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泰西民法治

泰西民法治

發布時間: 2021-12-16 05:36:06

⑴ 《泰西民法志》的泰西是什麼意思

泛指西方國家,一般指 歐 美 各國。

⑵ 2014年民法誰講的好

鍾秀勇來和李建偉都不錯。

李建偉:自
大學法學院高級訪問學者(2008)。現任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院聘教授、碩士生導師,商法研究所副所長。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學士(1992—1996),中國人民大學法學碩士(1996—1999),中國人民大學民商法學博士(1999--2002)、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企業管理博士後流動站研究人員(2002--2004),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
主要研究領域:合同與擔保制度、公司企業法學、公司治理與公司管理制度。

鍾秀勇:
鍾秀勇,國家司法考試業內名師,主編《民法》系列教材,著有《三校名師講義》等司考培訓教材。是三校名師、華旭司考、政法英傑、獨角獸網校、厚大司考等著名司法考試學校簽約民法主講教師。
中國人民大學民商法學博士,善於把握考試重點,清楚解析考試難點,深諳記憶規律,擅長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把枯燥的考點趣味化,引導學員輕松記憶,牢固記憶。所授課程針對性強,不枯燥,自信為廣大考生的好幫手。
授課生動有趣,極富感染力。深諳記憶規律,擅長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把枯燥的考點趣味化,使主要考點關聯化,引導學員輕松記憶、牢固記憶。

⑶ 民法典一共有幾篇分別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內法律,共1260條。

十三屆全國人容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它的頒布標志著中國正式步入民法典時代,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民法典開創了我國法典編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義。

加強民法典普法工作。民法典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分為七編(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及附則,共1260條。是我國法律體系中條文最多、體量最大、編章結構最復雜的一部法律。民法典要實施好,就必須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

(3)泰西民法治擴展閱讀

從高度看,民法典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戰略舉措,是社會文明的重要彰顯。

從深度看,民法典有助於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從溫度看,民法典回應人民法治需求,飽含愛民、護民、利民、惠民的人民情懷,蘊涵著濃厚的人文關懷。

從廣度看,民法典對治國理政有重大意義。

⑷ 民法的主要作用是什麼

民法是調整平等民事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組織之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回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答稱,是法律體系中的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
我國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民法既包括形式上的民法(即民法典),也包括單行的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規中的民事法律規范。

很多人會把商法和民法合在一起理解,即民商法。商法和民法某些方面的內容是共通的。

⑸ 《泰西民法志》是一部怎樣的著作

最早介紹馬克思,恩格斯生平及思想的著作是胡貽谷翻譯的《泰西民法志專》。上海廣學屬會於 1898年出版。該書原名《社會主義史》,英國人 克卡朴所著,布克萊書局於1892年出版。書中專 辟有「馬克思」一章,較為詳細地介紹了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及其思想。書中寫道:「馬克思是社 會主義史中最著名和最具勢力的人物,他及他同心的朋友昂格斯都被大家承認為『科學的和革命 的』社會主義派的首領。這一派在文明各國中都有代表,而大家對於這一派認為是社會主義中最可 怕的新派。」美國人伯爾納在其命著《1907年以前 中國的社會主義思潮》一書中曾經指出,這是在中國出版的「第一部系統講解多種社會主義學說的 著作」。.

⑹ 民法類法律有20多部,具體名稱是什麼刑法類的具體名稱是什麼

民法類: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1986年4月12日頒布

2.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1985年4月10日頒布

3.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 1998年11月4日頒布

4.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2001年4月28日頒布

5.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修正草案) 1980年頒布

6.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999年6月28日頒布

7.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2006年12月29日頒布

8.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 1990年12月28日頒布

9.殘疾人教育條例

1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 2001年4月28日頒布
11.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1986年4月12日頒布

12.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實施細則 1992年2月29日頒布

13.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 1998年8月29日頒布

1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1995年頒布

15.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1991年4月9日頒布

16.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 2003年頒布

17.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 2002年12月28日頒布

18.中央直屬水庫移民遺留問題處理規劃實施管理辦法 2003年3月24日頒布

1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1993年10月31日頒布

20.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1996年頒布

21.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2003年6月28日頒布

22.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 2003年6月18日頒布

23.婚姻登記條例 2003年7月30日頒布

24.家庭寄養管理暫行辦法 2003年10月27日頒布

25.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1994年10月27日頒布

26.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 2004年2月25日頒布

27.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 2004年5月20日頒布

28.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實施辦法 2004年6月4日頒布

29.民政部門實施行政許可辦法 2004年6月7日頒布

30.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審批管理辦法 2003年12月13日頒布

31.實施教育行政許可若干規定 2005年4月21日頒布

32.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草案) 2005年7月8日頒布

33.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 1958年1月9日頒布

34.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35.《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調解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 2004年9月16日頒布

36.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民法院國家賠償確認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

37.最高檢公布《檢察人員紀律處分條例(試行)》

38.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

3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1994年5月12日頒布

40.民間糾紛處理辦法 1990年4月19日頒布

4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6年8月23日頒布

42.婦女兒童權益保護法

43.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計劃生育生殖健康新技術新產品研究開發項目管理辦法(試行) 2006年8月7日頒布

44.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護法 2006年8月28日頒布

45.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 2006年10月31日頒布

46.殘疾人就業條例 2007年02月25日頒布

47.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2007年03月16日頒布

48.司法鑒定程序通則 2007年08月07日頒布

49.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2007年10月28日頒布

50.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 2007年12月29日頒布

51.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 2008年04月24日頒布

5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 2008年04月01日頒布

5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54.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徵求意見稿)

55.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2011年8月9日頒布

刑 法 類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1999年12月25日頒布
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 1999年12月25日頒布
3.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二) 2001年8月31日頒布
4.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三) 2001年12月29日頒布
5.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四) 2002年12月28日頒布
6.人體輕傷鑒定標准(試行) 1990年6月20日頒布
7.人體重傷鑒定標准 1990年3月29日頒布
8.人體輕微傷鑒定標准
9.《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2005年8月28日頒布
10.《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六)》 2006年6月29日頒布

1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五)2005年2月28日頒布

12.人民檢察院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規定 2002年4月22日頒布

13.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

14.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 2002年8月24日頒布

15.易制毒化學品購銷和運輸管理辦法 2002年8月22日頒布

16.易制毒化學品進出口國際核查管理規定 2006年9月7日頒布

17.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2005年8月28日頒布

18.公安機關組織管理條例 2006年11月13日頒布

19.人民檢察院訊問職務犯罪嫌疑人實行全程同步錄音錄像技術工作流程(試行) 2006年12月04日頒布

20.警車管理規定 2006年11月29日頒布

21.公安機關法制部門工作規范 2006年12月18日頒布

22.人民檢察院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規定 2006年12月28日頒布

2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復核死刑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2007年02月27日頒

24.看守所留所執行刑罰罪犯管理辦法 2008年02月29日頒布

25.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證使用管理規定 2008年02月28日頒布

26.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停止執行死刑程序有關問題的規定 2008年12月15日頒布

⑺ 關於民法的案例分析二(高分)

1、按照我國有關法律和司法解釋的規定,法院應當判決C公司向受害者賠償醫療費等損失。理由如下:一,本案的糾紛性質。C公司違法排污在先,飯店隨後違反禁令用河水淘米,其共同行為造成顧客食物中毒,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根據《民法通則》第130條的規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權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二,司法解釋的規定。根據最高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條規定,共同侵權行為時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致人損害,或者雖無共同故意,共同過失,但其侵權行為直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後果的,同樣構成共同侵權。本案中,C公司和飯店二人雖無共同意思聯絡,但對顧客人身遭受的損害兼有過錯,根據該條規定,依然構成共同侵權。因此,本案是一起共同侵權所致的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侵權人應當承擔相應的共同侵權責任。三,侵權責任的承擔。由於C公司與飯店依法承擔的是共同侵權的連帶責任,共同加害人是作為一個整體對損害共同承擔責任的,其中任何一個人都應當對全部損害承擔責任。在其承擔賠償責任以後,他有權向其他未承擔責任的共同侵權人追償。因此,受害顧客要求法院判決C公司賠償全部醫療費損失是有法律依據的,法院應當支持他們的訴訟請求。
2、依照物權法的規定,法院應當判決A、B二公司分別向C公司支付修理費用的三分之一。理由如下:第一,根據物權法第七十二條規定,「業主對建築物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權利,承擔義務;不得以放棄權利不履行義務」,三家公司各自對廠房的一個樓層享有專有部分的所有權,也稱專有權,為了專有權的方便行事,專有權人對建築物的共用部分享有共有權。建築物區分所有的共有權不同於一般的共有權,它是按持有份共有,因此不是共同共有;同時,它也不能請求分割,因此也不是按份共有,而是第三種共有。共有人對共有權享有的權利是法定的,如果以放棄權利而怠於履行義務,將會妨礙或損害其他共有人的權益。所以,A公司與B公司都不能放棄對污水處理池的修理義務。第二,根據物權法第八十條規定,「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費用分攤、收益分配等事項,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業主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的比例確定。」因此,A公司、B公司與C公司如果沒有對維修費用進行約定的,應當按照各自專有部分佔廠房面積的比例承擔修理費用。由於三個公司是均等享有廠房所有權,維修費用也應當按此比例承擔,即三人各承擔三分之一。C公司已經支付了全部修理費用,B公司和A公司應當補償三分之一給C公司。

⑻ 民法通則

本質區別在於它的調整對象與其他法律不同。
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這里的平等主體包括自然人與自然人,自然人與法人,法人與法人。

⑼ 民法包括哪些,主要用於

您好,您可以詳細描述您的問題。民法包括民法總則,民法通則,物權法,合同法,擔保法,侵權責任法,婚姻法,繼承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
民法是調整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
民法是規范社會生活的重要法律,是調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律。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民法乃是"以法律形式表現了社會經濟生活條件的准則"。它具有極其重要的功能:
一、民法可以為現代化市場經濟提供一相關《民法》書籍般規則和市場活動的行為規范,使市場參與者在這些規則允許的范圍內各顯神通,開拓進取,創造最佳業績,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
二、民法可以為人權提供基本保障。人權是人按其本質屬性享有和應當享有的權利。民法實質上是權利法。它首先給人的人格權、人身權、財產權等基本權利以規定和保護,為其他權利包括政治權利和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保護提供基礎。
三、民法可以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民法體現著社會公平和社會正義。它調節著各種利益,保護人們合法地謀求自己的利益,不允許侵害社會和他人的弱肉強食,謀取非法利益。
四、民法可以促進民主政治。民法是私法。它要求私法與公法、民事生活和政治生活區分開來。私法自治原則不僅有利於抑制行政專橫和行政過度干預,而且有利於經濟基礎的發展。這必將從客觀上推動民主政治的發展。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⑽ 民法總則125條

地面施工緻人損害,是指在公共場所、道旁或者通道上挖坑、修繕安裝地下設施等,沒有設置明顯標志和採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情形。

由於這類施工行為是在公共場所、道路等地方進行,稍有不慎就可能致人以損害,故我國《民法通則》第125條對這類行為致人損害予以特殊規定,對於地面施工緻人損害實行的是過錯推定原則。即在確定責任時,行為人如能證明自己採取了必要的防護措施或設置了明顯的標志,主觀上沒有過錯,就可減輕或免除賠償責任。

地面施工緻人損害的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包括:

大道的大道的大道的大道的1.行為人實施了地面施工行為

這里所稱的地面施工行為有其特定含義,一般是指在公共場所、道旁或者通道上挖坑、修繕安裝地下設施等行為,非上述情況下的地面施工行為,不能適用此外所稱的地面施工緻人損害的相關規定。

2.行為人未盡安全保護措施
?
一般情況下,在公共場所、道路等地施工,施工人應當設置明顯標志和採取其他必要安全措施,以保證行人的安全,如在施工場地設置護欄,晚上設置紅燈等。施工人未盡此種義務致人損害,就應承擔民事責任。

3.有損害事實?
大道的
損害事實包括人身損害和財產損害兩種情形。如有的人跌入施工場所而受傷,有的車輛跌入施工場所而受損等。

4.地面施工行為與損害事實有因果關系?
大道的
這是指有關的損害事實是由行為人的地面施工行為所造成。地面施工行為是因,損害事實是果。只有在二者有因果關系時,行為人才須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熱點內容
破產與租賃的合同法 發布:2025-05-15 16:36:59 瀏覽:278
經濟學跨考經濟法 發布:2025-05-15 16:22:53 瀏覽:105
關於刑事法律援助的規定 發布:2025-05-15 16:18:06 瀏覽:270
勞動法病假不發節日福利 發布:2025-05-15 16:17:54 瀏覽:894
民法典的作用 發布:2025-05-15 16:13:07 瀏覽:645
預見遇見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15 16:00:05 瀏覽:143
商標法律知識培訓問題題 發布:2025-05-15 16:00:04 瀏覽:260
特朗普選法官 發布:2025-05-15 15:56:08 瀏覽:709
新修訂的准則和條例全文 發布:2025-05-15 15:41:15 瀏覽:532
勞動法中關於醫療假期長 發布:2025-05-15 15:37:56 瀏覽: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