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州的立法權

州的立法權

發布時間: 2021-12-12 03:44:38

A. 根據我國立法法規定,哪些地級市享有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

2015年3月1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會第三次會議決定對《立法法》作出修改:地方立法權擴至所有設區的市。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七十二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

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對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事項制定地方性法規,法律對設區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規的事項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設區的市的地方性法規須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施行。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報請批準的地方性法規,應當對其合法性進行審查,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不抵觸的,應當在四個月內予以批准。

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對報請批準的設區的市的地方性法規進行審查時,發現其同本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的規章相抵觸的,應當作出處理決定。

除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已經批準的較大的市以外,其他設區的市開始制定地方性法規的具體步驟和時間,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綜合考慮本省、自治區所轄的設區的市的人口數量、地域面積、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以及立法需求、立法能力等因素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可以依照本條第二款規定行使設區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規的職權。自治州開始制定地方性法規的具體步驟和時間,依照前款規定確定。

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已經批準的較大的市已經制定的地方性法規,涉及本條第二款規定事項范圍以外的,繼續有效。

B. 美國的州有什麼權利

一、美國聯邦與州權利劃分的意義:
美國聯邦政府體現了分權和制衡的原則,確立了三權分立,立法歸議會,行政歸總統,司法獨立的國家政治體制。聯邦和州在各自的權力范圍內享有最高權力,包括獨立的司法權。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聯邦政府的權利要大於州政府的,比如徵收稅賦,鑄造貨幣,宣戰等這些都是國會的權利。某種意義上來說,美國聯邦政府與州的關系類似於咱們香港和大陸的關系。

二、美國聯邦制的原則和特點:
美國從歷史來看,不像單一制國家那樣一般是先有國家,後有地方,即由中央政府設立、合並或撤消地方行政單位,確定和變更行政區劃,並授予地方政府某些權力。美國是先有州,後有國,全國政府的權力是來自原來的獨立的各國所變成的州,但它又不同於邦聯制,在邦聯體制下,由各盟國把某些權力「授予」邦聯的統一機構,邦聯機構只有獲得各盟國的一致同意才能採取某些行動,更重要的是:各盟國隨時可以收回它所授予的權力,這意味著它隨時可以退出邦聯。而美國的全國政府的權力是由原來的各國讓與的(delegate),不是授予而是轉讓、委託給全國政府一部分權力,權力一經讓與,並經憲法所規定,便不能再索回。因此,美國聯邦制的特點就是:由聯邦憲法將政府權力劃分給全國政府和各州政府,分別授予了重要職能,全國政府和州政府雙方的權力都不是由對方授予的,而是由憲法賦予的。
聯邦制的上述特徵,形成了美國聯邦制的一系列原則。這些原則也被稱為聯邦主義,雖然這些原則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解釋和運用,兩百多年來有很大變化,但仍有某些重要原則作為聯邦主義的基礎:
1、聯邦高於州的地位。
這條原則集中體現在美國憲法第六條的規定,即所謂「本憲法和根據本憲法所制定的合眾國法律,以及根據合眾國的權力已締結或將締結的一切條約,皆為全國的最高法律;每個州的法官均應受其約束,即使州的憲法和法律的任何條款與之相抵觸。」此項條款被稱為「至高無上條款」,雖然主要是規定聯邦憲法、根據憲法所制定的聯邦法律和聯邦權力所締結的條約在全國的最高地位,但其意義則在於肯定了聯邦高於州的地位。
此外,外交、國防、貨幣等領域的權力均屬於聯邦政府,州不得締結條約和結成聯盟,不得頒發捕獲敵船的許可狀,不得鑄造貨幣和發行紙幣,未經國會同意,州不得徵收關稅,不得在和平時期保持軍隊,不得進行戰爭,不得締結協定等。在司法領域,合眾國為一方當事人的訴訟、兩個或兩個以上州之間的訴訟、不同州公民之間的訴訟,均屬於聯邦司法權的管轄范圍。雖然一些美國學者認為主權是在州政府和全國政府之間劃分,但從這些條款看,美國的州並不具有國家的地位。
因此,所謂州權並不是國家主權意義上的主權。早在1819年,美國最高法院首席法官馬歇爾就在「麥卡洛克訴馬里蘭案」中對此進行了論證,他從「人民主權」的理論出發論證說:人民有權決定批准還是拒絕憲法,他們的行動才是最後的行動。因此,「當憲法採用時,它就是完整的契約,並確定了州主權的界限」。美國人民宣布他們的憲法和依憲法所制定的法律是最高的,那麼,「這個原則事實上就轉換為對州的至高無上」。
2、聯邦與州之間的分權。
美國聯邦制的分權,總的來說是採取了聯邦權力由憲法列舉,其餘權力由各州保留的方式。美國在憲法上把合眾國的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授予全國政府,逐項列舉了國會有權立法的18個方面,而在第十條修正案籠統地規定「憲法未授予合眾國、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權力,得由各州或由人民保留」,即聯邦的權力是由憲法逐項「授予」的,各州的權力是概括式「保留」的。但從權力的劃分來說,雙方的權力范圍都是由憲法規定的,而不是由其中任何一方授予和規定另一方的權力。
美國聯邦與州的分權,在憲法上直接規定的有以下幾種情況:全國政府方面,有憲法列舉授予的權力、全國政府和州政府均被憲法禁止行使的權力、憲法禁止全國政府行使的權力;州政府方面,有憲法未授予全國政府而由各州保留的權力、授予全國政府但又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權力(因而成為全國政府與各州政府「共享權力」)、州政府和全國政府雙方都被憲法禁止行使的權力、憲法禁止州行使的權力。

C. 根據憲法和法律,自治州的人大黨委會行使民族立法權是對的嗎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權有特定的立法主體,它是有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所進行的立法版不包括權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和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少數民族自治機關包括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旗)的人民代表大會和政府,但不是所有的民族自治機關都是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主體,只有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才是立法主體即(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人民代表大會),所以自治縣人民代表大會是有立法權的,自治州人民政府不是享有立法權的主體,但享有制定地方政府規章的權力。希望可以幫到你。

D. 美國的每個州都有立法權都能出台保護動物的法律嗎為什麼中國沒有

是的,美國每個州都有部分立法權,中國各省也有部分立法權,僅限於本省內通行,專這點上中國屬和美國幾乎一樣,我們之所以覺得美國好中國不好主要源於兩種誤解:一種是喜遠厭近錯覺,外來的和尚好念經,別人的東西好吃些這類求新獵奇心理;二種是發達程度的錯覺,美國是世界最大發達國家,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東西方文化也有差異,拿來直接類比,會產生風馬牛不相及的錯覺的。

E. 我國的自治州有立法權嗎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權,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依法制定和變通制定效力及於本民族自治地方的地方法規的權力。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權可分為制定權和變通權,制定權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變通權是指上級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適合民族自治地方實際情況的,自治機關可以報經該上級國家機關批准,變通執行或者停止執行,而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據此制定的變通執行和停止執行的原則和條件以及內容和程序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權是特定的立法權,它屬於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權范疇,它是民族自治地方各項自治權中最基本的權力。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權的法律淵源

法律淵源是法律產生的根據和表現形式。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權的產生首先來源於憲法授權。我國憲法第一百一十六條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州、自治縣(旗)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或者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這是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權最根本的法律淵源。其次,我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第十九條規定了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會有立法權,第二十條規定了自治機關享有變通權,這兩條規定是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權的直接法律淵源。所以,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權不僅有憲法依據,而且有民族區域自治法具體執行依據。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權的特徵

1.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權有特定的區域,它存在於民族自治地方。民族自治地方,是根據當地民族關系、經濟社會發展等條件,並參酌歷史情況,所建立的以一個或幾個少數民族聚居區為基礎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在地理范圍上有大小之別,分為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旗)。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有權立法,而一般地方並不都有立法權。行使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權所產生的法,適用於各相關民族自治地方。

2.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權有特定的立法主體,它是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所進行的立法,而不包括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和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主體,是我國憲法、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和立法法確定的特定的民族自治機關。民族自治機關,指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旗)的人民代表大會和政府。不是所有民族自治機關都是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主體,只有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才是立法主體,即少數民族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旗)人民代表大會享有立法權,而在一般地方縣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一般地市級人民代表大會都不享有立法權。

3.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權有特定的表現形式,它限於制定和變通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均屬地方法規的表現形式。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會除有權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外,有的民族自治地方如自治區、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和政府以及自治區、自治州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和政府,還可以制定其它形式的地方性法規、以及地方政府規章。作為同一般地方立法相對應的特殊地方立法,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表現形式主要是制定和變通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4.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權層次結構的顯著特點在於,凡實行民族自治的地方,無論其行政區劃是大是小,都行使地方立法權。現行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層次結構有兩點不同於一般地方立法。其一,自治縣(旗)都有立法權,而一般地方的縣沒有立法權;其二,相當於下設區、縣的市的自治州都有地方立法權,而一般地方不是所有下設區、縣的市都有地方立法權。這種區別反映了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國策的要求,有利於自治地方的少數民族平等地參與國事和維護自身利益。

5.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權的行使不同於一般地方立法。首先,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有權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根據相應的隸屬關系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者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憲法和立法法對此未做出不得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限制。其次,根據立法法第六十六條第二款規定,只要不違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不得對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定以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專門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規定做出變通規定外,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可以依照當地民族的特點,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做出變通規定。這種變通權以及與中央法律、法規的關系,一般地方性法規是不存在的。這些情況使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權在從屬性和自主性方面,與一般地方立法迥然有別。

F. 自治州的人大常委會有沒有地方立法權,我說的不是民族立法權

有啊。
中國,不存在民族立法權。都是地方立法權。民族的立法權益是通過地方立法權體現的。

G. 1787美聯邦憲法規定各州擁有自己的立法機構是怎麼一回事

聯邦制是兩個或多個分享權力的政府對同一地理區域及其人口行使權力的體制。在美國所實行的聯邦制下,美國憲法是國家政府和州政府的權威所在。美國五十個州的各州法律只適用於該州居民。根據美國《憲法》,國會無權廢除一個州,也沒有任何一個州可以僭越只有國家政府才可以行使的權力。根據憲法,美國政府在管理州際和對外貿易、造幣、移民歸化、維持陸軍部隊或者海軍部隊等事務上,擁有非其莫屬的權力。美國聯邦制保證每個州政府都是共和政府,從而保證沒有任何州能夠建立其它政體,比如說,君主制。在上述這些領域,國家利益顯然超越各州利益,因而在這些領域的權力也相應地歸屬國家政府。國家政府還具有解決兩州或多州爭端、解決不同州公民之間爭端的司法權。 但是,在國內政策的其它領域,國家政府和州政府可能會有平行或者重疊的利益與需要。在這些領域,州政府與國家政府也許會同時行使權力;在這些並存權力中,最主要的是徵稅權。在《憲法》沒有就國家政府權威做出規定的領域,州政府可以在不與國家政府可合法行使的權力相沖突的情況下採取行動。在一些影響公民日常生活的重大問題上,如教育、罪行與懲罰、健康與安全等,《憲法》沒有做出直接的責任劃分。根據美國開國前輩所依據的共和原則,特別是約翰·洛克的理論,人民應該擁有這些權力,通過不同的州憲法,人民將這些權力委託給州政府。

H. 為什麼美國各個州法律的不統一

從建國史上來說,北美主權所有是根據當時歐洲各國奉行的神學契約原則所獲得的,即任何基督教王室,只要發現了為所謂異教徒和野蠻人佔領的土地,即有權宣布對其擁有主權。建國前,除了少數地盤是由英國動用國家力量爭奪過來(比如爭奪新阿姆斯特丹,也就是紐約),其餘的本來就是私人財團經營殖民地,比如弗吉尼亞州就是弗吉尼亞公司經營。而州以下的社會基礎結構,更是由移民前來,進行自組織,通過公共議事原則,根據本地地理條件,搞定定居點的建設,權力分配,公共事務決策,以及產業集合等等事務。用埃德蒙伯克的定義,美國的社會基本結構就是「自組織體」,獨立戰爭更是被這位保守主義者定義成了維護自組織體的戰爭,以反抗宗主國稅法和駐軍。而獨立戰爭的決策機構---大陸會議,從歷史唯物論來說,本質上是自組織體代表--業主(Proprietary)階級代表組成的決策機構,號召各自組織體聯合起來,面對共同的敵人,由於同文同種和地理相近,開始形成一個短暫的共同體。而獨立戰爭後,聯邦初期,建立而來更多是作為一個代表機構來處理一些公共事務,此時更多還是邦聯的狀態。而在美國憲法之前的費城會議上,Patrick Henry為首的反聯邦黨人和聯邦黨人吵得不可開交(主要攻擊對象就是漢密爾頓(他得到威高望重的華盛頓和來自弗吉尼亞州的麥迪遜的支持),最後在美國憲法第十修正案上取得了妥協。The powers not delega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by the Constitution, nor prohibited by it to the States, are reserved to the States respectively, or to the people.譯文:憲法未授予合眾國、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權力,由各州各自保留,或由人民保留。從這里開始,確立了聯邦立法權和州立法權的界限。當然這種立法思路,受到亞當斯的共和體制論述的影響也是很大的。確立了聯邦制,明確提出了新的中央政府即聯邦政府與州政府行使權力所遵循的四條基本原則。聯邦制的確立,改變了過去邦聯時期政治關系無序的狀態,使國家權力的運作步入正軌。但是,聯邦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化的。

I. 美國的每個州權利這么大那麼跟獨立的國家有什麼區別

1、有自己的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而且州長任命完全在這個州的人民。

2、還有屬於各州的國民警衛隊。

美國實行聯邦制,每個州都是一個加盟邦。 按照美國憲法,每個州都可以自由的選擇加入或是退出聯邦。 而且每個州都擁有自己的立法權和軍隊。

(9)州的立法權擴展閱讀

美國國會為最高立法機構,由美國參議院和美國眾議院聯合組成。國會美國國會的主要職權有:立法權、行政監督權、條約及官員任命的審批權(參議院)和憲法修改權。對總統、副總統的復選權等。兩院議員由各州選民直接選舉產生。

參議員每州2名,共100名,任期6年,每兩年改選1/3。眾議員按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名額選出,共435名,任期兩年,期滿全部改選。兩院議員均可連任,任期不限。參眾議員均系專職,不得兼任政府職務。

此外,國會可通過不需要總統簽署的決議案,它們無法律作用。國會對總統、副總統及官員有彈劾權,提出彈劾之權屬於眾議院,審判彈劾之權屬於參議院。美國設聯邦最高法院、聯邦法院、州法院及一些特別法院。

聯邦最高法院由首席大法官和8名大法官組成,終身任職。聯邦最高法院有權宣布聯邦和各州的任何法律無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美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美國政黨

J. 美國聯邦、政府、議會、州,在立法和法律實施上有什麼聯系

這個問來題不太容易用幾源句話說清楚。

聯邦是米國的結構,由其53個獨立州組成的。政府分為聯邦政府和州政府,聯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間沒有隸屬關系。議會是立法機構,但是沒有執法權。政府首腦可以支持議會通過的議案,也可以提出否決的意見,被政府首腦否決後的議會議案,如果要成為法律,必須由議會再次以三分之二多數通過方可。

美國是一個聯邦國,各個州的立法獨立於聯邦政府的立法,作為聯邦政府,其主要許可權是執行和維護美國憲法,對違背憲法的行為,可以由最高法院裁定違憲。但是最高法院沒有立法權,也沒有提出法律議案的權力,只有解釋和裁決權。

由於州的立法獨立於聯邦,所以法律的實施也是各自為政,以州劃界。基層法院和上訴法院是法律實施的主要機構。

國情不同,沒有多少可以直接套用的介紹模式。

熱點內容
2017年行政訴訟法 發布:2025-05-17 23:16:52 瀏覽:257
國內頂尖律師 發布:2025-05-17 23:15:29 瀏覽:1
鹽津縣人民法院網 發布:2025-05-17 22:56:12 瀏覽:87
快遞運輸條例 發布:2025-05-17 22:49:36 瀏覽:95
工傷保險條例工資 發布:2025-05-17 22:46:08 瀏覽:281
湖南三湘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5-17 22:42:22 瀏覽:242
劉琬琳律師 發布:2025-05-17 22:42:06 瀏覽:66
勞動法期末考試辨析題 發布:2025-05-17 22:35:41 瀏覽:32
法治的主題手抄報內容 發布:2025-05-17 22:34:06 瀏覽:816
加裝電梯法律咨詢 發布:2025-05-17 22:27:42 瀏覽: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