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著名案例
1. 法學案例
當然屬於犯罪,至少屬於過失殺人罪,嚴重的可能按照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論處
2. 求推薦一本好的法律案例書
值得推薦的法律案例書:
(1)最高人民法院中國應用法研究所:《人民法院案例專選》,屬人民法院出版社歷年依次出版。
這是一套連續出版物,每年出四輯(現在似乎還出了月刊),所選案例都是非常有代表的案例,即便不自己動手分析,僅僅是閱讀這些案例都非常有幫助。建議從後往前,一本本閱讀其中的民事案例。最好是能夠挑選自己感興趣的,動手寫寫分析報告)
(2)王澤鑒:《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1-8冊),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王澤鑒教授的這八本書被戲稱為「天龍八部」。其在兩岸民法學界的影響是無法估量的,而王教授的寫作模式也一再被兩岸民法學者模仿,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王氏案例分析模式,雖然略嫌僵化,卻也充分展現了法學研究中學術性與規范性。
(3)王利明《民法疑難案例研究》中國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
記得讀研究生時,王利明老師曾出版《合同法疑難問題研究》,被民法學研究生們奉若至寶。此書是王利明教授在以往的《合同法疑難問題研究》等著作的基礎上完善而成的,其中分析的很多問題是民法中非常重要的問題。
3. 在日常生活中有關法律的10個例子
1,早晨來上班,你過馬路要遵守道路安全交通法。
2,路過菜市場,內買了煎餅果子。他要約容,你承諾,跟攤主形成買賣合同。
3.來到所里,有個當事人來交代理費,沒帶夠,給所里打了個條。當事人跟所里形成了債權債務關系。
4,坐在電腦前,打不開電腦,壞了,讓人來維修。你跟維修人員之間建立了合同法上的加工承攬關系。
5,人家維修完了,讓你掏錢結賬,突然發現錢包不見了。原來被小偷偷了,小偷的行為是盜竊行為。應受到法律制裁。這是刑事法律關系。
6.你向公安機關報警,公安機關以過年放假不出警,你起訴公安局,屬於行政訴訟。你與公安機關之間形成行政法律關系。
7.公安機關敗訴了,需要承擔賠償責任。按照國家賠償法賠償了你的損失。這屬於國家賠償法調整的范圍。
8,你很高興,請大夥去吃飯,到飯店,與飯店形成合同關系。
9,在飯店吃飯,你拚命勸大夥喝酒,結果導致一人酒後腸胃出血,朋友起訴你,與你形成了侵權法律關系。
10,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很多,比如結婚得達到法定條件,離婚得符合法定標准啊。
4. 我要寫一篇法學典型案例分析,所以要選一個典型案例
我也要寫~
5. 經典法律案例
以下均是我平時和大學用得挺多的。
http://www.lawspirit.com/
http://www.doj.gov.hk/chi/laws/
http://www.chinalawinfo.com/
http://www.law-star.com/
http://www.legislation.gov.hk/chi/index.htm
尤其是第一個和北大得,能找到很多東西。其實每個好一些得大學你只要輸入他們的名稱比如哈佛就會有法學的信息。
所以這些我就不在列的。
6. 法學案例分析 高分
1、案由:李某、陳某、王某綁架案。
2、案件焦點:對被告李某、陳某、王某的行為應如何定性。三人都有共同綁架預謀,准備了作案工具,並且實施綁架行為。但是,每個人的行為有所不同,但並不影響綁架的性質。
3、爭議與分歧意見:一是被告人李某假裝打電話給別人,讓對方在第二天拿10000元現金來,其用意是將吳某以10000元的價款賣出去,便於其向吳某要錢,又涉嫌拐賣婦女(預備)罪。二是被告陳某對吳某謊稱只要吳某答應與其發生性關系就可以找機會偷偷送走她,有涉嫌強奸(預備)罪。
4、結論:已經構成綁架罪。
(1)綁架罪是指利用被綁架人的近親或者其他人對被綁架人安危的憂慮,以勒索財物或滿足其他不法要求為目的,使用暴力、脅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或以實力控制他人的行為。
(2)綁架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且以勒索他人財物為目的或者以他人作為人質為目的,所謂以勒索財物為目的,是指行為人綁架被害人的目的在於以加害被害人相威脅,迫使被害人的近親屬交給其財物,這里的財物包括貨幣、有價證券、金銀財寶等具有經濟價值的物品或財產性利益。被告人李某夥同陳某、王某預謀綁架女性來賺取錢財存在綁架的直接故意。
(3)綁架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以暴力、脅迫劫持他人的行為。所謂暴力是指直接對被害人身體實施了強制,如掐脖子、強行帶走等行為。
(4)綁架罪與非法拘禁罪實際上存在特殊與一般的關系,兩者都是侵犯他人人身自由權利的犯罪,而且,綁架罪在客觀上也必然表現為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行為,剝奪的方法與非法拘禁罪的方法沒有質的區別,都可以是暴力、脅迫或其他方法;非法拘禁罪也可以由綁架方法構成;兩罪中將被害人綁架、劫持的空間特點也一樣,既可以是就地不動,也可以是將被害人擄離原所在地。綁架罪與非法拘禁罪的區別主要在於,綁架罪的構成不僅要求有非法剝奪人身自由的行為,而且要求有勒索財物或滿足行為人不法要求的目的以及與此相應的勒財或提出不法要求的實行行為。而非法拘禁罪僅要求行為人具有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目的。實踐中,涉及綁架罪與非法拘禁罪界限區分問題的主要是為索債而綁架、扣押人質的案件。刑法第238條第3款明確規定:為索取債務而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以非法拘禁罪定罪處罰。對於索債而綁架、扣押人質的案件,處理時應注意。我們認為可從這樣幾個方面注意區別非法拘禁罪與綁架罪的界限:(1)刑法第239條第3款規定的「為索取債務而非法扣押、拘禁他人」,指的是合法債務,為索取非法債務如賭博債而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應以綁架罪定罪處罰。債權債務關系不明的,行為人確系出於索取合法債務的目的而實施綁架行為的,應以非法拘禁罪定性。但是,對於行為人與他人有債權債務關系而綁架、扣押人質的案件,也要認真考察行為人的真實意圖,對行為人綁架、扣押人質而目的不在於索取債務的,對行為人仍要以綁架罪定罪處罰。最高人民法院在2000年6月30日通過、2000年7月19日施行的《關於對為索取法律不予保護的債務非法拘禁他人行為如何定罪問題的解釋》明確規定:「行為人為索取高利貸、賭債等法律不予保護的債務,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刑法第238條的規定定罪處罰」,即應定為非法拘禁罪。(2)為索取債務綁架他人後,向被綁架人的近親屬或其他人索得債務後,又索取額外財物或以人質相挾提出其他不法要求的,行為人同時觸犯非法拘禁罪和綁架罪兩個罪名。但應視此情況為想像競合犯(實施一個索取財物行為,而財物中既有債務又有額外財物時)或吸收犯的形態,對行為人以綁架罪一罪處理。
7. 10個法律案例分析
一、2002年2月,建材公司與建築隊訂立鋼材購銷合同,約定於 5月30日前在建築隊施工工地交貨。三天後建材公司又與軋鋼廠訂立合同,由軋鋼廠向建材公司提供一批鋼材,5月30日前送至建築隊施工工地。5月30日建築隊未收到鋼材,即向建材公司催貨,建材公司立即催促軋鋼廠,軋鋼廠提出因原材料和燃料問題,本廠鋼材產量下降,要求推遲一個月供貨。當時市場上鋼材緊缺,建材公司一時難以組織貨源,建築隊因而停工待料造成經濟損失30萬元。建築隊要求建材公司賠償損失,建材公司認為責任在軋鋼廠,要求建築隊直接向軋鋼廠索賠。 請問:
1、建築隊能否直接向軋鋼廠索賠?為什麼?
2、本案中包含哪幾個合同關系?
二、大名農場向多家果品加工企業寄送了水果品種簡介及價目表。甲企業收到後,立即回電表示希望按照價目表所列價格購買蘋果100噸,並要求一周內運至指定地點。農場收到電報後立即裝車發貨。第五天,大名農場將蘋果運至指定地點。此時,當地水果已經大幅度降價,甲企業遂要求農場按市場價銷售。遭到拒絕後,甲企業拒不收貨,並表示自己不收貨因雙方合同不成立。大名農場則認為合同已經成立,便訴至法院,要求甲企業履行合同。
請問:
1、大名農場向果品加工企業發出價目表的行為是要約還是要約邀請?為什麼?
2、本案中的合同是否成立?為什麼?
三、服裝廠與紡織廠簽訂了一份布料購銷合同,約定紡織廠向服裝廠提供10000m米高檔布料,分兩次在3個月供貨,服裝廠收到全部貨物後向紡織廠支付 100萬元價款。紡織廠在提供了第一批布料後發現,服裝廠資產狀況嚴重惡化,涉及大量訴訟案件,已均系敗訴方,已無能力履行100萬元給付義務。而且,還發現服裝廠在不斷以低價向外轉移財產。紡織廠便決定停止向服裝廠供貨,並要求其提供擔保。服裝廠則認為紡織廠的行為構成違約,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請問:
1、紡織廠是否違約?
2、紡織廠行使的是何種權利,該權利應依照何種程序行使?
四、甲公司欠乙公司貨款50萬元,雙方約定1999年12月31日還清該欠款(甲公司現有資金為20萬)。甲公司還擁有對丙公司的40萬元債權,1999年11月20日到期,但丙公司沒有按約定還款,甲公司也對其提起要求。1999年12月10日甲公司宣布,鑒於丙公司經營狀況惡化,難以還債。故減免其50%的債務。1999年12月31日,甲公司以沒有還款能力為由,未向乙公司還債。乙公司訴至法院,要求對甲公司的財產進行保全。請問:
1、我國合同法規定的債的保全部包括哪些方式?
2、乙公司應當怎樣行使權利以保全自己的債權?
五、紅星小學與甲企業於2001年5月簽訂了一份校服加工合同。合同約定,2個月後甲企業交付1000套校服,紅星小學支付價款。由於甲企業業務量大,未能在約定的交貨期限內交付貨物,致使紅星小學多次臨時租借服裝參加活動,造成較大的損失。紅星小學認為甲企業已經違約,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甲企業則辯稱,自己沒有按期交貨是因訂單太多,工作量過大,並非故意拖延,因而認為主觀上不具有故意,不構成違約,不應承擔違約責任。
請問:
1、簡述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並分析甲企業是否構成違約?
2、如果甲企業違約,則其承擔違約責任的形式有哪些?
六、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一份買賣合同.雙方約定:甲公司向乙公司供應優質大米100噸,甲公司送貨上門;乙公司收貨後3個月內付清貨款。甲公司委託丙公司運輸,丙公司因業務繁忙,僅將其中80噸按期運至指定地點。另20噸逾期運達且因在運輸中遭雨淋而變質。
請問::
1、甲公司是否對乙公司構成違約?為什麼?
2、乙公司能否直接要求丙公司承擔違約責任 ? 為什麼?
Ch2 合同法
一、
1、本案中軋鋼廠與建材公司約定在建築對施工工地交貨,是向第三人履行交貨義務,但這並不能使第三人成為合同當事人。債務人未向第三人履行的,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即軋鋼廠只向建材公司承擔責任,而不需向第三人建築隊承擔責任。因此,建築隊無權直接向軋鋼廠索賠。
2、本案中包含兩個合同關系,一個是建材公司和建築隊之間的購銷合同,另一個是軋鋼廠和建材公司之間的購銷合同。
二、
1、大名農場向果品加工企業寄送價目表的行為屬於要約邀請,即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
2、本案中,甲企業向大名農場發出的回電,內容清楚、具體,屬於要約,具有法律上的約束力;而大名農場接電後立即裝車發貨。並在約定時間運至指定地點,是以實際履行合同的行為進行了承諾(我合同法規定。承諾應當以通知的形式做出,但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表明可以以通過行為做出承諾的除外)。因此,雙方的合同已經成立,合同自承諾生效時成立。甲企業應承擔違約責任。
三、1、紡織廠只要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服裝廠喪失了履行合同的能力,就可以根據合同法的規定行使不安抗辯權,中止履行合同,其行為不構成違約。
2、紡織廠行使的是不安抗辯權。不安抗辯權的行使必須遵循法律規定的程序要求,即紡織廠應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對方的償債能降低,才能通知對方暫時中止履行;中止合同後,可要求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提供擔保。如果對方仍未恢復履行能力或者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才可以解除合同。
四、1、我國合同法中規定,債的保全有兩種形式,即債權人享有撤銷權和代位權。
2、本案中,甲公司怠於行使其對丙公司的40萬元到期債權,損害了債權人乙公司的利益,對此,乙公司可以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該債權。
甲公司在自己只有20萬元的情況下,宣布減免丙公司的債務,致使自己不能向乙公司履行還款義務,屬於不當處分自己財產,損害了乙公司的利益。乙公司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甲公司減免債務的行為。
五、1、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是:一方有違約行為(即沒有適當履行合同義務);沒有法定免責事由。本案中甲企業未履行合同義務,也沒有可免責的事由,構成了違約,應依法承擔違約責任。
2、合同法規定,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有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等。本案中,紅星小學可以要求甲企業承擔繼續履行合同、賠償損失等責任。
六、1、甲公司未在約定時間向乙公司履行全部合同義務,對乙公司構成了違約。
2、丙公司與乙公司無合同關系。丙公司逾期運貨僅對甲公司構成違約。丙公司向甲公司承擔責任即可,故乙公司不能直接要求丙公司承擔違約責任,可以要求甲公司承擔違約責任。
8. 有關法律的幾個案例
不違法。二者是夫妻,夫妻存續期間妻子有權處理共同財產且還是為了給甲治病
孟某是否有產權證?
(1)第一份買賣合同無效,第二份有效
(2)無效。李勇16歲時還未成年,且與姚剛沒有監護關系
9. 1500字法律經典案例
2000年9月,某廠女工王某從工廠下班回家途中,被一名歹徒攔路強奸。為查找和告發作案人,王某及時向當地公安派出所報了案,還向鄰居和丈夫說了被強奸的事實。一周以後,夫妻之間因此而發生口角,被害人王某服毒自殺(幸及時送醫院搶救,未死)。破案後,被害人王某向人民法院要求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讓被告人(強奸者)賠償因自殺搶救而花費的醫葯費用。
問:在這樣的情況,王某是否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理由是什麼?
參考答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的規定, 被害人由於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所謂物質損失,也就是經濟損失。被害人由於被告人的犯罪而遭受的精神、人格、名譽和婚姻家庭關系等方面的損失,不能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而要求經濟賠償。
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只能以犯罪行為直接引起的物質損失為條件,如被告人行凶傷害,致使被害人傷殘,需要治療的費用;再比如由於被告人盜竊、搶劫,致使被害人遭受物質損失的,則被害人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因被告人強奸、污辱造成被害人精神痛苦,而被害人沒有直接遭受物質損失的,也就不能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在上述情況中,被害人服毒自殺後的搶救醫療費用,並不是由被告人犯罪行為直接引起的,因此被害人王某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而要求經濟賠償是沒有法律依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