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影響管理者道德素質的因素

影響管理者道德素質的因素

發布時間: 2021-12-20 13:40:43

『壹』 管理道德因素是如何影響管理者的道德的

做一個管理者最基本一個道德,做人要正直,要用正直改變彎曲,自己都彎曲,怎麼能改變彎曲呢?

『貳』 影響管理者道德素質的因素

影響管理者道德素質的因素有,

企業價值觀等企業文化;企業規章制度;
個人品德修養;
個性過性格等等。

『叄』 影響管理道德行為的因素有哪些

外部因素的影響主要包括早期教育因素、企業的管理體制及制度因素、企業文化因素、社會大環境因素等。
一是早期教育因素的影響。個人早期受的教育、生活環境,尤其是在其幼、童年時期所處環境的熏陶、所受教育的程度對其今後的觀念的形成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通過這時期感知、認知事物,其個人的道德觀初步形成。「孔融讓梨」就是早期教育對其道德影響的表現。 二是企業的管理體制及制度因素的影響。企業的管理體制是否有利於企業發展,企業領導者是否為管理者創造一個工作、發展的平台,企業是否做到組織結構科學合理、規章制度是否健全完善、人才培訓培養機制是否激勵有效等,都對管理道德的形成起到較大影響。正如張瑞敏評價他在海爾充當的角色時,認為「第一是設計師,在企業發展中如何使組織結構適應企業發展;第二是牧師,不斷地佈道,使員工接受企業文化,把員工自身價值的體現和企業目標的實現結合起來。」
三是企業文化因素的影響。一個企業有較強的、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就可以抵禦外來風險,化解內部沖突。在走上市場經濟之路以來,許多企業注重實施企業文化建設,形成具有企業自身特色的文化,如海爾文化,不僅使海爾的知名度進一步提升,而且使企業的凝聚力進一步增強,員工的親和力進一步增強,從而形成了海爾人良好的職業道德、行為准則。
四是社會大環境因素的影響。一定時期社會上大多數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也會從外部影響、甚至改變個人的管理道德觀。尤其足在社會轉型期,多種因素綜合導致了一些人的道德觀危機,如社會不同層次的管理道德問題、職業圈子中的管理道德問題、企業內部日常管理中面臨的管理道德問題等。
內在因素的影響
內在因素的影響主要包括管理者自身的意志、能力、信念因素、自身責任感因素等。
一是個人意志、能力和信念因素的影響。個人意志堅強、個人能力較強、個人信念堅定的管理者對事物判斷比較准確,無論身處順境還是逆境,無論是外部誘惑如何,其大多數會在道德准則判斷與道德行為之間保持較強的一致性,不會因一時之事、一念之差而作出不正確的選擇;反之則會在道德准則判斷與道德行為之間作出不正確的選擇。
二是個人責任感因素的影響。責任感是每個人對工作、企業、社會等所作出行為的負責態度,有較強責任感的人,是一個能自覺承擔社會責任、積極履行職責和正確行使職權的管理者,敢於、勇於對自己行為負責,很少出現違背道德准則的情況;反之,缺乏責任感的人,對自己行為的後果不願承擔責任,甚至認為「事不關己」,推卸責任,則缺乏最基本的道德素質。
上述幾種因素基本上決定了一個人管理道德觀的形成,不同的道德觀導致了相應的管理行為,造成各種各樣的管理道德問題。

『肆』 怎樣理解影響企業的管理道德水平的各個因素

管理道德是指導管理人員工作行為的標准,是一個企業在處理內部問題及與外部環境相關問題時所採取的道德標准和准則,是企業調節與內部利益相關者和外部利益相關者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
企業在追求經濟利潤最大化的同時,要考慮到社會責任,此時,企業的管理道德就起作用,道德標准和價值觀就會影響企業取得經濟利益的行為和態度。企業經營活動所帶來的經濟利益與其管理道德緊密相連。一些中小企業在面對以生產假冒偽劣商品獲得暫時生存還是以質量上乘的產品在市場上為自己明確定位來發展壯大的選擇時,管理道德將對其經營行為產生約束作用。

『伍』 管理學原理簡答影響管理道德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管理道德的因素除了管理者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管理者所處的道德階段影響之外,還受到管理者的個人特徵、組織結構、組織文化以及道德問題的強度等影響。
個人特徵是指個人早年形成的、關於什麼是正確、什麼是錯誤的基本信條,它們成為組織中個人的一套相對穩定的價值准則。
組織結構有助於形成管理者的道德行為,例如正式的規則和制度可以減少模糊性,促進行為的一致性;上級的行為對個人道德行為具有強大的影響,所謂上行下效;等等。
組織文化的內容和力量也會影響到道德行為,例如一種高風險承受力、高度控制以及對沖突高度寬容的文化,有可能形成較高的道德標准。處在這種文化中的管理者將被鼓勵進取和革新,並對他們認為不現實的或不喜歡的期望和需要進行自由公開的挑戰。
最後,所面對問題的大小、嚴重程度等也會對管理者的道德行為產生影響。

『陸』 影響管理道德的因素有哪些

1、道德發展階段

國外學者的研究表明,道德發展要經歷三個層次,每個層次又分為兩個階段。隨著階段的上升,個人的道德判斷越來越不受外部因素的影響。

道德發展的最低層次是前慣例層次。在這一層次,個人只有在其利益受到影響的情況下才會作出道德判斷。道德發展的中間層次是慣例層次。在這一層次,道德判斷的標準是個人是否維持平常的秩序並滿足他.人的期望。道德發展的最高層次是原則層次。在這一層次,個人試圖在組織或社會的權威之外建立道德准則。

有關道德發展階段的研究表明:

①人們一步一步地依次通過這六個階段,不能跨越。

②道德發展可能中斷,可能停留在任何一個階段上,也可能倒退和墮落。

③多數成年人的道德發展處在第四階段上。也有少數人能始終堅持自己信奉的原則,出污泥而不染。

2、個人特性

管理者的個人特性對組織的管理道德有著直接的影響。這里所講的個人特性主要是指管理者的個人價值觀(包括道德觀)、自信心和自控力。

人們的價值觀是由家庭、朋友、社區環境、教育環境、宗教信仰、生活和工作經歷等因素影響而逐漸形成的。由於每個人所遇到的這些因素千差萬別,因而每個人判斷是非善惡的標准就不可能完全相同。

每個人對待權力、財富、愛情、家庭、子女、社會、人生以及個人責任等的態度也各式各樣一所以在同樣的管理道德問題面前,每個管理者作出的決策不可能完全相同,甚至可能完全相反。

管理者個人的自信心和自控力與管理道德也很有關系。自信心和自控力強的人,一般都會深信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因而通常都能堅持去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

他們也會聽取不同的意見,但自己確定的方向和底線不會輕易改變。由於涉及道德的管理問題一般都有較大爭議,都會受到利益與道德風險兩方面的巨大壓力,自信心和自控力弱的人就會搖擺不定和困惑不解,很容易屈服於外力擺布,而難於堅持白己的主張。

3、組織結構

組織結構對管理道德影響巨大。

①組織內部機構和職責分工有沒有必要的權力制衡、監察、檢查、審計機制,有沒有外部群眾和輿論監督。如果有比較完善的內外製衡監督機制,就可大大預防和制止不道德的管理行為產生。

②組織內部有無明確的規章制度。清晰說明各級管理職務的實施細則和應遵守的道德准則,可以有效預防不道德管理行為的產生。

③上級管理行為的示範作用。下級必然會十分關註上級的管理行為,從中弄清哪些管理行為是上級可以接受和真正期待的,上行下效,而完全不管規章制度有什麼規定。

④績效評估考核體系會起到指揮棒的作用。如果評估考核獎懲偏重於成果,並且所訂的指標又偏高,各級管理者就可能迫於強大的壓力而不擇手段去追求成果指標,從而引發許多不道德的管理行為。

4、組織文化

組織有無誠信、包容的組織文化對管理道德有重要影響。如果管理者和員工在積極創新進取時,一旦遭受挫折或失敗,不會受到組織的歧視和懲罰;相反的,如果通過採用某些不道德的行為取得成果,將會被人們揭露和鄙視。這樣,誠信做事、包容失敗的組織文化將必然減少不道德的管理行為。

5、問題強度

道德問題強度會直接影響管理者的決策。所謂問題強度,是指該問題如果採取不道德的處理行為可能產生後果的嚴重程度。例如,有多少人會受到傷害?有多少輿淪會譴責這種行為?這種行為造成危害的概率有多大?人們是否能直接感覺到?潛在受害者與這種不道德行為距離有多近?這種行為的危害是否可能集中爆發?

如果這些問題的答案是一肯定的,那麼管理者很可能採取道德的行為。但是當間題本身對組織具有特別重大影響時,管理者為了保護本組織的利益也可能冒被揭露的風險而採取不道德的管理行為。例如美國安然公司造假賬事件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柒』 影響管理道德的因素有哪些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影響管理道德的因素外部因素的影響
外部因素的影響主要包括早期教育因素、企業的管理體制及制度因素、企業文化因素、社會大環境因素等。
一是早期教育因素的影響。個人早期受的教育、生活環境,尤其是在其幼、童年時期所處環境的熏陶、所受教育的程度對其今後的觀念的形成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通過這時期感知、認知事物,其個人的道德觀初步形成。「孔融讓梨」就是早期教育對其道德影響的表現。二是企業的管理體制及制度因素的影響。企業的管理體制是否有利於企業發展,企業領導者是否為管理者創造一個工作、發展的平台,企業是否做到組織結構科學合理、規章制度是否健全完善、人才培訓培養機制是否激勵有效等,都對管理道德的形成起到較大影響。正如張瑞敏評價他在海爾充當的角色時,認為「第一是設計師,在企業發展中如何使組織結構適應企業發展;第二是牧師,不斷地佈道,使員工接受企業文化,把員工自身價值的體現和企業目標的實現結合起來。」
三是企業文化因素的影響。一個企業有較強的、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就可以抵禦外來風險,化解內部沖突。在走上市場經濟之路以來,許多企業注重實施企業文化建設,形成具有企業自身特色的文化,如海爾文化,不僅使海爾的知名度進一步提升,而且使企業的凝聚力進一步增強,員工的親和力進一步增強,從而形成了海爾人良好的職業道德、行為准則。
四是社會大環境因素的影響。一定時期社會上大多數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也會從外部影響、甚至改變個人的管理道德觀。尤其足在社會轉型期,多種因素綜合導致了一些人的道德觀危機,如社會不同層次的管理道德問題、職業圈子中的管理道德問題、企業內部日常管理中面臨的管理道德問題等。
內在因素的影響
內在因素的影響主要包括管理者自身的意志、能力、信念因素、自身責任感因素等。
一是個人意志、能力和信念因素的影響。個人意志堅強、個人能力較強、個人信念堅定的管理者對事物判斷比較准確,無論身處順境還是逆境,無論是外部誘惑如何,其大多數會在道德准則判斷與道德行為之間保持較強的一致性,不會因一時之事、一念之差而作出不正確的選擇;反之則會在道德准則判斷與道德行為之間作出不正確的選擇。
二是個人責任感因素的影響。責任感是每個人對工作、企業、社會等所作出行為的負責態度,有較強責任感的人,是一個能自覺承擔社會責任、積極履行職責和正確行使職權的管理者,敢於、勇於對自己行為負責,很少出現違背道德准則的情況;反之,缺乏責任感的人,對自己行為的後果不願承擔責任,甚至認為「事不關己」,推卸責任,則缺乏最基本的道德素質。
上述幾種因素基本上決定了一個人管理道德觀的形成,不同的道德觀導致了相應的管理行為,造成各種各樣的管理道德問題。

『捌』 影響管理者道德素質的因素

影響管理者道德素質的因素有,企業價值觀等企業文化;企業規章制度;個人品德修養;個性過性格等等。

『玖』 什麼是道德和管理道德影響管理者道德素質的因素有哪些

道德通常是指那些用來明辨是非的規則或原則。
管理道德是管理者的行為准則與規范的總和,是在社會一般道德原則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特殊的職業道德規范體系。
影響管理者道德素質的因素有:(1)個人特徵;(2)結構變數;(3)組織文化;(4)問題的強度。

『拾』 影響管理者道德行為的因素有哪些

管理道德是管理者的行為准則與規范的總和,是在社會一般道德原則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特殊的職業道德規范體系。
影響管理者道德素質的因素有:
(1)個人特徵;
(2)結構變數;
(3)組織文化;
(4)問題的強度。

熱點內容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財政法律制度 發布:2025-05-10 23:37:48 瀏覽:869
考公司法 發布:2025-05-10 23:30:21 瀏覽:242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九條 發布:2025-05-10 23:24:29 瀏覽:552
開展衛生法律法規的活動 發布:2025-05-10 23:22:41 瀏覽:880
彭澤法律援助 發布:2025-05-10 23:21:03 瀏覽:237
法律意見書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0 23:05:18 瀏覽:169
勞動法修訂時間 發布:2025-05-10 23:04:21 瀏覽:198
大學生道德觀現狀 發布:2025-05-10 23:04:16 瀏覽:984
最新勞動法哪條明確2175 發布:2025-05-10 23:02:12 瀏覽:571
2016交通法律法規知識 發布:2025-05-10 22:56:37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