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部理想信念從政道德教育制度
㈠ 反腐倡廉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哪幾個方面
黨員幹部反腐倡廉教育的內容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進行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使黨員幹部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地位觀和政績觀。
2、進行思想道德和紀律教育,不斷提高道德修養和紀律意識,嚴守各項廉政紀律。
3、進行黨的優良傳統教育,在黨員幹部中間樹立長期艱苦奮斗的思想,做好長期艱苦奮斗的思想准備。
4、進行反對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思想腐蝕教育,使黨員幹部認識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思想腐蝕的嚴重性、危害性,在思想上築起拒腐防變的防線,做一個堅定、清醒、有作為的黨員幹部。
(1)幹部理想信念從政道德教育制度擴展閱讀:
反腐倡廉,加強黨的作風建設。
以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為突破口,制定並落實八項規定。把黨的組織建設和紀律建設推向深入,通過強化執紀監督、查辦案件,使紀律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
立足現實、著眼長遠,制訂或修訂了《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13—2017年工作規劃》《中央黨內法規制定工作五年規劃綱要(2013—2017年)》《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實施方案》
《關於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規定(試行)》《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一系列規章制度。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更是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為主題,為健全黨紀國法、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奠定了基礎、提供了指南。
縱觀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反腐倡廉建設,以治標為治本贏得時間,以治本保障和鞏固治標成效,實現了治標與治本相互融合、相互促進,黨風政風為之一新,黨心民心為之一振。
㈡ 領導幹部如何加強從政道德建設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對文化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思想道德建設是文化建設的靈魂,也是當前社會呼聲強烈的一個焦點。幹部的思想道德對全社會具有重要示範和導向作用。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紀委七次全會上強調,黨員幹部要保持思想純潔,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爭做社會主義道德的示範者。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 艱苦奮斗是我們黨的傳家寶。鄧小平同志指出,為什麼過去很困難的局面我們都能渡過?根本的問題是我們的幹部、黨員同人民群眾一塊苦。提倡艱苦創業精神,有助於克服腐敗現象。江澤民同志指出,黨員幹部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發揚艱苦奮斗精神,永不停步地前進。 李源潮同志指出黨的幹部要做全社會思想道德的模範,要做艱苦奮斗的模範。發揚艱苦奮斗作風,糾正和解決幹部中存在的問題,重點理所當然是領導幹部。領導幹部是發揚艱苦奮斗作風的組織領導者,在發揚艱苦奮斗作風中起著帶頭作用。各級領導幹部要發揚不畏艱難、奮力拚搏、克己奉公、甘於奉獻的精神,身體力行艱苦奮斗、做廉潔從政的模範。 第一、加強學習,不斷增強發揚艱苦奮斗精神的自覺性。能不能保持和發揚艱苦奮斗的作風,說到底是能不能堅持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問題。加強思想教育,也必須要從解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根本問題入手。如果長期不注重學習,必然導致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發生蛻變,導致權力觀和利益觀發生扭曲。這是一些領導幹部走上違紀違法道路的共同軌跡。胡長清在自悔時說:「我不學習,迷失了政治方向,由於學得少、學不進,頭腦空虛,思想貧乏;對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對為什麼入黨,入黨干什麼,當官做什麼,身後留什麼,沒有真正弄明白,為什麼而奮斗,只是紙上談兵。」在當今社會各種思潮相互激盪的復雜情況下,我們每一位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黨紀條規,在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上下功夫,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觀念,並通過違紀違法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進一步充分認識新的歷史條件下發揚艱苦奮斗精神的重大意義,尤其是要認識到不僅要在群眾生活還不富裕的情況下艱苦奮斗,即使將來經濟發展了,群眾生活富裕了,也不能丟掉艱苦奮斗的作風。艱苦奮斗不只是物質生活的節儉,更得一種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人生追求。我們要更加自覺地加強思想道德修養,正確對待權力、地位和自身利益,增強拒腐防變和抵禦不良風氣的能力,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 第二、領導幹部要堅持勤儉節約的原則,努力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後。我們黨是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利益的黨,吃苦在前,享受在後,是每個黨員幹部必須具備的品德修養和行為准則。人的一生有長有短,人生的價值在於對社會的奉獻,作為一名領導幹部,黨和人民在賦予我權力的同時,也給予了我們相應的待遇,誠然,這個待遇不算高,但與當前國家的經濟水平和人民生活狀況來看,已經不低了;同改革開放當前相比,同貧困地區和城市下崗職工比較,應該說很好了。另外,組織上給各級領導幹部的生活待遇,有一部分是工資收入以外的,這些都是人民給予的,是人民的血汗。捫心自問,我們應該知足了。但是,在一些幹部身上卻存在著一種驕奢之風,一門心思想待遇,整天琢磨換車換房。對此,我們要引起足夠的警惕,予以糾正。為官一任,就要像焦裕祿、孔繁森、鄭培民那樣,心繫百姓,「深懷為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善謀富民之策,多辦利民之事」。正確認識和把握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與帶領群眾共同富的關系。我們有些幹部首先想的不是如何讓群眾先富起,而是為了自己和親屬先富起來。江澤民同志強調指出:「各級領導幹部應該依靠國家給予的工資收入來安排生活,雖然絕大多數領導幹部工資收入並不高,比較清苦,但必須堅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原則。你是領導幹部,就應該有這種覺悟和奉獻精神,不能想著在工資收入之外再去撈點外快,賺點什麼好處。如果領導幹部整天都想著自己先富起來,那就不對了,而且很危險。一旦產生了這樣的思想,就很容易利用手中掌握的權力去搞以權謀私、權錢交易,必將損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領導幹部應該樹立正確的利益觀,時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工作中,應時刻想到還沒有富裕起來的地區和群眾,千方百計幫助他們致富,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建設上,造福一方,做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把精力用在事業上,在帶領群眾艱苦奮斗中,要時刻把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特別要關注城市貧困人口、弱勢群體,解決好群眾生產生活的困難,激發廣大群眾的熱情,堅持不懈地艱苦創業。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情的原則,決不允許揮霍公款公物,講排嘗比闊氣、鋪張浪費的現象發生。在個人問題上,吃苦在前,享受在後,清正廉潔,無私奉獻。這是艱苦奮斗精神對黨員幹部的要求。 第三、領導幹部要反對享樂主義,帶頭廉潔自律。領導幹部的作風如何,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人民群眾最不滿意堅持和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必須從領導幹部做起。領導幹部要以身作則、廉潔自律,不僅本人在群眾中威信高,而且也可以把本單位風氣帶好;反之,領導幹部追求享樂,不僅本人喪失了群眾威信,而且還可能帶壞一批幹部,帶壞本單位的風氣。 堅持艱苦奮斗,反對享樂主義,必須嚴格自律、自重、自盛自警,做到慎獨、慎微、慎始、慎終。一個領導幹部,行「儉」還是行「奢」,關鍵是思「儉」還是思「奢」。領導幹部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要不斷加強科學理論的學習,下功夫改造主觀世界,堅定自己的信仰,錘煉自己的意志,保持高尚的思想情操和精神追求。要懂得「小節不保、大節難保」的道理,不管地位怎樣變化,生活水平怎樣提高,不論在「工作圈」還是「生活圈」、「社交圈」,要始終堅持以清養廉,以儉養德,潔身自好。「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王寶森、胡長清、成克傑等一批領導幹部小節不保,大節動搖,最終垮掉,正是逐步蛻化變質的寫照。要經常審視自己,艱苦奮斗作風哪些做到了,哪些沒有做到;廉潔自律的規定,哪些執行了,哪些沒有執行,從中找出問題和差距,深挖思想根源和危害,對存在的問題,能改的立即改,能辦的馬上去辦,需要統籌兼顧逐步解決的積極創造條件解決,讓群眾見到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實效。 堅持艱苦奮斗、反對享樂主義關鍵是要做到三個「正確對待」。一是正確對待職務,解決好為誰當官的問題。職務意味著責任,領導意味著服務。我們唯一要做的是,盡心竭力地為黨和人民勤奮工作,忠實履行好工作職責。如果認為這官職是辛辛苦苦幹出來的,從中得到回報和補償是應該的,那麼,你離犯錯誤就不遠了。領導幹部為官一方,應當造福一方,切莫當貪官庸官,害黨害民,誤國誤事。二是正確對待權力,解決好怎樣用權的問題。權力是人民給的,只能為人民服務。必須堅決反對以權謀私,絕不允許在黨內和領導幹部層內形成既得利益集團。領導幹部要以身作則,管好自己,管好配偶、子女,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每一位領導幹部不但要管好自己,還要管好自己的家人,決不能允許他們利用自己的權力、地位和影響,去謀取不該得到的利益。三是正確對待名位,解決好價值取向問題。那種把名位高低作為自己的人生價值取向,是與馬克思主義的價值觀背道而馳的。名位是暫時的,事業是永恆的。在領導幹部中,確有一些不以艱苦奮斗為榮,奢侈浪費當作光彩,視為自我價值的實現,視為地位和權力的象徵。台州市原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蘇建國收受巨額賄賂身陷獄中時,有這樣一段懺悔。他說:「在價值觀的問題上我錯誤地認為,一個人的價值,必須通過事業、權力、財富來體現,也就是說,一個人的事業越輝煌、權力越大,財富越多,他的價值也體現得越充分。按照這個價值觀,一方面我工作也很勤奮,很努力,盡力把工作做好;另一方面,私慾膨脹,錢迷心竅,盡管自己並不缺錢用,還是千方百計聚斂錢財,以此來體現自己的價值,現在回想起來,是多麼荒唐。」可見,價值觀一旦發生偏離,就會一錯百錯。作為領導幹部,一定要以平常心看待名位,視名利淡如水,看事業重如山,立志做大事而不是做大官,要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為人民謀利益上,把為民多做事,做實事,做好事,做大事,作為立身之本和終身責任。 堅持艱苦奮斗、反對享樂主義必須注重他律。實踐表明,一些地方和單位領導幹部作風建設上出現的問題屢禁不止,甚至日趨嚴重,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那裡的黨組織和領導幹部治黨不嚴,對黨員幹部疏於教育、疏於管理、疏於監督。一是要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 改革開放以來,為了進一步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反對鋪張浪費,中央作出了許多決定,制定了一些規章制度。作為黨員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要認真遵守黨中央、國務院厲行節約、制止奢侈浪費和中央紀委、監察部制定的廉潔自律的規定,狠剎奢侈享樂、奢侈浪費歪風,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用公款吃喝玩樂、婚喪事大操大辦借機斂財、耗費公款進行高消費娛樂和健身活動等問題。二是要完善管理體制和制度。 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反對享樂主義,制止奢侈浪費,既要靠教育,更要靠制度。我們要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改革體制,完善機制,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領導幹部存在的不良作風。要建立和健全一套制度和機制,對黨員幹部實施有效的管理和監督,如結合財政體制改革,加強財政專戶管理,逐步實行預算內和預算外資金統管的財政綜合預算。 進一步加強預算管理和審計監督,強化資金核算和費用審批,切實防止揮霍和濫支公款。嚴格實行黨政機關與所辦經營性經濟實體脫鉤,防止黨政機關調用所屬企事業單位資金,轉移和攤派費用負擔。對行政事業性收費和罰沒收入的執收執罰部門一律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所有行政執法部門依法收繳的規費和罰沒的收入,必須及時足額上繳同級財政,嚴禁坐收坐支和截留挪用,堅決清理「小金庫」等一系列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現象的一系列措施。三是要加大紀檢監察力度,強化監督制約機制。這是防止鋪張浪費,打擊奢侈揮霍行為的關鍵。要把黨內監督和行政監督、法律監督結合起來,把紀檢監察審計等專門機構的監督與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結合起來,使各方面的監督手段形成合力,將各級領導幹部行使權力特別是各種公款使用情況置於有效的監督之下。不僅要對領導幹部從事公務活動情況進行監督,還要對其生活作風情況進行監督,不僅監督八小時之內,而且監督八小時之外。同時,要特別注意正確的用人原則,在任用幹部時要看其有沒有艱苦奮斗、自覺奉獻的精神和品德。對個人主義嚴重、害怕艱苦、追求享樂、奢侈浪費的幹部,絕不能提拔重用。我們要重視和加強在執政條件下對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的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建立管用、有效的制度,積極探索對領導幹部實施有效監督的途徑和方法。
㈢ 如何理解"加強黨員幹部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是一門永不結業的必修課
隨著國內外環境深刻變化,經濟社會深刻變革,我黨的幹部在理想信念上遇到的紛擾是多重的,在道德品行上面臨的考驗是嚴峻的。從曾經的八路軍不管到哪裡老百姓都歡迎,到現在群眾一提到「高官」就搖頭,擺在我們面前的,是如何找回最初的那些堅定的理想信念和過硬的道德品行。中央組織部印發《關於在幹部教育培訓中加強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的通知》指出:必須把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引導和幫助幹部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素質,以實際行動彰顯共產黨人的人格力量。 開展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要有計劃地、系統的搞好。這是我們黨員、幹部都要深入學、細致學的一門必修課。共產主義信念的育,有助於幫助我們黨員幹部重新建立正確的「三觀」,讓一些迷失了方向的黨員幹部,看清趨勢,避免成為西方價值觀的「應聲蟲」。
開展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要在幹部隊伍建設上把好總開關。幹部隊伍建設,責任重大,關繫到黨和國家事業的興衰成敗。對信念堅定、品行過硬的幹部,要適度提拔、重用,甚至可以放在重要崗位上;而對那些已經腐敗了的份子,要及時進行清理,確保黨員幹部隊伍的純潔性。
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在於能夠吸收各種西方的先進文化,並且保留共產黨人最樸素、朴實的作風。加強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就是要求我們在此基礎上,更加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更加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和感情認同,始終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
㈣ 加強黨員幹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設的要求是什麼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加強黨員幹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設,使廣大黨員幹部成為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模範,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科學發展觀的忠實執行者、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自覺實踐者、社會和諧的積極促進者。」這堅定信仰者、忠實執行者、自覺實踐者和積極促進者,就是對今天共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最新闡釋。 黨的先進性是具體的、歷史的、與時俱進的。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要求,不斷調整自己、發展自己、提高自己。首要的就是用黨的十七大精神武裝自己,使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真正體現時代精神,代表時代的要求,起到先鋒模範作用。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應當表現在哪些方面呢?我認為應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在思想上起先鋒模範作用。這就是不斷的學習。學習是增知、培智、立德的重要途徑。黨的十七大提出,要充分發揮黨員在黨的建設中的主體作用,說明共產黨員是黨的主人。黨員的思想狀況如何,直接反映出全黨的狀況。面對時代的進步、形勢的變化,要想做到思想不退化、觀念不老化、能力不弱化,唯一的途徑就是不斷的學習、充實自我。黨員應當把學習當成一種政治責任、一種事業追求、一種精神境界,作為一種習慣來培養。 在學習內容上,首先要把《黨章》學好。黨的十七大把科學發展觀寫進黨章,並對黨章的相關條文作了修正,使之更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黨員只有把《黨章》學好,才知道自己要履行那些義務,才知道自己擁有那些權力,才知道自己如何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其次,黨員要帶頭學習業務知識。在平凡的崗位上實現遠大的理想,在實際的工作中落實宏偉目標,最現實的是煥發愛崗熱情和敬業精神,精通業務,在自己的本職工作中起表率作用。只有擁有過硬的本領和專業技能,才能把群眾凝聚起來,共同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貢獻。 二、在工作上起先鋒模範作用。在工作上起先鋒模範作用,黨員就必須做到「敢做」和「做小」。所謂「敢做」,就是要創新精神,不斷解放思想,不墨守成規,敢於突破一些陳舊的條條框框和清規戒律,敢於走前人沒走過的路,做前人沒做過的事。黨員要本著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的念頭,在工作中要時刻了解人民群眾的所想所需,盡心盡力為群眾排憂解難。創新主要體現在能力創新、觀念創新、思路創新、工作舉措創新,並以科學發展觀作為領導。所謂「做小」,是指工作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老子說:「天下大事,必作於細。」要成就一番大事業,就必須從細小的事情上做起。細節決定成敗。在我們的黨中,不少人好高騖遠,大事干不好,小事又不幹。其實許多干大事的人,都是些能把小事做得十分優秀、非常完美的人。平凡孕育偉大,偉大來自平凡,沒有平凡何來偉大?所以黨員要善於做小事,特別是要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從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平凡小事做起。在新時期涌現出來的孔繁森、鄭培民、任長霞、牛玉儒等黨員和人民的優秀領導幹部,也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跡,都是在平凡的工作中顯現出先進的本色,在細微中表現出為人民服務的真工夫。只要黨員甘願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那麼便能起先鋒模範作用。 三、在生活上起先鋒模範作用。黨員要切實做到關心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員還要提倡勤儉節約、廉潔自律。廉潔自律是為政之根本、立身之大節。黨員要視事業重如山,看名利如水,自覺地為黨和人民事業去奮斗、拼搏和奉獻。一定要警惕「糖衣炮彈」的侵襲,抵擋權力、金錢、美色的誘惑,在思想、感情和生活上築牢拒腐防變的「防火牆」,不斷增強免疫力和抵抗力,永保清正廉潔的本色。 黨員無論是在學習上、工作上、生活上都要起先鋒模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樹立起黨員在群眾中的良好形象,才能取信於群眾,讓群眾永遠跟黨走,也才能做一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科學發展觀的忠實執行者、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自覺實踐者、社會和諧的積極促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