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規范和道德品質

道德規范和道德品質

發布時間: 2021-12-03 08:43:02

道德品質包括哪些

包括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等。
道德品質也稱「德性」專,簡稱「品德」。由道德屬認識、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等因素構成。是一定社會的道德原則和規范在個人思想和行為中的體現。在中國社會主義時期,最高尚的、最能體現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利益的是共產主義道德品質。
道德相對主義者認為,道德和文化有密切關系:雖然人類的道德在某些方面有共通性,但是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觀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視的道德元素及其優先性、所持的道德標准也常常有所差異;同樣一種道德,在不同文化社會背景中的外在表現形式、風俗習慣往往也相去甚遠。

(1)道德規范和道德品質擴展閱讀
表徵個人道德的總體特點的范疇。簡稱品德。指體現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要求,並具有穩定性傾向的個人的道德意識和行為的特點。道德品質表現在——

①道德意識,包括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等;
②道德行為,包括道德言語、道德行動和道德習慣等。道德意識引起並調節人們相應的道德行為,道德行為實現、鞏固和深化人們相應的道德意識,二者綜合構成一個人的道德品質狀況。

Ⅱ 道德品質與道德行為之間有什麼關系,試舉例說明

A 道德:是一定社會為了調整人們相互關系的一種行為規范的總和。 1.道德反應人們的相互關系,主要是利益關系,而利益關系的核心是價值觀。 2.行為規范的總和是一種意識形態文化,與法律不同,規范是形式的東西。 3.道德始終是階級的道德,是人們自覺地用來控制社會生活的行為准則。 4.道德既不同於習俗,又有別於法律,它是對人的思想行為進行評判的標准,它是靠教育,靠社會輿論和人們內心信念來促使人們自覺遵守的。 B 品德:品德是道德品質的簡稱,是一定階級社會准則轉化成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向在言行中表現出來的穩固的心理特徵。 1.從普通心理學上理解品德是一種心理特徵,人格(個性)品德發展構成了性格個性發展的重要部分,品德形成也是個體不斷社會化的過程。 2.品德是一種心理現象,它服從心理形成,發展的規律,不是社會現實的機械的模仿,而是一種能動的反映。 3.品德具有社會性、統一性、穩定傾向性、自覺性、區別性、調節性。 C 道德與品德的關系: 1.品德是人的道德的內化,是一定社會道德關系的體現。 2.品德是道德動機與道德實踐(行為);道德意識傾向性與道德心理特徵;道德認識(知)、道德情感(情)、道德意志(意),與道德行為的有機統一,還是道德內容與道德形式的有機統一。 3.品德是一種特殊的個性心理,它體現一定的社會道德原則和規范,具有穩定的個人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總體這一根本屬性,品德是個性中具有道德價值的核心部分。 4.品德是人在實踐活動中,在社會道德關系輿論的作用下,在道德教育的影響下形成的,它是社會現實在人腦中的反映。

Ⅲ 道德意識,道德規范體系以及道德品質和境界都屬於什麼層面

都屬於精神層面!
道德意識、道德規范體系以及道德品質和境界都屬於精神層面

Ⅳ 道德品質,和道德理想有什麼區別

道德品質;也稱「德性」,簡稱「品德」。個人在道德行為中所表現出來的比回較穩定的、一貫的答特點和傾向。是一定社會的道德原則和規范在個人思想和行為中的體現。由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等因素構成。在中國社會主義時期,最高尚的、最能體現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利益的是共產主義道德品質。
道德理想;指理想人格和理想的社會道德狀況。是個人和社會道德的最高境界。它一方面體現理想的社會道德狀況,另方面這種理想的社會道德又通過一定社會或階級的理想人物及其高尚的道德品質體現出來,是兩者的統一。 道德意識的內容之一。指人們基於對一定社會或階級基本道德要求的認識而自覺追求和嚮往的某種理想人格和理想社會中的道德關系。
希望能幫助到你

Ⅳ 簡述道德品質與道德教育,道德行為,道德原則規范及道德修養之間的關系

道德品質
與道德教育成果有關
會影響道德行為與原則

Ⅵ 道德與品德的區別

道德來與品德的區別有:源

1、定義不一樣:

(1)道德,是由思想行為所表現的,有一定標準的,社會、風俗,習慣。道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詞,道是方向、方法、技術的總稱;德是素養、品性、品質。

(2)品德是個體依據一定的道德行為准則

行動時所表現出來的穩固的傾向與特徵。品德就其實質來說,是道德價值和道德規范在個體身上內化的產物。

2、功能不一樣:

(1)道德的功能則分為認識功能、調節功能、教育功能、評價功能和導向功能。與政治、法律、藝術等意識形式有密切的關系。

(2)品德從其對個體的功能來說,如同智力是個體智慧行為的內部調節機制一樣。品德是個體社會行為的內部調節機制。

3、特徵不一樣:

(1)道德具有共同性、民族性、歷史繼承性和自律性。

(2)品德的特徵則是他總是揚善抑惡的,是依據社會輿論、傳統文化和生活習慣來判斷一個人的品質,主要依靠人們自覺的內心觀念來維持。

Ⅶ 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

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
德國著名詩人海涅說過:「每一個人就是一個世界,這個世界是隨他而生,隨他而滅的」,教師所面對的不只是一個世界,幾個民眾,而是幾十個,甚至上百個世界,學生都可以以獨特的形象出現在教師面前,可以這樣說:綠葉如雲,尋不見兩個完全一樣的葉片,人海茫茫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學生,學生在成為教師的教育對象之前,以受到家庭,社會等環境因素的影響,加之自我教育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所以教育的任務,教師的責任,不是讓學生順其自然、任意發展,而是要根據教育方針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引導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通過教育和自我教育,逐步克服不足,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這是教師的重要職責,這就要求教師要使學生知道社會對他們的期待,使每個學生逐步實現期待的條件,形成高尚思想品質和良好的行為習慣,達到這樣的目的,途徑和方法很多,一般說來應側重於以下幾點:
一、理解學生是教育學生的起點,要全麵塑造和培養學生就必須全面了解學生。
學生內心世界是極豐富的,也是多變的,對學生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以至了如指掌,教育才具有針對性。了解的最基本手段是觀察,教師應具備敏銳的觀察力,能從細微的表情中發現學生內心世界,把握學生內心變化不失教育時機,當然,要了解學生僅靠觀察是不夠的,學生更多情況是教師觀察不到的。例如,學生在思想品德發展中具有矛盾性。有時,他們對集體給予他們的品德上評價內心十分關心和敏感,但表面上卻對這一評價裝作無所謂,同時,學生在自我意識上追求道德理想,但在行為習慣上卻又無原則,所以,我們必須觀察了解學生,坐下和學生談話,開座談會等形式,通過學生行為了解動機,通過表面現象看到學生內心世界,掌握學生積極的思想意識,抑制消極的一切,做到心中有數,才能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和高尚思想品質。
二、注意社會道德對學生思想品質,行為習慣的作用。
學生在社會中積極熱情、思想活躍、情感豐富,每天接觸大量的道德現象,容易接受正面教育的積極方面,但同時由於知識缺乏,社會經驗不足,分辨力較差,有的學生把不道德的行為概以思想解放,新觀念,予以肯定;甚至把自私自利個人主義看成合乎道德的;把制約不良行為的社會輿論和道德規范斥為落後保守反對。所以應對學生進行道德理論灌輸和教育,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道德評價,使學生分清行為的是非,榮辱,美醜,善惡界限,來提高學生認識水平,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道德問題的討論,舉辦道德知識講座和競賽,還可以組織學生就生活中遇到過的典型事件或常見現象進行討論,在生活中,教師應及時為學生做出道德評價榜樣,這是引導學生提高道德認識關鍵,同時通過有計劃組織學生道德實踐活動,比如為學校和社會做些有益的工作,加深學生道德情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學生道德水平。
三、身教重於言教。
教師要教育學生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行為習慣,除了理論上的說服,更重要的是以榜樣的力量去影響學生,從某種意義上是說:「身教重於言教」,教師應表裡如一,言傳身教,如果教師言行不一,說得漂亮,做得差,這樣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是沒有威信的,優秀的教師應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在政治覺悟,思想境界道德情操方面都應成為學生的楷模,「身教雖為貴,行知不可分」,這是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親切告誡教師的衷言。在教育活動中,無聲的「身教」往往勝於有聲的「言教」,學生的優秀品德,要靠教師的高尚品德來熏陶,教師的「言傳身教」,「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甚至教師每一個細小行為,文明習慣,都會對學生的世界觀和道德品質引起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教師的表率作用,好比一絲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四、注重集體教育和個人教育相結合。
在培養學生高尚思想品質和良好行為習慣時,要注意發揮集體的力量,培養集體主義情感,抓正確的集體輿論形成,啟發學生的良心,利用輿論揚善抑惡,對關心集體,尊重他人用於犧牲,樂於奉獻的行為,理直氣壯地支持宣揚,對於損公肥私,損人利己,講不道德的行為給予譴責,使學生在集體的力量中終止不道德行為,成為品德高尚的人。
五、注重道德行為習慣的培養並不是一日之功。
需要耐心引導和反復強化,所以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有關的行為方式知識,使他們明白哪些行為方式是道德的,哪些行為方式是不道德的,在行為方式的指導中,最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道德智力水平,使學生能夠在不斷地變化的社會環境中選擇正確的道德行為方式,並經常自覺地反復練習和實踐,逐步形成道德習慣。
六、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必須從嚴要求,嚴格執行紀律。
培養和鍛煉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高尚的思想品質,必須從嚴要求,嚴格執行紀律。教師要善於把學生守則和學校有關的規章制度逐項分解,從學生實際出發,提出具體要求和可供量化分析的考核評比標准。紀律一經確定,必須堅決執行,做到有章可循,違章必究。使違紀違法行為得到應有批評和處罰,就同良好行為習慣得到表揚和鼓勵一樣。都有助於培養學生高尚思想品質和良好行為習慣的自覺性。
人都有自己生活領域,學生也不例外,隨年齡的增長,他們的生活范圍越來越廣闊,人與人交往越多,他們必須認識這樣交往。正確處理交往間各種矛盾,但當前大學生並非都有清醒的認識,所以培養大學生樹立高尚品德,使他們在處理相互利益,處理個人和集體利益關系時,採取正確的態度和恰當的行為方式,自覺用社會道德規范自己的言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教師的重要職責,也是為社會造就人才的必經途徑。

Ⅷ 什麼是道德原則,什麼是道德品質它們的關系是什麼

如何理解道德原則、道德品質與道德行為

一、道德原則

道德原則是一定社會或階級對人們的行為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是道德體系的核

心。他是人們立身處世的基本准則,是判斷行為是非、善惡的尺度。

道德原則集中體現了一定社會或階級的根本利益,從道德上規定了個人利益和社會整體利

益之間的關系,以及人們道德行為的整體方向。

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沒有本質區別,兩者是一致的。道德原則是總的道德規范,道德規范

則是比較具體的道德原則,是在一定條件下,一定范圍內的人們立身處世的原則和評價行為

是非、善惡的標准。

道德原則具有具有普遍性、相對穩定性和一貫性的特點。一般說來,經濟基礎、階級關系

不發生根本性的變革,道德原則是不變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是集體主

義,而資產階級根本的道德原則是利己主義。

二、道德品質

道德品質是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原則和規范在社會成員的思想和行為中的體現和

凝結,是人們在處理自己同他人、同社會集體的利益關系時所形成的道德行為習慣。

第一,道德品質是人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的綜合表現。道德行為是道德品質的客

觀內容和表現形式,一定的道德行為持續不斷才形成了一定的道德習慣。

第二,道德意識包括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是構成道德品質

的內在因素。

判斷和評價一個人的道德品質是以他的一貫的道德行為為依據的。

在思想史上,不同時期的倫理學家都對自己階級的成員提出了道德品質的要求。例如:1、

我國古籍《中庸》一書要求社會成員具有「智」、「仁」、「勇」三個品德。

2、古希臘思想家柏拉圖提出了四主德思想,要求臣民具有勇敢、智慧、節制和正義的道德

品質。

3、在社會主義條件下,要求人們具有堅定勇敢、知難而進、積極進取、勇於開拓、自力更

生、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清正廉潔、勵精圖治、無私奉獻等道德品質。

三、道德行為

道德行為是指在一定道德意識支配下表現出來的有利或有害社會和他人的行為。

道德行為具備以下特徵:

1、一定是與他人或社會集體發生利害關系的行為。

2、是自知的行為,即行為者對自己的行為目的有明確認識的行為。

3、是行為者本人意志自願選擇的行為。

因此,也就能夠從道德上對其進行善惡評價,行為者負有道德責任的行為。

道德行為又包括有道德的行為和不道德的行為。

有道德的行為是指符合一定的道德原則和規范的行為,是一種有利於他人、集體和社會的

行為,又叫善的行為。

不道德的行為是指不符合一定的道德原則和規范的行為,是一種有害於他人、集體和社會

的行為,又叫惡的行為。

那種不受道德意識支配,或同人們相互之間的利益無關,又不能進行善惡評價的行為,即

不具有道德意義的行為,稱為非道德行為或非倫理行為。

Ⅸ 道德品質包括什麼

包括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等。

道德品質也稱「專德性」,簡稱「品德」。由道屬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等因素構成。是一定社會的道德原則和規范在個人思想和行為中的體現。在中國社會主義時期,最高尚的、最能體現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利益的是共產主義道德品質。

道德相對主義者認為,道德和文化有密切關系:雖然人類的道德在某些方面有共通性,但是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觀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視的道德元素及其優先性、所持的道德標准也常常有所差異;同樣一種道德,在不同文化社會背景中的外在表現形式、風俗習慣往往也相去甚遠。

(9)道德規范和道德品質擴展閱讀

表徵個人道德的總體特點的范疇。簡稱品德。指體現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要求,並具有穩定性傾向的個人的道德意識和行為的特點。道德品質表現在——

①道德意識,包括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等;

②道德行為,包括道德言語、道德行動和道德習慣等。道德意識引起並調節人們相應的道德行為,道德行為實現、鞏固和深化人們相應的道德意識,二者綜合構成一個人的道德品質狀況。

熱點內容
關於產品責任適用法律的公約 發布:2025-05-21 14:24:23 瀏覽:498
婚姻法孕婦 發布:2025-05-21 14:23:37 瀏覽:89
談再論商法 發布:2025-05-21 14:18:26 瀏覽:439
美國法治健全世界第一 發布:2025-05-21 14:17:30 瀏覽:905
民法典提回 發布:2025-05-21 14:13:11 瀏覽:195
現實社會的精神勝利法 發布:2025-05-21 13:53:33 瀏覽:656
居民小區單元樓各種規章公約 發布:2025-05-21 13:53:19 瀏覽:531
放棄繳納社保聲明是有法律效力的嗎 發布:2025-05-21 13:48:09 瀏覽:773
勞動法陪產假北京 發布:2025-05-21 13:43:00 瀏覽:895
河南英搏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5-21 13:41:02 瀏覽: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