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建設書目
① 思想政治建設的內容是什麼思想道德建設的內容呢
思想政治建設就是黨的正確路線、方針和政策,對直屬機關黨員幹部進行形勢、版任務權教育為活動載體。
思想道德建設就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另一個重要內容,主要包括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
科學理論,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同社會主義公有制相適應的主人翁思想和集體主義思想,同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相適應的權利義務觀念和組織紀律觀念,為人民服務的獻身精神和共產主義的勞動態度,社會主義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等。思想道德建設規定著整個精神文明建設的性質和方向。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建立在社會主義公有制基礎之上,不僅為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而且保證其發展方向。
② 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包括哪些方面
社會來主義思想道德建自設主要包含思想建設和道德建設兩個方面的內容。
(1)社會主義思想建設主要是提高人民的思想政治覺悟,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思想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內容和中心環節。社會主義思想建設的主要內容:
第一,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武裝全黨和教育廣大幹部與群眾;
第二,教育人民樹立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想;
第三,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第四,進行艱苦創業精神的教育。
(2)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
第一,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是樹立和培養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第二,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本原則是集體主義;
第三,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本要求是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
第四,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
③ 思想道德建設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在憲法中規定思想道德建設的內容是我國憲法的一大特色。 思想道德建設是國家對全體公回民進行思想政治教答育的重要任務, 它決定著我國精神文明的社會主義性質和方向,關系著培育中華 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
思想道德建設包括以下四項內容:
(1)培養「四有」公民。國家通過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 文化教育、紀律和法制教育,通過在城鄉不同范圍的群眾中制定 和執行各種守則、公約,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
(2)提倡「五愛」的社會公德。國家提倡愛祖國、愛人民、 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公德。
(3)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在人民中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 義和國際主義、共產主義的教育,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 主義的教育。
(4)反對資本主義的、封建主義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
④ 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要解決的是整個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問題。思內想道德建設容決定著精神文明建設的性質,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
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主要包含思想建設和道德建設兩個方面的內容。
(1)社會主義思想建設主要是提高人民的思想政治覺悟,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思想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內容和中心環節。社會主義思想建設的主要內容:
第一,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武裝全黨和教育廣大幹部與群眾;
第二,教育人民樹立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想;
第三,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第四,進行艱苦創業精神的教育。
(2)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
第一,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是樹立和培養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第二,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本原則是集體主義;
第三,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本要求是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
第四,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
⑤ 關於思想道德的書籍有哪些
有 道德與法 思想品德等等,還可以把他們分為 思想和道德,思想包括心境和對生活的態內度。道德包括處事行容為。在這推薦《思想品德》《品德教育》《人文觀察》《心態決定命運》《關系決定命運》《社會與法》等等 望採納
⑥ 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目錄
第一章 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節 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內容
第二節 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在社會發展中的能動作用
第二章 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重點對象和原則要求
第一節 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重點對象
第二節 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基本途徑
第三節 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原則要求
第三章 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面臨的新課題
第一節 社會主義曲折發展投下的陰影
第二節 市場經濟發展產生的雙重影響
第三節 西方思想文化進入帶來的挑戰
第四節 黨內不正之風的滋長和蔓延
第四章 樹立強大的精神支柱
第一節 用新的理論武裝全黨
第二節 用共同理想團結全國人民
第五章 確立正確的社會價值導向
第一節 變化動盪的價值世界
第六章 開展全方位的道德建設
第一節 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
第二節 道德建設的基礎性工程
第七章 實現優良傳統與現代意識的結合
第一節 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第二節 培育和增強現代意識
⑦ 倫理學書目推薦
2017年12月23日—24日,由中國倫理學會主辦的「2017中國倫理學大會」在北京召開,近千名倫理學研究者及道德實踐工作者出席大會。由中國倫理學會與《博覽群書》雜志聯袂組織評選推薦的「中國倫理學2016年度十本好書」此間隆重公布。
本次大會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宗旨,以「新時代與道德建設」為主題,開設大會主旨報告、分論壇、「2017中外倫理熱點」對話會、「中國倫理學2016年度十本好書」和「2017中國倫理學大會優秀論文」評選以及「第二屆中國倫理學十大傑出青年學者」頒獎等多個活動板塊。萬俊人、郭廣銀、盧德之、於丹、李建華、江暢等知名學者作大會學術報告。大會設立了「新時代與倫理學發展」「新時代立德樹人」「倫理學基礎理論」「政治倫理」和「健康倫理」等九個專題分論壇,與會代表分享了在各自領域研究的前沿觀點。
為推出更多優秀倫理學研究成果,展示倫理學人的風采,中國倫理學會聯合光明日報《博覽群書》雜志開展了中國倫理學年度十本好書推選活動,入選作品在「2017中國倫理學大會」上隆重發布。「中國倫理學2016年度十本好書」分別是:陳緒新:《當代中國青年的價值困惑與出路》;賀漢魂:《回到馬克思、培育和諧美馬克思勞動倫理思想現代解碼》;靳鳳林:《追求階層正義》;李建華:《中國道德文化的傳統理念與現代踐行研究》;龐永紅:《分配正義與轉型期弱勢群體研究》;曲紅梅:《馬克思主義、道德和歷史》;王露璐:《新鄉土倫理——社會轉型期的中國鄉村倫理問題研究》;袁祖社:《文化與倫理——基於公共性視角的研究》;周山東:《道德與養生:道家養生倫理研究》;左高山:《敵人論》。《博覽群書》雜志和「光明日報博覽群書」微信公眾號近期將陸續介紹這十本好書。
⑧ 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內容是什麼
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基本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建設
⑨ 有關道德倫理,或道德缺失,道德建設方面的外國書籍
推薦幾個基礎性的哲學類的,有關道德倫理的書籍:
1、伯納德·巴伯《科學與社會秩序》
2、羅素《幸福之路》
3、聶文濤《馴服血糖》
4、皮亞傑《人文科學認識論》
⑩ 公民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和基本要求包括哪些
公民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 :
1.從我國歷史和現實的國情出發,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為著力點。在公民道德建設中,應當把這些主要內容具體化、規范化,使之成為全體公民普遍認同和自覺遵守的行為准則。
2.為人民服務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核心,是社會主義道德區別和優越於其它社會形態道德的顯著標志。它不僅是對共產黨員和領導幹部的要求,也是對廣大群眾的要求。每個公民不論社會分工如何、能力大小,都能夠在本職崗位,通過不同形式做到為人民服務。在新的形勢下,必須繼續大張旗鼓地倡導為人民服務的道德觀,把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貫穿於各種具體道德規范之中。要引導人們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競爭與協作、先富與共富、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等關系,提倡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發揚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精神,為人民為社會多做好事,反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形成體現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有序發展的良好道德風尚。
3.集體主義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原則,是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和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在社會主義社會,人民當家作主,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使集體主義成為調節三者利益關系的重要原則。要把集體主義精神滲入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各個層面,引導人們正確認識和處理國家、集體、個人的利益關系,提倡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當前利益服從長遠利益,反對小團體主義、本位主義和損公肥私、損人利己,把個人的理想與奮斗融入廣大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奮斗之中。
4.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基本要求,是每個公民都應當承擔的法律義務和道德責任。必須把這些基本要求與具體道德規范融為一體,貫穿公民道德建設的全過程。要引導人們發揚愛國主義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熱愛祖國、報效人民為最大光榮,以損害祖國利益、民族尊嚴為最大恥辱,提倡學習科學知識、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科學方法,艱苦創業、勤奮工作,反對封建迷信、好逸惡勞,積極投身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
5.社會公德是全體公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准則,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在現代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不斷擴大,人們相互交往日益頻繁,社會公德在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會穩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為公民個人道德修養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現。要大力倡導以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德,鼓勵人們在社會上做一個好公民。
6.職業道德是所有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循的行為准則,涵蓋了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職業與職工、職業與職業之間的關系。隨著現代社會分工的發展和專業化程度的增強,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整個社會對從業人員職業觀念、職業態度、職業技能、職業紀律和職業作風的要求越來越高。要大力倡導以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為主要內容的職業道德,鼓勵人們在工作中做一個好建設者。
7.家庭美德是每個公民在家庭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准則,涵蓋了夫妻、長幼、鄰里之間的關系。家庭生活與社會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正確對待和處理家庭問題,共同培養和發展夫妻愛情、長幼親情、鄰里友情,不僅關繫到每個家庭的美滿幸福,也有利於社會的安定和諧。要大力倡導以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為主要內容的家庭美德,鼓勵人們在家庭里做一個好成員。
中共中央頒布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把公民基本道德規范集中概括為二十字:「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10)道德建設書目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是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在新世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順利實現第三步戰略目標,必須在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依法治國的同時,切實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以德治國,把法制建設與道德建設、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緊密結合起來,通過公民道德建設的不斷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與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
這是提高全民族素質的一項基礎性工程,對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促進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全面推進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愛國守法」,強調公民應培養高尚的愛國主義精神,自覺地學法、懂法、用法、守法和護法。
2.「明禮誠信」,強調公民應文明禮貌、誠實守信、誠懇待人。
3.「團結友善」,強調公民之間應和睦友好、互相幫助、與人友善。
4.「勤儉自強」,強調公民應努力工作、勤儉節約、積極進取。
5.「敬業奉獻」,強調公民應忠於職守、克己為公、服務社會。
參考資料:網路:公民基本道德規范
人民網:《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