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77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第二款之規定
第二款: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前款規定,情節嚴重的,可以予以逮捕;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七十七條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一)未經執行機關批准不得離開執行監視居住的處所;
(二)未經執行機關批准不得會見他人或者通信;
(三)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五)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六)將護照等出入境證件、身份證件、駕駛證件交執行機關保存。
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前款規定,情節嚴重的,可以予以逮捕;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第七十八條執行機關對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採取電子監控、不定期檢查等監視方法對其遵守監視居住規定的情況進行監督;在偵查期間,可以對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的通信進行監控。
第七十九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77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刑事訴訟法》
第七十四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符合逮捕條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視居住:
(一)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
(四)因為案件的特殊情況或者辦理案件的需要,採取監視居住措施更為適宜的;
(五)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採取監視居住措施的。
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證人,也不交納保證金的,可以監視居住。監視居住由公安機關執行。
第七十五條監視居住應當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處執行;無固定住處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行。對於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在住處執行可能有礙偵查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行。但是,不得在羈押場所、專門的辦案場所執行。
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除無法通知的以外,應當在執行監視居住後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監視居住人的家屬。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託辯護人,適用本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人民檢察院對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決定和執行是否合法實行監督。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第二款規定,決定予以解除
抄《刑事訴訟法》第77條2款是這樣規襲定的:「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於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在取保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期間,辦案單位不得中斷對案件的繼續偵查,檢察院不得中繼對案件的起訴,人民法院不得中繼對案件的審理。如果在偵查或者審查期間,發現案件有誤,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3. 中國刑法第七十一條第四款之規定是什麼意思
全 文只有三款,不存在所謂的「第四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 七十一條第內四款的規容定,我不起訴決定書 就是這樣寫的,沒事吧? 這是經二次退 回補充偵查檢察院仍認為證據不足不起
訴到。俗稱存疑不起訴。除非有獲取新 的證據才能撤銷原不起訴而重新起訴, 案件就算終結了。可以說沒事了。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 一百七十一條第四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一條是關於對 犯罪嫌疑人進行傳喚、拘傳的規定,全 文只有三款,不存在所謂的「第四款」,
其全條內容為: 第一百一十七條
對不需要逮捕、拘 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傳喚到犯罪嫌疑 人所在市、縣內的指定地點或者到他的 住處進行訊問,但是應當出示人民檢察 院或者公安機關的證明文件。對在現場
發現的犯罪嫌疑人,經出示工作證件, 可以口頭傳喚,但應當在訊問筆錄中注 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十二小時;案情特別重大、復雜,需要采
取拘留、逮捕措施的,傳喚、拘傳持續 的時間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 不得以連續傳喚、拘傳的形式變相 拘禁犯罪嫌疑人。傳喚、拘傳犯罪嫌疑
人,應當保證犯罪嫌疑人的飲食和必要 的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一條是什麼罪
刑訴法是程序法,不規定罪責。
第七十一條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一)未經執行機關批准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
(二)住址、工作單位和聯系方式發生變動的,在二十四小時以內向執行機關報告;
(三)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五)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可以根據案件情況,責令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項或者多項規定:
(一)不得進入特定的場所;
(二)不得與特定的人員會見或者通信;
(三)不得從事特定的活動;
(四)將護照等出入境證件、駕駛證件交執行機關保存。
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前兩款規定,已交納保證金的,沒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證金,並且區別情形,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結悔過,重新交納保證金、提出保證人,或者監視居住、予以逮捕。
對違反取保候審規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刑法是規定罪責的。刑法第71條是關於數罪並罰的規定。
第七十一條【判決宣告後又犯新罪的並罰】判決宣告以後,刑罰執行完畢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應當對新犯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沒有執行的刑罰和後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1996修正)
第一編總則第一章任務和基本原則第一條為了保證刑法的正確實施,懲罰犯罪,保護人民,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維護社會主義社會秩序,根據憲法,制定本法。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證准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以維護社會主義法制,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第三條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准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嚴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第四條國家安全機關依照法律規定,辦理危害國家安全的刑事案件,行使與公安機關相同的職權。第五條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第六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依靠群眾,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對於一切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許有任何特權。第七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應當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以保證准確有效地執行法律。第八條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第九條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於不通曉當地通用的語言文字的訴訟參與人,應當為他們翻譯。
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雜居的地區,應當用當地通用的語言進行審訊,用當地通用的文字發布判決書、布告和其他文件。第十條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實行兩審終審制。第十一條人民法院審判案件,除本法另有規定的以外,一律公開進行。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人民法院有義務保證被告人獲得辯護。第十二條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第十三條人民法院審判案件,依照本法實行人民陪審員陪審的制度。第十四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保障訴訟參與人依法享有的訴訟權利。
對於不滿十八歲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訊問和審判時,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
訴訟參與人對於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和偵查人員侵犯公民訴訟權利和人身侮辱的行為,有權提出控告。第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第十六條對於外國人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適用本法的規定。
對於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通過外交途徑解決。第十七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按照互惠原則,我國司法機關和外國司法機關可以相互請求刑事司法協助。第二章管轄第十八條刑事案件的偵查由公安機關進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貪污賄賂犯罪,國家工作人員的瀆職犯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報復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權利的犯罪,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對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時候,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
自訴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第十九條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普通刑事案件,但是依照本法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除外。第二十條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刑事案件:
(一)反革命案件、危害國家安全案件;
(二)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
(三)外國人犯罪的刑事案件。
6.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一條之規定是什麼
您好!《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一條的內容是:
【逮捕的內程序、通知】公安機關逮捕人容的時候,必須出示逮捕證。逮捕後,除有礙偵查或者無法通知的情形以外,應當把逮捕的原因和羈押的處所,在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屬或者他的所在單位。
條文注釋
本條規定了執行逮捕的程序。逮捕作為剝奪人身自由的嚴厲的強制措施,在執行時必須要有嚴格的法律程序。
公安機關執行逮捕,由縣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簽發《逮捕證》,由執行人向被逮捕人出示。逮捕後,除有礙偵查或者無法通知的情形以外,公安機關應當把逮捕原因和羈押處所,在二十四小時內,通知被逮捕人家屬或者他的所在單位。有礙偵查,主要是指被逮捕的屬於犯罪集團案犯,或者與犯罪集團有牽扯,其他案犯尚未被捉拿歸案,被逮捕消息傳出去,可能引起其他同案犯逃跑、自殺、毀滅或者偽造證據;被逮捕人的家屬或單位的人與其犯罪有牽連,通知後可能轉移、隱匿、銷毀罪證等。無法通知,主要指被逮捕人家屬或所在單位的地址不明,或者其家屬或所在單位在邊遠地區,二十四小時以內難以通知到,以及被逮捕人無家屬、所在單位的。
謝謝閱讀!
7.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第二款
《刑事復訴訟法》第七十七條制第二款是關於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予以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的強制措施後,辦案機關辦案程序方面的規定。
根據該款規定,辦案機關應該履行以下義務:
1、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
2、對於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
3、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刑事訴訟法》
第七十七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於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8.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一條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七十一條
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一)未經執行機關批准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
(二)住址、工作單位和聯系方式發生變動的,在二十四小時以內向執行機關報告;
(三)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五)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可以根據案件情況,責令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項或者多項規定:
(一)不得進入特定的場所;
(二)不得與特定的人員會見或者通信;
(三)不得從事特定的活動;
(四)將護照等出入境證件、駕駛證件交執行機關保存。
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前兩款規定,已交納保證金的,沒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證金,並且區別情形,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結悔過,重新交納保證金、提出保證人,或者監視居住、予以逮捕。 對違反取保候審規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決定對被告人取保候審,根據案件情況,可以責令其交納保證金。保證金僅限於現金。人民法院應當根據起訴指控犯罪的性質、情節、被告人的經濟狀況等因素,決定應當收取的保證金數額。保證金應當依照有關規定交由公安機關收取和保管。
9.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60條和66條內容是什麼
第六十條【逮捕的條件】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採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應即依法逮捕。對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患有嚴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懷孕、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可以採用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的辦法。關聯法規《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115-117、132條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53、54、86-90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77條《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關於刑事訴訟法實施中若干問題的規定》第26條《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逮捕措施有關問題的規定》《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海關總署關於辦理走私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六十六條【提請逮捕】公安機關要求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時候,應當寫出提請批准逮捕書,連同案卷材料、證據,一並移送同級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必要的時候,人民檢察院可以派人參加公安機關對於重大案件的討論。關聯法規《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109、117條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逮捕措施有關問題的規定》七《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適用刑事強制措施有關問題的規定》第3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