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立法會
A. 世界各國政治制度
我靠我的記憶寫一點吧~
美國:1776年7月4日獨立建國,政治制度為民主共和制,政治體制為三權分立,最高元首,行政頭腦以及武裝部隊總司令為總統,三權分立的原則使司法,行政,立法相互監督又相互制約。其中 國會為最高立法機構,設聯邦最高法院、聯邦法院、州法院及一些特別法院是司法機構。
英國:國家制度為君主立憲制,國王是國家元首、最高司法長官、武裝部隊總司令和英國聖公會的「最高領袖」,形式上有權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級法官、軍官、各屬地的總督、外交官、主教及英國聖公會的高級神職人員等,並有召集、停止和解散議會,批准法律,宣戰媾和等權力,但實權在內閣。議會是最高司法和立法機構,由國王、上院和下院組成。
法國:同樣,也為民主共和制,不過和美國不同的是總統有權任免總理和批准總理提名的部長;主持內閣會議、最高國防會議和國防委員會;有權解散議會;可不經議會將某些重要法案直接提交公民投票表決;在非常時期,總統擁有「根據形勢需要採取必要措施」的全權。在總統不能履行職務或空缺時總統離職期間由參議院議長代行總統職權。而行政權力始終都在總理手中。
B. 世界各國政治體制
縱觀當今世界,各國的政體主要分為四種:總統制、議會(內閣)制、委員會制和半總統半議會制。
一、總統制:美國是典型的總統制國家,實行總統制的國家還有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委內瑞拉、印度尼西亞等。
特徵:(1)總統集國家元首和行政首腦於一身,並統帥全國武裝力量。(2)總統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3)總統與議會相互制衡,總統對議會通過的法律有否決權,議會可彈劾總統。(4)總統及行政官員不得兼任議員。
二、議會(內閣)制:英國是典型的議會(內閣)制國家。分議會君主制(英國、日本、荷蘭、瑞典、比利時、西班牙、泰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和議會共和制(德國、義大利、印度、新加坡)。
特徵:(1)國家元首和行政首腦由兩個人擔任,但國家元首是虛權元首,不負行政責任,僅在形式上代表國家。(2)內閣由議會產生,並由議會中獲得多數席位的政黨組閣或者形成政黨聯盟。(3)議會與內閣合一,內閣成員一般是議會議員,首相或者總統為議會多數黨領袖。(4)內閣對議會負責,當議會通過不信任案時內閣必須辭職,但首相或總理有權提請國家元首下令解散議會,重新進行選舉。
議會制即代議制,是指公民通過選舉代表,組成議會機關行使國家權力的制度,屬於間接民主的形式,是資產階級革命的政治產物。
三、委員會制。只有瑞士實行委員會制。在這種制度下,立法機關和行政機關合二為一。
特徵:(1)由聯邦議會選舉7名委員,組成聯邦政府,每個委員分管政府的一個部門,兼任部長。(2)政府的決策均由7名委員集體做出,實行集體領導。(3)每年從7名委員中選舉一人為總統,任期一年,不得連任,總統的權力與其他委員相同。(4)議會無權通過信任投票迫使政府辭職,政府也無權解散議會。
四、半總統半議會制。這是法國總統戴高樂的叫法,實行此類制度的國家有法國、奧地利、冰島、愛爾蘭、荷蘭、俄羅斯等。
半總統半議會制兼有總統制和議會(內閣)制的混合特徵:(1)具有總統制特點,總統是國家元首,由選民選舉產生,統帥軍隊。(2)具有議會(內閣)制特點,總理為政府首腦,政府對議會負責,當議會通過不信任案時內閣必須辭職。
從法國實際運作來看,半議會半總統制的實質上是一種可變性共和政體:當總統和國民議會中的多數派屬於同一翼時,國家權力中心在總統;如果總統和國民議會的多數派分屬兩翼,總統就會任命國民議會多數派的領袖擔任政府總理,出現"左右共處」的局面。
C. 《新義州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朝鮮新義州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目錄
第一章:政治
第二章:經濟
第三章:文化
第四章:居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
第五章:機構
第l節:立法會議
第2節:長官
第3節:行政府
第4節:檢察院
第5節:法院
第六章:區徽與區旗
第一章:政治
第1條:新義州特別行政區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行使主權的特殊行政單位。
國家將中央直轄新義州特別行政區。
第2條:國家授權新義州特別行政區行使立法權、行政管理權和司法權。
第3條:國家維持新義州特別行政區的法律制度50年不變。
第4條:國家要求新義州特別行政區,保障居民和非居民的合法權益。
第5條:國家要求新義州特別行政區,依法保護居民和非居民的人身安全。
第6條: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內閣、各委員會、省和中央機關,不幹預新義州特別行政區工作。
國家獲得新義州特別行政區長官同意,派遣或常駐有關人員。
第7條:國家負責對新義州特別行政區的防務工作。
國家根據需要,可以在新義州特別行政區常駐軍事人員。
新義州特別行政區根據需要,可請求駐軍協助維持社會秩序和救助災害。
第8條:國家主管有關新義州特別行政區的外交事務。
新義州特別行政區處理國家授權范圍內的外交事務,以區的名義進行對外工作,可以自行辦理簽發新義州特別行政區護照事宜。
第9條:國家要求在新義州特別行政區用朝鮮文行文正式文件。
用外文行文的正式文件,須附朝鮮譯文。
第10條:國家在新義州特別行政區,不允許外國政治團體活動。
第11條:國家在發生戰爭或武裝叛亂等情況下,有權在新義州特別行政區宣布緊急狀態。屆時,在新義州特別行政區實施全國性法律。
第二章:經濟
第12條:新義州特別行政區的土地和自然資源屬於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所有。
國家在新義州特別行政區不允許對土地和自然資源的侵害。
第13條:國家把新義州特別行政區建設成國際性金融、貿易、商業、工業、尖端科學、娛樂和旅遊地區。
第14條:國家授權新義州特別行政區開發、利用和管理土地。
新義州特別行政區的建設總規劃須經國家批准。
工程建設須根據總規劃進行。
第15條:在新義州特別行政區,土地出讓期限規定為2052年12月31日。
土地出讓期滿時,根據受讓方的申請,國家延長土地出讓期限。屆時,繼續保障受讓方有利的經濟活動條件。
第16條:國家在新義州特別行政區,允許自由轉讓、出讓、再出讓和抵押合法獲得的土地使用權、建築物和設施。
第17條:國家在新義州特別行政區,保護私有財保障其繼承權。
國家在新義州特別行政區,對私有財產不實行國有化。
如果因國家安全需要,徵收私有財產時,將賠償其損失。
第18條:在新義州特別行政區,居民的合法工作年齡為16周歲。
國家禁止未到工作年齡的少年勞動。
第19條:國家要求新義州特別行政區,把職工的勞動時間定為每日8小時,每周不超過4 8小時。
第20條:國家要求新義州特別行政區,鼓勵企業僱傭共和國勞動力。
對所需崗位,根據區行政府批准,可以僱用外國勞動力。
第21條:國家在新義州特別行政區,要求行政府協商共和國有關機關,規定區職工最低工資標准。
第22條:國家要求新義州特別行政區,正確實行有償休假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等勞工政策。第 23條:國家允許新義州特別行政區自己實行貨幣金融政策。
在新義州特別行政區,可以自由匯出和匯進外匯。
第24條:國家要求新義州特別行政區,建立公正和特惠稅收制度。
稅收種類和稅率,由新義州特別行政區另行規定。
第25條:國家要求新義州特別行政區,實行特別優惠關稅制度。
關稅率由新義州特別行政區規定。
第26條:國家要求新義州特別行政區,正確樹立會計制度,嚴格進行會計和審計工作。
第27條:國家要求新義州特別行政區,自行制定和執行預算。
關於預算的立法會議決議,須報最高立法機關備案。
第28條:國家要求新義州特別行政區,自行檢驗區產品,獨自簽發原產地證明。
第29條:國家要求新義州特別行政區,鼓勵投資者投資。
禁止對損害國家安全、居民衛生保健、環境保護部門和經濟技術落後部門的投資。
第30條:在新義州特別行政區,有關企業成立的審批工作,由區行政府辦理。
水運業和空運業須獲共和國有關機關審批。
第31條:國家要求新義州特別行政區,保障對企業有利的投資環境和經濟活動條件。
在新義州特別行政區,保障人員自由進出、物資、資金、信息、通訊的自由流通。
第三章:文化
第32條:國家要求新義州特別行政區,正確實行文化政策,提高居民創造能力,滿足良好文化生活要求。
第33條:國家要求新義州特別行政區,以區預算高水平地擔負實行包括學齡前一年教育在內的普遍的11年制**義務教育。
新義州特別行政區根據同共和國有關機關協議,進行社會課程教育。
第34條:國家要求新義州特別行政區,開辦托兒所和幼兒園,擔負對學齡前兒童的保育。
第35條:國家要求新義州特別行政區,鼓勵引進尖端科學技術,積極開拓新科學技術領域。第 36條:國家要求新義州特別行政區,鼓勵置備現代化文化設施,鼓勵居民積極參加文藝活動。
禁止進行危害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文藝活動。
第37條:國家要求新義州特別行政區,以區預算特別保護區內的革命史跡地、名勝古跡、天然紀念物和文物。
需要保護的革命史跡地、名勝古跡、天然紀念物和文物對象,由共和國有關機關另行指定。第38條:國家要求新義州特別行政區,實行醫療保險制度。
新義州特別行政區內發生傳染病蔓延等嚴重情況時,行政府可以請求共和國有關機關協助。第39條:國家要求新義州特別行政區,鼓勵發展群眾體育活動,增強居民的體力,積極發展體育科學技術。
第40條:國家要求新義州特別行政區,發行報紙和雜志等定期刊物,自行經營郵政和廣播網等。
禁止利用定期刊物、郵政和廣播網進行危害居民良好社會意識和區社會秩序的活動。
第41條:國家要求新義州特別行政區,保持和營造良好自然環境,防止環境污染,給居民提供文明健康的生活環境和勞動條件。
第四章:居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第42條:新義州特別行政區居民須具備如下條件之一;
(1)新義州特別行政區成立以前居住者;
(2)作為共和國公民,根據新義州特別行政區要求,在區內機關或企業就業者;
(3)作為外國人,從事合法職業,在區內居住7年以上者。
(4)最高立法機關或長官所推薦者。
第43條:居民在社會生活所有方面,享有同等權利和義務。
居民不因性別、國籍、民族、種族、語言、財產、知識程度、政見和信仰而受到歧視。
第44條:在新義州特別行政區,17周歲以上居民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根據法律,被剝奪選舉權者不能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第45條:居民享有言論、出版、集會、示威、罷工和結社自由。
上述權利,根據新義州特別行政區有關法律給予保障。
第46條:居民享有信仰自由。
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活動,破壞社會秩序。
第47條:居民的人身和住宅不可侵犯權與通訊秘依法得到保障。
無法律根據,不能扣留和拘捕居民或搜查人身及住
第48條:居民享有申訴與請願權。
新義州特別行政區須公正審理居民的申訴與請願。
第49條:居民享有遷徙和旅行自由。
有關對共和國其它地區或外國的遷徙和旅行制度,由新義州特別行政區規定。
第50條:居民享有勞動權利。
居民根據愛好和能力,可以自由選擇職業,根據勞動質量領取報酬。
第51條:居民享有休息權利。
在新義州特別行政區,居民享受共和國制定的公休日和節假日休息。外國人根據其民俗風情,享受其休息。
第52條:居民享有接受醫療權利。
年老者、因病或工傷失去勞動能力者、無人照料的老年人和兒童,根據社會保險和社會保障制度,得到物質上的幫助。
第53條:居民享有受教育權利。
其權利,根據新義州特別行政區教育政策,得到保障。
第54條:居民享有科學與文藝活動自由。
新義州特別行政區依法特別保護著作權、發明權和專利權。
第55條:女性享有與男性平等的社會地位和權利。
新義州特別行政區以產前產後休假制度等措施,特別保護哺乳期婦女和嬰幼兒。
第56條:居民享有結婚自由權利。
新義州特別行政區依法保護婚姻與家庭。
第57條:在新義州特別行政區,無居民權的外國人同居民一樣,享有同等權利和義務。但是,無居民權的外國人在區內不能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不能享受以區預算實行的社會福利待遇。
第58條:居住新義州特別行政區的共和國公民,負有保衛祖國義務。
在新義州特別行政區實行的招兵制度,另行規定。
第59條:本法律反映居民的意願和利益,是區管理的基本手段。
居民須尊重和嚴格遵守在新義州特別行政區制定的法律。
第五章:機構
第1節:立法會議
第60條:立法會議是新義州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
立法權由立法會議行使。
第61條:立法會議組成人數為15人。
立法會議員,由居民根據普遍、平等和直選原則,通過無記名投票方式選舉。
第62條:居住新義州特別行政區的共和國公民有資格當選為立法會議員。
在新義州特別行政區,有居民權的外國人也有資格當選為立法會議員。
第63條:每屆立法會任期為5年。
立法會議員任期和立法會任期相同。
第64條:立法會議許可權如下;
(1)制定、修改、補充和廢除法律和法規;
(2)審批區預算和其執行報告;
(3)解釋制定的法規;
(4)聽取和審議長官的行政府工作報告;
(5)根據長官提名,任免區法院院長;
(6)根據區法院院長提名,任免區法院法官、基層法院院長和法官。
第65條:立法會議分定期和不定期會議。
定期會議每季度召開一次。不定期會議在定期會議休會期間,根據不少於1/3議員的要求而召開。
立法會議的會期年累計為不少於100天。
第66條:立法會議,不少於2/3議員參加方可有效。
第67條:立法會議設議長和副議長。
議長和副議長的任期與立法會任期相同。
第68條:立法會議長和副議長,通過立法會議選舉產生。
議長和副議長,須獲得參加會議議員半數以上支持,方可當選。
第69條:立法會議長的任務如下;
(1)主持立法會議;
(2)指定和公布立法會議召開日期;
(3)做立法會議授權的工作。
第70條:立法會副議長協助議長工作。
議長缺席或不能正常擔任職務時,代行議長職務。
第71條:立法會議議案由議員提出。
長官和行政府也有權提出議案。
第72條:立法會議以決議方式通過議案。
立法會議的決議,須獲得參加會議議員半數以上同意,方可通過。
第73條:如長官對立法會議通過的決議提出異議,立法會議在一個月內進行復審完畢。
長官對立法會議復審的決議提出異議,立法會議獲得全體議員不少於2/3的同意,通過復審決議。屆時,長官須簽署公布。
第74條:立法會議通過的決議,須一個月內報最高立法機關備案。
最高立法機關對於上報的決議,有權備案或發回,要求修改。
不通過備案程序,被發回的決議立即失去法律效力。
第75條:立法會議員享有不可侵犯權。
除非正在實施犯罪行為的情況,未經立法會議批准,不能扣留或拘捕立法會議員。
第2節:長官
第76條:長官代表新義州特別行政區。
有關自己的工作,長官對最高立法機關負責。
第77條:長官由新義州特別行政區居民當中,具有工作能力,享有威望的人擔任。
最高立法機關任免長官。
第78條:長官要宣誓忠於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新義州特別行政區。
宣誓儀式在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全體會議舉行。
第79條:長官的許可權與任務如下;
(1)領導區工作;
(2)公布立法會議通過的決議、行政府指示和長官令;
(3)任免行政府官員;
(4)任免區檢察院院長;
(5)根據區檢察院院長提名,任免區檢察院副院長、檢察官和基層檢察院院長;
(6)任免區警察局長;
(7)根據區警察局長提名,任免區警察局副局長、科室負責人和基層警察署負責人;
(8)制定和授予獎狀;
(9)行使大赦權和特赦權;
(10)處理新義州特別行政區有關的其他事宜。
第80條:長官認為立法會議通過的決議不符合區利益,有權將其發回立法會議,要求復審。對立法會議通過的同一個決議,長官有權發回兩次為限。
第3節:行政府
第81條:行政府是新義州特別行政區的行政執行和主管機關。
行政府的負責人是長官。
第82條:行政府可以組織所需科室。
行政府科室負責人和警察局局長,由新義州特別行政區居民擔任。
第83條:行政府的任務與許可權如下;
(1)組織有關法規執行工作;
(2)制定區預算和採取執行措施;
(3)組織和執行教育、科學、文化、保健、體育和環保等各部門工作;
(4)管理居民行政工作;
(5)管理維持社會治安工作;
(6)制定區建設總規劃;
(7)管理工程審批和完工檢驗工作;
(8)管理招商引資工作;
(9)審批企業的成立申請;
(10)管理登記土地使用權和有關建築物;
(11)管理稅務工作;
(12)負責進行海關檢查、衛生和動植物檢疫工作。
(13)負責管理基礎設施;
(14)負責採取消防措施;
(15)處理國家授權的外交事務。
第84條:行政府發指示。
第4節:檢察院
第85條:在新義州特別行政區,由區檢察院和基層檢察院負責檢察工作。
第86條:檢察院的任務如下;
(1)監督執法和守法情況;
(2)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對犯罪案件進行偵查起訴,保護區內法人和居民的合法權益、生命財產等。
第87條:檢察院負責人,由新義州特別行政區居民擔任。
檢察院院長的任期為5年。
第88條:根據基層檢察院院長提名,新義州特別行政區檢察院院長任免基層檢察院檢察官。第 89條:新義州特別行政區檢察院負責領導區內檢察工作。
基層檢察院要服從區檢察院。
第90條:對自己的工作,新義州特別行政區檢察院對長官負責。
第5節:法院
第91條:新義州特別行政區的審判工作,由區法院和基層法院負責。
判決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新義州特別行政區有關法院名義宣告。
第92條:法院的任務如下;
(1)對於案件行使審判權;
(2)保護法人和自然人的合法權利和生命財產;
(3)通過審判工作,教育法人和個人正確遵守有關法規;
(4)負責執行有關判決和裁定。
第93條:審判只根據法律,獨立進行。審判不受任何干涉。
第94條:區法院院長由新義州特別行政區居民擔區法院院長的任期與立法會任期相同。
第95條:由1名法官和2名陪審員組成的法庭,主持審判工作。
根據需要,由3名法官組成的法庭,主持審判工作。
第96條:審判公開進行,保障被告人的辯護權。
特殊案件可以不公開審判。
第97條:審判工作語言為朝鮮語。
審判過程中,外國人可以使用本國語言。
第98條:在新義州特別行政區,區法院負責監督區內審判工作。
區法院是終審法院。
第六章:區徽與區旗
第99條:新義州特別行政區除使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國徽和國旗外,可以使用區徽和區旗。
區徽與區旗的使用秩序,由新義州特別行政區規定。
第100條:新義州特別行政區區徽圖案如下;
白色環形帶邊有藍色細線,白色環形帶內左右下方各有一枚藍色五角星,其上部以藍色寫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朝鮮文)文字。白色環形帶圍起來的中間為藍底圓圈,圓圈中間以白色畫木蘭花。白色環形帶和藍底圓圈底部,有重疊的藍底裝飾帶。藍底裝飾帶中間,用兩行方式,以白色寫有《新義州特別行政區》(朝鮮文)文字。
藍底圓圈下方與藍底裝飾帶接觸的部分,有白色界線。
第101條:新義州特別行政區區旗圖案如下;
藍底旗幟中間畫有白色木蘭花。
區旗的縱橫比例為1:1.5.
附 件
第l條:本法自通過日起實施。
第2條:國家在新義州特別行政區實行的法律只限於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國籍、國徽、國旗、國歌、首都、領海、領空、國家安全等相關法律。其它一概不實行。
第3條:新義州特別行政區制定法規時,要嚴格遵守本法。
第4條:本法的解釋權屬於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
D. 當今世界的六種政體
政體就是政治體制的簡稱,古今中外實行過的政治制度有君主制、共和制等,當今世界大部分國家實行的都是共和制,國家元首是總統,少部分國家實行的是君主制,國家元首是君主,還有少部分國家實行的是其它政治制度。
在當今世界,一個國家只會實行一種政治制度,不會同時實行兩種或以上的政治制度,比如實行共和制就是共和制國家,實行君主制就是君主制國家。
不過現在要介紹的這個國家非常奇特,這個國家是由七個君主制國家組建而成的,但是組建後的國家居然不是君主制國家,而是共和制國家,換句話說七個君主制國家組建後的國家元首不是君主,而是總統。
這個國家就是中東地區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簡稱阿聯酋。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首都阿布扎比
阿聯酋位於阿拉伯半島東部,與沙烏地阿拉伯、卡達、阿曼比鄰,北面毗鄰波斯灣,由阿布扎比、迪拜、沙迦、富查伊拉、烏姆蓋萬、阿治曼、哈伊馬角七個部分組成,是一個國家元首是總統,實行共和制的國家,首都阿布扎比。
阿聯酋的阿布扎比等七個組成部分,原本各自都是獨立國家,以部落酋長為國家元首,這樣的國家稱為酋長國。根據確切記載,阿布扎比等酋長國早在18世紀初就陸續建立起來,過著傳統的、游牧民族式的生活,酋長擁有專制權力,而且酋長的位置在同一個家族內實行世襲制。
19世紀中開始,英國通過武力迫使阿布扎比等酋長國成為英國的保護國,保護國實際上就是殖民地的另一種形式,不同的是保護國的政權不會被殖民國家推翻,作為殖民國家扶植的傀儡政權來統治保護國。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迪拜棕櫚島
二戰結束後,阿布扎比等所有酋長國積極爭取民族獨立,並且互相簽訂協議,共同組建成一個新的國家。1971年12月2日,阿布扎比、迪拜、沙迦、富查伊拉、烏姆蓋萬、阿治曼六個酋長國正式組建成阿拉伯聯合大公國,1972年2月10日,第七個酋長國哈伊馬角加入,形成今天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阿聯酋成立之前,擔任阿布扎比酋長國酋長的人叫謝赫·扎耶德·本·蘇丹·阿勒納哈揚,就是他極力倡導其它酋長國組建阿聯酋。經過長時間的商議,各個酋長國達成協議,決定組建一個共和制國家,由謝赫·扎耶德·本·蘇丹·阿勒納哈揚當選首任總統,阿聯酋也在1971年12月2日如期成立。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首任總統
按照規定,阿聯酋總統任期為五年,可以連任,因此德高望重的謝赫·扎耶德·本·蘇丹·阿勒納哈揚連任了六次,直到2004年11月去世,他的長子謝赫·哈利法·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繼任為總統,也是現任總統。
雖然阿布扎比等七個酋長國組建成共和制的阿聯酋,但是七個酋長國相互之間仍然是獨立的君主國,享有自己的一切行政、立法、司法等權利,而阿聯酋的總統就從七個酋長國的酋長裡面選出,從這個意義上看,阿聯酋總統是一個變相的世襲家族。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現任總統
阿聯酋成立之初是很貧窮的,各個酋長國也很貧窮,但是阿聯酋在七十年代發現了石油,讓這個波斯灣國家一夜暴富,成為世界著名的土豪國家。阿聯酋能夠暴富,期間擔任總統的謝赫·扎耶德·本·蘇丹·阿勒納哈揚作出了傑出貢獻,所以他有「阿聯酋國父」的尊稱。
阿聯酋的七個酋長國當中,迪拜無疑是最著名的一個。迪拜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擁有世界唯一一家七星級酒店帆船酒店、棕櫚島、哈利法塔等舉世聞名的地方。如今,阿聯酋這個政治體制奇特的波斯灣國家,仍然以最土豪的姿態展現在世人面前。
E. 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主要有
即一個國家的政體,指「一定的社會階級取何種形式去組織那反對敵人保護自己的政權機關。主要涉及中央權力機關的設置、權力配置和相互關系。
中文名
國家政權組織形式
外文名
Structural form of state political power
別名
政體
外文別名
system of government
所屬學科
憲法學
快速
導航
政權組織形式
類型
社會主義形式
國家政權組織
政權組織形式是指國家權力的組織形式以及國家權力的實現或運作機制。它是一個國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國家權力機關的組織形式(如選舉)、政權的構成、組織程序和分配、公民行使國家權力的程序和方式等。[1] 也簡稱政體。 也就是統治階級採用何種形式來組織政權機關。
國家政權組織形式的相對獨立性
相對獨立性
原因
歷史條件,階級力量對比,傳統習慣,國際環境
表現
國體相同——政體不同
國體不同——政體相同
不同時期——政體可變
相關概念
國家元首:一個國家在實際上或形式上對內對外的是最高代表.
政府首腦:最高行政長官,是政府機關,行政機關的首領.
政權組織形式
1、通常把國家的性質稱為國體,具體的說,就是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所處的地位。
2、國體與政體都是有關國家權力的命題,因此,國體與政體有著內在地緊密聯系。
3、二者關注的焦點不同,國體說明的是國家權力的歸屬問題,而政體闡述的是國家權力的組織和運作問題。
4、國家權力歸屬決定著政權組織形式,二者是本質與現象、內容與形式的關系。
5、政體是國體表現的一個方面,但不是全部,國體還通過其他制度形式表現出來,如國家的結構形式。[2]
類型
君主立憲制
君主立憲制又稱有限君主制,是以君主或國王為國家元首,國家最高權力實際上或者名義上由君主一人掌握的政權組織形式。在這種形式下,君主是終身的、世襲的,擁有一定的國家權力,但這些權力的行使依照憲法的規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君主立憲制又分為二元君主立憲制和議會君主立憲制。
在議會君主立憲制國家,國家權力實際上控制在政府手中,政府由議會中佔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組成,政府在形式上對議會負責,而實際上卻控制著議會;君主是國家的元首和象徵,其權力受到憲法和議會的限制和制約,君主一般是臨朝不理政。當今社會君主立憲制的大多數國家屬於議會君主立憲制,如英聯邦、荷蘭、比利時等。
民主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是為較多的資產階級國家所採取的政權組織形式。國家權力屬於人民,人民通過選舉形成國家機關,國家機關一般有一定的任期限制。由於在議會、政府和司法三者之間的權力分配有別,從而使民主共和制又分為議會民主共和制和總統民主共和制。
1、議會民主共和制
在議會民主共和制下,議會是立法機關,同時也是最高權力機關;政府由議會中佔有多數席位的一個政黨或幾個政黨聯合組成,政府對議會負責,並受議會監督。總統由選舉產生,一般不掌握實權,只為名義上的國家元首。議會民主共和制又稱為內閣制,或責任內閣制。
2、總統共和制
在總統共和制下,總統領導或任命政府,政府的組成不是取決於議會中政黨席位的多少,總統及政府在形式上和實際上不對議會負責。其典型是美國。
總統制的特點:
A、總統並不依賴於議會或向議會負責,而是通過選民直接選舉產生,向選民負責,有固定的任期。
B、總統是國家政治生活的中心,總統的權力非常廣泛,包括組閣權、領導政府權、任免權、軍事權、部分立法權、外交權等。
C、總統與議會的關系,總統不對議會負責,只對選民或憲法負責。總統也沒有權力解散議會,但總統可以參與議會的立法,可以對議會通過的法案行使否決權。議會對總統的制約權力主要體現為彈劾權。
社會主義形式
即社會主義民主共和制(人民代表制)
表現
巴黎公社 、蘇維埃政權組織 、人民代表大會制、朝鮮的人民會議制
特點
1、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人民通過選舉代表組成各級國家機關,行使管理國家和社會的權力。
2、實行民主集中制原則,保證國家權力的集中統一行使。
3、工人階級的政黨是國家的執政黨,黨對國家政權實行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的領導。
F. 首相,內閣的黨派問題~
以下均為本人原創:
一般來說,西方政治制度可以分為責任內閣制、總統制和半總統制。
1、責任內閣制。基本特點是1、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分設,由不同的人擔任,國家元首一般不負實際政治責任;2、議行合一,政府由議會中多數黨單獨或者聯合組閣;3、議會不信任內閣時,總理可以辭職或者提請國家元首解散議會重新進行大選。責任內閣制國家在當代一般按照國家元首可以分為君主立憲制和議會制,當然總督制也可以算作。
君主立憲制:代表國家是英國、荷蘭、日本、丹麥等。特點是國家元首為世襲君主,政府首腦通常稱首相,內閣通常由議會中多數黨組閣。
議會制:代表國家是德國、以色列、義大利、印度等。特點是國家元首稱總統,一般由總理提名,經過議會通過後就職。
總督制:代表國家是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新加坡等。特點是法定國家元首是英國女王、實際國家元首是英國女王委派的總督。
總之,責任內閣制的一般權力模式是:人民選舉議會,政黨參加選舉,獲得議會多數席位的政黨組閣,推舉總理。國家元首不負實際政治責任,一般為世襲君主或總理提名任職。
2、總統制。基本特點是1、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合一,由同一個人擔任,負實際政治責任,一般稱總統;2、議行分離,議會和總統都由人民選舉產生,政府不設總理,由總統直接掌控政府;3、議會沒有倒閣權,政府任期穩定。
總統制代表國家是美國、印尼等。
3、半總統制。半總統制是從總統制衍生的,一般也可以劃到總統制中。基本特點是:1、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分設,由不同的人擔任,都負實際政治責任;2、議行混合,國家元首和議會都由人民直接選舉,議會中的多數黨組閣,推舉總理;3、議會有倒閣權,但不能直接罷免總統。
半總統制的代表國家是法國、俄羅斯等。
總的來看,一般的分析法是,假如一個國家有總統沒總理,那麼是總統制國家;總統總理都有但是總統不是人民直接選舉的,一般是責任內閣制,否則是半總統制。
當然也有一些國家比較特殊,比如朝鮮、沙烏地阿拉伯、緬甸等等。
總結:
總統制:美國……
議會制(即責任內閣制):英國、德國、義大利、加拿大、日本……
半總統制:法國、俄羅斯……
我們中國單純從憲法上可以說是屬於責任內閣制國家。
如果還有不清楚的請網路短消息我,不必客氣。
(雖然我知道怎麼回答,可是不是三言兩語說得清的。
幾個步驟:
1.理解議會制和總統制。
2.理解議會制下的內閣和總統制下的內閣。
3.簡單講:議會制國家,人民民選議員,議員歸屬政黨的數目過半數則有組閣權,組閣的人稱總理,一般也是議員。具體由誰組閣由政黨內部協商(日本)或者選舉(英國)。這個內閣對議會負責,議會信任它,它就能繼續存在。
總統制國家,人民民選議員,同時也民選總統,總統實際上就是總理。你會發現典型的總統制國家比如美國是沒有總理的。這種國家的內閣就是總統及其部長,一般對總統負全責。
還有一種制度稱為半總統制,代表國家為法國和俄國,即總統人民選舉,議員人民選舉,議員們再推出總理。所以這種情況下,總理既對總統負責也對議會負責,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如果有需要可以發網路短消息給我。)
G. 所有的議會制國家都有總統嗎
一個完整的國家必須有國家元首,不管它是議會制還是總統制,因為元首是國家的象徵
至於是不是一定得是總統,那就不一定了,英國是女王,小日本是天皇
大部分國家都有總統
所以議會制國家都是有國家元首的
H. 高麗棒子的僕役階層
根據王一元的說法,「棒子」是朝鮮朝貢使團中的服役者。讓我們來看看明清時代朝鮮朝貢使團的人員構成。
《老稼齋燕行日記》的作者是金昌業,他在日記中記錄了康熙五十一年(1712)自己隨從朝鮮朝貢使團往返中國的見聞。王一元寫作《遼左見聞錄》大約也在康熙五十年時間,因此以兩書作為對照,應當是很合適的。《老稼齋燕行日記》完整記錄了康熙五十一年的朝貢使團成員名單。
正使:金昌集。……
打角:進士金昌業。驛馬夫:祥雲驛子全業曄,卜刷馬一匹。……奴子:無得。干糧庫直:德世;億孫,任國忠驅人假名。上騎馬一匹,馬夫:輸城驛子裴永萬。中騎馬三匹,馬夫:成歡驛子金水玄,松羅驛子鄭自卩老味,金井驛子李鶴龍馬頭:宣川官奴俊元。引路:瑞興官奴日尚,嘉山官奴再奉。轎子扶囑:龍川官奴得良,宣川官奴弘世,嘉山官奴二永、正中。日傘奉持:瑞興官奴萬春。左牽馬:龍川官奴得芳。籠馬頭:瑞興官奴士元。廚子:郭山官奴俊石。
軍官:折沖崔德中。干糧驛馬夫:輸城驛子士學。卜刷馬一匹,驅人一名:奴子太山。轎子扶囑:宣川官奴洪建者卩達,定州官奴一萬,宣川官奴無赤金。
譯官:嘉義朴東和。驛馬夫:魚川驛子姜海昌,奴子善日。馬頭:宣川奴子時英。卜刷馬一匹,驅人一名。
折沖:李惟亮。驛馬夫:濟源驛子金己從,奴子重男。卜刷馬一匹,驅人一名。
御醫:前正金德三。驛馬夫:大同驛子亡先。卜刷馬一匹,驅人一名,奴子善興。表咨文馬頭:順安官奴旕福。
明清時代朝鮮朝貢使團基本由三個階層構成,即兩班士大夫、中人、僕役。朝鮮王國是一個身份等級十分嚴格的國家,官府中的不同職務要由身份地位不同的人士來擔當。具體到出使中國的朝貢使團,其成員的等級區分也十分清楚。在康熙五十一年的朝鮮朝貢使團中,正使、軍官、折沖、打角屬兩班士大夫階層。譯官、御醫屬中人階層。其餘馬夫、引路、轎子扶囑等雜役均屬僕役階層。僕役也分兩種:官奴和私奴。使團中僕役的大多屬於官奴,他們役屬於中央官府、地方衙門或各地驛站。
使團里,不同階層的士人享受的待遇也各不相同。例如在出行上,各階層士人便存在明顯差異。兩班士大夫出行可以乘轎或騎馬,故隨從有馬夫和轎子扶囑。中人出行可以騎馬,故隨從有馬夫。而僕役則不能騎馬,只能奔走隨行。對於朝鮮使團不允許僕役騎馬,令其奔走隨行的嚴苛規定,曾引發中國士人的好奇。金昌業記錄有一段自己與中國人二哥的對話:
二哥仍謂余曰:朝鮮人全不恤奴僕。余曰:何以言之。二哥曰:此處則飲食甘苦,衣服美惡,奴與主無分,以至其主騎馬,奴亦騎馬,而朝鮮豈曾如此乎。余曰:朝鮮奴僕,與此處有異。蓋箕子立法,令盜人財者,世世為其奴,今之為奴者,其祖先皆嘗竊他財者也,安得與其主同。二哥頗然之。
二哥批評朝鮮使團「全不恤奴僕」,而金昌業以「箕子立法」回應。金昌業的說法顯然不能讓人信服,因為箕子生活的時代距朝鮮王朝已有數千年之遙,我們很難想像幾千年前的箕子立法會對朝鮮王朝時代的人們有約束力。不過,從兩人的對話至少可以看出,朝鮮王國的身份等級要比清朝嚴格。清朝「主騎馬,奴亦騎馬」的現象絕對不會發生在朝鮮。
由於朝鮮王國身份等級制度十分嚴格,因此在使團出行上,各階層的待遇完全不同。而在使團留宿駐扎時,同樣體現出這種身份差別。金昌業曾記述使團在遼東鳳城野外宿營時的場景:「(十一月二十八日)宿鳳城,向晚起出幕外,見驛卒輩圍火,或坐睡,或以足向火而卧,互相枕藉。」野外宿營時,兩班士大夫和中人宿於帳篷,而僕役只能露宿野外「或坐睡,或以足向火而卧,互相枕藉」。此時正是遼東的隆冬時節,僕役們露宿野外時的艱苦可想而知。當使團入宿北京館舍時,朝鮮僕役們的住宿條件仍然沒有改善。
往見諸婢所入處,三間屋有南北炕,金中和、柳鳳山、金德三入北炕,昌曄、洪萬運、崔壽昌入南炕。亦方修炕糊窗,而炕小人多,為悶。灣上軍官、葯房書員、承文院書員、商賈輩皆無屋了,皆於後庭,作簟屋而入,買磚為炕。驛卒刷馬驅人,皆依牆屯聚,聚敗磚障風,有錢者亦作簟屋。
兩班士大夫和中人們入住館舍正房、廂房,分據南北炕。而僕役們不能住在屋內,只能在庭院里「依牆屯聚,聚敗磚障風」,繼續過露宿的生活。
僕役們的低微身份不僅體現在出行、住宿這些具體事務上,從他們的名字也能得到反映。例如康熙五十一年朝鮮朝貢使團成員名單中的僕役基本都沒有姓,只有名字,而從某些僕役名字的寫法來看,他們可能連漢字名字都沒有。如表咨文馬頭「順安官奴旕福」,他是順安衙門的官奴,名字叫旕福。其中「旕」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漢字,這個字其實是一韓語發音的表音字。又如干糧庫直「億孫」,名單中特地註明這是假名。為什麼要用假名呢?我想這是因為他沒有漢字名字,而韓語名字又一時找不到對應的漢字,所以只好使用假名。再看馬夫「松羅驛子鄭自卩老味」,他是松羅驛站的驛奴,他雖然有漢姓「鄭」,但名字卻叫作「自卩老味」,「自卩老味」其實就是韓語雜種的意思。這個名字透露出,此人是非婚生子,所以我懷疑他的漢姓不是自己的,而是借用了主人的姓。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朝鮮使團中的僕役出身低微,他們在使團中處於最底層,待遇極低。使團中的僕役,其境況與王一元所描述的「徒行萬里,不得乘騎」,「藉草卧地,不得寢處火炕」的「朝鮮貢使從者」完全一致。而使團中某些僕役也確實是非婚生子,這些僕役顯然就是王一元所描述的「棒子」。
朝鮮使團中的僕役在韓語中又如何稱呼呢?梳理文獻,筆者發現這些僕役有時會被叫作「Bangza」,在朝鮮漢籍文獻中寫作「幫子」、「榜子」或「房子」。在韓語里,Bangza是古代在地方衙門幹活的男性僕人。例如韓國家喻戶曉的《春香傳》里的人物「房子」(Bangza),就是在衙門里服役的男僕。
結合《燕行錄》文獻記載和韓語發音,我們可以確認王一元筆下的「棒子」就是朝鮮使團中的僕役。這些僕役也就是「高麗棒子」的最初形象。
I. 國會、議會和內閣有什麼區別
國會與議會是一個概念,議會也被稱為國會,其和內閣的區別有3點:
1、起源不同
議會(又稱國會),是從英國封建性質的等級會議演變而來。
西方內閣源於英國由貴族組成的樞密院,原為英王的最高咨詢機關。中國的則是起源於明朝時期,明成祖在位時,選拔翰林院官員作為殿閣大學士,入值宮內的文淵閣,隨侍皇帝,並開始參與機密事務的決策,「內閣」由此出現。
2、機關性質不同
議會(國會)是最高立法機關,具有立法、決定財政預算、決定王位繼承、監督行政管理等方面權力。
西方內閣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內閣首相(總理)就是政府首腦。而明朝內閣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行政機構或決策機構,只是為皇帝提供顧問的內侍機構。
3、地位不同
議會地位更高。西方內閣制的內閣是以議會為基礎產生的。內閣首相通常由在議會中佔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的領袖擔任。首相從政見基本相同的議員中挑選閣員人選,提請國家元首任命,組織內閣。
J. 什麼叫民主共和制國家
實行民主共和制的國家政治體制
民主共和制
資產階級國家普遍採用的一種政體形式。共和范圍形式上包括全體公民在內(與貴族共和制的區別),最高國家權力由多人執掌和行使,權力執掌者由選舉產生,任期限定。按照不同職能機關和職位的地位和許可權,特別是主要按照議會、政府首腦和國家元首的關系,可以分為議會共和制和總統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的國家,多採用三權分立的形式把國家的權力分散,這樣一來,不容易發生以權謀私等行為,民主共和制,充分體現了資本主義民主政治。
民主共和制可分為資本主義國家的與社會主義國家的兩種。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共和制主要有兩種:議會制共和制;總統制共和制。這兩者的根本區別是立法機關與行政機關關系的不同。議會制共和制的議會是國民的代議機關,擁有立法、組織和監督政府等權力,議會制共和制的總統只擁有虛位,沒有實權。總統制共和制的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總統總攬行政權力,統率三軍。實行議會制共和制國家有:義大利、德國、芬蘭、奧地利、印度、新加坡等。(可簡稱為「德意芬、新奧印」)實行總統制共和制國家有:美國、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埃及、印度尼西亞等。(可簡稱為「印尼、阿根和巴西,埃美墨」)。一般情況下,資本主義國家中,凡是實行君主立憲制和議會制共和制的國家,政府首腦稱為首相或總理(君主立憲制國家元首為國王);實行總統制共和制的政府首腦稱為總統(同時也是國家元首)。
社會主義國家的代議民主共和制的具體表現形式也有多種(包括曾有過的),如蘇維埃(前蘇聯)、代表團制(前南斯拉夫)、人民會議制(朝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指中國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定期選舉產生自己的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作為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其他國家機關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並對其負責。我們的國家元首稱為主席;行政首腦稱為總理;黨的最高領導稱總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