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積少成多

道德積少成多

發布時間: 2021-12-13 17:15:23

❶ 什麼詩句說明了要積少成多

說明了要積少成多的詩句有:

1、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荀子《勸學》

譯文:沒有小步的積累,是不可能走完千里之途的。

2、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道德經》

譯文:合抱的大樹,生長於細小的萌芽;九層的高台,築起於每一堆泥土;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來的。

3、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荀子《勸學》

譯文:積累泥土成為高山,風雨就會在這里興起;積累水流成為深淵,蛟龍就會在這里生長。

4、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荀子《勸學》

譯文:不積累細小的流水,就沒有辦法匯成江河大海。

(1)道德積少成多擴展閱讀

說明積少成多的成語有:滴水成河、聚沙成塔

1、滴水成河

讀音:dī shuǐ chéng hé

釋義:一滴水一滴水匯集起來能成河流。比喻只要我們認認真真做好每一件事,哪怕是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日積月累,年復一年,終會有很大的收獲和成就。

出處:現代周立波《山鄉世變》上一:「幾年過去,聚少成多,滴水成河,手裡以有幾塊花邊了。」

近義詞:積少成多

用法: 作賓語、定語;同「積少成多」。

2、聚沙成塔

讀音:jù shā chéng tǎ

釋義:聚細沙成寶塔。原指兒童堆塔游戲。後比喻積少成多。也作「積沙成塔「。

出處:南北韓鳩摩羅什、李海波《妙法蓮華經·方便品》:」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

譯文:哪怕是小孩子玩耍,聚一堆沙做成佛塔。

例句:他雖然年邁,但仍以聚沙成塔的精神頑強地寫作,每日堅持爬一千字的格子。


❷ 關於,積少成多,滴水穿石,這一類的諺語或者俗語有哪些

1、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解釋】:冰凍了三尺,並不是一天的寒冷所能達到的效果。比喻一種情況的形成,是經過長時間的積累、醞釀的。

【出處】:東漢王充《論衡》中的句子:「故夫河冰結合,非一日之寒;積土成山,非斯須之作。」

【譯文】:河水結成冰,不是一天驟然寒冷的結果;用泥土堆積成高山,也不是短時間所能辦到的。

【例句】:體育健兒的成功來自平時的艱苦訓練,真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啊。

2、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解釋】:只要堅持不停地用刀刻,就算是金屬、玉石也可以雕出花飾。引申為: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即使再難的事情也可以做到。

【出處】:戰國荀況《勸學篇》:「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譯文】:不能堅持到底,即使是朽木也不能折斷。只要堅持不停地用刀刻,就算是金屬、玉石也可以雕出花飾。

【例句】:旬子講:「鍥而不舍,朽木不折;鍥而舍之,金石可鏤。」這句話充分說明了一個人如果有恆心,一些困難的事情便可以做到,沒有恆心,再簡單的事也做不成。

3、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解釋】: 杵:舂米或搗衣的棒。諺語。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麼難的事也能做成功。

【出處】:宋·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世傳李白讀書象耳山中,學業未成,即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

【譯文】:相傳詩人李白小時候從不認真讀書,學業不成,想放棄。一天在溪邊碰到一個老婆婆正拿著一根大鐵棒在石頭上磨,問她做什麼,老婆婆告訴他要磨成綉花針,李白深受感動,從此就用功讀書,終於成為文豪。

【例句】: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經過五年的刻苦努力,他熟練地掌握了英語。

4、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解釋】:意為做事情不一點一點積累,就永遠無法達成目的。

【出處】:戰國荀子《勸學篇》:」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譯文】:沒有一步半步的累計,就沒有辦法到達千里的地方;不積累小河流,就沒有辦法匯成江海。

【例句】:我們學習英語要每天記住幾個單詞,日積月累水平就提高了,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5、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解釋】:走一千里路,是從邁第一步開始的。比喻事情是從頭做起,從點滴的小事做起,逐步進行的。再艱難的事情,只要堅持不懈的行動必有所成。

【出處】:戰國《老子·道德經·第六十四章》:」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譯文】:九層的高台是一筐一筐泥土砌成的,千里遠的行程是從腳下開始的。

【例句】: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實現理想要從眼前的小事做起,這些事情做不好,理想就只是空談。

❸ 如何提高自己的道德素養

1.從小事做起

劉備有一句話講得非常好: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都知道聚沙成塔、積少成多的道理,比如我們的知識就是一堂課一堂課聽出來的,一道題一道題做出來的,絕不是一蹴而就的。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久而久之,你養成了良好的道德習慣之後,遇到事情就會泰然處之,用你的高尚的道德素養來為社會服務。

2.加強責任感

我們希望造就具有什麼樣品質的下一代呢?據一項對全球的調查表明,世界各國依次為:講究禮貌,責任感,容忍和尊重別人,與他人溝通,獨立和敬業精神。其中責任感是第二個為全球人民所重視的品質。泰國人對責任感的重視程度居全球之冠,泰國的研究員說,這是因為泰國的父母們覺得他們的孩子特別缺乏這方面的品質。

負責,是一個人最好的品質,對工作負責,你就會兢兢業業,努力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體會到一種成就感和喜悅;對朋友負責,你就會信守承諾,贏得朋友的信賴,使朋友對你無後顧之憂;對社會負責,你就會身體力行,弘揚正氣,為我們的社會奉獻一片光明,你才會感到社會的美好。所以,有責任感最終是為自己負責,使自己受益。當一個人能由衷地說出「我有責任心」這句話,那將是自信的、有能力的宣言,是經歷了艱辛的體驗而得來的無價之寶。

3.熱愛父母

忘記了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忘記了父母,就意味著毀滅。父母給予了我們自然的生命,又給予了我們社會的生命。宇宙間所有的生命,都有著不平凡的經歷,都經歷過千辛萬苦種種磨難。所以,我們要用愛心去對待每一個生命,好好地去愛你的父母,你的同學,你的老師,你的鄰居,你的每一位朋友,好好地去愛每一棵樹,每一隻鳥兒,甚至每一隻蜻蜓。愛是生命之源,沒有了愛,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生命就不復存在,那麼這個世界也就不復存在,而愛父母正是一切所愛之本。烏鴉反哺,狐死首丘,動物尚且如此,何況我們人呢?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他的學校里寫著這樣一句話:熱愛你的媽媽。對小學生來說,這比讓他們講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集體更有意義。對我們中學生來說,這也是最有意義的。那麼怎樣愛父母呢?作為中學生,我們應努力做到:政治上積極要求進步,讓父母放心;學習上勤奮刻苦,讓父母稱心;生活上自主自立,讓父母少操心。

4.珍愛生活

曾經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青年,老是認為自己沒有什麼價值,活著沒有什麼意義,他因此感到特別苦惱。這時有一個老人對他說,把你的雙手給我,我可以使你成為百萬富翁。不,沒有雙手我成了百萬富翁還有什麼意思?那麼,把你的眼睛給我,我可以使你成不一個功名顯赫的人。不,不,沒有眼睛我擁有功名還有什麼意思?是啊,你有勤勞的雙手,明亮的眼睛,健全的頭腦,你的生活怎麼會沒有意思呢?

在現實生活中類似的事情太多了,我們常常抱怨說看不到美, 殊不知美就在我們的身邊。美國著名盲作家海倫·凱勒說,假如我能看到這個世界.哪怕只給我三天光明,這該是多麼美妙的世界啊,可是那些有眼睛的人卻不知道去珍惜。

珍愛每一天,今天你來到學校,又和你的老師同學們一起度過一天美好的時光,你不感到快樂嗎?當你躺在床上,回想一天的所作所為。能對自己說,今天真好, 你不感到幸福嗎?

珍愛每一物,當你走在街道上,看到參天的樹木,青青的小草, 你不感到一種美嗎?當你來到辦公室,看到同事的新衣或你養的盆花開出了一朵小花,你不感到一種美嗎?當你回到家中,仔細欣賞雖已看過千百遍卻總是熟視無睹的居室時你不感到一種美嗎?

珍愛生活,珍愛一切。

❹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什麼意思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的意思是: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達到千里之遠;不積累細小的流水,就沒有辦法匯成江河大海。

這句話出自戰國時期思想家、文學家荀子的《勸學》。《勸學》是《荀子》一書的首篇。文章較系統地論述了學習的理論和方法,分別從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的態度以及學習的內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論說了有關學習的問題。

全文可分四段,第一段闡明學習的重要性,第二段講正確的學習態度,第三段講學習的內容,第四段講學習應當善始善終。全文說理深入,結構嚴謹,代表了先秦論說文成熟階段的水平。


(4)道德積少成多擴展閱讀:

一、賞析

《勸學》在寫作上的一大特色是通過比喻闡述道理、證明論點。全文除少數地方直接說明道理外,幾乎都是比喻。文中運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見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說得明白、具體、生動,深入淺出,使讀者容易接受。

二、作者簡介

荀子(約前313-前238),名況,時人尊而號為「卿」,西漢時為避漢宣帝劉詢諱,又稱孫卿,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戰國末期趙國猗氏(今山西安澤縣)人,先秦儒家後期的代表人物。

❺ 激勵人心積少成多的句子

1、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出自春秋時期 ·老子的《道德經·第六十四章》

釋義:合抱的大樹,生長於細小的萌芽;九層的高台,築起於每一堆泥土;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來的。

2、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出自戰國時期·韓非子的《韓非子·喻老》

釋義:千里長堤,會因為小小的蟻穴而崩塌。

3、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出自先秦 ·荀子的《勸學》

釋義:所以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達到千里之遠;不積累細小的流水,就沒有辦法匯成江河大海。

4、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釋義:駿馬一跨躍,也不足十步遠;劣馬拉車走十天也能到達,它的成績來源於走個不停。

5、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出自先秦 ·荀子的《勸學》

釋義:如果刻幾下就停下來了,那麼腐爛的木頭也刻不斷。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麼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6、積薄而為厚,聚少而為多。

出自西漢·劉向的《戰國策·秦四》

釋義:積累薄的會變成厚,聚集少的在一起會成為多的。

7、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出自 秦朝·李斯的《諫逐客書》。

釋義:因此,泰山不舍棄任何土壤,所以能那樣高大;河海不排斥任何細流,所以能那樣深廣。

❻ 千里之行,積於跬步;萬里之船,成於羅盤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要積少成多,持之以恆。

萬里之船,成於羅盤意思是說:偉大的成就要從正確的方向(目標)開始。 要注意細節凡事從小事。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意思是:合抱的大樹,生長於細小的萌芽;九層的高台,築起於每一堆泥土;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來的。



(6)道德積少成多擴展閱讀:

《老子道德經》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釋者、傳抄者的集合體)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❼ 怎麼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

認真學習學校開設的細想道德教育課程;在我國絕大多數高校,絕大多數專業都會專門開設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課程,作為一名大學生,要想提高個人道德水平,這是必須完成的任務。一定要要做好理論知識的學習。

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只有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才能有足夠的動力去學習思想道德,正確對待不良之風,做到勇於改正自己的不良之風,提高自身道德素質。

理論聯系實際;青年大學生要學好思想道德修養課,不僅要掌握其基本理論和觀點,而且還要注重運用這些觀點,分析認識現實問題,理論聯系實際,在比較與鑒別中學習。在實踐中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

(7)道德積少成多擴展閱讀:

思想道德素質是人們的思想意識狀態按社會規范的要求所達到的水準。包括人生觀、道德觀、思想品質和傳統文化習慣。人生觀指人們對人生目的、意義和態度的基本看法,它是一個人從事一切活動的根本動力。

道德是調整人們之間以及個人和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它沒有強制的法律效力,而是依靠社會輿論的力量,依靠人們的信念,習慣、傳統和教育的力量來維持。思想道德素質在不同的社會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含義,具有階級性,因而構成某時代特定社會人口的質的規定性。

反映人口思想道德素質的指標有,愛國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尊老愛幼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模範遵守公共秩序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人生觀的社會類型,傳統文化習慣的社會經濟效益,青少年犯罪率,刑事犯罪率,吸毒人數占總人口的比重,自殺人數及其占總人口的比重,等等。

❽ 積少成多類似的哲理

白手成家 沒有依恃,而獨立興起的家業或事業.
百煉成剛 剛通鋼.鐵經過反復錘煉便成為堅韌的鋼.比喻人經過多次磨煉而成為有用之才.
百煉成鋼 比喻經過長期鍛煉,變得非常堅強.
百巧成窮 指有多種才能的人反而貧困不堪.同「百巧千窮」.
百忍成金 形容忍耐的可貴.
蚌病成珠 比喻因不得志而寫出好文章來.
操翰成章 翰:鳥毛,借指毛筆.拿起筆來就寫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有文才.
豺狼成性 象豺狼一樣凶惡殘暴成了習性.形容為人殘暴.
長虺成蛇 虺:小蛇,毒蛇.指養奸遺患.比喻縱容敵人,聽任其強大起來.而留下後患.
成己成物 自身有所成就,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
成名成家 樹立名聲,成為專家.
成千成萬 形容數量極多.
成日成夜 整天整夜,日日夜夜.
成雙成對 配成一對,多指夫妻或情侶.
出口成章 說出話來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出言成章 本意是出言便成為規范,後多用以形容文思敏捷.
出語成章 說出話來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觸目成誦 成誦:能背誦.看上一眼就能背下來.形容記憶力強.
炊沙成飯 煮沙子做飯.比喻費力而無用.
得失成敗 指得與失,成功與失敗.
滴水成冰 水滴下去就結成冰.形容天氣十分寒冷.
滴水成河 比喻積少成多.
點金成鐵 用以比喻把好文章改壞.也比喻把好事辦壞.
點石成金 比喻修改文章時稍稍改動原來的文字,就使它變得很出色.
點鐵成金 原指用手指一點使鐵變成金的法術.比喻修改文章時稍稍改動原來的文字,就使它變得很出色.
兒女成行 可以把兒女排成一個行列.形容子女很多.
反目成仇 反目:翻臉了.翻臉而變成仇敵.一般指夫妻不和,矛盾激化,互相對立.
泛濫成災 江河湖泊的水溢出,造成災害.比喻不好的文章或思想到處傳播,影響極壞.
斐然成章 斐、章:文采.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
負土成墳 背土築墳.古代認為是一種孝義的行為.
改是成非 是:正確的,對的;非:錯誤的.把正確的改成錯誤的.指顛倒是非.
革凡成聖 革除凡習,成為聖哲.
格於成例 為傳統的慣例所限制.表示不能達到目的.
固執成見 頑固地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肯改變.同「固執己見」.
觀者成堵 形容觀看人數眾多.同「觀者如堵」.
過目成誦 成誦:能背誦.看過一遍就能背下來.形容記憶力強.
化腐成奇 指變壞為好,變死板為靈巧或變無用為有用.
化民成俗 教化百姓,使形成良好的風尚.
畫地成牢 比喻只許在限定的范圍內活動.同「畫地為牢」.
畫地成圖 在地上畫出地圖,來說明山川河嶽等地理形勢.形容信手拈來,才能出眾.
畫虎成狗 畫老虎不成,卻成了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
揮汗成雨 揮:灑,潑.用手抹汗,汗灑下去就跟下雨一樣.形容人多.
揮劍成河 將寶劍一舞,就變出一條河.形容法術高明,神通廣大,實力雄厚.
積訛成蠹 指謬誤積久,敗壞人心.
積非成是 指長期所形成的錯誤,往往被當作正確的.
積厚成器 指根基深厚,養成才幹.
積勞成病 因長期工作,勞累過度而生了病.同「積勞成疾」.
積勞成疾 積勞:長期勞累過度;疾:病.因長期工作,勞累過度而生了病.
積沙成塔 比喻積少成多.
積沙成灘 比喻積少成多.
積善成德 善:善行,好事;德:高尚的品德.長期行善,就會形成一種高尚的品德.
積少成多 積累少量的東西,能成為巨大的數量.
積水成淵 淵:深水潭.點點滴滴的水聚積起來,就能形成一個深潭.比喻積小成多.
積土成山 累土可以堆成山,比喻積少成多.
積微成著 微:細微;著:顯著.微不足道的事物,經過長期積累,就會變得顯著.
積習成俗 一種做法反復多次實施就成了習俗.
積小成大 積累少量的東西,能成為巨大的數量.
積羞成怒 猶惱羞成怒.指羞愧至極,轉生憤怒.
積憂成疾 憂:憂慮.長久憂慮就會得病.
及第成名 及第:科舉時代考試中選.通過考試並得到功名.
集腋成裘 腋:腋下,指狐狸腋下的皮毛;裘:皮衣.狐狸腋下的皮雖很小,但聚集起來就能制一件皮袍.比喻積少成多.
駕鶴成仙 指死的婉稱.
見性成佛 性:本性.佛教禪宗認為只要「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就可以成佛.
接袂成帷 袂:衣服袖子.帷:帷帳,帷幕.衣袖連接起來,可以形成帷幕.形容人口眾多,城市繁華.
久病成醫 病久了對醫理就熟悉了.比喻對某方面的事見識多了就能成為這方面的行家.
聚沙成塔 聚細沙成寶塔.原指兒童堆塔游戲.後比喻積少成多.
聚少成多 聚:集合,會合.一點一滴的積累,就會由少變多.
聚蚊成雷 許多蚊子聚到一起,聲音會象雷聲那樣大.比喻說壞話的人多了,會使人受到很大的損害.
涓滴成河 涓滴:小水珠.一點一滴的水珠匯集起來就可以成為河流.形容積少成多.
橛守成規 拘守已有的規章制度.
開物成務 開:開通,了解;務:事務.通曉尤物之理,得以辦好各種事情.
看朱成碧 朱:大紅色;碧:翠綠色.將紅的看成綠的.形容眼睛發花,視覺模糊.
咳唾成珠 咳唾:咳嗽吐唾沫,比喻談吐、議論.「咳」也寫作「欬」.比喻言辭精當,議論高明.也形容文詞極其優美.
刻鵠成鶩 比喻模仿的雖然不逼真,但還相似.同「刻鵠類鶩」.
恪守成憲 恪守:謹守.謹守既定的法令,毫不通融.
潰不成軍 潰:潰敗,散亂.被打得七零八落,不成隊伍.形容慘敗.
老羞成怒 由於羞愧到了極點,下不了台而發怒.
累足成步 比喻不斷積累,便能成功.
立地成佛 佛家語,禪宗認為人皆有佛性,棄惡從善,即可成佛.此為勸善之語.
連衽成帷 衣襟相接而成帷帳.形容人多擁擠.
率爾成章 率爾:不經思索,隨意地.不加思索,下筆成文.形容寫文章粗疏草率,不認真.
綠葉成陰 指女子出嫁生了子女.也比喻綠葉繁茂覆蓋成蔭.
綠葉成蔭 比喻綠葉繁茂覆蓋成蔭.同「綠葉成陰」.
馬到成功 形容工作剛開始就取得成功.
靡然成風 指群起效尤而成風氣.
米已成炊 比喻事已做出,無可挽回.
磨杵成針 把鐵棒磨成了針.比喻做任何艱難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夠克服困難,做出成績.
磨磚成鏡 把磚石磨成鏡子.比喻事情不能成功.
墨守成法 指思想保守,守著老規矩不肯改變.同「墨守成規」.
墨守成規 墨守:戰國時墨翟善於守城;成規:現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規則、方法.指思想保守,守著老規矩不肯改變.
木已成舟 樹木已經做成了船.比喻事情已成定局,無法改變.
惱羞成怒 由於羞愧到了極點,下不了台而發怒.
弄假成真 本來是假裝的,結果卻弄成了真的.
弄巧成拙 本想耍弄聰明,結果做了蠢事.
拍板成交 比喻交易成立或事情達成協議.
配套成龍 把設備或設施搭配起來,成為完整的系統.
破涕成笑 形容轉悲為喜.同「破涕為笑」.
七步成詩 稱人才思敏捷.
七步成章 稱人才思敏捷.同「七步成詩」.
泣不成聲 哭得噎住了,出不來聲音.形容非常傷心.
親上成親 指原是親戚,又再結姻親.
寢不成寐 睡不著覺.形容心事重重.同「寢不聊寐」.
屈打成招 屈:冤枉;招:招供.指無罪的人冤枉受刑,被迫招認有罪.
取義成仁 指為正義而犧牲生命.
染翰成章 指提筆成文.
撒豆成兵 撒放豆子,變成軍隊.傳說中謂散布豆類即能變成軍隊的一種魔法.舊小說戲曲中所說的一種法術.
三人成虎 三個人謊報城市裡有老虎,聽的人就信以為真.比喻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事實.
三五成群 幾個人、幾個人在一起.
三徙成都 相傳舜三度遷移,百姓慕德而從,所至處自成都邑.形容聖人到處都受到百姓的擁戴.
三徙成國 形容聖人到處都受到百姓的擁戴.同「三徙成都」.
三寫成烏 指古書傳寫易致差錯.同「三寫易字」.
三怨成府 言與三人結怨則仇恨集身,難以免禍.
殺身成仁 成:成全;仁:仁愛,儒家道德的最高標准.指為正義而犧牲生命.後泛指為了維護正義事業而舍棄自己的生命.
殺身成義 猶言殺身成仁.指為正義而犧牲生命.後泛指為了維護正義事業而舍棄自己的生命.
涉筆成趣 涉筆:動筆:趣:風趣,意味.形容一動筆就畫出或寫出很有意趣的東西.
嗜殺成性 嗜:愛好.好殺人成了習性.形容極端兇殘.
收回成命 取消已公布的命令或決定.
豎子成名 指無能者僥幸得以成名.
聳膊成山 肩膀聳起成了一個「山」字.形容人聳肩縮頸的相貌.也形容人體瘦削的樣子.
貪墨成風 墨:不潔;貪墨:官吏受賄.官吏貪污受賄的風氣盛行.形容吏治腐敗.
桃李成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省語.比喻人只要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
鐵杵成針 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土扶成牆 比喻人應該互相扶助.
脫口成章 出口便成文章.比喻才思敏捷.
唾地成文 形容文思敏捷.
剜肉成瘡 本想割肉醫瘡,但被割之處反成新瘡.比喻行事只顧一面,結果與預想適得其反.
望子成龍 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學業和事業上有成就.
為好成歉 比喻好心得不到好報,將恩作仇.
委曲成全 指使自己受委屈,來成全別人.亦作「委曲周全」.
蔚然成風 蔚然:草木茂盛的樣子.指一件事情逐漸發展盛行,形成一種良好風氣.
烏焉成馬 烏、焉、馬三字字形相近,幾經傳抄而寫錯.指文字因形體相似而傳寫錯誤.
五步成詩 唐史青能五步成詩.後用以比喻才思敏捷.
習非成是 對某些錯誤事情習慣了,反以為本來就是對的.
習以成俗 俗:習慣.長期以來就是這樣做,成了習俗.
下筆成篇 形容文思敏捷.同「下筆成章」.
下筆成文 一下筆就很快寫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華橫溢.
下筆成章 一揮動筆就寫成文章.形容寫文思敏捷.
相帥成風 層層影響成為風氣.帥,同「率」.
相習成風 習:習慣.指都習慣於某種做法或看法,而成為一種風習.
相沿成俗 因襲某種做法傳下來,形成風俗習慣.
相沿成習 依照相傳下來的一套慢慢地成了習慣.
相映成趣 映:對照,映襯.相互襯托著,顯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胸無成竹 指心中沒有完整的謀劃打算.
胸有成略 指胸有已成的策略.
胸有成算 猶言胸有成竹.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意.
胸有成竹 原指畫竹子要在心裡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後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意.
眩碧成朱 比喻顛倒是非.
血流成河 形容被殺的人極多.
血流成渠 鮮血流成了河.形容死傷的人極多.
熏陶成性 熏陶:感化,培養;性:習慣.經常受到某方面的感染而形成的某種習性.
言之成理 之:代詞,指所說的話.話說得有一定道理.
養虺成蛇 比喻縱容敵人,聽任其強大起來.
養癰成患 留著毒瘡不去醫治,就會成為後患.比喻縱容包庇壞人壞事,結果會遭受禍害.
夜不成寐 寐:睡著.形容因心中有事,晚上怎麼也睡不著覺.
一舉成名 原指一旦中了科舉就揚名天下.後指一下子就出了名.
一索成男 舊時指頭胎生子.同「一索得男」.
因人成事 因:依靠.依靠別人的力量辦成事情.
引日成歲 捱過一天像度過一年.形容思念的深切.
憂憤成疾 憂愁氣憤得病了.形容極其憂憤.
囿於成見 局限於原有的看法.
餘霞成綺 晚霞象美麗的錦緞一樣.形容晚霞色彩絢麗.
遇難成祥 碰到災難也能化為吉祥.
援筆成章 援筆:拿起筆來.拿起筆來就寫文章.形容文思敏捷.
運斤成風 運:揮動;斤:斧頭.揮動斧頭,風聲呼呼.比喻手法純熟,技術高超.
張袂成帷 張開袖子成為帷幕.形容人多.
張袂成陰 張開袖子能遮掩天日,成為陰天.形容人多.
蒸沙成飯 要把沙子蒸成飯.比喻事情不可能成功.
證龜成鱉 將烏龜說成甲魚.比喻蓄意歪曲,顛倒是非.
織楚成門 形容房屋簡陋.
指日成功 指不久即可成功.
擲杖成龍 後以之為典,借指還鄉.
眾少成多 猶積少成多.指只要不斷積累,就會從少變多.
眾心成城 指萬眾一心,如堅固城堡.比喻眾人團結一致,力量無比強大.
眾議成林 指眾人的議論可使人相信平地上出現森林.比喻流言多可以亂真.
眾志成城 萬眾一心,象堅固的城牆一樣不可摧毀.比喻團結一致,力量無比強大.
逐隊成群 形容人多.
卓有成效 卓:卓越,高超.有突出的成績和效果.
茁壯成長 健康地成長.
著手成春 著手:動手.一著手就轉成春天.原指詩歌要自然清新.後比喻醫術高明,剛一動手病情就好轉了.
祖宗成法 指先代帝王所制定而為後世沿襲應用的法則.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蹞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騎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這變相的也說明了,工作和其它事情能當時解決就當時解決,不要堆積在一起.但另一方面又說明了,只要團結了才堅不可催.
一張手機膜不過是0.01克,但是一箱子加起來足足有七八十斤,一個成年人搬著都吃力,這裡面的道理和樓主所說的一致。
這變相的也說明了,工作和其它事情能當時解決就當時解決,不要堆積在一起.但另一方面又說明了,只要團結了才堅不可催.

❾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冰凍三尺非一口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動」這些箴言揭示了什麼道德

一點一滴在於積累,堅持不懈、堅韌不拔是積累過程中所必須的。只有堅持不懈的一點一滴的積少成多,才能最終量變形成質變!

❿ 人們常說積少成多、集腋成裘、聚沙成塔,請你寫出老子的一句這樣的經典名言

第六十四章
[原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譯文]

局面安定時容易保持和維護,事變沒有出現跡象時容易圖謀;事物脆弱時容易消解;事物細微時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發生以前就處理妥當;治理國政,要在禍亂沒有產生以前就早做准備。合抱的大樹,生長於細小的萌芽;九層的高台,築起於每一堆泥土;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來的。有所作為的將會招致失敗,有所執著的將會遭受損害。因此聖人無所作為所以也不會招致失敗,無所執著所以也不遭受損害。人們做事情,總是在快要成功時失敗,所以當事情快要完成的時候,也要像開始時那樣慎重,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情。因此,有道的聖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難以得到的貨物,學習別人所不學習的,補救眾人所經常犯的過錯。這樣遵循萬物的自然本性而不會妄加干預。

熱點內容
一建法規知識點總結 發布:2025-05-17 09:08:27 瀏覽:119
領導幹部選拔任條例 發布:2025-05-17 09:07:06 瀏覽:134
安陸法律援助 發布:2025-05-17 08:50:45 瀏覽:892
日本大學法學 發布:2025-05-17 08:47:47 瀏覽:855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77 發布:2025-05-17 08:46:11 瀏覽:185
車位法律咨詢 發布:2025-05-17 08:41:16 瀏覽:402
法規要求受限空間 發布:2025-05-17 08:40:32 瀏覽:298
丹麥法律咨詢 發布:2025-05-17 08:32:41 瀏覽:33
收到香港法院傳票 發布:2025-05-17 08:22:22 瀏覽:459
商法趨勢 發布:2025-05-17 08:16:07 瀏覽: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