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141條

民事訴訟法141條

發布時間: 2025-05-25 13:31:18

① 民事訴訟法141條規定,法庭辯論環節包括

《中來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自第一百四十一條 法庭辯論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一)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
(二)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
(三)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或者答辯;
(四)互相辯論。
法庭辯論終結,由審判長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後順序征詢各方最後意見。

② 民事訴訟有效期是多久

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第一百八十九條規定,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自最後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第一百九十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對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該法定代理終止之日起計算。第一百九十一條規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第一百九十二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的,義務人可以提出不履行義務的抗辯。第一百九十三條規定,人民法院不得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③ 被執行人重病法院如何執行

對很多的案件來說,法院判決生效後,如果不能將財產進行執行或者僅能夠將財產進行執行到位,那麼就可能會導致案件判決失敗。這類案件中被執行人的醫療費用一般可以通過雙方共同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來進行解除。

而對於被執行標的物的凍結,如果能夠解除的話,則意味著被執行人失去了對該被執行人財產的強制處分權力。



一、被申請執行人患病期間產生的醫療費一般可以通過雙方共同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來進行解除。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41條規定:「申請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應當書面通知被申請執行人或者其他人在被保全的財產所在地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請。」而《民事訴訟法》第142條則規定:「財產保全措施適用於下列情形:

(一)依法可以查封、扣押、凍結的涉案財產。」據此,法院在執行時一般會對被申請執行人的財產採取進行凍結和查封等強制措施。申請保全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申請人一般應當對被保全人自己進行財產擔保。《民事訴訟法》第141條規定:「被財產繼承人、受遺贈人所負債務,應當同時清償生產人或者監護人債務以及其他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債務。」這也是被執行人對被監護人享有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和履行義務能力之一,因此被申請執行人或者其代理人有權對該請求進行處分。

其次,被執行人是未成年人或者喪失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不能以自己是未成年人為由進行財產保全,而應當通過民事訴訟來解決問題。當然也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和其他人取得權利和履行義務。

其次被保全人之間可以共同提起訴訟來維護自己權益。當涉及夫妻共同提起訴訟或者涉及其他法律關系時,一般要由配偶或者第三人共同提起訴訟;被執行人不同意申請保全也不能對抗申請人。其次,被申請執行人患病期間產生的醫療費應該由誰支付這些費用就屬於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了。在法院查封財產或者凍結銀行賬戶之前,是可以請求被執行人履行義務或者提供其他擔保措施(如果沒有財產則強制執行)的。」

所以一般情況下對於這類案件中申請人應當直接向法院提起保全申請。至於該如何申請保全其財產以及是否可以對被執行人採取追加被保全人為被申請人也存在一定的限制范圍。一般來說可以申請執行三個月解除其凍結、扣押、凍結等措施。」

根據最高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第十六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查封、凍結應當符合下列條件:1、申請人民法院已經對被執行人採取了凍結措施;2、案件執行標的已經實施查封、凍結措施時,被執行人明確表示不履行人民法院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

具體包括:(三)尚未採取保全措施、尚未採取拍賣、變賣等執行措施,或者已經採取其他有效措施但尚未確定;或被依法查封、扣押、凍結期間屆滿等。已解除凍結時,人民法院應當採取查封措施。因此就出現了「扣劃之訴」也就是雙方共同向法院申請解除被凍結資產的制度。那麼如果被執行人有未按照保全裁定指定履行相關義務的話,那麼就可以提起訴訟要求法院來請求解除該保全措施並主張權利。

三、對於解凍後的執行,通常情況下,當被申請人的醫療費用已經超過了申請執行人所能承受的最高限額之後,一般法院都會要求被申請人來提供財產擔保或者以其他形式先行對其進行解凍,然後才有可能進一步進行執行。

但是,如果法院不能夠強制解凍的話,那麼就會對被申請人財產造成損害。那麼此時法院又應該如何處理呢?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執行中變更、追加當事人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條的規定,申請執行人以被申請人在執行程序中處於明顯缺乏財產擔保狀態為由提出解除凍結決定或者恢復執行,對該申請不予受理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駁回其請求。法院在接到申請後應當根據雙方達成的調解協議來判斷是否有必要解除凍結。如果需要的話,也可以申請追加被裁定凍結財產的執行人。如果被認定為善意第三人並未在法院的強制執行程序中對被執行人依法採取執行措施的話,那麼則可以解除對被執行人所患重病所產生的醫療費。此時人民法院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三)項規定來解除查封和凍結申請人與被申請人之間相關財產保全。如果被申請人提供了相應的財產擔保且已經解凍,而申請執行人又向法院提出解除對被申請人的執行申請,法院則可以直接對該案件進行執行。由於解凍後會產生相當於財產價值縮水的問題,所以對於此種情況也應當是考慮在強制凍結之前將該案進行執行處理為宜。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呢,法院也不能僅憑被生效民事判決書來進行解凍之後再予以。

熱點內容
2018注會經濟法視頻百度雲 發布:2025-05-25 18:55:08 瀏覽:160
軍人道德與修養 發布:2025-05-25 18:53:37 瀏覽:8
民法典哪有 發布:2025-05-25 18:50:14 瀏覽:638
教授法學院 發布:2025-05-25 18:48:46 瀏覽:240
梅芳法官 發布:2025-05-25 18:47:59 瀏覽:218
擾民法在哪裡 發布:2025-05-25 18:33:32 瀏覽:525
關於固定法律咨詢服務日通知 發布:2025-05-25 18:25:06 瀏覽:206
合同法未約定或約定不明 發布:2025-05-25 18:24:20 瀏覽:64
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證明責任是如何分配的 發布:2025-05-25 18:23:02 瀏覽:324
劉校逢刑法怎麼樣 發布:2025-05-25 18:04:17 瀏覽: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