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價值創造

道德價值創造

發布時間: 2021-11-28 00:02:30

1. 道德行為給我們的人生帶來了哪四個方面的價值

道德行為給我們的人生帶來了人生的衡量價值,對社會的貢獻。對人的行為的批判和對世俗行為的看法。

2. 道德為什麼有價值

所謂道德,是指生活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的人們,對實踐活動過程中必然產生和形成的人際關系、利益分配、法律制度和思想行為等進行價值判斷、價值追求、價值選擇、價值實現的總和,是人們行為活動的規范或行為的准則,是調整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它是一個多要素、多層次、多結構的復雜而龐大的道德系統,覆蓋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各個層次、各個環節.它既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形成的是非、好壞、善惡、美醜、榮辱等觀念,又是社會衡量一個人行為對錯、好壞、善惡、美醜、榮辱的價值標准,實際上界定著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應該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道德,從道德精神,作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集中體現,到道德規范,作為直接指揮和支配思想行為的文化指令,具有多方面的社會功能和社會價值.道德在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所顯示出的力量和價值,不僅僅是作為一種行為規范,約束和控制人們的思想行為,建立和維護社會秩序;也不僅僅是作為一種良好願望,誘導和激發人們的想像力,憧憬和設計大同世界.道德遠遠比人們通常所理解的內涵要深刻得多,外延要廣泛得多,價值要重大得多.對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道德是一種理想信念,一種思想境界,一種精神支柱,一種內在力量.道德不完全是「通過主體內心感悟而自覺奉行的行為規范總和」,而是人類社會實踐活動所蘊含、賦予、創造的富有積極、健康、向上意義的精神價值.內心感悟而自覺奉行只是道德規范與其他規范相比所具有的特點和屬性.人類社會的所有規范都與倫理道德有關,甚至可以說都淵源於人類對倫理道德的理解和闡釋,都貫穿著倫理道德的精神和原則.

3. 如何創造有價值的人生,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活著就是價值,就看你怎樣看待人生價值,每個人的思想觀念都不一樣,任何事心態很重要。

4. 如何理解教育的倫理道德價值

現在,經常聽到一句話就是「看你那德行」,「這人太缺德了」,人們說的這種「德」指的是社會公德。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進行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的重要內容,作為一名歷史老師,有必要在教學當中重視「德育教育」。

我國道德建設的一個重要課題就是如何把繼承優良傳統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的問題,其前提是對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進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倫理道德文化,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能夠凝聚一個民族的重要的精神力量之一,在新階段,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應從學生抓起,充分發揮中國傳統道德積極進步的作用,首先就要讓學生正確認識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的基本內容:

在我國,傳統道德主要指的是儒家道德,其創始人是孔子。孔子生活在春秋時期,他從自己的政治理念出發形成他全面系統的道德思想。他以「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境界。

「仁」是孔子道德思想和道德學說中的核心概念,「仁」的含義最基本的解釋是「仁者人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仁者愛人」,就是說要把人當人看,而且要愛人,在孔子看來「仁」是社會規則和人文精神的基礎,學生愛家人,愛同學,愛老師,才能創造和諧家園、和諧校園、和諧社會。

董仲舒根據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提出「三綱」《春秋繁露》,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 為妻綱;和仁、義、禮、智、信「五常」《舉賢良對策》說。宋元時期 ,人們在管子的禮義廉恥上,配以孝悌忠信,就成了「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

張岱年先生在《道德與文明》1992年第3期上發表文章,在總結傳統道德規范的基礎上,提出了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九個主要規范:公忠、仁愛、誠信、廉恥、禮讓、孝慈、勤儉、勇敢、剛直的「九德」。

國家教育委員會組織編寫,羅國傑主編的《中國傳統道德》的多卷本《規范卷》中把中國傳統倫理道德規范分為四個大的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道德規范,有公忠、正義、仁愛、中和、孝慈、誠信、寬恕、謙敬、禮讓、自強、持節、知恥、明智、勇毅、節制、廉潔、勤儉、愛物;第二部分是職業道德規范,有政德、武德、士德、民德、商德、師德、藝德;第三部分是家庭倫理規范,選取了三個最主要的方面,它們分別是關於親子關系的規范,關於夫妻關系的規范,關於長幼關系的規范;第四部分是文明禮儀規范,分別是尊老敬賢之禮,接人待物之禮,儀態言談之禮,慶典婚喪之禮。

這些道德規范滲透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形成中國封建社會道德的綱目,道德規范體系,充分地反映了中華民族在人類道德文明上的智慧和貢獻,當然,中國傳統道德規范又具體體現著統治階級的思想和要求,成為統治階級實現統治的有效工具。所以,對待中國傳統道德規范既要繼承也要批判。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的特點 :

第一,歷史悠久,良莠雜陳。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的政治性明顯,它必須服從並服務統治階級的利益需要,要讓學生有所鑒別,融入社會主義道德觀。

第二,緊密結合社會政治,服務於宗法等級制度。與社會政治緊密結合是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另一基本特徵。這一基本特徵,反映了先哲們所具有的自覺為社會政治服務,為社會的安定和諧服務的務實精神,中國古代社會制度有兩個基本特點,一個是宗法制度,一個是等級制度。在中國社會中,家庭是一個最基本的單位和社會細胞,在一個「家」中,有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之間的血緣關系,還有主人與奴僕之間的社會政治關系。社會治理得如何,從一定意義上說,其關鍵在家。

第三,入世尚仁,重義輕利。任何社會都需要用道德規范、行為准則來調整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形成社會的價值觀念和價值取向,引導人們如何為人處事、如何在社會中共同生活。「仁者,愛人」、「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以及「恭、寬、信、敏、惠」等都是人情世故。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在堅持其入世性質的同時,卻又在世俗生活中尚義不尚利,提倡先義後利,以義制利。孔子告誡人們要「見利思義」,見到利益要想到道義,只有通過節制人對利慾的追求,自覺「存義去利」,才能保持國家清廉和公平。

這就形成了中華民族在現實生活中特有的義氣:對國家民族——盡忠義,對父母長輩——行孝義,對親人——重情義,對朋友——講信義。人們義不容辭、見義勇為、伸張正義、施行道義直致捨生取義。「為義」已成為整個社會道德的重要信條,「捨生取義」的高尚境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為國捐軀、為民獻身。

承襲、弘揚中國優秀傳統倫理道德更重要的是要使中國傳統倫理道德面向當代中國道德建設的實踐。正如羅國傑先生所說「一旦一個民族拋棄或失去了自己的民族傳統,或者被別的民族的文化所征服,那麼,這個民族的生存也就岌岌可危了」。

5. 作為大學生應如何培養良好的性道德價值觀

當今社會,由於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當代大學生的性道德觀

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大學生正處於價值觀和道德觀逐步形成和穩定、性生理成熟向性心理成熟的過渡階段,有性的需要和沖動。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大眾媒體網路的普及和西方不良性文化的影響,以及大學生結婚禁令的解除,在校大學生在性道德觀念行為和性健康方面出現了一些問題。特別是大眾媒體網路,對其更是造成了非常深重的影響。

對我們青年來說,已經到了性成熟的時期。從此向後延續的幾個10年期間,正是一個人體力和精力最為旺盛,本領和技術水平最為純熟,最能為社會做貢獻、最能創造光輝成就與事業的時期。就在與此同時,也是一個尋覓異性對象,進行戀愛、結婚、組建家庭、養育子女等一系列性活動的過程。一般來說,每個大學生都存在愛情與事業並行發展、並行創造與建設的問題。因此,就存在性與人生的其他部分的關系問題。 毋庸諱言,性生活是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
所以,青年們為了保證學業和工作的順利完成,健康圓滿地踏上社會工作崗位,必須具備正確的性道德觀念。

為了讓當代大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性道德觀,我們必須正視網路對大學生造成的影響,努力倡導正確的性道德觀,避免網路對其產生負面的影響。針對此問題,我們需要探討一下網路對當代大學生「性道德觀」形成的正負影響及解決的對策,以此來讓大學生懂得樹立正確的性道德觀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樹立的解決對策。

首先,要明確的是,「性觀念」、「性道德」、「性道德觀」三者概念的區別和之間存在的聯系。

「性觀念」:指對性的總的認識和看法,包括對性生理 、性心理、性行為、性道德和性文化等的總的認識和看法,包括戀愛觀、婚姻觀和對性別角色看法等。」 「性觀念是經過社會文化鍛造的性心理,因此它帶有濃重的性文化色調。性觀念體現出特定社會文化對性問題的看法、態度。個人之間的不同的性觀念與個人的志趣、所受教育、生活道路上的文化溝通有關,故而通常代表特定群體的思想傾向。」① 「系指社會的性意向,即社會人群對『性』的心理傾向。②

「性道德」:性道德是指調節人類性行為的道德規范。異性相吸,性愛、性沖動和性行為是人類的一種本能,但因為涉及第二者,並產生生物學、社會學後果,為了協調雙方及與周圍人的關系,必須有性道德。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不同歷史階段、不同的家族和社會文化氛圍,性道德是不同的。人,能夠同禽獸區別開,成為真正的人,其中的一個重要的標志就是道德。人們的各種行為都有各自的道德准則,人們的性行為必須遵守性道德,否則要受到法律制裁和道德譴責。道德是約束人們行為的內在力量。法律是約束人們行為的外在力量。 人類的性關系是婚姻家庭關系的一個重要內容,因此性道德也是婚姻家庭道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性道德是社會道德滲透在兩性生活方面的行為規范,調節人們生理機能與社會文明之間的矛盾,是人們性行為的標准,也是衡量人類兩性關系文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性道德是一種社會形態,它和其它社會上層建築的社會意識形態一樣,有著各自的特點,發揮各自的作用。 「性道德觀」:性道德觀是一個人整體道德觀和婦女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改變 ,一成不變的性道德觀是不存在的。透過性道德觀的變革、更新 ,可以看出社會的進步。

6. 論述道德在創造有價值人生中的作用和意義 xueshu.baidu.com

道德在創造有價值人生中的作用和意義就是讓看中表面上的道貌岸然者得到足夠的滿足。

7. 論述道德在創造有價值的人生的意義和作用

道德對於任何個人來說沒任何價值和意義 道德只對社會產生意義 所以人生活在社會中必須服從道德

8. 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是什麼,怎麼理解

三者是相互相存的,缺一不可;但最為重要的是道德觀,一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再高,而一個人沒有高尚的道德觀的也是不會得到社會歡迎的。價值觀影響著人生觀和道德觀,屬於更根本的東西。人生觀(life,outlook of): 關於人生目的、態度、價值和理想的根本觀點。它主要回答什麼是人生、人生的意義、怎樣實現人生的價值等問題。其具體表現為苦樂觀、榮辱觀、生死觀等。人生觀是一定社會或階級的意識形態,是一定社會歷史條件和社會關系的產物。人生觀的形成是在人們實際生活過程中逐步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受人們世界觀的制約。不同社會或階級的人們有著不同的人生觀。 在人類歷史上曾出現過以下幾種有代表性的人生觀:①享樂主義人生觀。它從人的生物本能出發,將人的生活歸結為滿足人的生理需要的過程,提出追求感官快樂,最大限度地滿足物質生活享受是人生的唯一目的。②厭世主義人生觀。宗教的厭世主義認為,人生是苦難的深淵,充滿各種煩惱與痛苦,唯有脫俗滅欲,才能真正解脫。③禁慾主義人生觀。它將人的慾望特別是肉體的慾望看作一切罪惡的根源,主張滅絕人慾,實行苦行主義。④幸福主義人生觀。一種觀點是強調個人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價值;另一種觀點是在強調個人幸福的同時,也強調他人幸福和社會公共幸福,認為追求公共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價值所在。⑤樂觀主義人生觀。它認為社會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人生的目的在於追求社會的文明和進步,在於追求真理,對人生抱著積極樂觀的態度。⑥共產主義人生觀。它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人生觀。它把人的生命活動歷程看作是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 ,把消滅資本主義,實現共產主義,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看作是人生的崇高目的和最大幸福。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在於對社會所盡的責任和所作的貢獻,人生的最大價值和意義,在於努力為人民服務,無私地把自己的一切精力貢獻給共產主義事業。 什麼是人生觀? 答:人生觀是指人們對人生的根本態度和看法,包括對人生價值、人生目的和人生意義的基本看法和態度。它是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生觀主要回答人為什麼活著,人生的意義、價值、目的、理想、信念、追求等問題。人生觀的基本內容包括幸福觀、苦樂觀、榮辱觀、生死觀、友誼觀、道德觀、審美觀、公私觀、戀愛觀等等。由於人們所處的社會地位、生活環境和文化素養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人生觀。我們必須提倡和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用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的原則戰勝形形色色的個人主義,把自己鍛煉成為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脫離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什麼是價值觀? 價值觀是指一個人對周圍的客觀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義、重要性的總評價和總看法。像這種對諸事物的看法和評價在心目中的主次、輕重的排列次序,就是價值觀體系。價值觀和價值觀體系是決定人的行為的心理基礎。 價值觀的特點 價值觀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和持久性。在特定的時間、地點、條件下,人們的價值觀總是相對穩定和持久的。比如,對某種事物的好壞總有一個看法和評價,在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這種看法不會改變。但是,隨著人們的經濟地位的改變,以及人生觀和世界觀的改變,這種價值觀也會隨之改變。這就是說價值觀也處於發展變化之中。 價值觀取決於人生觀和世界觀 價值觀取決於人生觀和世界觀。一個人的價值觀是從出生開始,在家庭和社會的影響下,逐步形成的。一個人所處的社會生產方式及其所處的經濟地位,對其價值觀的形成有決定性的影響。當然,報刊、電視和廣播等宣傳的觀點以及父母、老師、朋友和公眾名人的觀點與行為,對一個人的價值觀也有不可忽視的 價值觀的影響效應 價值觀不僅影響個人的行為,還影響著群體行為和整個組織行為。在同一客觀條件下,對於同一個事物,由於人們的價值觀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行為。在同一個單位中,有人注重工作成就,有人看重金錢報酬,也有人重視地位權力,這就是因為他們的價值觀不同。同一個規章制度,如果兩個人的價值觀相反,那麼就會採取完全相反的行為,將對組織目標的實現起著完全不同的作用。 價值觀的類型 1、理性價值觀 它是以知識和真理為中心的價值觀。具有理性價值的人把追求真理看的高於一切。 2、美的價值觀 它是以外形協調和勻稱為中心的價值觀,他們把美和協調看的比什麼都重要。 3、政治性價值觀 它是以權力地位為中心的價值觀,這一類型的人把權力和地位看的最有價值。 4、社會性價值觀 它是以群體和他人為中心的價值觀,把為群體、他人服務認為是最有價值的。 5、經濟性價值觀 它以有效和實惠為中心的價值觀。認為世界上的一切,實惠的就是最有價值的。 6、宗教性價值觀,它以信仰為中心的價值觀。認為信仰是人生最有價值的。世界觀也稱宇宙觀,是人門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世界觀是人人都有的,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逐漸形成的。在生活實踐中,人們為了自己的需要,每時每刻都同周圍的事物打交道,力求認識並按照自己的需要改造它們。開始時,接觸到的只是個別事物和現象,形成對各種具體事物和現象的看法。隨著人們在實踐中接觸的事物日益增多、眼界日益擴大,就由認識個別事物和現象深入到認識事物一般的或共同的本質,逐漸形成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根本的觀點,即世界觀或宇宙觀。世界觀形成以後,對人們的言行起著指導作用。不過,這些世界觀一般是樸素的、零散的、不系統的,缺乏理論論證和嚴密的邏輯。

9. 道德觀和價值觀有哪些關系

總體上價值觀決定道德觀。價值觀就是公務員關於事物存在意義的觀點。既然價值觀是對事物存在「意義」的觀點,那麼就意味著價值觀有三個明顯特點:其一,它是在事物間的相互關系中把握某一特定事物的,否則就無所謂「意義」;其二,它具有對被反映事物進行評價的特點,因而它是以一定規范為前提並對事物作出的價值評價性反映;其三,所有價值評價性反映都以人為中心,因為離開了人就不存在「意義」。

公務員的價值評價性反映對象,包括自然、社會歷史與人生。

道德觀作為人們對世界的特殊把握方式,從根本上說屬於社會意識形態,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但是這種對存在的反映屬於價值評價性反映,即它並不是對存在的事實性描述,而是在「實然」與「虛然」的連接中,以「應然」的方式反映人的社會存在,因而道德觀在本質上就是一種價值觀,即對人的活動的一定社會存在意義的觀點。

從總體上說,有什麼樣的價值觀就有什麼樣的道德觀。人類應當怎樣對待自然?在人與自然關系之背後應當有什麼樣的人與人的關系?人應當怎樣看待社會歷史,用什麼尺度去評價社會歷史?人類又應當怎樣去創造社會歷史?對這樣一些價值問題的不同回答,會在根本上決定人們對社會歷史現象的道德評價,決定人們對現實社會關系的道德認識,從而在根本上決定人們道德觀的形成和發展。

道德觀在總體上為價值觀所決定,這並不否定道德觀對價值觀的影響與作用。人們的善惡正邪觀念、責任義務意識等,會指導人們通過對人與自然、人與人關系的透視,而確立起人與自然之間的應有關系,並對現實的人與自然關系作出道德價值評價,從而形成其特定的自然價值觀;同樣也會指導人們通過對社會歷史及其發展的善惡評價,及自身對社會責任的意識,確立社會歷史價值觀,並指導人們通過對人生意義及實現途徑的認識,形成不同的人生觀。

總之,道德觀可以對價值觀的每一個具體方面的基本傾向與主要內容發生重要影響,在總體上左右著價值觀。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道德觀是價值觀形成、發展及其內容的核心所在。

10. 簡述道德產生的條件是什麼

道德就是人類社會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經濟關系決定的,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人們的內心信念來維系的,並以善惡進行評價的原則規范、心理意識和行為活動的總和。
道德是社會物質社會條件的反映,是由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所決定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
社會經濟基礎的性質決定各種社會道德的性質,有什麼樣的經濟基礎,就有什麼樣的社會道德。而在社會經濟關系中居於統治地位的階級,其道德也必然居於統治地位。社會經濟基礎的變化,又必然引起社會道德的變化。可以說,利益是道德的基礎。
起源問題非常復雜。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是社會關系的產物,
只有發生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和整體利益關系,而且人們自覺意識到這種關系時,才會出現道德問題。
道德得以產生的客觀條件和主觀條件是人類通過勞動形成的。
道德產生的條件:
(1)勞動是道德起源的第一個歷史前提。
勞動創造了道德產生的主客觀條件,也形成了道德產生的主客觀統一的重要條件,提供了道德產生和發展的動力。
(2)社會關系的形成是道德賴以產生的客觀條件。
道德是社會關系的產物,只有形成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才會產生道德。
(3)人類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是道德產生的主觀條件。
有了自覺的意識,人才會有意識地建立關系並改變和調整關系,才會產生道德。
主觀條件
道德產生的主觀條件應該是在社會人際交往當然,人們開始自我反省自我修行。如果在相處的過程中,我們還是以他人為標准,那或許最後只能是打架。
客觀條件
無非不就是人類發展需要共同生活,團結合作,嗯~還要創造經濟價值。

熱點內容
對合同法49條的理解 發布:2025-05-25 03:45:18 瀏覽:292
見死不救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5-25 03:28:13 瀏覽:369
刑事訴訟法重審程序 發布:2025-05-25 03:12:27 瀏覽:470
法律咨詢步驟 發布:2025-05-25 03:06:15 瀏覽:284
刑事訴訟法3條 發布:2025-05-25 03:03:58 瀏覽:469
哪些療法治療癲癇 發布:2025-05-25 03:02:19 瀏覽:707
美國移民律師 發布:2025-05-25 02:49:12 瀏覽:60
依法治國保證的是什麼 發布:2025-05-25 02:37:13 瀏覽:892
當婚姻遇上婚姻法 發布:2025-05-25 02:20:46 瀏覽:945
司法之都 發布:2025-05-25 02:17:14 瀏覽: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