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2017年行政訴訟法

2017年行政訴訟法

發布時間: 2025-05-17 23:16:52

Ⅰ 行政訴訟法最新修改是哪一年

法律分析: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屆全寬慎咐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慎純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行政訴訟法。第一次是在2014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一條 為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行政案件,解孝羨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Ⅱ 行政訴訟法司法解釋

最新行政訴訟法的司法解釋是最高人民法院在2017年發布的《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通過列舉的形式規定了不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行為,包括仲裁行為、行政指導行為等。對國家行為、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有了進一步的解釋,並規定基層人民法院對管轄的一審行政案件,認為需要由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的,可以報請中級人民法院決定。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第一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不服,依法提起訴訟的,屬於人民法院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下列行為不屬於人民法院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一)公安、國家安全等機關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明確授權實施的行為;(二)調解行為以及法律規定的仲裁行為;(三)行政指導行為;(四)駁回當事人對行政行為提起申訴的重復處理行為;(五)行政機關作出的不產生外部法律效力的行為;(六)行政機關為作出行政行為而實施的准備、論證、研究、層報、咨詢等過程性行為;(七)行政機關根據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協助執行通知書作出的執行行為,但行政機關擴大執行范圍或者採取違法方式實施的除外;(八)上級行政機關基於內部層級監督關系對下級行政機關作出的聽取報告、執法檢查、督促履責等行為;(九)行政機關針對信訪事項作出的登記、受理、交辦、轉送、復查、復核意見等行為;(十)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權利義務不產生實際影響的行為。

Ⅲ 《行政訴訟法》第44條第2款中「法規」的含義。

《行政訴訟法》第44條第2款中法規的含義是:《行政訴訟法》第44條第2款規定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2017年修正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四條對屬於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的行政案件。

Ⅳ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決定

一、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作出修改

第五十五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破壞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葯品安全領域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在沒有前款規定的機關和組織或者前款規定的機關和組織不提起訴訟的情況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前款規定的機關或者組織提起訴訟的,人民檢察院可以支持起訴。」二、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作出修改

第二十五條增加一款,作為第四款:「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葯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領域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致使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應當向行政機關提出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行職責。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職責的,人民檢察院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本決定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改,重新公布。

Ⅳ 行政訴訟法第25條第一款解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五條第一款 行政行為的相對人以及其他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提起訴訟。
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二審行政裁定書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行 政 裁 定 書
(2017)京行終447號
上訴人(一審原告)白某1,漢族,住北京市東城區。
上訴人(一審原告)白某2,漢族,住北京市石景山區。
上訴人(一審原告)白某3,漢族,住北京市東城區。
共同委託代理人劉某,漢族,住北京市石景山區。
被上訴人(一審被告)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住所地北京市東城區錢糧胡同**。
法定代表人金某,區長。
委託代理人陳某,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工作人員。
委託代理人吳某,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工作人員。
上訴人白某1、白某2、白某3(以下簡稱白某1等三人)因訴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以下簡稱東城區政府)公房承租人變更一案,不服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一審法院)作出的(2016)京04行初2564號行政裁定,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後,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白某1等三人及其委託代理人劉某;被上訴人東城區政府的委託代理人吳某、陳某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白某1等三人向一審法院訴稱,涉訴公房現承租人白某4有其他住房,且沒有與原承租人共同居住兩年,只有戶籍與原承租人同**籍。故請求法院撤銷東城區政府下屬的北京市東城區房屋土地經營管理一中心東直門分中心(以下簡稱東直門分中心)在2015年9月1日將豹某承租的北京市東城區新中西里12樓2單元502的涉案公房變更為白某4的承租合同。
東城區政府向一審法院辯稱,白某1等三人與東城區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具有利害關系,原告主體資格不合格。白某1、白某2戶口不在訴爭房屋內。白某3被生效判決認定為不需要徵求意見的家庭成員。且東城區政府變更承租人為白某4的行為認定事實清楚、程序合法。故請求法院判決駁回白某1等三人起訴。
一審法院經審理查明,北京市東城區新中西里12樓2單元502室為東城區政府下屬的東直門分中心直管公房,原承租人豹某於2010年去世。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2014)東行初字第821號判決和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015)二中行終字第753號判決認定白某4在本市有其他住房。白某1、白某2在與一審法院談話中表示,她們的戶籍與原承租人豹某在死亡之前並非同**籍。
一審法院認為,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應當符合法定起訴條件。起訴不符合法定條件的,已經立案的,應當裁定駁回起訴。《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行政行為的相對人以及其他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提起訴訟。根據《北京市公有住宅租賃合同》第七條之規定,租賃期限內,乙方外遷或死亡,乙方同一戶籍共同居住兩年又無其他住房的家庭成員願意繼續履行合同,其他家庭成員又無異議的,可以辦理更名手續。本案中,白某1、白某2與原承租人豹某並非同一戶籍,白某3經生效判決認定在本市有其他住房,三人均不屬於《北京市公有住宅租賃合同》第七條規定的家庭成員范圍,因此,白某1等三人不具有原告訴訟主體資格。故其向一審法院提起的訴訟不符合起訴條件,依法應予駁回。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九條第一項、《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
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裁定駁回白某1等三人的起訴。
白某1等三人不服一審裁定,向本院提起上訴,認為一審法院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白某1等三人與本案具有利害關系,符合法律規定的原告主體資格,請求二審法院撤銷一審裁定,開庭審理本案,並依法改判。
東城區政府堅持一審答辯意見,認為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維持一審裁定。
本院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行政行為的相對人以及其他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提起訴訟。本案中,鑒於白某1、白某2與原承租人豹某並非同一戶籍,白某3業經生效判決認定在本市有其他住房,故三人均不符合《北京市公有住宅租賃合同》第七條規定的公房承租人變更條件。白某1等三人與涉訴公房承租人變更行為之間不具有利害關系,所提本案之訴不符合法定起訴條件,依法應予駁回。
綜上,一審法院裁定駁回白某1等三人的起訴並無不當,本院應予維持。白某1等三人的上訴請求缺乏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八十九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裁定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一審裁定。
本裁定為終審裁定。

Ⅵ 《行政訴訟法》四十六條第二款司法解釋

請問來該不動產登記時違反自《城市房屋登記管理辦法》法定登記程序,比如沒有提交共有人身證證件、結婚證,申請書上贈送共有人時存在代簽行為,在取得房產證後難道只要過了二年,就喪失起訴權,該房產證就可以名正言順為合法行為嗎?

Ⅶ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七十條第(一),(二)項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七十條第(一),(二)項為:

1、主要證據不足的;

2、適用法內律、法規錯容誤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是為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行政案件,解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而制定的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由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於1989年4月4日通過,自1990年10月1日實施。現行版本為2017年6月27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決定,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7)2017年行政訴訟法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七十條詳細內容為: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為:

1、主要證據不足的;

2、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

3、違反法定程序的;

4、超越職權的;

5、濫用職權的;

6、明顯不當的。

熱點內容
抵押司法拍賣 發布:2025-05-18 03:25:11 瀏覽:552
微信群發通知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18 02:52:02 瀏覽:646
工人陪款的勞動法 發布:2025-05-18 02:43:40 瀏覽:492
我國的立法主體有 發布:2025-05-18 02:38:38 瀏覽:468
勞動法關於企業改制職工補償規定 發布:2025-05-18 02:37:17 瀏覽:557
民法典修改對照的書 發布:2025-05-18 02:22:13 瀏覽:463
勞動法第三十八條每周休一天 發布:2025-05-18 02:22:13 瀏覽:654
段波民法如何 發布:2025-05-18 02:13:32 瀏覽:94
交通事故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18 02:04:17 瀏覽:31
usc法學院 發布:2025-05-18 01:56:21 瀏覽: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