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誠信道德的意義

誠信道德的意義

發布時間: 2021-12-04 06:24:16

⑴ 誠信的重要性(八年級品德)

①誠信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和精神財富,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個重要內容。
②誠信是為人做事的基本准則,是做人的首要之德。
③誠信是協調公共關系的重要條件。
④誠信是公民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
⑤誠信是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
⑥騰訊也是從政執政的基本要求,是人民擁護和支持政府的重要條件。
⑦誠信不僅是一種品行,更是一種責任;不僅是一種聲譽,更是一種資源。就個人而言,誠信是高尚的人格魅力;就企業而言誠信是資本,是財富,是競爭力;就政府而言,誠信是良好的政府形象。

⑵ 誠信對道德建設的作用

誠信是道德建設最重要的核心,堅持誠信才能穩固道德建設。

⑶ 加強誠信道德建設有何意義

最近,中央印發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這是我國面向新世紀、面向加入世貿組織,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加強黨和國家治理的一個重要舉措。《綱要》是時代的產物,是實踐的產物;它反映了我國優良的革命傳統,反映了我國市場經濟條件下,思想道德建設的客觀規律;順應了時代發展的要求,代表了億萬人民強烈願望和迫切心聲。《綱要》的印發,給我們監理人員提出了如何加強監理的「誠信道德」建設,需要我們深思。
一、監理加強誠信道德建設的重要性
1、加強監理的誠信道德建設,是監理行業自律的重要保證。建設監理行業是隨著我國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他的發展離不開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的指導或符合監理行業道德的要求。監理道德建設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引導、規范監理行業的競爭行為,必須與監理自身的生存與發展目標相一致,如果沒有與監理行業相適應的道德建設,市場競爭就使監理行業喪失最終的目標和理想,導致極端利己主義、機會主義、短期行為、見利忘義、背信棄義、假冒行為,使監理行業喪失應有的地位和聲譽。從這個意義上說,監理的誠信道德建設是促進監理行業有序健康發展,昂揚向上的重要保證。
2、加強監理企業的誠信道德建設,是監理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保證。實踐證明,監理時常的競爭不僅是監理企業的技術水平、管理水平、服務意識和取費的競爭。而且是企業的誠實信用和整體素質的競爭。企業的社會信用度高,職業道德好。在監理過程中就會建立起威信,就會取得參加各方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得到社會的認可和肯定。就會吸引更多更廣的顧客,就會有「回頭客」;就會不斷開拓市場,增加市場份額。無數事實說明,哪個監理企業只重視監理任務,不重視信用和道德建設,即使換得企業一時的發展,他終究不會長久。良好的企業信用度和道德水平,是企業的無形資產和寶貴財富,是市場競爭的有效手段,也是監理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保證。
3、恪守誠信道德,是監理工作的性質和任務對監理人員提出的客觀要求。一是建設監理企業在監理過程中,不僅自己要模範的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規范、標准,而且還要嚴格監督參建各方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規范、標准;這就是說監理不僅有守法的要求,還有執法的職能。二是建設監理企業在監理過程中,不僅有協調甲、乙雙方履行合同的權力,而且有處理違約索賠的權力:不僅有控制質量、進度的權力,更重要的有合同價款的支付權;三是監理機構是由高學歷、高知識、高素質的人員組成,在思想道德上就應當有高的水準。如果監理者思想品質惡劣,道德水準很低,一旦心術不正,他比能力低的人對工作、對社會的危害更大。所以嚴格遵守職業道德,是監理工作的性質、任務對監理者提出的客觀要求。

⑷ 誠實守信的意義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在現代經濟社會中,誠信不僅僅是一種道德規范,也是能夠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的重要資源,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更為重要。通用電氣公司在給其股東的一封信中首先講的就是企業誠信問題,「誠信是我們價值觀中最重要的一點。誠信意味著永遠遵循法律的精神。但是,誠信也不遠遠只是個法律問題,它是我們一切關系的核心。」塑造和堅持企業誠信作為企業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對形成支撐企業健康發展的獨特文化特徵,推動企業從優秀邁向卓越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1、誠信是推動企業生產力提高的精神動力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認為,人是生產力中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也是生產力中唯一具有能動性、創造性的主體因素,再好的管理、再好的制度,也需要人來執行和運作。因此,企業的誠信建設,在根本上決定於員工個體的誠信、決定於員工的素質,建設一流的隊伍是推動企業誠信體系建設的保證。塑造企業誠信作為核心價值觀就是高度重視生產力中人的因素,通過精神層面的感召力,使得企業內部真誠相待,從而充分調動廣大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高度認同和支持企業的經營政策和方針,使企業生產力得到進一步的釋放和發展。
2、誠信是促進企業內外有效溝通的橋梁
對企業管理來說,管理的主體是人,人的因素是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所有的管理問題歸根結底都是溝通的問題。煙草行業轉型時期矛盾的多元、多樣、多變,決定了有效溝通的廣泛性、包容性和深刻性。行業改革越深入,越要做好溝通疏導工作。溝通就是讓思想觀念不斷的獲得解放,使人與人之間誠信友愛、和睦相處、團結互助、共同發展。溝通是構建「責任煙草、誠信煙草、和諧煙草」的題中之義,是煙草行業自主管理、自我調節的重要機能,也是推動煙草行業進步的必要條件和動力。能否進行思想、情感、心靈上的有效溝通,不僅僅是工作方法,工作態度問題,對於煙草行業而言,還是能否最廣泛最充分的調動廣大幹部職工的積極性,提高「三個滿意」,是事關煙草行業改革發展穩定協調推進的大問題。一個企業有了樂於溝通的誠信文化環境,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就多,友情就多,心氣就順,人氣就旺,就有利於克服部門之間的本位主義,培養和激發員工的主人翁精神,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誠信才有溝通,有溝通才有活水,有活水才有活力。「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只能是死水一潭,不會有充滿活力的和諧局面。
3、誠信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石
企業凝聚力是企業生命力和企業活力的重要標志,而企業誠信則是增強企業凝聚力的源泉。一方面,誠信作為企業文化的核心價值觀,能夠把企業在長期奮斗中形成的優良品質、頑強作風挖掘和提煉出來,成為大家認同和遵從的價值規范,有助於把各級員工對企業的樸素情感升華為強烈的責任心和自豪感,把敬業愛崗的自發意識轉化為員工的自覺行動,使每位個體的積極性凝聚為一個整體,從而增強企業的生命力和活力。另一方面,企業對外誠實守信,就能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從而不斷贏得創業和發展的機遇,其信譽度就會不斷提高。煙草流通企業的對外誠信尤其是對廣大零售戶做出的承諾需要全體幹部職工共同來實現,每位不同崗位的員工,都要在誠信這個問題上,在各自的崗位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具體的履行工作職責上、在言行舉止上都要十分注重誠信這個問題,無論是在專賣管理還是營銷工作上,對零售戶一旦做出承諾就一定要兌現,做不到的就不要承諾,絕不能失信於零售戶。只有堅持做到「內誠外信」的企業才能擁有更多的合作客戶並與其建立「共生共贏」的合作關系。而一個失信的企業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最終在未來市場競爭中被淘汰。
4、誠信是企業獲得最大利潤的基礎。
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是以經濟利益的最大化為目標,而真正持久的經濟效益來自於誠信經營。隨著煙草行業以市場化為取向的改革不斷深入,卷煙消費市場日益由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零售戶作為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最寶貴資源,愈加成為煙草公司關注的核心。這種情況下,煙草公司在客戶關系管理中只有以誠信服務為前提,才能切實保證煙草企業員工與廣大零售戶進行深入的交流,增進彼此的了解和認知,與零售戶建立符合彼此要求的誠信服務體系,使零售戶對煙草流通企業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從而拉近企業與零售戶的距離,使零售戶理解、支持、配合煙草流通企業的各項經營與管理活動,成為煙草公司忠誠的客戶。只有真正贏得零售戶,提高零售戶對煙草公司的滿意度和忠誠度,煙草公司才能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更好更快的開拓市場,才能保證企業經濟效益的平穩、健康、可持續增長,在更長遠的時間跨度上獲得最大利潤。

⑸ 大學生樹立誠信道德有什麼重要意義

同學,你也下午考思修吧!
誠信和道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當回代大學生的我們,應該答繼承和發揚。大學生的誠信意識、誠信行為、誠信品質,關系良好社會風尚的形成,關系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在一定意義上關繫到中華民族的未來。所以我們大學生要自覺加強誠信道德建設,把誠信道德作為高尚的人生追求、優良的學習品質、立身處世的個別本原則。
誠信是大學生樹立理想信念的基礎。大學生只有養成誠信實用的道德品質,才能真正忠誠於國家和民族的事業,牢固樹立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終生奮斗的理想信念。
誠信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前提。大學生只有誠實守信為重點,加強思想道德修養,講誠信、講道德,言必行、行必果,誠心做事、誠實做人,言行一致、表裡如一。自覺端正態度,堅守道德、規范,才能不斷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實現全面發展。
誠信道德是大學生進入社會的「通行證」。大學生只有樹立誠信為本、操守為重的信用意識和道德觀念,才能得到社會的認可,成為高素質人才,承擔起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

⑹ 大學生樹立誠信,道德的意義有哪些

從前古人老是說,抄華夏重信襲義,而蠻夷貪婪,人面獸心。」人無信,無以立。不講誠信,註定成不了大事。誠信作為人為人處世的根本,是基本的做人准則。
往大里說,《經濟增長》中的名言:社會沒有建立起一個高效的低成本的合約執行體系,是第三世界國家一直處於貧困並且還將處於貧困的最根本原因。

⑺ 誠信的意義和重要性

1. 個人來說:誠信是一種美德 ,內誠於心,外誠與人,誠實守信是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誠實守信是一個人立足社會的基礎,也是一個人應有的基本道德品質。只有憑借誠信正直,才能擁有晉升、發展的機會,才能獲得永久的成功。
2. 誠信比金錢更重要,生活在社會之中,每個人都希望在工作中體現出自己的一份個人價值,這就需要別人的配合和信任。沒有別人的合作,一個人很難進行正常的生活、工作;而沒有別人的信任,就無法進行有效的合作,更談不上卓越的成就了。企業的員工在與他人相處中,如果缺乏誠信,就會有損自己的形象,在職業生涯道路上,也很難行走。只有憑借誠信正直,才能擁有晉升、發展的機會,才能獲得永久的成功。一個人要獲得別人的信任,其前提是自己要誠實守信。
3. 誠信是企業和事業單位的立業之本。誠信作為一項普遍適用的道德原則和規范,是建立行業之間、單位之間良性互動關系的道德杠桿。誠實守信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規范。企業事業單位的活動都是人的活動,為了發展就不能不講求誠信。誠信不僅產生效益和物化的社會財富,而且產生和諧和精神化的社會財富。在市場經濟社會,「顧客就是上帝」,市場是鐵面無私的審判官。企業如果背叛上帝,不誠實經營,一味走歪門斜道,其結果必然是被市場所淘汰。誠信是塑造企業形象和贏得企業信譽的基石,是競爭中克敵制勝的重要砝碼,是現代企業的命根子。
4. 誠信是國家政府的立國之本。國家的主體是人民,國家的主權也歸屬於人民。中國古代政治倫理強調「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認為國家的領導者應當以誠心誠意的態度和方法去取信於民,進而達到人民安居樂業,國家太平清明。失去人民的信任便失去了權力合法性的依據。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建設高度的民主政治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重要任務。

⑻ 如何理解誠信何道德價值觀的意義

1、誠信的含義
誠信原則包括誠實和守信兩個方面的含義:
①誠實就是真實無欺,不說假話(善意謊言除外,對敵人不說真話)。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
②守信就是講求信用、實踐諾言。
2、誠信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重要內容
①社會主義核價值觀
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八大報告
②社會主義道德規范
個人品德(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職業道德: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3、誠實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設的重點
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誠實守信為重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別要加強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引導人們在遵守基本行為准則的基礎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十六大報告
①誠實守信是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
②誠實守信是個人品德和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
③誠實守信是立身做人的基本准則。
4、誠信是個人發展和生活幸福的重要條件
2000年2月,美國出版《百萬富翁的智慧》,1300位百萬富翁把誠實守信擺在第一位。

⑼ 誠信的意義是什麼

1、誠信的含義、 誠者,真誠、真實;信者,誠實、不欺。誠信者,誠實而守信也。誠信,作為中國古代的道德規范,歷來為人們所推崇和提倡。儒家以「誠」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最高道德范疇,認為「誠者,天地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離婁上》),認為「禮所以觀忠、信、仁、義也……信所以守也」(《國語·周語上》)。孔子認為「信」是朋友之間交往的重要准則,把「信」作為「仁」的重要表現之一,要求「敬事而信」,「謹而信」。後來的儒學家們發展和完善了孔孟的「誠」和「信」,他們將「誠」視為「聖人之情」,是至靜至靈寂然不動的「心」(精神)(唐·李翱);將「誠」用以為至高無上的宇宙本體,認為「誠者,聖人之本。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誠之源也」(北宋·周敦頤);甚至認為「誠」這一精神實體有化生萬物的作用:「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始終,不誠無物」(《中庸》),以「誠」為宇宙的一般規律,並以「知」「行」關系去闡述「誠」與「明」的關系(明末清初·王夫之)。總之,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史中,誠信始終作為一種「善德」為社會各階層所推崇;誠信之光始終普照著人類從蒙昧走向文明,從農耕文明走向商業文明。 2、誠信缺失的危害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對個人而言,誠信乃立人之本,是做人處世的基本准則,是每個公民正確的道德取向。從修身的角度看,誠信是人內心升起的太陽,可以照亮自己,也可以溫暖別人;誠信是一把金鑰匙,可以打開人的心鎖,也可以打開知識和財富的大門;誠信綻放著生命之美,生活因它而多姿,人生因它而多彩。對企業而言,誠信是其賴以生存的根本;對城市而言,誠信等同於它發展的機遇;對國家民族而言,誠信是其繁榮昌盛、自強自立的基礎。而一旦誠信缺失,危害甚大。墨子雲:「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言一朝不信,人就會失掉立身之本,企業就會失掉生存之根,城市就會失掉發展之機,國家民族就會失掉興盛之源。老子曰:「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誠信是市場經濟持續發展的道德基礎。一旦誠信缺失,社會上便會欺詐成風,市場混亂,道德淪喪,人心惟危。當今社會,假冒偽劣商品泛濫,假文憑假學歷盛行,假政績假數字屢禁不絕,信用欺詐防不勝防,假新聞假廣告層出不窮,正是誠信缺失的具體體現。據悉,中國每年因為信用缺失而導致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高達5855億元,相當於中國年財政收入的37%,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每年因此至少減少兩個百分點。由此可見,誠信的缺失,將會影響社會的發展,阻礙人類文明的進程。 3、現代誠信是對傳統誠信的傳承與超越 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和其它優秀文化傳統一樣,不同時代有不同的特點,每一個時代都會賦予它不同的內涵,都會為它打上政治、經濟和階級的烙印。作為一種道德規范,現代誠信既是對傳統誠信的傳承,又是對傳統誠信的發展和超越。和傳統誠信相比,現代誠信有如下特點: 一是調整社會生活的內容更為廣泛。傳統的農耕社會,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由於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限制,交通落後,信息閉塞,人的活動范圍很小,人與人之間交冬天的范圍很窄,交往的頻率很低。除了少數經商的人群外,社會生活的主體人群之間的交流一般是局限於親戚、朋友和熟人之間。而誠信作為一種道德規范,它調整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交往,如果調整主體缺失,這種規范對社會生活的作用也就降價。曾子曰:「與朋友交而不信乎?」《禮樂記》雲:「著誠去偽,禮之經也。」可見,在古代,儒家所推崇的「信」也多是朋友之「信」,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大義中,「信」在很大程度上局限於「修身齊家」這一層面上。現代社會,社會生產力水平大大提高,信息暢通,交通方便,人類社會逐漸由農耕文明走向商業文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范圍擴大,交流的機會增多,交流合作的形式逐漸多樣化,交流的對象也由熟悉的人群擴展到陌生的人群。特別是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信息網路化,經濟全球化,人與人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團體與團體之間,城市與城市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誠信這一道德規范所調整范圍已擴展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熟人朋友的日常生活交往,大到國家政治經濟組織之間的交往與合作。現代誠信已超越了傳統意義的誠信,具有了更深廣的內涵,已從「修身齊家」的層面擴展到「治國平天下」的層面。中國共產黨「十六大」提出了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治國方略,其中「德」的重要內容便是「誠信」。 二是誠信缺的危害更大。由於農耕文明時代人們的交流多限於親戚朋友熟人之間,傳統誠信只是居於「修身齊家」的層面,誠信的缺失往往是傷害親戚朋友熟人的感情,失朋友之「義」,是個人修養的缺失,是道德取向的偏差,是人性的墮落。而現代誠信一旦缺失,不但個人失去立身之本,而且還會影響一個企業、一座城市、一個國家民族的生存和發展。一言足以興邦,一諾豈止千金。一次金融詐騙,可導致上億的資金流失;一紙合同不履行,會使一個企業破產;一言承諾失信,可使一個國家威信掃地。

⑽ 誠信的意義

「誠抄信」是立身之本,處世之寶。襲人生立於世間數十年,必須不斷學習,以獲得知識、增進知識,知識既是個人謀生的工具,也是個人為社會服務的工具。但是,要真正做個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光靠「知識」工具是不夠的,還必須有正確的價值觀去指導,否則,知識也可能成為滋生罪惡的工具。「誠信」精神就是培養人的高尚道德情操、指引人們正確處理各種關系的重要道德准則。個人以誠立身,就會做到公正無私、不偏不倚,講究信用,就能守法、受約、取信於人,就能妥善處理好人與人、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想想自己。如果不誠實了,不小心撒了一個謊。心裡一定不好受吧?守信用是與人交往很重要的原則。只有守信用,別人才會相信你。掏出心與你交朋友。

拓展資料:

誠信

"誠"字首見於《尚書》。但作為實詞使用,卻最早見於《左傳》:"明允篤誠",疏雲:"誠者,實也。"又見於《易·文言》:"閑邪存其誠","修辭立其誠",疏雲:"誠謂誠實。"又見於《禮記·樂記》:"著誠雲偽",疏雲:"誠謂誠信也。"

熱點內容
殺枉法法官 發布:2025-05-21 08:37:44 瀏覽:179
高校法學教師 發布:2025-05-21 08:22:05 瀏覽:590
經濟法的謙抑性 發布:2025-05-21 08:20:38 瀏覽:540
司法援助熱線 發布:2025-05-21 08:20:34 瀏覽:347
房產出資證明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21 08:09:14 瀏覽:87
公司法歷年司考真題 發布:2025-05-21 08:07:03 瀏覽:215
趙孟頫書道德經 發布:2025-05-21 07:53:20 瀏覽:330
國際經濟法app 發布:2025-05-21 07:49:30 瀏覽:584
司法處罰法 發布:2025-05-21 07:42:19 瀏覽:881
醫用過期耗材的規章 發布:2025-05-21 07:31:23 瀏覽: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