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道德楷模
❶ 安徽亳州道德模範新規如何
讓德者有得,讓好人有好報——4月4日,亳州市出台禮遇幫扶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實施辦法,在就業、醫療、住房、出行等八個方面幫扶「好人」,在當地引來一片叫好聲。
在社會尊享禮遇上,亳州市也為「好人」拿出「干貨」。要求組織、人事部門考慮解決「好人」夫妻分居等問題;「好人」在晉升提拔時,所屬的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優先考慮;各級、各部門優先推薦「好人」擔任各級「兩代表一委員」,符合條件的優先發展為黨員;鄉鎮基層單位優先吸納符合條件的「好人」進入村「兩委」班子。
❷ 2020道德模範人物事跡簡介
2020道德模範人物事跡簡介如下:
1、李廷俊
李廷俊,男,漢族,1945年1月生,主任醫師,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李廷俊從醫60多年,救死扶傷、樂善好施,以高尚的醫德踐行著醫者仁心。從赤腳醫生到臨床大家,研究攻克疑難頑症,治癒國內外患者30餘萬例。
主持研究的5項科研項目,經權威專家鑒定均為國內領先水平。研究的省批院內制劑八個和數十個特效方劑,治療多種疑難病症,取得了很好的療效。治療肺結核的葯物獲國家發明專利。多次以專家學者身份出國訪問交流學習,傳播中華醫葯傳統文化。
2、徐立平
徐立平是中國航天第四研究院固體火箭發動機總裝廠7416廠固體火箭發動機燃料葯面整形組組長,航天特級技師,時代楷模,被譽為「以國為重的大國工匠」。
他從事的工作是對固體發動機燃料葯面進行整形及缺陷挖葯、修補等,因為工作過程對精度有著極高的要求和危險性,而被形象地稱為「雕刻火葯」。
3、石志光
石志光是中國石化西安石化分公司退休工人,50多年來,他走遍了全省107個市、區、縣,自掏腰包租片子,累計放映電影4000多場,行程10萬多公里,被群眾稱為「人民放映員」。
4、王振美
王振美,男,漢族,1925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六市鄉太沙村村民。從1953年開始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王振美矢志不渝跟黨走,2017年終於成為了一名正式黨員。1965年患重病死而復生後,從此立下誓言感恩奮進。
他64年初心不改,助人為樂,扶貧濟困,報效鄉梓,90餘歲高齡時毅然捐出自己積攢的50萬元全部積蓄,成立「振美教育基金」,獎勵資助優秀師生和貧困家庭學生213人次,助力家鄉脫貧攻堅和教育事業。
5、古運祥,男,李家疃鎮常重村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民。他先後6次自費5萬余元在常重村、東大姑廟村、武吉村、成安人民廣場等地舉辦「我為老人洗洗腳」活動,凡自願參加活動的,均免費贈送足浴盆和毛巾。
以活動為載體,在全縣鼓勵傳遞孝心和愛心,讓廣大群眾用行動去影響更多的人孝老敬老,促進家庭和睦,鄰里和諧,弘揚家庭美德,傳遞和諧和睦的文明家風,努力在全縣營造敬老愛老氛圍。
古運祥曾入圍「中國好人」評選活動,並先後被評為「第五屆邯鄲市道德模範」「邯鄲市最美家庭」「成安縣最美家庭」「德孝信好村民」等榮譽稱號。
6、白彥軍,男,縣政協經濟委主任。「孩子不孬!」看似一句簡單普通的話,卻是白彥軍父母對他精心侍奉雙親的孝心的極大肯定。2015年,他父親因摔傷,手術後患腦壁性梗塞,經治療後右手無力,腦梗後遺症使其生活不能自理。
他三年來精心侍奉父親,每天為父親洗臉,隔一天擦洗一次身體。不管工作有多忙,生活有多累,他對父親的侍奉從未間斷,在他三年如一日的精心陪護下,他的父親現在能夠做些從高架車轉換到輪椅車的簡單活動。
他患糖尿病20年的母親,不幸又患上白內障,經手術後效果並不明顯,為了不讓母親感覺失落,他工作之餘經常陪伴老人嘮嗑、拉家常,讓她消除孤獨和寂寞,減輕疾病給她帶來的痛苦。白彥軍精心贍養老人的事跡感動著身邊的每一個人,他的父母親逢人便誇:「孩子不孬!」。
❸ 道德楷模的道德楷模標准
道德楷模來自於生活實踐。普通人與楷模的差別在於:前者往往喜歡以物質利益度量精神,讓精神服務於物質利益需要,結果貶低了精神的意義;道德楷模卻能夠始終站在精神的高度,審視各種現實的物質利益需要,自覺地使物質利益服從於精神的發展。因此,便有了渺小與偉大之分。道德楷模立足於現實生活,與其他人一起參加實踐,創造了先進的道德文化,並身體力行這種先進文化。楷模不僅用自己的行為書寫歷史,而且把時代的道德精髓凝於一身,成為實踐先進道德的典範。他們不僅是意識形態的代表,而且是先進文化的典範。每個時代的道德楷模,都發揮著弘揚先進文化的功能。楷模既是先進文化的凝聚點,匯集先進道德文化精華,同時又是這種文化的傳承者。楷模通過榜樣示範和引導作用,向世人傳遞道德文化精神。人們從楷模身上能讀出文化的意義,獲得精神生活的滋養。楷模是用自己的行為,塑造時代的道德生活,為人們樹立起一座座精神的豐碑。當楷模成為人們的信仰和精神依託時,人們感到沒有楷模的世界是不完整的。
歷史上的道德楷模,其模範事跡常常是對公益的捍衛和無私獻身。在關鍵時刻,他們能夠毅然把私利置之度外,以實際行為捍衛他人和社會利益,為公眾樹立了光輝的榜樣。他們所捍衛的不僅是公益本身,而且是由這種利益要求所形成的公共精神。任何利益都是暫時的、易逝的,精神卻具有永恆的傳承價值。所以,盡管道德楷模的事跡是個別的,受到時空條件限制,甚至有著某些方面的缺點,但是以公益為基礎的集體主義精神,卻得到了公眾的普遍認同。之所以說每個時代都需要道德楷模,是因為每個時代的公益都需要無私的捍衛。楷模以超越時空的生命力,而成為社會公眾的精神支撐。楷模之所以能夠做出旁人難以做出的事跡,從內心來說,是因為他們戰勝了私慾的束縛,並且體驗到公益的神聖和崇高。每個時代的道德楷模,都是公共道德規范的捍衛者。他們事實上已經成為公共精神的傳承者,公共文化發展的橋梁和紐帶。他們用實際行為樹立了表率,對於引導和提升公共道德水平是有巨大作用的。在楷模公共精神的滋養下,普通公眾能感受到私慾的狹隘,體驗道德行為的高尚,享受無私生活的意義,並由此獲得勇氣和力量。
道德楷模用心靈塑造世界,他們使人們在暫時中獲得永恆。人們自己無法實現的自我超越,通過楷模能得以實現。道德楷模以行為傳承先進文化,以行動示範公共道德優良傳統。當代社會,人們的個性不同、興趣各異、追求多樣造就了彼此溝通的困境。以道德楷模為理想的參照系,審視和比照自己,時時想到他人和社會利益的存在,尋求自己與他人共識的客觀基礎,由此形成廣泛真實的價值認同。破解社會發展的道德難題,可以從楷模的行為中得到啟迪。
❹ 道德楷模人物及事跡有哪些
2020道德模範人物事跡簡介如下:
1、李廷俊
李廷俊,男,漢族,1945年1月生,主任醫師,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李廷俊從醫60多年,救死扶傷、樂善好施,以高尚的醫德踐行著醫者仁心。從赤腳醫生到臨床大家,研究攻克疑難頑症,治癒國內外患者30餘萬例。
主持研究的5項科研項目,經權威專家鑒定均為國內領先水平。研究的省批院內制劑八個和數十個特效方劑,治療多種疑難病症,取得了很好的療效。治療肺結核的葯物獲國家發明專利。多次以專家學者身份出國訪問交流學習,傳播中華醫葯傳統文化。
2、徐立平
徐立平是中國航天第四研究院固體火箭發動機總裝廠7416廠固體火箭發動機燃料葯面整形組組長,航天特級技師,時代楷模,被譽為「以國為重的大國工匠」。
他從事的工作是對固體發動機燃料葯面進行整形及缺陷挖葯、修補等,因為工作過程對精度有著極高的要求和危險性,而被形象地稱為「雕刻火葯」。
3、石志光
石志光是中國石化西安石化分公司退休工人,50多年來,他走遍了全省107個市、區、縣,自掏腰包租片子,累計放映電影4000多場,行程10萬多公里,被群眾稱為「人民放映員」。
4、王振美
王振美,男,漢族,1925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六市鄉太沙村村民。從1953年開始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王振美矢志不渝跟黨走,2017年終於成為了一名正式黨員。1965年患重病死而復生後,從此立下誓言感恩奮進。
他64年初心不改,助人為樂,扶貧濟困,報效鄉梓,90餘歲高齡時毅然捐出自己積攢的50萬元全部積蓄,成立「振美教育基金」,獎勵資助優秀師生和貧困家庭學生213人次,助力家鄉脫貧攻堅和教育事業。
5、古運祥,男,李家疃鎮常重村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民。他先後6次自費5萬余元在常重村、東大姑廟村、武吉村、成安人民廣場等地舉辦「我為老人洗洗腳」活動,凡自願參加活動的,均免費贈送足浴盆和毛巾。
以活動為載體,在全縣鼓勵傳遞孝心和愛心,讓廣大群眾用行動去影響更多的人孝老敬老,促進家庭和睦,鄰里和諧,弘揚家庭美德,傳遞和諧和睦的文明家風,努力在全縣營造敬老愛老氛圍。
古運祥曾入圍「中國好人」評選活動,並先後被評為「第五屆邯鄲市道德模範」「邯鄲市最美家庭」「成安縣最美家庭」「德孝信好村民」等榮譽稱號。
6、白彥軍,男,縣政協經濟委主任。「孩子不孬!」看似一句簡單普通的話,卻是白彥軍父母對他精心侍奉雙親的孝心的極大肯定。2015年,他父親因摔傷,手術後患腦壁性梗塞,經治療後右手無力,腦梗後遺症使其生活不能自理。
他三年來精心侍奉父親,每天為父親洗臉,隔一天擦洗一次身體。不管工作有多忙,生活有多累,他對父親的侍奉從未間斷,在他三年如一日的精心陪護下,他的父親現在能夠做些從高架車轉換到輪椅車的簡單活動。
他患糖尿病20年的母親,不幸又患上白內障,經手術後效果並不明顯,為了不讓母親感覺失落,他工作之餘經常陪伴老人嘮嗑、拉家常,讓她消除孤獨和寂寞,減輕疾病給她帶來的痛苦。白彥軍精心贍養老人的事跡感動著身邊的每一個人,他的父母親逢人便誇:「孩子不孬!」。
❺ 道德模範人物
從2007年開始,每年由中央文明辦、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共同主辦全國道德模範評選,到現在已經評選了三屆,具體參見鏈接
❻ 李連傑有被評為道德楷模嗎
親 有的
❼ 全國十大道德楷模
姓名:劉國
單位及職務:河北省承德市公安消防支隊副參謀長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78.7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參加工作時間:1993.12.1
文化程度:本科
曾獲主要獎勵:2006年當選第五屆「中國傑出青年衛士」;
2006年被評為「全國公安消防部隊滅火救援尖兵」;
2007年被國家人事部、公安部評為「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等榮譽稱號,先後榮立個人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六次。
主要事跡:
舍小家顧大家。2001年,組織批准了他10天婚假,婚後第二天,劉國得知轄區某造紙廠發生了特大火災。他來不及告訴新婚燕爾的妻子,直奔火場,一去就是4天4夜。2003年的一次滅火戰斗中,劉國母親突發腦溢血病危,他為了及時撲救火災,沒能見上母親最後一面。
捨生忘死沖鋒在前。多次冒死沖入火場和危機現場。幾年來,劉國先後帶領戰士撲救火災數百起,搶險救援上千次,解救群眾500餘人,為國家和人民挽回經濟損失上億元。
真心關愛士兵。自2000年以來,劉國同志先後為戰士解決家庭涉法問題、生活困難、弟妹輟學等實際困難17件,損獻個人工資12000餘元。
視人民為父母,把駐地為故鄉。劉國先後擔任了7所學校、12個企事業單位的消防義務宣傳員,定期到各單位舉辦消防知識講座,宣傳消防法律法規。自2000年以來,他還主動承擔起了照顧中隊附近兩位孤寡老人的義務,在工作訓練之餘,定期幫助老人買米買面,打掃衛生;老人生病時,他守候在老人身邊悉心照料。
姓名:王更慶
單位及職務:河北省武安市東山冶金工業有限公司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47.2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參加工作時間:1967.7
文化程度:大專
曾獲主要獎勵:2002年企業被國家農業部評為「全國誠信守法鄉鎮企業」;
2003年被評為第三屆新世紀中國改革優秀人物榮譽稱號;
2004年被評為全國鄉鎮企業家。
主要事跡:
積極履行納稅義務,按期償還國家貸款,被評為河北省第一批信用優良企業、「AAA」級信用企業,注重與客戶交往誠信,及時為客戶提供質量可靠產品,從而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美譽度,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使企業的系列產品成為了「河北省名牌產品」,「東山」商標獲得了「省著名商標」,2002年,公司被農業部評為「全國誠信守法鄉鎮企業」。企業的效益也逐年增長,呈現出了健康有序的發展勢頭。截止2006年底實現工業總產值約26億元,上繳稅金1.35億元。
信守承諾,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投身扶貧濟困等社會分益事業,先後累計捐款達1000多萬元。投資7000多萬元,積極興建了一座集武安歷史、文化、地域為一體的東山文化博藝園,開創了民營企業創辦社會文化的先河,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姓名:鄭久強
單位及職務:河北省唐鋼一鋼軋廠煉鋼工、十七大黨代表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70.4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參加工作時間:1989.7
文化程度:大專
曾獲主要獎勵:1997年全國青年崗位能手;
1998年全國技術能手;
1999年河北省勞動模範、鄭久強煉鋼小組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
2001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職工讀書自學成材積極分子;
2002年全國職業技能競賽轉爐煉鋼工第一名、全國技術能手;
2007年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
主要事跡:
鄭久強多次在唐鋼、省市及全國技術比武中取得優異成績,被譽為華夏第一煉鋼工,今年被選為黨的「十七大」代表。
1989年,鄭久強從唐鋼技校畢業,分配到一鋼軋廠轉爐車間,多年來他認真總結前輩的煉鋼經驗,思索自己實踐體會,創立了三計算、二控制、四觀察的「三二四」煉鋼法,結束了一鋼廠建廠50多年來完全靠經驗煉鋼的歷史,開辟了理論聯系實際、理論指導實際,由經驗煉鋼向科學煉鋼轉變的新路。
1998年,鄭久強憑借自己對煉鋼工藝技術的天賦,經過潛心的研究和探索後,又首創了「519」低合金品種鋼冶煉操作法,當年為唐鋼創造的經濟效益超過800萬元。
他夜以繼日地學習、研究150噸轉爐生產的有關資料和規程,不斷的尋找機會到其它單位觀摩類似轉爐的生產操作,密切關注操作人員工作時的每一招、每一式。在他的努力下,很快掌握了新的煉鋼理論和操作方法,成功的冶煉出唐鋼150噸轉爐第一爐合格鋼水。
他撰寫的《磁選鋼渣在150噸轉爐冶煉上的應用》、《轉爐煉鋼的脫硫》等論文在不同雜志上發表後,在同行業引起了較大的反響,許多單位按照鄭久強提出的理論進行實踐後,都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以至有的人把早已是工人技師的鄭久強親切的稱為「工人工程師」。
鄭久強成名後,他煉鋼工人的本色始終沒變。面對私企老闆一年近百萬元薪的誘惑,他說:「榮譽是組織給的,才幹是唐鋼培養的,我唯有紮根企業,盡我所能,才能回報企業的關懷和培養,才能報答領導和職工對我的信任。」
姓名:徐長霞
單位及職務:河北省昌黎縣安山鎮後所營村村民
性別:女
出生年月:1951
政治面貌群眾
文化程度:小學
曾獲主要獎勵:2004年被民政部「全國敬老助老主題教育活動組委會」授予「全國孝親敬老之星」;
2005年被市委宣傳部、秦皇島日報評為首屆「感動秦皇島年度人物」;
2006年榮膺秦皇島市首屆「感動港城十大傑出人物」榮譽。
主要事跡:
她是昌黎縣安山鎮後所營村一名極其普通的農家婦女,卻是安山鎮婦孺皆知的賢妻孝媳。她不傻,47歲時卻毅然帶著84歲的老公爹改嫁,並任勞任怨的侍奉了39年;她不呆,卻認下後夫二十多年後沒見面的兒子,還為其娶妻蓋房。徐長霞的賢德孝行一時間成為安山鎮一帶群眾學習的榜樣。她的事跡先後被《昌黎日報》、昌黎電視台、《秦皇島日報》、《秦皇島晚報》、《視聽之友》、市電視台「今日報道」等媒體報道,中央電視台12頻道「道德與觀察」節目組還專門為她錄制了長達20分鍾的專題節目,感動了中國成千上萬個家庭,引領了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美德。她先後被縣婦聯授予「敬老愛老好媳婦」,2005年被市委宣傳部、秦皇島日報評為首屆「感動秦皇島年度人物」,2006年底榮膺市委宣傳部、市廣播電視局、市文明辦、秦皇島軍分區、市總工會、共青團市委、市婦聯、市殘聯8家聯合授予的首屆「感動港城十大傑出人物」榮譽,2004年被民政部「全國孝老助老主題教育活動組委會」授予「全國孝親敬老之星」。
姓名:田永生
單位及職務:河北省易州鎮北市村黨支部書記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67.12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參加工作時間:2000.3
文化程度:高中
曾獲主要獎勵:2006年被保定市見義勇為基金會授予「見義勇為先進個人」
主要事跡:
2006年10月25日上午11時,兩名持刀歹徒在縣城搶劫作案後瘋狂逃竄至易州鎮北市村。田永生正和村民張海軍在家說事情,忽然聽取有人喊:「有人搶劫了,快抓小偷」,田永生立即奔向屋外,這時兩個蒙面人,手裡拿著匕首已經來到了院里。田永生意識到他們可能就是犯罪分子,就和張海軍說一定要抓住他們,這兩個歹徒看人管閑事,扭頭就跑,田永生和張海軍緊隨其後追了出來,張海軍把其中一個人撲倒在地,但是,這名歹徒拼了命似地掙脫出來,繼續往前跑,田永生一個健步躥過去把其中一名胖點的歹徒摁倒在地,另外一名瘦點的歹徒看到同伴被捉,就急忙轉身拿著匕首對准田永生就扎,田永生看情況不好,騰出手,抄起一塊石頭砸向他,這時,胖歹徒舉起匕首在田永生左腿和左側心臟部位連刺兩刀,抽身逃走。鮮血一下子涌了出來,但是,田永生沒有放慢腳步,沒有在乎自己的安危,把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他邊追歹徒邊用手機打電話聯系人來抓歹徒。這樣,他帶著傷、留著血又追了歹徒1000多米,這時,村裡的人們越聚越多,和歹徒展開了正義與邪惡、生與死的較量,其中一名歹徒被捉住,另外一名歹徒見情況不妙,跳上近5米高的牆就逃走,田永生沒有顧及自己的傷口、沒有想到自己的生命會有危險,奮不顧身的跳過高牆,鮮血染紅了衣襟,他沒有停下來,還是拚命往前追,經過半個多小時的殊死搏鬥,負隅頑抗的歹徒終於被擒獲,而田永生同志因失血過多被送進了醫院,經搶救現已脫離生命危險。
田永生同志見義勇為的事跡受到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充分肯定,在廣大幹部群眾中也擬強烈反映。縣委決定,在全縣開展向田永生等同志學習活動,學習他們一身正氣,大義凜然,不畏強暴,敢於同邪惡勢力作斗爭的英雄氣概;學習他們堅定信念、實踐理想,牢記宗旨的堅強黨性;學習他們愛憎分明、懲惡揚善、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
姓名:趙渭忠
單位及職務:河北省軍區原副政委、少將軍銜,石家莊市廣電社區居民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32.7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參加工作時間:1951.3
文化程度:中專
曾獲主要獎勵:1998年、2004年,先後兩次被解放軍總政治部表彰為「全軍先進離退休幹部」;
1999年和2005年,兩次被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評為「全國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
2000年,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為其頒發「希望工程特殊貢獻獎」;
2004年被評選為首屆希望工程宣傳獎特別貢獻獎;
2005年榮獲國家民政部頒發的「中華慈善獎」。
主要事跡:
1992年9月退休後,他積極投身「希望工程」。14年來,他把自己的工資全部捐給了「希望工程」,平時僅靠老伴一人的退休金維持基本生活。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他們一家三代8口人,組織家庭「希望愛心社」,先後捐款70多萬元,共資助貧困學生566名,他積極做「希望工程」的傳播者,在他的熱情和愛心的直接感召下,社會上有成千上萬的人參加了他的希望大軍,向社會募集資金近1000萬元,資助貧困學生4000多名,援建了30所希望小學。
「3000元報名費」,是趙渭忠將軍投身「希望工程」事業的第一筆資助款。從此,退休後的將軍便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希望之旅」。他說,希望工程是所大學校,他要當這所大學里的走讀生。時年60歲的趙渭忠懷揣42個貧困縣地圖,沿800里太行一直走下去。
在淶源縣趙家井村,趙渭忠發誓:「我就是喝半年稀粥也要拿出1萬元蓋學校。」之後,趙家積蓄逐漸減少,直至用光。一個工薪階層的積蓄能救助多少人呢?趙渭忠決定結交希望朋友。「希望朋友」給趙渭忠帶來希望,有9畝新校舍的趙家井小學校老鄉重新命名為「八一」希望小學……。趙渭忠同志的感人事跡,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被人們譽為「希望將軍」、「當代武訓」、「愛的使者」。河北省和中央新聞媒體對他的先進事跡進行了大規模的宣傳。
❽ 道德楷模
http://news.cctv.com/special/de/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