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道德規范
『壹』 醫務人員道德規范的具體內容有哪些
第一條 為加強衛生系統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改善和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特製定醫德規范及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規范」)。
第二條
醫德,即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是醫務人員應具備的思想品質,是醫務人員與病人、社會以及醫務人員之間關系的總和。醫德規范是指導醫務人員進行醫療活動的思想和行為的准則。
第三條 醫德規范如下:
(一)救死扶傷,實行社會主義的人道主義。時刻為病人著想,千方百計為病人解除病痛;
(二)尊重病人的人格與權利,對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別、職業、地位、財產狀況,都應一視同仁;
(三)文明禮貌服務。舉止端莊,語言文明,態度和藹,同情、關心和體貼病人;
(四)廉潔奉公。自覺遵紀守法,不以醫謀私;
(五)為病人保守醫密,實行保護性醫療,不泄露病人隱私與秘密;
(六)互學互尊,團結協作。正確處理同行同事間的關系;
(七)嚴謹求實,奮發進取,鑽研醫術,精益求精。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技術水平。
第四條 為使本規范切實得到貫徹落實,必須堅持進行醫德教育,加強醫德醫風建設,認真進行醫德考核與評價。
第五條 各醫療單位都必須把醫德教育和醫德醫風建設作為目標管理的重要內容,作為衡量和評價一個單位工作好壞的重要標准。
第六條 醫德教育應以正面教育為主,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實效,長期堅持不懈。要實行醫院新成員的上崗前教育,使之形成制度。未經上崗前培訓不得上崗。
第七條 各醫療單位都應建立醫德考核與評價制度,制定醫德考核標准及考核辦法,定期或者隨時進行考核,並建立醫德考核檔案。
第八條 醫德考核與評價方法可分為自我評價、社會評價、科室考核和上級考核。特別要注重社會評價,經常聽取患者和社會各界的意見,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
第九條 對醫務人員醫德考核結果,要作為應聘、提薪、晉升以及評選先進工作者的首要條件。
第十條
實行獎優罰劣。對嚴格遵守醫德規范、醫德高尚的個人,應予表彰和獎勵。對於不認真遵守醫德規范者,應進行批評教育。對於嚴重違反醫德規范,經教育不改者,應分別情況給予處分。
第十一條 本規范適用於全國各級各類醫院、診所的醫務人員,包括醫生、護士、醫技科室人員,管理人員和工勤人員也要參照本規范的精神執行。
第十二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和各醫療單位可遵照本規范精神和要求,制定醫德規范實施細則及具體辦法。
第十三條 本規范自發布之日起實行。
『貳』 護理道德規范含義是什麼
滿意答案大鵬4級2011-03-21 護理道德規范的內容,具有協調性和進取性兩個內方面: 所謂協調性,就是通過行為規范容的要求,協調各方面的關系,即協調護理人員與患者、協調護理人員與其他醫務人員之間的關系,協調護理人員、醫療衛生事業與整個社會關系,使這些錯綜復雜的關系圍繞一個軸心促進患者健康的恢復,實現救死扶傷、防病治病的目標。 所謂進取性,是指道德規范的要求,總是高於一般人的思想和行為要求。 社會主義護理道德規范,是社會主義道德原則在護理人員職業生活中的具體體現,它要求護理人員具有崇高的理想,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在自己的護理實踐中,一言一行都力求有利於患者的康復,為救死扶傷,實行社會主義人道主義而獻身。 追問: 謝謝你的詳盡的解答,但我想知道的是它的含義。
『叄』 醫學道德的規范體系包括
一、不傷害原則最先提出"不傷害原則"的西方醫學家是希波克拉底
不傷害原則指在診治過程中專不使病人屬的身心受到損傷,這是醫務工作者應遵循的基本原則。一般地說,凡是醫療上必需的,屬於醫療的適應證,所實施的診治手段是符合不傷害原則的。相反,如果診治手段對病人是無益的、不必要的或者禁忌的,是有意或無意的強迫實施,使病人受到傷害,就違背了不傷害原則。
二、有利原則
有利原則要求醫務人員的行為對病人確有助益,必須符合以下條件:病人的確患有疾病;醫務人員的行動與解除病人的疾苦有關;醫務人員的行動可能解除病人的疾苦;病人受益不會給別人帶來太大的損害。
三、尊重原則
尊重原則是指醫務人員要尊重病人及其做出的理性決定。自主性、知情同意、保護隱私和保密
『肆』 醫療機構有哪些主要的職業道德規范
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包括以下幾個層次: 醫療衛生法律。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頒布的法律文件。目前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等。
『伍』 如何樹立良好的醫療道德風范,規范自己的行為
首先要想有良好的醫療道德風范要軟硬兼施,一方面大力宣傳醫療道德風范,從意識上加強良好的道德觀念。二是嚴厲打擊違規違紀,加大處罰力度,讓意志薄弱,道德低下滴醫者望而卻步。 三是加強監督,建立健全監督機制,社會各界共同監督,加大監督者的權利和受理部門的處理效率。作為醫者要嚴於律己,潔身自好,時刻以醫者即仁者的思想觀念提醒自己,自己監督與機制監督相結合。將病人當作親人。(其實那個規范自己滴行為還得全靠良心呀!)
『陸』 醫療相關法律法規都有哪些
1、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乙類傳染病經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及時報經國務院批准後可以按甲類傳染病採取預防措施。非典、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這三種傳染病雖然只被納入乙類,但由於其傳染性強、危害大,如果先要報批、公布才能實施,難免貽誤時機,導致嚴重後果。
2、醫療廢物管理條例
《醫療廢物管理條例》是為加強醫療廢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傳播,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制定。
3、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是為正確處理醫療事故,保護患者和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維護醫療秩序,保障醫療安全,促進醫學科學的發展制定。
4、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是為了加強醫師隊伍的建設,提高醫師的職業道德和業務素質,保障醫師的合法權益,保護人民健康,制定的法規。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於1998年6月26日修訂通過,自1999年5月1日起施行。
5、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是由總理朱鎔基於2002年8月4日頒布的第360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現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自 2002年9月15日起施行。
『柒』 醫務人員應遵循哪些職業道德行為規范
醫德規范如下:
1、救死扶傷,實行社會主義的人道主義。時刻為病人著想,千方百計為病人解除病痛。
2、尊重病人的人格與權利,對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別、職業、地位、財產狀況,都應一視同仁。
3、文明禮貌服務。舉止端莊,語言文明,態度和藹,同情、關心和體貼病人。
4、 廉潔奉公。自覺遵紀守法,不以醫謀私。
5、 為病人保守醫密,實行保護性醫療,不泄露病人隱私與秘密。
6、 互學互尊,團結協作。正確處理同行、同事間關系。
7、嚴謹求實,奮發進取,鑽研醫術,精益求精、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技術水平。
醫務人員可分為醫療機構、預防機構的醫務人員(母嬰保健法實施細則規定保健機構應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故已不存在保健機構的醫務人員)。
只有醫療機構或依法處於醫療機構地位的其他機構的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過失致人身體損害的,才可構成醫療事故。預防機構的醫務人員從事本機構業務范圍的活動,不是醫療活動,不能成為醫療糾紛的主體。
(7)醫療道德規范擴展閱讀
醫生的特徵:
全人類性
救死扶傷、治病救人是醫務工作者的神聖職責,是為人類的健康服務,因此,醫務行業職業道德具有全人類性。這是醫務行業職業道德的最基本特徵,是人道主義的重要體現。
嚴肅性
醫生對病人的診斷及葯品的質量都關系著人民的健康,因此,醫務人員對病人做診斷、開葯方,發放、出售葯品都必須認真、嚴肅,否則,將給人民造成難以彌補的後果。
平等性
醫務人員職業道德要求從業者對患者一律平等,一視同仁,無論患者職務高低,何種身份都必須平等對待。平等性是醫務行業職業道德的顯著特點。
『捌』 醫療器械行業員工道德規范
可以參考臨床裡面的赫爾辛基宣言。不過這種東西形式而已,沒良心的人照樣不遵守。關鍵看執行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