守社會公德。
2、遵守保險監管部門的相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服從保險監管部門的監督與管理。
3、遵守保險行業自律組織的規則。
4、遵守所屬機構的管理規定。 5、在執業活動的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中恪守誠實信用原則。
6、在執業活動中主動出示法定執業證件並將本人或所屬機構與保險公司的關系如實告知客戶。
7、客觀、全面地向客戶介紹有關保險產品與服務的信息,並將與投保有關的客戶信息如實告知所屬機構,不誤導客戶。
8、向客戶推薦的保險產品應符合客戶的需求,不強迫或誘騙客戶購買保險產品。當客戶擬購買的保險產品不適合客戶需要時,應主動提示並給予合適的建議。 9、執業前取得法定資格並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與能力。
10、在執業活動中加強業務學習,不斷提高業務技能。
11、參加保險監管部門、保險行業自律組織和所屬機構組織的考試和持續教育,使自身能夠不斷適應保險市場對保險代理從業人員的各方面要求。 12、為客戶提供熱情、周到和優質的專業服務。
13、不影響客戶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言談舉止文明禮貌,時刻維護職業形象。
14、在執業活動中主動避免利益沖突。不能避免時,應向客戶或所屬機構作出說明,並確保客戶和所屬機構的利益不受損害。 15、秉持勤勉的工作態度,努力避免執業活動中的失誤。
16、忠誠服務,不侵害所屬機構利益;切實履行對所屬機構的責任和義務,接受所屬機構的管理。
17、不挪用、侵佔保費,不擅自超越代理合同的代理許可權或所屬機構授權。 18、尊重競爭對手,不詆毀、貶低或負面評價保險中介機構、保險公司及其從業人員。
19、依靠專業技能和服務質量展開競爭,競爭手段正當、合規、合法,不藉助行政力量或其他非正當手段開展業務,不向客戶給予或承諾給予保險合同以外的經濟利益。
20、加強同業人員間的交流與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共同進步。 21、對客戶和所屬機構負有保密義務。
㈡ 公司全體員工必須遵守的職業道德規范是什麼
認同公司精神及宗旨,踐行公司核心經營管理理念。公司員工要發揚 「愛國版、創業、求權實、奉獻」的企業精神,貫徹「誠信、創新、業績、和諧、安全」的核心經營管理理念,實踐「奉獻能源,創造和諧」的企業宗旨。熱愛本職,忠於職守,熟練掌握職業技能,自覺履行職業責任,注重工作效率。保護公司的合法利益
㈢ 關於企業對員工的職業道德要求有哪些
對員工的道德教育,需要以企業文化為基礎氛圍;同時,道德畢竟是寬泛的,來自於內心的制約;而當今社會物慾橫流,還需要法律這類外在的強制手段做保鏢,不為傷害,只是自衛;以下的關於職業道德的資料建議參考和發散: 職業道德的內容主要包括職業道德規范和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觀念、情感和品質。職業道德規范集中體現了社會的或階級的利益和職業集團的利益,是職業道德的核心。從業人員在職業實踐中,經過職業道德教育和修養,認識到本職工作的社會意義,掌握了職業道德的內容,樹立起獻身本職工作的決心,就逐步形成職業責任感、自豪感、職業良心、職業理想以及職業道德品質,從而在一定職業集團中樹立起良好的職業道德風尚。職業道德風尚是社會風尚的重要方面,也是社會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 社會主義社會的職業道德是共產主義道德體系中的一個重要層次,它具有多種多樣的類型。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職業道德,如醫務道德、教師道德、商業道德等等,共產主義道德原則體現於這些具體的職業道德之中。 醫務道德社會主義醫務道德的基本原則,是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它要求醫務人員對不同社會地位、政治派別和宗教信仰的病人,要一視同仁地給予治療;要全心全意地為病人服務,待病人如親人;要樹立獻身醫療事業的精神,等等。 教師道德社會主義教師道德的基本原則,是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它要求教師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具有誨人不倦、甘為人梯的精神;嚴於律己、為人師表,在教師、校長和教輔人員之間互相尊重、團結協作,發揮集體的作用;注意思想修養、語言修養和品質修養,不斷增強控制自己情緒的自製力,學會用透徹的真理、准確的知識和感人、生動的語言啟迪學生的心靈,努力培養無私、善良、公正、誠實、謙虛的美德以及勤奮追求知識和真理的精神。 商業道德社會主義商業道德同商業信譽及社會的精神文明密切相關。全心全意為顧客服務是社會主義商業道德的基本原則。買賣公平, 誠信無欺,尊重顧客,優質服務是社會主義商業道德的主要規范。
㈣ 企業員工的行為准則有哪些
為了加強企業文化建設,規范員工語言、行為、提升企業形象和隊伍形象,特製定《員工守則》。
一、
員工的義務和權利
1.
員工必須履行如下義務:
(1)員工必須愛祖國、愛企業、遵紀守法、遵章守時、履行崗位職責,保守企業秘密。
(2)員工必須認同企業核心價值觀,在工作中發揚企業精神、實踐經營理念,恪守企業質量方針和工作準則,愛護企業標識,維護企業形象。
(3)員工必須干好本職工作為企業做貢獻。在干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努力擴大視野、增加知識和提高技能,以適應更多崗位的要求。
(4)員工應努力提高協作水平和協作技巧,養成為他人作貢獻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但必須遵守職責間的制約關系,避免越俎代庖。
(5)員工有義務實事求是地越級報告被掩蓋的管理錯誤和弊端;允許員工在緊急情況下便宜行事,使企業把握機會、躲避風險、減少損失。但是,越級報告者和便宜行事者必須對自己行為的後果承擔責任。
2、
員工具有以下權利。
(1)員工在確保工作正常開展的前提下,有權直接向上級提出咨詢,上級有責任作出合理的解釋和說明。
(2)員工有權對加強改善企業各項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議。合理化建議應當用書面形式,各級組織和領導對提合理化建議的員工應給予鼓勵、支持並及時研究,有價值的應及時採納,有顯著成效的應給予建議人適當獎勵。
(3)員工有權對不公正的處理,越級提出申述。申述必須實事求是並以書面形式提出。員工在提出申述的同時不得影響工作和干擾組織運作秩序。接受員工申述的部門和領導,必須盡快予以答復。
(4)員工有權保留自己的意見,但不能因保留意見而影響工作。上級不得因下屬保留意見而對其歧視。
(5)員工對企業重大決策、管理難點重點、分配製度等具有知情權、企業採取企務公開等形式、定期向員工公布。
㈤ 如何對員工進行道德管理
有偉人說過,一個好的體制可以讓壞人變好,一個壞的體制可以讓好人幹不成事,甚至變壞。同樣,一個缺乏道德感的人,如果他們受到規則、管制或者組織文化的約束,他們做壞事的可能性就會降低;相反,非常有道德感的人,在一個非道德行為放任自流的組織中也可能變壞。可見,管理者對組織進行道德管理是多麼重要。 筆者認為,道德管理應當從幾方面入手: (一)聘用符合組織道德准則的人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個人價值體系和道德准則。一個組織在招聘員工的時候,應當是用各種甄選手段(比如面試、筆試、背景調查等等)來剔除道德上不符合要求的人。很多知名企業在招聘員工的時候並不是最看重員工的能力和學識,而是首先考察應聘者的品德。他們認為人的能力和學識是可以彌補的,而人的內在品格卻常常極難改變。雖然在短暫的招聘過程中徹底辨清一個人的品德並非易事,並且常常道德准則有問題的人也會被錄用,但至少把道德水平作為聘用員工的一個標准為管理者把那些不道德者拒之門外提供了一個機會。 (二)制訂和頒布正式的道德准則 國內許多企業和行業都制訂有自己的道德准則。不過其中有些道德准則不符合規范,有庸俗化的傾向。很多組織的道德准則被搞成「三字歌」、「四字歌」等口訣式的東西,過於簡短,員工不知所雲,或者發生誤解。 很多「三字歌」、「四字歌」還很長,用於作秀還可以,但難以成為員工恪守的信條。好的道德准則應當是具體的、明確的,並且內容簡短。茲舉麥道公司的員工道德准則為例: 「為了使誠實和道德成為麥道公司的特徵,作為公司的成員,我們必須努力做到: 在我們的所有交往中都要誠實和守信用; 我們所說的和所寫的一切東西都要真實和准確; 可靠地執行公司分派的任務和責任; 經濟地使用公司的一切資源; 在我們的一切活動中都要遵守法律。」 「正直和道德有時可能會使我們失去某些生意機會,但是我們要堅信,我們做正確的事比做錯誤的事能獲得更好的結果。」 (三)管理者自己要以身作則 僅有好的道德准則是不夠的。要求員工做到的,管理者首先自己要做到。因為他們是組織的表率。例如,如果高層管理者用公司的電話打個人長途,給自己的朋友以優待,不節約差旅費用,它等於向全體員工宣稱:這些行為不是不可以接受的。先哲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如果管理者自己都不身體力行,道德准則將形同虛設。 (四)對違反道德准則的人施以懲罰 如果僅僅頒布一個道德准則,而遵不遵守全憑員工自便,這樣的道德准則等於沒有。要使道德准則發揮作用,管理者就必須對遵守它的員工進行獎勵,對違反它的員工進行懲罰。對道德准則的遵守必須進行考核,並納入薪酬體系。當懲罰員工的錯誤行為時,管理者不僅要針對錯誤的行為和當事人,還要將事實公布於眾,讓人們知道:如果你做了不道德的事,你將為此付出代價。 另外,在對員工的績效進行考核時,不能只注重成果,而不考察員工取得成果採取的手段。當僅考察成果時,結果就會為手段辯護。 管理者如果希望員工能堅持道德准則,就必須在績效考核時包含這方面的內容。如果一位以不正當手段取得重大成果的員工得到晉升,這無異於表明不道德的方法也是可取的。僅僅評價結果等於鼓勵不擇手段,這會使管理者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採取不正當手段取得成果的員工同樣應當受到懲罰。 (五)為員工制訂的工作目標應當現實 明確的工作目標可以激勵員工努力工作,這是不言自明的。但是,如果給員工的目標過高,就有可能引起道德問題。在不現實的目標的壓力下,即使有道德的員工也會傾向於放棄自己的道德准則,而採取「不擇手段」的態度。 (六)著手建立優秀的組織文化 什麼叫組織文化?組織文化是指組織中的成員共有的價值體系。組織文化的內容和力量對員工行為的影響絕對不可小視。如果一個辦公室的所有成員都認為上班看報紙是正確的,那麼一個反對上班看報紙的員工敢不看報紙嗎?不敢。除非他想被其他人斥責為「假積極」並受到他們的排擠。如果一個辦公室的所有成員都認為上班時不應當聊天,那麼那些愛聊天的員工也不好意思再聊天了。這就是組織文化的力量。優秀的組織文化將自動告訴員工什麼是對的,什麼不對,他們應當怎樣做。 優秀的組織文化應當是鼓勵員工進取、革新,允許員工自由爭辯和公開批評。出於這種文化中的員工將意識到不道德行為的存在,並對他們認為不正確的行為進行公開挑戰。 作者:李 劍來源:《中國企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