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法立法依據
Ⅰ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的立法目的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的立法目的是:為了規范公務員的管理,保障公務員版的合法權益,加強對公務員權的監督,促進公務員正確履職盡責,建設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高素質專業化公務員隊伍。
公務員是幹部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事業的中堅力量,是人民的公僕。
(1)公務員法立法依據擴展閱讀:
公務員制度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貫徹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組織路線,堅持黨管幹部原則。
公務員的管理,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依照法定的許可權、條件、標准和程序進行。公務員的管理,堅持監督約束與激勵保障並重的原則。
Ⅱ 制定公務員法的依據是什麼法
制定目的:為了規范公務員的管理,保障公務員的合法權益,加強對公務員的監督,建設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促進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 依據: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Ⅲ 8、根據公務員法的規定, 是作為評價公務員的主要依據 ( )
你好:
根據《公務員錄用標准》.......按照德才兼備的標准
擇優錄用。
B 、德 才
我希望這個答案是會令您滿意的。謝謝您的提問!!
Ⅳ 我國《公務員法》的立法目的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是為了規范公務員的管理,保障公務員的合法權益,加內強對公容務員的監督,促進公務員正確履職盡責,建設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高素質專業化公務員隊伍,根據憲法,制定的法律。
(4)公務員法立法依據擴展閱讀:
2005年4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根據2017年9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等八部法律的決定》修正。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修訂,自2019年6月1日起施行。
Ⅳ 《公務員法》的立法目的是什麼
為了規范公務員管理,保障公務員合法權益,加強對公務員的監督,建設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促進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而制定的。
Ⅵ 公務員法立法依據是什麼
制定目的:為了規范公務員的管理,保障公務員的合法權益,加強對公務員的監督,建設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促進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
依據: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Ⅶ 公務員法的修訂,以什麼和什麼為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2017年修訂版)
2005年4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根據2017年9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等八部法律的決定》修改。
Ⅷ 公務員法制定的目的和依據是什麼
《公務員法》第一條 為了規范公務員的管理,保障公務員的合法權益,加強對公務員的監督,建設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促進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Ⅸ 公務員法的立法宗旨是什麼
公務員法的立法宗旨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 1、規范公務員管理,提高機關人事管理的科學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2、加強對公務員的依法監督,同時保障公務員的合法權益;3、為建設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提供製度保證;4、保證機關有效運轉,提高工作效能。
Ⅹ 證明公務員法53條14款屬管理性強制性規定的法律依據
主要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1、《公務員法》第53條第14款規定:回公務員必須遵守紀律,答不得有下列行為:
(十四)從事或者參與營利性活動,在企業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中兼任職務;
2、《公務員法》第55條規定:
公務員因違法違紀應當承擔紀律責任的,依照本法給予處分;違紀行為情節輕微,經批評教育後改正的,可以免予處分。
3、《公務員法》第56條規定:處分分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
因此,從法條來看,上述第五十三條中第(十四)項就是禁止公務員經商做買賣的規定。第五十五條和第五十六條就是處罰規定。具體處罰的形式需視公務員的違法違紀的程度輕重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