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債權法學

債權法學

發布時間: 2021-12-02 01:59:18

1. 什麼是債權法

所有權是所有人依法對自己財產所享有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債權是得請求他人為一定行為(作為或不作為)的民法上權利。
1、所有權是所有人依法對自己財產所享有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它是一種財產權,所以又稱財產所有權.所有權包括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所有權是一種最充分的權利,是一種絕對的權利。
2、債權是得請求他人為一定行為(作為或不作為)的司法上權利。本於權利義務相對原則,相對於債權者為債務,即必須為一定行為(作為或不作為)的司法上義務。因此債之關系本質上即為一司法上的債權債務關系,債權和債務都不能單獨存在,否則即失去意義。和物權不同的是,債權是一種典型的相對權,只在債權人和債務人間發生效力,原則上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的債之關系不能對抗第三人,區別,所有權是物權.所有權是絕對權,債權是相對權,所有權是對事權,債權是對人權。

2. 債權法 主要講什麼

債權法可分為形式上的債權法和實質上的債權法。形式上的債權法,僅指有關債權債務關系的法典或民法典中的債編;實質上的債權法,除上述之外,還包括有關債事的單行法、立法與司法解釋以及司法中適用的有關國際公約、國際條約、雙邊協定等一切債的法律規范。

3. 《合同法》與《債權法》之間有什麼關系

其實不是來債權法,,是債法。
中國民自法一般學理通說為五分法。即人身法、物法、債法、繼承法和侵權責任法。
合同法是屬於債法的一個主要內容,主要規范合同行為及權利義務的。而債的發生除了合同的原因導致外,還包括如不當得利、無因管理等。
所以,合同法是債法的一部分,而且是主要部分。

4. 債權的法律關系客體是什麼

債權的法律關系客體是行為。作為客體的行為特指能滿足債權人利益的行為,通常也稱給付。

法律關系的客體,又稱權利客體,是指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和義務指向的對象。在現實生活中,由於人們在物質和精神上的需要是多方的,因而法律關系的客體也是多種多樣的。但一般來說,法律律關系的客體包括物、非物質財富和行為結果三類。

行為主要是債這一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因為債權是請求權,債權人只能就自己的利益請求債務人為給付,如交付物、完成工作,而不能對債務人的物或其他財產直接加以支配。


(4)債權法學擴展閱讀:

物權法法律關系債權法律關系】:

債權是得請求他人為一定行為(作為或不作為)的民法上權利。本於權利義務相對原則,相對於債權者為債務,即必須為一定行為(作為或不作為)的民法上義務。

因此債之關系本質上即為一司法上的債權債務關系,債權和債務都不能單獨存在,否則即失去意義。

1、物權法法律關系主體之間是一對多,債權法律關系通常是一對一。

2、物權法法律關系主體之間權利義務分離,債權法律關系權利義務一般混合。

3、物權法法律關系客體是物,債權法律關系客體是行為。

5. 債權法的效力是指什麼

債權法是規范特定當事人之間的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其請求可以是一定或不為一定行為,該法規是對市場商品流通關系的反映和保障。名義上的債權法僅指民法典中關於債權債務關系的編寫,但是從本質上講,債權法除上述內容外,還應包括與債務有關的立法和各種司法解釋。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條
債權人可以將債權的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據債權性質不得轉讓;
(二)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
(三)依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
當事人約定非金錢債權不得轉讓的,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當事人約定金錢債權不得轉讓的,不得對抗第三人。
第五百四十六條
債權人轉讓債權,未通知債務人的,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
債權轉讓的通知不得撤銷,但是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
第五百四十七條
債權人轉讓債權的,受讓人取得與債權有關的從權利,但是該從權利專屬於債權人自身的除外。
受讓人取得從權利不因該從權利未辦理轉移登記手續或者未轉移佔有而受到影響。

6. 債權法有哪些優先債權

優先債權是指可以在先與一般債權清償的債權。民法上以財產為擔保的債權和海商法上為共同債權人的利益而支付的費用,是優先債權。在破產法中,能夠先於債權被清償的債權稱為優先債權。只有在優先得到清償後,一般債權才有機會得到清償。
【法律依據】
《破產法》第五十九條
依法申報債權的債權人為債權人會議的成員,有權參加債權人會議,享有表決權。債權尚未確定的債權人,除人民法院能夠為其行使表決權而臨時確定債權額的外,不得行使表決權。對債務人的特定財產享有擔保權的債權人,未放棄優先受償權利的,對於本法第六十一條第一款第七項、第十項規定的事項不享有表決權。債權人可以委託代理人出席債權人會議,行使表決權。代理人出席債權人會議,應當向人民法院或者債權人會議主席提交債權人的授權委託書。債權人會議應當有債務人的職工和工會的代表參加,對有關事項發表意見。

7. 什麼是債權法律關系

基於合同,侵權以及法律規定而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

8. 債權法條文

依照法律的規定或者按照當事人的約定,可以採用下列方式擔保債務的履行:

(一)保證人向債權人保證債務人履行債務,債務人不履行債務的,按照約定由保證人履行或者承擔連帶責任;保證人履行債務後,有權向債務人追償。

(二)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可以提供一定的財產作為抵押物。債務人不履行債務的,債權人有權依照法律的規定以抵押物折價或者以變賣抵押物的價款優先得到償還。

(三)當事人一方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可以向對方給付定金。債務人履行債務後,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接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8)債權法學擴展閱讀

第三人原因導致的違約(合同法第 121 條)

第一百二十一條 【因第三人原因違約的責任承擔】當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違約的,應當向對方承擔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間的糾紛,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約定解決。

加害給付中的違約責任(消法第 35 條)

第三十五條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銷售者賠償後,屬於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於向銷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銷售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或者其他銷售者追償。

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屬於生產者責任的,銷售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於銷售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追償。

9. 債權法的效力有什麼規定

債權有效的規定:債權是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的具體關系。有效債權的發生可以分為合同,無成因管理,不當得利和侵權。消除債務的原因包括清算,存入,抵銷,免稅等。民事主體依法享有債權。債權是債權人要求特定債務人因合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六條
債權人轉讓債權,未通知債務人的,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債權轉讓的通知不得撤銷,但是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
第一百一十八條
民事主體依法享有債權。債權是因合同、侵權行為、無因管理、不當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規定,權利人請求特定義務人為或者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
第一百二十條
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熱點內容
周建中律師 發布:2025-05-22 14:28:24 瀏覽:240
員工代打卡觸犯勞動法么 發布:2025-05-22 14:21:26 瀏覽:425
購房法律法規哪些書 發布:2025-05-22 13:58:09 瀏覽:682
最新交通安全法規大全 發布:2025-05-22 13:53:08 瀏覽:279
法院佟 發布:2025-05-22 13:51:24 瀏覽:35
常德司法鑒定中心 發布:2025-05-22 13:51:22 瀏覽:99
法院整改報告 發布:2025-05-22 13:48:05 瀏覽:572
地方法規的規范性 發布:2025-05-22 13:36:40 瀏覽:290
公安分局法律顧問述職 發布:2025-05-22 13:36:34 瀏覽:714
簡訊或微信記錄能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22 13:35:06 瀏覽: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