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樓道雜物堆放立法

樓道雜物堆放立法

發布時間: 2021-12-15 09:20:34

⑴ 樓梯間放雜物,違反哪些規定

樓梯是建築物的公共空間,你擁有樓梯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對樓梯的使用應當徵得業主的共同合意,而不能有一人獨自使用。且這種使用已經損害了其他業主的合法權益。依據《物權法》第七十、七十一、七十三、八十三條。
物權法:第七十條 業主對建築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分享有所有權,對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
第七十一條 業主對其建築物專有部分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業主行使權利不得危及建築物的安全,不得損害其他業主的合法權益。
第七十三條 建築區劃內的道路,屬於業主共有,但屬於城鎮公共道路的除外。建築區劃內的綠地,屬於業主共有,但屬於城鎮公共綠地或者明示屬於個人的除外。建築區劃內的其他公共場所、公用設施和物業服務用房,屬於業主共有。
第八十三條 業主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
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對任意棄置垃圾、排放污染物或者雜訊、違反規定飼養動物、違章搭建、侵佔通道、拒付物業費等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有權依照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要求行為人停止侵害、消除危險、排除妨害、賠償損失。業主對侵害自己合法權益的行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對於物業,建議你仔細看一下所簽訂的物業管理合同。向業主大會申請物業介入。兩方都是物業的老闆,他也很為難。由業主大會要求比較好。
望採納

⑵ 法律問題:樓道里堆放的物品我有權力給扔掉嗎

樓道里的物品,盡管是私堆亂放,但是它也也私人的合法財產。要清理樓道里私堆亂放的物品,必須由物業發出通知,逾期沒有搬走的,當著無主物品予以銷毀。

⑶ 居民小區一樓業主堆放易燃物雜物違不違法

住戶隨意在樓道堆放物品會埋下火災隱患,由於樓道內堆放的大部分物品均屬於易燃物,極易引發火災事故,一旦發生火災後,樓道被亂堆亂放的雜物擠滿,不僅會封鎖居民疏散、逃生路線,還會影響消防員滅火和救援工作的開展。那麼在樓道堆放雜物會被處罰嗎?

在樓道堆放雜物會被處罰嗎

《物權法》第八十三條業主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對任意棄置垃圾、排放污染物或者雜訊、違反規定飼養動物、違章搭建、侵佔通道、拒付物業費等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有權依照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要求行為人停止侵害、消除危險、排除妨害、賠償損失。業主對侵害自己合法權益的行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如果擅自佔用消防通道,消防部門還可以對佔用者處以警告或罰款的行政處罰。如果經消防部門通知仍拒不改正,並因擅自佔用消防通道導致其他嚴重後果構成犯罪的,還有可能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⑷ 對樓道亂放雜物的有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可以約束

對樓來道亂放雜物的有明確的法自律法規可以約束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的第二十八條規定:任何單位、個人不得埋壓、圈佔、遮擋消火栓或者佔用防火間距,不得佔用、堵塞、封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

公共區域不能私人佔用。樓道亂擺放雜物,秩序變得混亂,阻礙居民上下樓行走,同時使樓道衛生狀況不佳,藏匿或滋生蚊蟲、蟑螂、老鼠。最嚴重是引起火災,對公眾的通行甚至是逃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4)樓道雜物堆放立法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的第二十九條規定:負責公共消防設施維護管理的單位,應當保持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車通道等公共消防設施的完好有效。在修建道路以及停電、停水、截斷通信線路時有可能影響消防隊滅火救援的,有關單位必須事先通知當地消防救援機構。

第三十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農村消防工作的領導,採取措施加強公共消防設施建設,組織建立和督促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

⑸ 樓道堆放雜物觸犯什麼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二十八條明文規定:任何單位、個人「不得佔用、堵塞、封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單位和個人「佔用、堵塞、封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礙安全疏散行為的」屬於違法行為。

如果真的出現火災,引發疏散和救援困難,那就不僅是罰款了,按照法律規定,還得擔刑責。

在以往的管理中,解決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種:

第一由物業公司進行協調,但是基於物業公司的服務地位來說,收效甚微,因為物業無執法權往往陷入尷尬。

第二由相鄰的業主或者業主委員會提起訴訟。然而,由於訴訟時間之長、成本之高等,往往也得不到有效的治理。

第三依靠政府監管,但由於現有的法律法規中,沒有特別明確的處罰措施,所以政府監管也很難落實到位。

⑹ 樓道里堆放雜物違反了

堆放雜物現象普遍,老舊小區居多
近日,記者走訪了多個小區,發現在公共樓道堆放雜物的現象非常普遍。在育才街上某一舊小區,樓道里堆放著自行車、包裝箱、舊傢具等物品,使原本就不寬敞的過道堵得只能微側身而過。記者往上走,發現在每一層的樓道轉角處多多少少都放著舊自行車、皮鞋、花盆、磚塊等雜物,而且有的自行車已成為「僵屍車」。此外還有的住戶將鞋架子擺放在門左側,而右側則放一些冬儲白菜、大蔥、酒瓶子。

我家小區物業和宅貓找房合作,有問題都去物業咨詢,不知道是不是所以的小區都有合作,你可以去物業問問。

⑺ 小區樓道亂堆雜物或將受罰

對個人不文明行為的曝光是否「暴力」?擬重點治理的七類不文明行為又能否滿足社會大眾的迫切期待?在昨日的《廣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草案)》立法聽證會上,來自不同界別的15名代表為此展開激烈討論。
歷經多年調研的《廣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草案)》定於今年底由市政府向市人大提案,將填補全面、系統規範文明行為促進工作的地方立法空白。違反「重點治理清單」上的不文明行為者,未來將要承擔法律責任,接受相應懲處。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何道嵐 通訊員穗文明
立法:年底前將向市人大提案
《廣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草案)》(以下簡稱《草案》)由廣州市文明辦委託廣州大學起草,經徵求相關行政管理部門、專家學者意見並作多次修改完善後形成。
現場聽證會上,市委宣傳部精神文明創建處負責人、市司法局立法一處負責人作為聽證人對聽證事項作說明,15名立法聽證代表展開即席辯論。市人大法工委、市發改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城管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市場監管局等單位的相關負責人以及10家新聞媒體記者列席會議。
「立法聽證會是程序最嚴謹、影響最廣泛、效果最顯著的開門立法方式。」市司法局副巡視員李毅表示,通過立法聽證會這種程序性的形式,能夠賦予利益相關人表達自身利益的權利和機會,使各方利益在立法過程中得到公正平等的反映,讓立法更好地集中民智、體現民意、符合民心。這也是舉辦此次聽證會的重要意義。
市司法局立法一處處長龍曉林介紹,《廣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屬廣州市2019年立法項目,現處於起草階段,起草單位為市文明辦。《草案》出台前歷經多年調研。此次立法聽證會後,市文明辦和市司法局將根據各方意見對《草案》進行認真研究和修改完善,再按立法程序報市政府審議,年底前向市人大提案。
意義:「道德法律化」引導行為規范
「法律是底線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草案》主要是為了填補廣州全面、系統規範文明行為促進工作的地方立法空白,強化文明行為促進工作的執行力度,增強權威性。通過制定法律法規鼓勵善行義舉、懲戒失德行為,通過法的形式將部分道德規范變為法律規范,對不文明行為加以約束,通過良法善策為社會文明建設保駕護航,「這正是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具體化。」
市文明辦表示,本次《草案》的制定在條文中規定提倡與鼓勵的行為,同時也規定需重點治理的不文明行為,將其劃定在不道德的行為之列從而進行整治。
「曝光和處罰只是促進社會精神文明的手段之一。我們更希望通過這次立法,引導行為規范,鼓勵市民及單位共同參與城市文明建設。」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強調說。
七類不文明行為入動態「重點治理清單」
《草案》第四章第二十四條列出了廣州市對不文明行為實行的「重點治理清單制度」。《草案》指出,市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機構應當定期對本市文明行為促進工作現狀進行評估(可以委託第三方開展),根據評估結果調整重點治理清單內容,並向社會公布。
擬重點治理的七類不文明行為:
(一)公共場所亂扔垃圾、隨地吐痰; (二)駕駛機動車不按規定禮讓行人、隨意穿插變道、違法停車; (三)行人、非機動車通過路口或者橫穿道路不按照規定通行; (四)在嚴格管理區攜帶犬只出戶未用犬繩牽領犬只、未即時清理犬只糞便; (五)隨意張貼、噴塗小廣告; (六)在住宅小區樓道、綠地等公共區域亂堆雜物; (七)製造生活雜訊干擾他人正常生活。
五類不文明行為新增明確法律規范
公共場所亂扔垃圾。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責令其採取補救措施,處以二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罰款;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責令清除,處以五十元罰款;
行人、電動自行車通過路口或者橫穿道路不按照規定通行。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以警告或者十元罰款;
隨意張貼、噴塗廣告。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以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有礙城市容貌的,處以二千元以下罰款;
在住宅小區樓道、綠地等公共區域亂堆雜物。由街道辦事處處以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並責令清除;拒不清除的,強制清除,費用由違法責任人承擔;
製造生活雜訊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由公安機關予以警告;拒不改正的,處以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多處罰手段增違法成本
《草案》對上位法未規定或未明確罰則,而群眾又反響強烈的不文明行為,例如行人、非機動車通過路口或橫穿道路不按規定通行,隨意張貼、噴塗小廣告,公共區域亂堆雜物,製造生活雜訊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等,進行了明確規范。
此外,《草案》除了依法設定相應法律責任外,還設定了「記錄」和「曝光」等舉措,以增加違法行為的違法成本,以不利的法律後果作為威懾,最終確保《草案》內容得以有效執行。
觀點交鋒
建議曝光現象而不曝光個人
民革廣州市委員會的專家代表梁國雄對曝光持反對態度:首先,曝光的程度、曝光的主體、曝光的具體行為等標准都較難拿捏,界線的模糊容易造成不平;其次,社會需要釐清一個基本概念,即到底要曝光行為抑或現象?對不文明現象曝光是應該的,但曝光事實,便必然牽涉到個人。
他建議將「對不文明行為進行曝光」改成「對不文明現象進行曝光」,同時處罰違規違法個人。
生活習慣難根除 輔助手段有必要
「沒有罰出來的文明法治理念,各種不文明行為、積淀已久的生活習慣恐怕很難根除。」人大代表趙廣軍首先為草案和曝光手段投下贊成票。
廣東正平天成律師事務所的專家代表陳敏表示,《立法法》規定《草案》為地方性法規,可針對地方的管理事務,在上位法規定的范圍內做出規定。立法具有法律依據。同時,現有法律對於不文明行為缺乏有效的制裁手段,或者是尚不能控制。因此,在現有的法律框架范圍內,再補充一些符合立法原則的規定和輔助手段,她認為「很有必要」。她說,曝光也是一種行政管理行為,同樣要納入法律系統去進行評價和審核。

熱點內容
集團巡視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6 04:32:50 瀏覽:520
勞動合同法曠工怎麼扣錢 發布:2025-05-16 04:31:21 瀏覽:27
民事訴訟法證據的若干規定釋義 發布:2025-05-16 04:26:47 瀏覽:762
涉外仲裁協議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16 04:26:09 瀏覽:901
深圳市燃氣協會安全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16 04:08:59 瀏覽:413
月湖區人民法院地址 發布:2025-05-16 03:44:37 瀏覽:931
豬肉公司規章制度範本百度文庫 發布:2025-05-16 03:42:58 瀏覽:945
最高法院公報 發布:2025-05-16 03:42:29 瀏覽:364
債務糾紛法律援助管嗎 發布:2025-05-16 03:42:24 瀏覽:763
未成年法律援助宣傳活動 發布:2025-05-16 03:41:14 瀏覽: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