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誰崇尚法治

誰崇尚法治

發布時間: 2021-12-13 10:57:02

㈠ 法制與法治的區別

法制和法治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兩個概念,不容混淆。二者的主要區別在於:

  1. 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簡稱,屬於制度的范疇,是一種實際存在的東西。

  2. 而法治是法律統治的簡稱,是一種治國原則和方法,是相對於「人治」而言的,是對法制這種實際存在東西的完善和改造。

  3. 法制的產生和發展與所有國家直接相聯系,在任何國家都存在法制。

  4. 而法治的產生和發展卻不與所有國家直接相聯系,只在民主制國家才存在法治。

  5. 法制的基本要求是各項工作都法律化、制度化,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6. 而法治的基本要求是嚴格依法辦事,法律在各種社會調整措施中具有至上性、權威性和強制性,不是當權者的任性。

  7. 實行法制的主要標志,是一個國家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監督等方面,都有比較完備的法律和制度。

  8. 而實行法治的主要標志,是一個國家的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包括國家最高領導人在內,都嚴格遵守法律和依法辦事。

拓展內容:

法制:

「法制」我國古代已有之,在現代,人們對於法制概念的理解和使用是不一樣的。

  1. 其一,狹義的法制,認為法制即法律制度。詳細來說,是指掌握政權的社會集團按照自己的意志、通過國家政權建立起來的法律和制度。

  2. 其二,廣義的法制,是指一切社會關系的參加者嚴格地、平等地執行和遵守法律,依法辦事的原則和制度。

  3. 其三,法制是一個多層次的概念,它不僅包括法律制度,而且包括法律實施和法律監督等一系列活動過程。

  4. 法制是法律和制度的總稱。統治階級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方式管理國家事務,並且嚴格依法辦事的原則,也是統治階級按照自己的意志通過國家權力建立的用以維護本階級專政的法律和制度。

  5. 任何國家都有法,但並非有法制。法制在不同國家其內容和形式不同。在君主制國家,君主之言即為法。

法治:

  1. 是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現代社會的一個基本框架。大到國家的政體,小到個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運行。

  2. 對於現代中國,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才是真正的法治。

  3. 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才是真正的依法;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進,才是真正的法治。

  4. 無論是經濟改革還是政治改革,法治都可謂先行者,對於法治的重要性,可以說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5. 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既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客觀要求,也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確保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㈡ 什麼事法治理念為什麼要崇尚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法治不容取代,否則總有人在規則之外,這樣無法實現公平。

㈢ 誰提出「法治」

1.先秦時期法來家的政治哲學源思想,強調法律制度在國家治理中的權威地位。如代表人物之一商鞅主張:「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賢者更禮,不肖者拘焉。」(《史記·商君列傳》)
「2.法治」一詞很早就出現在古書中。《晏子春秋·諫上九》:「昔者先君桓公之地狹於今,修法治,廣政教,以霸諸侯。」《淮南子·氾論訓》:「知法治所由生,則應時而變;不知法治之源,雖循古終亂。」
3.法家提倡的「法治」與儒家的「德治」相對。

㈣ (3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在法律制度上,秦代崇尚法治。……在法律的實施上,秦代堅持輕罪重刑

(1)不同特點:秦朝:依據法家思想治國,堅持輕罪重刑,嚴刑酷法。(4分)
漢朝:以儒家思想為基礎,堅持德主刑輔,刑法寬簡。(4分)
影響:儒家經典成為量刑斷案的主要依據,奠定了法制體系「禮刑一體」的基本框架。(2分)
(2)主旨:實行君主立憲是強國之路。(2分)
社會原因:民族資本主義發展不充分,維新派力量單薄;長期的君主專制統治,民主思想影響有限。(6分)
(3)態度:持批判和否定態度。認為皇帝制度是專制制度,與平等自由不相容;提出通過政治革命推翻皇帝制度;主張用「民主立憲政體」取代皇帝制度。(4分)
廢止:1911年武昌起義勝利後,各省紛紛宣布獨立,清王朝統治迅速土崩瓦解;1912年,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不久,清朝宣統帝宣布退位。(4分)
(4)圖一:確立了新中國在成立和建國初期的方針政策,起了臨時憲法的作用。為新中國的建立作了重要准備。(2分)
圖二:總結了人民革命勝利的經驗和確定在中國實行社會主義,極大地調動了全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2分)
本問為開放性問題,符合題意、言之成理者,可給分。

㈤ 關於崇尚法治共創平安的名人名言

凡是可憐的,遭難的女子,她的心等於一塊極需要愛情的海棉,只消一滴感情,立即膨脹。 —— 巴爾扎克

㈥ 崇尚法制是什麼意思

依法治國,以法治國。

㈦ 我國崇尚法治體現在哪些方面

法律信仰的表達,是指人們發自內心深處的認同和自覺自願的依歸;法律信仰的實質,是它對公平正義理念的維護和對公民基本人權的保障;法律信仰的標識,是它深植於民眾的日常生活和心靈深處;法律信仰的踐行,意味著公民應當知法、守法,並更積極主動地投入法治社會的建設。

今天的社會,已經從集體主義的遮蔽中再現個體,每一個個體的生存發展都是不可忽略的。我們已經擁有了人格的獨立和發展的自由。但是,這獨立有其社會的支持,這自由有其法律的邊界,我們不能生活在原子化、叢林化之中。今天的社會,已經從意識形態的高揚中解放利益,每一個百姓的利益訴求都是不可置換的。但是,利益的潮水並不能漫過法律的堤壩,財富的追求也不能湮滅道德的光照,我們不能沉湎於社會慾望的極端化、暴戾化之中。今天的社會,已經從階級斗爭的極致中回歸法治,每一個公民的合法權利都是必須保障的。依法抗爭,合法維權,本來就是公民的權利和法治的踐行。但是,如何在多重社會矛盾多樣利益沖突中,將這種維權抗爭納入法治社會公共秩序的建構之中,更好地釋放這種維權抗爭對於治道變革、社會進步的良性效應,還是需要求解的問題。

歷史是人民創造的,文明是人民建設的,法治也是由人民推進的。這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利器,是社會價值的核心,也是我們每一個普通民眾權利和力量的源泉。

㈧ 崇尚法治的人,是不是性格都比較剛強啊

忠言逆耳利於行 良葯苦口利於病。溫總理說的。

㈨ 誰執法誰普法在加快法制政府建設中的重要性

每個人都要弘揚法治精神
新華社評論員:從制定出新中國第一部法律婚姻法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我國總體上解決了有法可依的問題。但法律要充分發揮作用,離不開信法、守法的深厚土壤。如果一個國家沒有法治信仰,一個社會缺乏法治精神,法治就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根之花、無源之水,法雖立而難行。
只有把培育法治信仰、弘揚法治精神、建設法治文化、樹立法治意識置於法治建設全局的重要位置,持續發力,久久為功,才能讓法治在人民心中生根,在社會運行中生效。
北京觀道律師事務所主任程斌:人民群眾在實際生活中不但要用好法律維護自身權益,同時也要用法律約束好自身的行為,把法律融入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每個人都要弘揚法治精神,增強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使自己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通過宣傳增進群眾了解法治
信仰不會自發產生。培育法治信仰,離不開富有成效的宣傳教育。只有通過深入基層、走進社區等方式,深化和創新法治宣傳,擴大和增進人民群眾對法治的了解,才能進一步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
領導幹部引領法治信仰
「風成於上,俗化於下」。培育法治信仰,離不開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的引領示範。近些年來,黨員幹部的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在不斷提高,但一些貪贓枉法、違法違紀插手干預司法個案等現象依然存在,侵蝕著法律的權威,損害了人民群眾對法治的信仰。
只有各級領導幹部帶頭學法,帶頭依法辦事,帶頭遵守法律,體現出對法治的忠誠和捍衛,不違法行使權力,更不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違法者受到懲處,才能引導群眾相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帶動全社會形成崇尚法治之風,堅定法治信仰。
讓老百姓打得起官司
法治建設有賴實踐。人民群眾對法治的感知,很大程度來源於切身體驗。完善和健全公共法律服務法律援助、司法救助,讓老百姓打得起官司,讓群眾合理訴求及時就地解決,全社會尊法守法必然漸成風尚。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於安:「全會決定把加強和規范公共服務提到很高的位置,是為了最大程度實現社會公正,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比如提出『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原則』,將使政務公開的內容和范圍都得到極大擴大。這是以法治提升政府公共服務的具體體現,也是黨中央以極大的政治勇氣,直面重大矛盾和問題作出的重要決策。推進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將為社會法治的實現創造一個基本條件,避免法律資源分布的不均衡,使每個人得到的法律服務更加充分。」
據新華社電
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
5 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
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必須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使全體人民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一)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引導全民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堅持把領導幹部帶頭學法、模範守法作為樹立法治意識的關鍵,完善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把憲法法律列入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內容,列為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學院、社會主義學院必修課。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從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
健全普法宣傳教育機制,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對普法工作的領導,宣傳、文化、教育部門和人民團體要在普法教育中發揮職能作用。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建立法官、檢察官、行政執法人員、律師等以案釋法制度,加強普法講師團、普法志願者隊伍建設。把法治教育納入精神文明創建內容,開展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健全媒體公益普法制度,加強新媒體新技術在普法中的運用,提高普法實效。
牢固樹立有權力就有責任、有權利就有義務觀念。加強社會誠信建設,健全公民和組織守法信用記錄,完善守法誠信褒獎機制和違法失信行為懲戒機制,使尊法守法成為全體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覺行動。
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法治的道德底蘊,強化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弘揚公序良俗。發揮法治在解決道德領域突出問題中的作用,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
(二)推進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堅持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深入開展多層次多形式法治創建活動,深化基層組織和部門、行業依法治理,支持各類社會主體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發揮市民公約、鄉規民約、行業規章、團體章程等社會規范在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
發揮人民團體和社會組織在法治社會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建立健全社會組織參與社會事務、維護公共利益、救助困難群眾、幫教特殊人群、預防違法犯罪的機制和制度化渠道。支持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發揮行業自律和專業服務功能。發揮社會組織對其成員的行為導引、規則約束、權益維護作用。加強在華境外非政府組織管理,引導和監督其依法開展活動。
高舉民族大團結旗幟,依法妥善處置涉及民族、宗教等因素的社會問題,促進民族關系、宗教關系和諧。
健全統一
司法鑒定管理體制
(三)建設完備的法律服務體系。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加強民生領域法律服務。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擴大援助范圍,健全司法救助體系,保證人民群眾在遇到法律問題或者權利受到侵害時獲得及時有效法律幫助。
發展律師、公證等法律服務業,統籌城鄉、區域法律服務資源,發展涉外法律服務業。健全統一司法鑒定管理體制。
(四)健全依法維權和化解糾紛機制。強化法律在維護群眾權益、化解社會矛盾中的權威地位,引導和支持人們理性表達訴求、依法維護權益,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構建對維護群眾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體系,建立健全社會矛盾預警機制、利益表達機制、協商溝通機制、救濟救助機制,暢通群眾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法律渠道。把信訪納入法治化軌道,保障合理合法訴求依照法律規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結果。
健全社會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機制,完善調解、仲裁、行政裁決、行政復議、訴訟等有機銜接、相互協調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加強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組織建設,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工作體系。完善仲裁製度,提高仲裁公信力。健全行政裁決制度,強化行政機關解決同行政管理活動密切相關的民事糾紛功能。
深入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健全落實領導責任制。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有效防範化解管控影響社會安定的問題,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依法嚴厲打擊暴力恐怖、涉黑犯罪、邪教和黃賭毒等違法犯罪活動,絕不允許其形成氣候。依法強化危害食品葯品安全、影響安全生產、損害生態環境、破壞網路安全等重點問題治理。
■ 解讀
不得擠占減少
法制教育課時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10月25日,教育部黨組就在開會傳達學習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時,要求認真研究教育系統貫徹四中全會《決定》的具體舉措,要求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並加強青少年普法教育。
此外,2014年教育部工作要點中,也要求繼續推進中小學教師全員法制培訓,加強教育部全國青少年普法網路建設,深入開展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活動。
實際上,去年教育部就和司法部、中央綜治辦、全國普法辦等部門聯合公布《關於進一步加強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的若干意見》,要求把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貫穿於大中小學法制教育全過程,將法制教育納入學校總體教育計劃。
其中,中小學要落實好《品德與社會》、《思想品德》、《思想政治》中的法制教育內容,相關部門支持中小學在語文、歷史、地理等課程中有針對性地滲透法制教育,在安全、環境保護、禁毒等專題教育中,突出法制教育。
各級學校還要保證法制教育時間,不得擠占、減少法制教育課時和法制教育活動時間。並積極探索在中小學設立法制教育專職崗位,鼓勵高校法律專業畢業生到中小學任教。
新京報記者 許路陽

㈩ 從公平正義的角度闡述崇尚法治精神的重要意義

先莫說:【崇尚法抄治精神的重要意義】
公平正義的法理依據,才能是崇尚法治精神的重要基礎。這個基礎建設問題,你們搞清楚了嗎?
違反人倫,違反法理的【嫖幼罪】是根據什麼法理制定出台的?
幼女,屬於未成年人,根本就不具法人資格,何來被嫖的資質?
你們必需向全世界解釋清楚 !

熱點內容
科塞社會安全法 發布:2025-09-20 21:18:38 瀏覽:85
做好一個公司如何規避法律 發布:2025-09-20 20:49:57 瀏覽:670
中國刑法准則 發布:2025-09-20 20:48:37 瀏覽:632
江蘇開學條例 發布:2025-09-20 20:45:13 瀏覽:149
注冊會計師承擔法律責任的必備條件是 發布:2025-09-20 20:44:31 瀏覽:740
成都法院招考 發布:2025-09-20 20:41:59 瀏覽:51
商業法律與法規內容 發布:2025-09-20 20:36:39 瀏覽:24
分宜法院網 發布:2025-09-20 20:34:47 瀏覽:532
法學博士工資 發布:2025-09-20 20:33:27 瀏覽:88
暨南大學法律碩士考研群 發布:2025-09-20 20:32:12 瀏覽: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