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綁架軍人
『壹』 軍人為人民服務而犧牲是道德綁架嗎
解放軍是人民的子弟兵,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讓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和美德,並非道德綁架。
『貳』 道德綁架軍人讓座的還有臉嗎
一則關於軍校畢業的學生在高鐵上先被抱怨沒有主動讓座,隨後打臉的消息。因為這個事情,我們辦公室的幾個九零後也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而今天我想就這個問題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當然了僅代表個人意見
『叄』 都是道德綁架,把一切都看理所應當。有個小戰士緊急歸隊,從軍人窗口優先買個票怎麼了我本來結束休假安
支持你。這社道!
『肆』 誰說軍人必須讓座,是應該還是道德綁架
讓不讓座每個人都可以自由決定,沒有任何一條法律規定軍人就一定要讓座。所以是道德綁架!
『伍』 軍人讓座,道德綁架何時休
對軍人讓座有較高要求,包括在長途汽車和火車上;軍人單獨外出一般穿便衣。
1、道德綁架是施加某種壓力讓人們做與道德相關的事情。比如,大學生站在食堂門口為災區募捐,見到老師來吃飯,就上前說:「老師你也捐點兒錢吧!」
2、我們要力戒對別人進行道德綁架,與人為善;
3、我們要防範別人進行的道德綁架,避免尷尬。
遭遇道德綁架,應對要點包括:
①根據道德規范,說明自己沒有這種義務;
②說明自己也有困難,愛莫能助;
③提供解困之路,告訴TA找民警、主管人員和有關部門。
『陸』 什麼叫做道德綁架
道德綁架,是指人們以道德的名義,利用過高的甚至不切實際的標准要求、脅迫或攻擊別人並左右其行為的一種現象。
對於「道德綁架」的理解,社會觀點大致可分為以下兩種,分別代表了「保守主義」和「自由主義。
觀點一(保守主義):但是,如果一個人連道德底線都沒達到,連道德義務都沒盡到,用道德底線的標准、盡道德義務的要求對他進行道德判斷就不僅不是道德綁架,相反是在捍衛作為一種「公共善」的道德。那些把什麼都稱之為「道德綁架」的人,等於連這樣的道德底線和道德義務都要取消。
觀點二(自由主義):「道德」一詞的存在,目的在於個人的修身養性與精神發展,並進而形成群體性的「寬容」、「理解」、以及「尊重」。其存在不同於並高於法律,沒有任何強制性和規范性,是一種對模糊的「善」與「美」的渴望與追求,紮根於人的本性之中。且不論社會對「道德底線」和「道德臨界點」的所在並沒有一個很好的定性——「道德底線」 一詞本身概念極其模糊,哪怕一個人跨越了「道德底線」,但凡他的行為還在法律范疇允許之內,其行為就可以被接納和理解。僅有對逾越法律底線的行為,社會才能夠比較客觀地評價其行為為「錯誤」。但在一般情況下用「個人道德標准」或是毫無明確定性的所謂的「社會道德標准(公共善)」,即「道德底線論」對沒有違背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的道德批判(例如對「不給老弱病殘讓座」進行批判),從根本上即是「道德綁架」。所以,正因為「道德」本身並不存在「義務」屬性,「道德義務」一詞犯了邏輯上的錯誤,本身不應存在。
拓展資料
所謂的「道德綁架」,可能是在用聖人或超人的標准要求普通人,用美德來要求道德義務,主要是源於群體思想覺悟低,資源分配不均勻所產生的不平衡心理。 比如,要求一個軍人捨身救人,否則就要譴責,這就是道德綁架;要求一個富人掏錢支持希望工程,這盡管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一個人不掏就要譴責,這也是道德綁架,因為這並非他的道德義務;要求一個人代表團體去隨機抽獎,如果抽不到就是損害了團體利益就要受譴責,這同樣是道德綁架。「道德綁架」之所以發生,除去人的精神結構不談,根源就是道德判斷邏輯的混亂。網頁鏈接
『柒』 為什麼道德綁架,紙上談兵的人很討厭
道德綁架,紙上談兵的人是一種不切實際的人,因為此人本就是一個不講道德的人,所以令人討厭,紙上談兵,只會說不會做,還有一種人就是自以為是,老子天下第一,處處給人說教的人更是令人厭惡,還自以為貓會爬樹是老虎教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