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憨山注pdf
A. 老子道德經誰的註解最正確
談不上誰最正確,不一樣人有不一樣的理解。《老子》的古代批家,王弼是最被普遍接受的了。現在的書,我推薦一本中洲出本社,李存山的注本。
B. 想學道德經,求專家介紹一本正本,注釋全面的老子 道德經
我現在看到的最好的道德經就是明代憨山大師註解的《老子道德經憨山注敘意》,現代人註解的道德經直接沒法看,大多都是以賺錢為目的而出書,各尋己見,用憨山大師的話來說就是「皆人人之老莊,非老莊之老莊」,而憨山大師註解的道德經用了整整15年,我看了之後深感嘆服,並且有些讓我不可思議的地方。舉個例子:
四十三章
天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注】此承上言無為之益,以明不言之教也。然天下之至堅,非至柔不足以馳騁之。如水之穿山透地,浸潤金石是已。若以有入有,即相觸而有間。若以空入有,則細無不入。如虛空偏入一切有形,即纖塵芒芴,無所不入,以其虛也。若知虛無之有用,足知無為之有益矣。前雲人不善教人者,以其有言也。有言則有跡,有跡則恃智,恃智則自多。自多者則矜能而好為。凡好為者必易敗。此蓋有言之教,有為之無益也,如此。則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矣。
(注意這句話:「如虛空偏入一切有形,即纖塵芒芴,無所不入,以其虛也。」可參見現代物理學「量子真空」,虛空看不見摸不著,但他不是真正的一無所有,一般意義上的真空指沒有任何實物粒子存在的空間,但什麼都沒有的空間是不存在的。而假設你把一個空間的氣體都趕跑,會發現還是不時有基本粒子在真空中出現又消失,無中生有。物理上的真空實際上是一片不停波動的能量之海。由此可見憨山大師確實是一位得道高僧,而別人註解的道德經我沒看見有一個是這么解釋的。包括南懷瑾解釋的《楞伽經》里,也認為虛空是一無所有,而憨山大師解釋的《楞伽經》不是。)
C. 天下知美之為美,斯惡已;天下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要深解
我理解得沒有你們那麼深刻
僅僅只是覺得
有「心」之處皆為家以
有「心」之人皆為善以
有「善」之人皆為美以
D. 道德經看原版還是看白話文解釋好的有什麼好的推薦
建議先看白話文,你意識中有個「內容印象基礎」。再看原文,比較好。不然,你開始就看原文,會越看越離譜,甚至象看天書。
E. 人是怎麼有的,為什麼會死
答: 先說現代人是怎麼來的。大家都知道人是精子和卵子結合後受精而形成的。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精子在流入的時候有10多萬個精子,在賽跑,在搶先和卵子接觸結合,結果能成功受精的,就1個。因此一個孩子的出生,精子是努力爭取來的,所以在可蘭經上說:真主用精子造了人。當結合後,人就開始有了生命,就在母胎里,就有了意識。人是肉和骨頭組成的,因為肉體只有才有生命的時候才能保持不腐爛,但肉體畢竟是會朽壞的,所以人的靈魂在朽壞前,離開身體,去尋求不朽壞的身體。這個過程就是人生。
你要了解人為什麼會死,死後到什麼地方去,將來會如何,我建議你去看聖經。裡面有詳細記載。
F. 道德經有沒有幾種權威的解釋類書籍,最好是當代的,王弼的已有,請提供給擼主,要註明作者和書名哦
我本人寫過一本專著,分析過《道德經》。
附表:語言坐標與邏輯結構的配合
《道德經》的缺陷:在【語用】方面,並不是【真實】這個參數。
詳細情況可以看http://tieba..com/p/2409091128 第5樓
經典名句:天下皆知…………
解讀:
G. 道德經原版和現在教育機構所印刷的區別大嗎
區別不大,如果你先看原版我給你個網址,是憨山大師註解的《老子道德經憨山注敘意》(包括原文和翻譯),個人感覺非常好,他註解這本道德經用了15年的時間,不像現代人以賺錢為目的而出書,幾個月就截稿了。
http://www.bskk.com/thread-351019-1-1.html
H. 求助關於老子兩個版本的不同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欲;質真若儲;
大方若足;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道卻無名。唯道者,善始且善成。
(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
可以看看楚簡《老子》與老子公案:
http://www.bamboosilk.org/Wssf/Guoyi1-01.htm
I. 本人不才,讀不懂老子所著《道德經》,後來在朋友指引下知道《憨山大師注老子道德經》這本注,求現代文版
憨山大師就是明代的釋德清。同時著有《莊子內篇注》。現代文版就難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繁體豎排本我比較看好。只能那樣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