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中國夢法治夢我的夢

中國夢法治夢我的夢

發布時間: 2021-11-27 09:03:09

『壹』 我班開展了中國夢法治夢的主題班會求一篇團日心得

為了進一步加強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我校在開學初開展以「我的中國夢·我的夢」為主題團日活動。活動中團員們暢談了個人理想,將個人理想與祖國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大家紛紛表示在困難面前會堅定信念,堅持夢想的追求與探索,好好把握今天,努力學習,用實實在在的行動來實現自己的理想。
本次活動使同學們明確人生的奮斗目標,增加學習的動力和熱情;並認識到實現理想的路途充滿艱辛,需要腳踏實地不懈地努力才能實現心中美好的理想,才能美夢成真。
團支書高睿首先從黨和國家的角度為同學們解讀了中國夢,接著同學們踴躍發言,分享自己對中國夢的理解,有人說中國夢是勇於承擔責任,有人說中國夢是追求自由和平,有人說中國夢是法治夢,有人說中國夢是強國夢,同學們還一致表達了對實現中國夢的堅定信心。
本次團日活動的形式新穎,有「暢所欲言」、「不走樣,黨史知識競答」、「100秒不ng現場演出經典影片片段」等多個環節,同學們積極性高漲,活動現場氣氛熱烈。
通過本次活動,同學們不僅對「我的中國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且回顧了黨的歷史,更加堅定了共產主義信念。在活動最後,團支書對本次團日活動進行了總結,我們應當牢記夢想、勇敢地踐行自己的夢想,為之努力奮斗。我們相信,有夢想的人生,明天更美好!
為了響應學校「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宣傳活動,3月26日和27日晚,電氣系組織各基層團支部召開「我的中國夢」主題團會。
活動中,各基層團支部負責人詳細介紹了「中國夢」的緣起與內涵,就如何將自己的夢想與「中國夢」聯系起來,如何為「中國夢」貢獻力量等談了自己的看法。隨後,團員們踴躍發言,大家紛紛表示今後會充分利用學習資源,不斷提升自身能力,合理規劃人生理想,努力實現階段目標,爭取學有所成,回報學校,回報社會,回報祖國。
本次主題團日活動的開展,使青年團員進一步明確了方向,更增強了他們拼搏進取的信心和奉獻社會的決心。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宣傳教育,引導廣大同學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偉大「中國夢」而發奮工作、學習。3月21日晚自習時間,我校開展了以「我的中國夢」為主題的團日活動。
在本次主題團日活動中,各班同學們的熱情都很高,他們都能結合自己學習與生活中的實際交流感想與體會。他們有的講述了觀看十八大會議後的感想,有的談了對兩會精神的認識,有的向大家介紹黨的新一屆領導集體的風范,有的向大家述說自己的人生理想等。
通過開展「我的中國夢」團日活動,同學們紛紛表示將勤懇工作、勤奮學習,報效國家和人民,為實現偉大「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xx年4月4日至4月27日,化材學院1201團支部積極響應學院團委號召,成功開展了以「我的中國夢,我的工大夢,我的成長夢」為主題的團日活動。
此次活動以三個「夢」篇章展開,分別舉辦了「中國夢」杭州烈士陵園掃墓活動、「工大夢」高考及專業問答和「成長夢」主題班會。主題班會中,同學們首先通過欣賞《三克的夢想》精彩片段,重拾純真的夢想,並渴望將夢想實現。他們紛紛在明信片上寫下自己的短期目標與夢想,作為送給兩個月後自己的禮物,並以此驗證自己的努力與付出是否得當。

『貳』 求 有關 法治夢中國夢的朗誦稿 最好自創 只要回答合理我會給金哦 !最好推薦幾首適合法治朗誦的 背

現代中國的法治之路註定從巨變到漸進,從革命敘事到日常話語,從革命動員回歸常識理性。公共權力受到全面制約,司法權力獨立運行,公民權利得到切實保障,不是靠唱高調就能實現的,需要做大量扎實細致的工作。我們有理由期待現代中國法治之路越走越踏實,越走越成熟

□丁國強
高全喜等著的《現代中國的法治之路》將中國的法治變遷融入了近現代歷史考察。中國近現代史既是在中國與世界的沖突中從傳統向現代轉型的過程,也是打破治亂循環,追尋法治價值的過程。中國的現代化道路離不開法治觀念的浸染和法治價值的構建。近現代中國社會的演變實質上也是法治對傳統中國進行改造的過程。梁啟超認為「法治主義為今日救時唯一之主義」。在這種功利狀態下,法治註定無法在舒緩、積淀中平和發展,這顯然影響了法治的成熟完善。但是,法治作為一種價值和社會理想在消解專制、抵制獨裁方面發揮了歷史性作用。中國的法治之路是在西方的沖擊之下而產生的文明力量。
法治是難以效仿的歷史過程
在革命激進主義現代性模式下,法治話語總是在呼籲人們關注權利、秩序和日常生活。實現從非常政治到日常政治的轉變,法治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法治是人類服從規則治理的事業,沒有法治,無論是傳統還是革命的成果都難以轉化為現實福利。革命固然可以瓦解舊規則、舊秩序,但是,如果沒有法治建設的努力,仍然難以走出靜止社會。換個角度說,如果沒有革命,單純靠傳統社會的緩慢變革則無法回應西方帶來的現代化沖擊。在來不及進行充分的理性啟蒙的歷史條件下,運用法治改造社會、控制社會、建設現代國家必定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面臨著巨大風險。費孝通有言:「法治秩序的好處未得,而破壞禮治秩序的弊病卻已先發生了。」
法治的成功往往不在於法條和書本知識的完美,而在於與實際生活貼切的緊密程度。如果法治只停留在表面,而無法滲透到價值、行為和生活方式等層面,就只能是一張好看的外衣。作為一種理性之治,法治不是統治階級的治理工具,而是整個社會邁向現代文明的過程。因此,法治是一個不可復制、難以效仿的歷史過程。現代中國的法治之路是在中國與西方的權力沖突、利益沖突、文化沖突中展開的對良好社會的追求。
《現代中國的法治之路》一書通過對晚清以來所開啟的現代法治的古今之變的考察,對激進主義的中國現代性之路進行梳理和檢討,以確立一條更為健康合理的現代性之路。筆者認為,這一努力體現了法治的歷史觀。缺乏歷史觀是中國當下法學研究的通病。一些法學研究者喜歡將法學知識從歷史背景中剝離出來,將法學知識表述嫁接到西方知識系統上,法學知識的歷史性、實踐性被擱置和疏淡,使得法學知識缺乏歷史語境和現實考察,成為一種抽象的真理,一種無所憑依的全球化、世界化。法學本身就是民族國家政治意識生產的一部分,法學知識生產無法脫離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背景。法治只能在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進行,沒有復雜的歷史過程,也就無所謂「現代法治」。
鄧正來先生曾經呼籲結束受「西方現代化範式」支配的舊法學時代,開啟一個自覺研究「中國法律理想圖景」的法學新時代。其實,追問「中國法學向何處去」首先要思考中國法學從哪裡來。社會歷史傳統不僅決定了法治的源流和脈絡,也深刻影響了法治的體系、方法和修辭。法治是歷史的形成的,過分強調法律理性的非歷史性勢必會陷入自我認識缺失的誤區。
用法治視角審視中國近現代
《現代中國的法治之路》一書以法治之變來總結中國現代性的歷程,從戊戌變法、晚晴立憲、辛亥革命、袁世凱稱帝、軍閥政治、國民黨訓政到建國以後的廢舊法運動、依法治國入憲,用法治視角審視近現代中國的歷史進程,說到底是去普遍性之魅、去抽象法治之魅。任何一個國家的法治都是在曲線中發展的。作為一個後發的現代國家,中國的法治之路呈現出「沖擊—反應」的特徵,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中國法治完全是外部力量作用的結果。西方的現代性誘因促進了中國法治的啟蒙與生長,卻並不能替代中國的法治文明探索。中國的傳統文明和中國人對生活秩序的理解把握依然是中國法治的基因。
法治既是一種治理技術,否定專制主義的利器,也是一種政治理想、社會價值。法治的常態是穩定的、持久的,而不是變幻的、飄忽的。有學者認為,近代中國,有變法而無法治,有變道而無治道。此種狀態是歷史的無奈。現代中國的發育是被動的,現代中國的法治之路也根本不可能在平和商談中進行。變法所驅動的社會政治體制的根本轉變。啟蒙知識分子認識到,變法是圖強無法繞開的路徑。只有打破王朝更迭的循環,才能建設現代政制;只有打破「夷狄」之說,才能融入世界體系。戊戌變法、清末立憲和辛亥革命作為現代性意義的變法以激進的形式進行了政治體制改革的嘗試。
康梁的改革計劃龐大而缺乏可行性,超出了當時社會的承受力,只能具有宣言和號召價值。晚晴新政體現了統治者企圖挽救清王朝政治合法性危機的努力,吸收借鑒了西方和日本的憲政經驗,原本可以勾畫出一副憲政藍圖,卻因清王朝缺乏立憲的誠意而成為「名義性憲政」,堵塞了在舊法統下開出現代法統的道路。
辛亥革命通過革命暴力手段構建現代共和國,卻因意外和早產,而造成革命制憲的脆弱,軍閥混戰、帝制復辟以及黨制國家的出現都損耗了「把君權換成民權」的實效。如何建立一個強大的國家、良好的政府,是中國現代法治孜孜以求的探索。革命固然可以摧毀舊的政制,但只有建立日常的憲政體制才能真正實現革命的訴求。
《臨時約法》以及《臨時政府組織大綱》的制定積累了現代國家的制憲經驗。創制憲法是一個現代國家最深刻的國家記憶。清帝遜位詔書將政權禪讓給中華民國,用契約的方式確立共和立憲國體的合法性,其法理得失值得琢磨。憲政的目的在於限制主權者,憲政意味著人民出場,讓人民來安排權力、限制權力、監督權力。
《現代中國法治之路》一書認為,臨時參議院和國會參眾兩院以及眾多議員還是多少代表了人民的意志和願望,這是中國政治史的創舉,由人民代表而不是君主釐定乾坤,是具有憲政意義的標志性舉動。至於賄選事件所導致的人民制憲權的流產,袁世凱的帝制復辟等則反映出憲政道路之艱難。
英國法學家梅特蘭說:「憲法史不應是黨派史而是制度史,不應該是斗爭(過程)史,而應是結果史。斗爭是暫時性的,而結果則是長久的。」革命本身不是目的,通過憲政構建日常政治,約束權力,制止暴力,都是讓權力、秩序回到日常狀態。
《現代中國的法治之路》強調,邁向現代法治必須要消除革命思維、革命邏輯,從革命文化轉向法治文化,從革命法治走向常態法治。該書對1975年憲法進行個案剖析和癥候分析,稱它是「百年中國革命激進主義在內容和形式上的極端表述」。憲法不應是革命的號角,它天性是與革命相對峙的,是革命的終結。回到日常政治、常態法治是社會治理的必然。現代中國的法治之路註定從巨變到漸進,從革命敘事到日常話語,從革命動員回歸常識理性。公共權力受到全面制約,司法權力獨立運行,公民權利得到切實保障,不是靠唱高調就能實現的,需要做大量扎實細致的工作。我們有理由期待現代中國法治之路越走越踏實,越走越成熟。

『叄』 寫一篇演講稿。主題是放飛夢想,發志揚帆,中國夢,法治夢,我的夢,差不多就這樣,謝謝親們了

放飛夢想
生活給我夢想,讓我追求;
夢想給我翅膀,讓我飛翔。
——題記
在傲漫人生中,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夢想!是為人民申冤的律師?還是專門烹調美食的廚師?還是……
而我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白衣天使」。幫助正在受病魔困擾的病人脫理困境!讓他們重新走向健康之路!
小時候,很怕看醫生,因為他們肯定會打針或喂葯。打針很痛,每次我都是強忍著,說不痛,從此,小小的我在心中暗暗發誓,長的一定當一名醫生,也給別人打針,穿潔白無暇的卻令人恐懼的白大褂。
而這個夢想由於小時侯的一件事情!在蘭州有個女孩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如願以嘗考入中國音樂學院音樂系後,在某一天她發現自己患了癌症,因此做了手術,每想到這竟是這個女孩惡夢的開始!由於甲狀腺腫瘤切除手術的失誤,使她的左側喉返神經被切斷,導致左側聲帶難以發音。因手術的失誤斷送了她的前程!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這樣的事例!
因為這些事例,就激發了我要成為「白衣天使」的決心!我知道,這個願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所以從現在開始,我要努力學習,用心實現自己的夢想,為受病魔騷擾的人暢開光明的大門。有一天當我真正成為「白衣天使」,我一定會以救死扶傷、防病治病,全心全意」。我想,直要我向著這個目標前進就一定會有我站在舞台上宣讀誓言的一天!
記住「有志者,事竟成」這個簡單的道理!讓我敞開雪白的翅膀,飛向夢想的藍天
就這樣,望採納

『肆』 實現中國夢,法治伴我行的作文一千字

人生如船,夢想是帆,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夢,把每個人的夢匯聚起來就組成了我們國家的夢,中華民族的夢,因此每個人的夢與國家民族的興衰榮辱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只有實現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我們才能幸福和諧的生活。

現在是「法治」社會、文明時代,「法律」就在我們身邊,時刻規范著我們的行為。我們只有學法、懂法,才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合格公民。一句話,對於法律,我們必須了解它、學習它、遵守它。

法律意識是社會意識的一種形式,它是人們的法律觀點和法律情感的總和,其內容包括對法的本質、作用的看法,對現行法律的要求和態度,對法律的評價和解釋,對自己權利和義務的認識,對某種行為是否合法的評價,關於法律現象知識以及法制觀念等。

古人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而這「規矩」就是「法律」。「法律」是我們整個社會的「行為准則」。談到法律,總會給人以神秘、威嚴、崇高的感覺。其實,法律與道德、習慣、宗教、紀律一樣,都在規范著人們的行為。正是由於這些規范的存在,這個社會才變得有序;正是由於法律的存在,我們的權利才得到應有的保障。作為當代中學生,我們有幸生活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年代,親眼目睹了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法制進程的突飛猛進,300多部法律相繼出台,「依法治國」被寫進憲法,多麼令人振奮!然而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如何與法同行?有人可能會說:你多慮了,我們還是未成年人,只要不殺人不放火,法律就約束不到我們。我說:不!法律離我們很近。那些輕視法律作用的人,我想是沒有真正意識到法律的重要性。有一句人所共知的法律格言:「正義不僅應得到實現,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加以實現。」法律,就是實現正義、體現公平、正確規范人的行為的社會准則。當今這個經濟社會,人們在不斷地淡化道德意識,甚至有人討論起一些傳統美德是否過時的問題。這不得不促使我們呼籲法律來維護我們的社會秩序。紐約,這個繁華的國際大都市,卻是犯罪率最高的惡源。有統計表明,每5分鍾,就有一場搶劫上演。而在我國學生群體中也存在著一些觸犯刑法的不良現象。如:強要同學錢財,參與搶劫,更有甚者結幫犯罪。據報道:今年4月30日,海南省萬寧市17歲學生溫某,因持塑料槍打劫被判有期徒刑5年。近年來,青少年結幫犯罪現象也呈上升勢頭,加入黑幫犯罪的一般是18歲以下的在校學生。來自公安機關的一則統計數字表明,80年代後期到現在,未成年人犯罪呈低齡化發展趨勢。在上海,14-16歲的少年犯已佔未成年人犯罪的64.2%。尤其讓人心驚的是,剛剛進入法定處罰年齡的14歲孩子竟佔了其中的15.l%。犯罪,無疑永遠威脅著我們安定的生活。但是,我們應當堅信的是,法律永遠維護正義。誠然,就我國現階段的法律體制而言,的確存在一些疏漏,也有一些人為了金錢,為了一個「利」字,背離職業道德,背離良心,鑽法律的空子。但我仍要說,我們的法律正在不斷地健全和完善,我們應當毫不動搖的堅信法律的正義性,並學會扞衛它!

只要我們心藏法制,我們就會約束自己的行為,我們就不會感情用事,我們就不會做違反國家利益,損害別人利益的事,我們會維護國家和人民以至社會,當我們的行為都很好,很規范了,我們的國家就會和平,我們就能生活在一個自由民主的環境里,快樂和幸福就會伴隨著我們。

我最大的驕傲是身為一名中國人,最大的自豪是外國人叫我「Chinese」,最大的幸福是生活在中國,最不想放棄的稱謂是中國公民。我想你們大家應該也是如此,在為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所以讓我們一起弘揚法治精神,共築偉大中國夢

『伍』 寫一篇演講文 主題是 放飛夢想 發志揚帆 中國夢 法治夢 我的夢。謝謝親們了,

僅供參考

『陸』 《實現中國夢,法治伴我行》作文

篇一:我的夢 中國夢

2010年的九月一日,是有一個新學年的開始,我就和全國兩億多中小學生齊齊響應號召,和爸爸媽媽一起收看了由中央電視台及教育部共同錄制的——《開學第一課》。
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為「我愛你中國」,顧名思義,是以「愛」為主題展開。共分為四個部分:愛是分享、愛是力量、愛是承擔、愛是榮耀。以主題班會的形式展開,通過講述四個有關「愛」的故事,讓我們深刻地認識到:愛不是語言、不是單一的,是一個實際行動,是多種多樣的。其中「愛是承擔」讓我格外感動。
故事要從一個叫馬鵬飛的孩子講起……
馬鵬飛是一個失去雙親的的孩子,由奶奶撫養。但生活拮據,奶奶為了省下錢給他生活,導致雙目失明,十分絕望。但馬鵬飛卻沒有絕望,從此操起家務。而且依然上學,成績優秀,直到今天。其作息表更使在場的所有人流淚。寫到這兒,我也不禁為馬鵬飛這種不服輸和堅持感到佩服。一個人如果能堅持幾天或十幾天,我並不奇怪。但他竟然堅持了近十年。在現在的社會中,還能有這樣「十項全能」的青少年,這讓人怎麼也無法相信。但馬鵬飛做到了。
仔細一想,也倒不是沒這個可能,愛既然能化成力量,能讓他人分享,自然就能讓人學會承擔。就像電視里曾經播的,一位與丈夫離異、身患重病母親與一對子女相依為命,曾經嬌生慣養的子女,似乎一下子都長大了,互相操起了家務,照顧重病的母親,直到他們十六歲那年,母親病逝。姐弟兩個靠母親留下的一點積蓄,哥哥繼續照顧妹妹,直到兄妹倆雙雙大學畢業。這也便是馬鵬飛說的「理所當然的承擔」,是愛的力量使他們學會承擔。
如果你覺得這種偉大的愛你無法承擔,那生活中,你也可以將對事物的小愛,表現為一種承擔:對父母的愛使你懂得幫助他們;對身邊朋友的愛使你懂的關愛他們;對老師的愛使你懂的尊敬他們……總而言之,要你承擔的不一定是大愛,還有用愛心、博愛、友愛等。
這堂開學第一課十分有趣,它既教會了我們,如何去承擔,又教會了我們,什麼是「愛」。

篇二:我的夢,中國夢

今天下午,我在學校看了《開學第一課》在八達嶺長城隆重開講,這節課的中心思想是「我的夢,中國夢」。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偉大象徵,其文化內涵中飽含著中國人民「勤勞、朴實、堅韌、向上」的精神和「友誼、和平」的夢想。由教育部、中央電視台和八達嶺長城傾力打造的《開學第一課》,以現場課堂的形式,講述個人與國家「大愛」的夢想。
黑暗中,一盞照亮前進方向的燈就是夢想。從西南旱災到玉樹地震,從28省區市的水災到舟曲泥石流,我們失去了很多,但夢想不曾失去。
特邀嘉賓老師李連傑、馬雲、李中華、章子怡分別用演講的方式向孩子們講述夢想成真的心路歷程;而作為輔導老師的龐清、佟健、房祖名、張靜初、陳然、韓庚、王心凌等人,則以課間操、游戲和表演與孩子們融為一體。
來自玉樹的才仁旦周是地震時最小的志願者,為救援隊當翻譯拯救生命;無臂的楊孟衡和劉偉給了人們更多感動;來自舟曲遇難女孩父親和校長的講述讓人們更加珍視生命的含義和學習的夢想。
這使我的夢想也改變了,現在我的夢想是「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從世博會到亞運會,從長城到中國,從我的夢到中國夢,夢想就是希望。開學第一課告訴孩子們,堅強、努力,從長城出發,實現夢想。

篇三:我的夢 中國夢

夢想是什麼?在賣火柴小女孩眼裡,夢想是飄香的烤鵝,是奶奶溫暖的雙臂,在鄧亞萍眼裡,夢想是堅持心中永不服輸的信念,只要你肯努力,就一定能夠成功。在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眼裡,夢想是「雜交水稻的莖稈像高粱一樣高,穗子像掃帚一樣大,稻穀像葡萄一樣結得一串串」,夢想是不停地突破和探索,是豐富的想像和大膽的創造。在「千手觀音」邰麗華的眼裡,夢想是聾人可以「聽」得到、盲人可以「看」得到、肢殘朋友可以「行走」,夢想是從不言棄、努力拚搏的精神支柱。夢想,伴隨著我們每一個人,夢想是美麗的,它是心底最美的期望,所以美夢成真也成了我們長久以來的信仰。夢想是陽光的,它使人們由浮躁走向踏實,由彷徨走向堅定,並走向成功。夢想是有力量的,它是人生前行的動力之源;高遠的夢想可以激發一個人生命中所有的潛能。上帝沒有給我們翅膀,卻給了我們一顆會飛的心,一個會夢想的大腦。於是讓我們大家都擁有一雙「隱形的翅膀」。人生因夢想而高飛,人性因夢想而偉大。從小給自己一個夢想,一個人生的遠大的目標,從而讓夢想帶著自己在人生遼闊的天空自由地飛翔。夢想就是生命的一雙無形的翅膀,惟有夢想的力量才能激勵和激發我們的生命,擺脫平庸和低俗,克服人性的弱點,走向優秀和傑出。有夢想的人是幸福的,有夢想的人生是充滿希望的。願每一個孩子在他們的童年都能夠擁有自己的夢想,無論這個夢想是什麼,這個夢想有多大。

篇四:我的夢——中國夢

在五千年的歷史中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從來就沒有中斷過。靠的是什麼?是千百年形成的民族精神。
中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眾多的民族共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他們一勤勞勇敢、艱苦奮斗著稱於世。「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是中華民族在歷史長河中總結出來的。他們有著尊老愛幼的高尚品質,遇到困難從不低頭屈服,這就是中華的精神。
從古至今,中國出現了無數愛國者,他們把祖國、民族的利益看得高於一切,把個人命運與祖國的命運緊緊的聯系在一起。收復台灣的鄭成功、品德楷模雷鋒、中國革命的先驅者孫中山……無數仁人志士以鐵的事實敘述了一首又一首的愛國長歌,他們甚至用生命來呼籲人們心中的愛國精神。愛國,就是對養育和哺育自己成長的祖國和人民無比熱愛的情懷和忠誠。這樣的愛國情懷和忠誠是為國分憂,為國奉獻和報效祖國的力量源泉。弘揚愛國精神就是要進一步增強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增強振興中華的使命感和鬥志。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屹立於世界,則國屹立於世界。雖然今天的我們不需要經歷戰火的洗禮不需要擔心國土的淪陷,但是,我們有責任去弘揚民族精神,為祖國的一切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從自己做起,響應時代的召喚,讓民族精神傳統的火炬一代一代的傳下去吧!

篇五:我的夢,中國夢

「夢想,對於我來說,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我一直被這樣的問題困擾著。
看完《開學第一課》,我的心再也平靜不起來了。面對那一個個大大小小的夢想和那一個個堅守夢想的故事,我震撼地合不上嘴巴,比起他們的堅強,我哪裡稱得上堅強啊?
面對殘疾,我會立刻出現消極的心態,恐懼,寂寞會吞噬我小小的靈魂。面對夢想的失敗,我可能再也不會去接受夢想,再也不會想實現夢想,從而變成一個麻木的人,而這樣的我,真的可以擁有夢想,並為國家效力嗎?
答案是肯定的。
我不是不能接受夢想,而是不敢接受夢想。那是一種水晶般美麗的東西呵,可它是那麼的易碎,那麼的脆弱。我承受不了夢想破滅時那份絕望,可是,李連傑叔叔堅定的眼神告訴我:「天空不留鳥的痕跡,但我已飛過。夢破碎了,但我付出過,努力過,只要有這些,我就很滿足了。」這番話,帶給了我多麼大的鼓勵啊。珍藏在我心中的夢想一下子釋放出來:教師夢、作家夢、西點師夢……我開始躍躍欲試,想要為社會,為祖國,貢獻出自己第一份小小的力量。
中國夢是有千千萬萬個「我的夢」組成的,總有一天,我的夢也會加入進去,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我們是中國的希望,是中國美好的未來,我們要為夢想而努力,為夢想而奮斗,做一個堅守夢想的孩子,雖然這個夢可能會破滅,但我們還是要為它付出,為它努力,只因它是我的夢想。
「不拋棄,不放棄,笑到最後才美麗。夢遙遠,零距離,明天一起繼續努力……」我的夢,中國夢。我發誓,我一定會堅守下去!

『柒』 實現中國夢,法治伴我行1500字徵文

弘揚法治精神,共築偉大中國夢

人生如船,夢想是帆,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夢,把每個人的夢匯聚起來就組成了我們國家的夢,中華民族的夢,因此每個人的夢與國家民族的興衰榮辱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只有實現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我們才能幸福和諧的生活。

現在是「法治」社會、文明時代,「法律」就在我們身邊,時刻規范著我們的行為。我們只有學法、懂法,才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合格公民。一句話,對於法律,我們必須了解它、學習它、遵守它。

法律意識是社會意識的一種形式,它是人們的法律觀點和法律情感的總和,其內容包括對法的本質、作用的看法,對現行法律的要求和態度,對法律的評價和解釋,對自己權利和義務的認識,對某種行為是否合法的評價,關於法律現象知識以及法制觀念等。

古人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而這「規矩」就是「法律」。「法律」是我們整個社會的「行為准則」。談到法律,總會給人以神秘、威嚴、崇高的感覺。其實,法律與道德、習慣、宗教、紀律一樣,都在規范著人們的行為。正是由於這些規范的存在,這個社會才變得有序;正是由於法律的存在,我們的權利才得到應有的保障。作為當代中學生,我們有幸生活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年代,親眼目睹了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法制進程的突飛猛進,300多部法律相繼出台,「依法治國」被寫進憲法,多麼令人振奮!然而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如何與法同行?有人可能會說:你多慮了,我們還是未成年人,只要不殺人不放火,法律就約束不到我們。我說:不!法律離我們很近。那些輕視法律作用的人,我想是沒有真正意識到法律的重要性。有一句人所共知的法律格言:「正義不僅應得到實現,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加以實現。」法律,就是實現正義、體現公平、正確規范人的行為的社會准則。當今這個經濟社會,人們在不斷地淡化道德意識,甚至有人討論起一些傳統美德是否過時的問題。這不得不促使我們呼籲法律來維護我們的社會秩序。紐約,這個繁華的國際大都市,卻是犯罪率最高的惡源。有統計表明,每5分鍾,就有一場搶劫上演。而在我國學生群體中也存在著一些觸犯刑法的不良現象。如:強要同學錢財,參與搶劫,更有甚者結幫犯罪。據報道:今年4月30日,海南省萬寧市17歲學生溫某,因持塑料槍打劫被判有期徒刑5年。近年來,青少年結幫犯罪現象也呈上升勢頭,加入黑幫犯罪的一般是18歲以下的在校學生。來自公安機關的一則統計數字表明,80年代後期到現在,未成年人犯罪呈低齡化發展趨勢。在上海,14-16歲的少年犯已佔未成年人犯罪的64.2%。尤其讓人心驚的是,剛剛進入法定處罰年齡的14歲孩子竟佔了其中的15.l%。犯罪,無疑永遠威脅著我們安定的生活。但是,我們應當堅信的是,法律永遠維護正義。誠然,就我國現階段的法律體制而言,的確存在一些疏漏,也有一些人為了金錢,為了一個「利」字,背離職業道德,背離良心,鑽法律的空子。但我仍要說,我們的法律正在不斷地健全和完善,我們應當毫不動搖的堅信法律的正義性,並學會扞衛它!

只要我們心藏法制,我們就會約束自己的行為,我們就不會感情用事,我們就不會做違反國家利益,損害別人利益的事,我們會維護國家和人民以至社會,當我們的行為都很好,很規范了,我們的國家就會和平,我們就能生活在一個自由民主的環境里,快樂和幸福就會伴隨著我們。

我最大的驕傲是身為一名中國人,最大的自豪是外國人叫我「Chinese」,最大的幸福是生活在中國,最不想放棄的稱謂是中國公民。我想你們大家應該也是如此,在為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所以讓我們一起弘揚法治精神,共築偉大中國夢!

『捌』 中國夢,人民的夢,我的夢,各是什麼(一句話總結)。

中國夢:實現偉大民族的 復興
人民夢:實現全面小康社會
我的夢:隨心所欲

『玖』 我的夢中國夢寫什麼急急急!

「中國夢」這個題目的內涵極其豐富,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教育、體育、文明、科技、農村、法治等等都是大中國夢的內容,也都是我們的寫作內容。中國的人、家、土地等等,都可以進入文章,並且可以成為寫作的一個視角。

寫什麼?怎麼寫?這兩個重要問題結合起來,概括地說,可以分兩大類:

一、大處落筆,以史為鑒,縱橫捭闔,以理服人。

這類文章著眼於「中國夢」的整體或局部內容,以論述或夾敘夾議的手法,站在2013年這個時間點上,對古中國夢與今中國夢,中國夢與別國夢,中國的現實與將來等進行研究分析,古今結合,以史為鑒,分析形勢,提出觀點,得出結論,從而達到尋找路徑、瞭望航線、引領發展、鑄造精神、勾畫藍圖的目的。此類文章務必史料翔實,視野開闊,論據有力,穩扎穩打。

二、以小見大,生活入文,滿懷期待,娓娓道來。

這類文章以「我」的視角,寫中國現實與中國夢里的「我」,「我」的觀察、見聞、經歷、感受和所思所想等,現實的不如人意、掙扎、拼搏和奮斗,未來的光明與燦爛,歷史的滄海桑田,命運的枯榮浮沉,可以盡收筆下。「我的中國夢」「中國夢里的我」,宏大與渺小緊密結合,是這一類文章的代表。小角度、小人物,精雕細刻,娓娓道來,以小見大,以小搏 大,是這類文章的特點。

夢想,從現實出發,是對現實的超越,是現實對未來的熱切呼喚。未來的中國必將是以人為本、開放、和平、和諧、文明、富裕、發達、公平、正義、民主、法治的中國,同學們在立意時切忌膨脹、虛妄和忘乎所以。

實干興邦,空談誤國。夢,就在我們腳下。

熱點內容
勞動法工齡休假 發布:2025-05-25 14:22:45 瀏覽:618
唐山中級法院招聘 發布:2025-05-25 14:16:53 瀏覽:144
司法與人情 發布:2025-05-25 14:09:19 瀏覽:604
行政法基本原則的體會 發布:2025-05-25 13:52:05 瀏覽:217
合同法解釋無權處分 發布:2025-05-25 13:37:47 瀏覽:131
廣西大學法律碩士英語復試真題 發布:2025-05-25 13:37:46 瀏覽:818
南財經濟法試卷答案 發布:2025-05-25 13:37:44 瀏覽:738
珠海時司法 發布:2025-05-25 13:36:19 瀏覽:42
民事訴訟法141條 發布:2025-05-25 13:31:18 瀏覽:377
酒店客房獎罰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25 13:19:56 瀏覽: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