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法趨勢
㈠ 我國海商法該從哪些方面修訂
沒有官方結論,都是學者觀點
㈡ 在法國封建法的形成與發展中,羅馬法的復興和商法的發展出現在什麼時期
在法國封建法的形成與發展中,羅馬法的復興和商法的發展出現在等級君主制時期。
等級君主制形成於西歐封建制度確立以後。11世紀以後,隨著城市的復興和商品經濟的活躍,12世紀後英、法等國的王權呈逐漸加強之勢,以國王為代表的中央集權勢力和新興市民階層在共同利益的驅使下,力圖攜手打破封建割據局面。
1、羅馬法復興是歐洲11~15世紀主要以義大利為中心而發生的重新研究、鼓吹羅馬法的高潮。
2、歐洲中世紀時期,商法經歷了從商人習慣法到成文法的飛躍,並在中世紀晚期以法國1673年的《陸上商事敕令》為標志進入了近代商法典時期。
(2)商法趨勢擴展閱讀:
羅馬法復興的根本原因在於當時西歐的法律狀況同商品經濟發展及社會生活極不適應,而羅馬法是資本主義社會以前調整商品生產者關系的最完備的法律,這一法律遺產可以滿足當時西歐各國一般財產和契約關系的發展變化的需要。
經過羅馬法復興,以研究《國法大全》為突破口和中心,法學蓬勃發展起來,形成了一個世俗的法學家階層,改變了教會僧侶掌握法律知識的情況。這就為把羅馬法運用於實踐准備了條件,從而為正在成長中的資本主義關系提供了現成的法律形式。
㈢ 商法在我國法律體系中的地位是怎樣的求簡潔答案
商法是調整商事關系的法律規范,是法律體系中的一個重要部門。商法起源於內地中海容沿岸國家的商人習慣法。隨著經濟貿易活動的發展以及商事規則的豐富,大陸法系國家紛紛制定了商法典及其他商事單行法規,形成了民商分立的格局。此後,由於商人身份的弱化及商事活動的擴大化,逐漸出現了民商合一的趨勢。我國作為大陸法系國家,自清末以來一直採用民商合一的立法體例,但商法具有其特殊的屬性,因此通說認為商法是民法的特別法。
㈣ 國際商法的特徵
國際商法的特徵如下:
1. 跨國性質:
國際商法通常涉及跨越國界的商業活動,涉及到不同國家或地區的法律、文化、語言等因素,因此具有明顯的跨國性質。
5. 仲裁和國際訴訟:
在國際商法中,爭端解決機制通常採用仲裁製度。國際商事仲裁在跨國爭端解決中具有高度的認可度,各國法院也通常會承認和執行國際商事仲裁裁決。
6. 法規的動態性和靈活性:
國際商法領域的法規和規則通常具有較強的動態性和靈活性,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商業環境。國際商法的發展需要與國際商業實踐保持同步,隨時調整和完善規則。
7. 國際合作和交流:
國際商法促進了各國法律體系之間的合作和交流。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國法律體系之間的互通互鑒,共同推進國際商法的發展,成為一種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