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污染立法
❶ 大氣污染防治法的目標和方針是什麼
根據大氣污染防治法的規定,對大氣污染防治予以立法的目的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一是維護大氣的清潔,防治大氣污染;二是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保障人體健康;三是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大氣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環境要素,一切生命過程、一切動物、植物和微生物都離不開大氣。由於人類活動,直接或間接地向大氣排放各種污染物,使大氣中存在的有害物質超過一定的標准而對人體健康、生態系統和人類生活環境造成損害的現象就稱作「大氣污染」。
如果大氣環境受到了污染,就會直接危害人類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損害人體健康,阻礙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大氣污染的防治包括「防」和「治」兩個方面,即一方面是對大氣污染的預防,另一方面是大氣污染後的治理。
大氣污染防治法中的各項規定都是圍繞大氣污染的「防」和「治」展開的。只有做好大氣污染的防範與治理工作,才能夠創造清潔、舒適的生活環境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才能夠保障人體健康,維護公民健康工作和快樂生活的基本權利。
由於人類生產和生活不可避免會對大氣環境造成危害,因此,對大氣污染防治立法正是謀求使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相協調,以最終達到促進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❷ 世界上第一部空氣污染防治法案是哪個國家出台的
英國《清潔空氣法》。
1952年後,英國人開始反思空氣污染造成的苦果。1956年,英國國會通過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氣污染防治法案《清潔空氣法》。
法律規定在倫敦城內的電廠都必須關閉,只能在大倫敦區重建。要求工業企業建造高大的煙囪,加強疏散大氣污染物。
還包括要求大規模改造城市居民的傳統爐灶,減少煤炭用量,逐步實現居民生活天然氣化;冬季採取集中供暖。
(2)空氣污染立法擴展閱讀
早在1851年,芝加哥和辛辛那提市就開始了進行保護空氣質量的立法嘗試。就聯邦層次的立法而言,美國從1955年的《空氣污染控製法》到1963年的《清潔空氣法》,1967年的《空氣質量控製法》。
再到1970年的《清潔空氣法》以及後來的1977年修正案、1990年修正案等多次修正而逐步完善,建立起來了一個完整的法律規范體系。經過半個世紀的不斷修改完善,美國的清潔空氣法確立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原則。
中國早在1979年就出台了《環境保護法》。2008年,有關方面曾召集專家探討奧運會空氣質量對策。當時有專家提議,可以把美國的《清潔空氣法》翻譯過來,作為制定政策的參考。但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實現。
2013年11月,隨著「383改革方案」的對外公布,加快環保立法已經提速。作為大氣治理的基本法,制定於1987年的《大氣污染防治法》已經啟動第三次修改,被列入《國務院2013年立法工作計劃》。
該次《大氣污染防治法》的修法被要求徹底修改,屬於大修大改,修法思路也將由過去的就污染談污染,變為從改善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高度來談大氣污染治理,從而制定出一部更為有效的大氣污染防治法。而修改後法案的名字,很可能採用新的命名——《清潔空氣法》。
❸ 結合物權法制度,談談你對治理空氣污染特別是霧霾有哪些看法主要是如何構建制度治理霧霾
霧霾天氣的危害
(一)影響健康。生活在灰霾天氣可出現咳嗽、頭暈、乏力等不良反應,同時可吸入顆粒物能直接進入人體呼吸道和肺部誘發病症。灰霾天氣還可導致近地層紫外線輻射減弱,易使空氣中傳染性病菌活性增強,導致傳染病增多。
(二)形成酸雨。灰霾本質是「細顆粒物污染」,主要來自工業廢氣、汽車尾氣等氣體污染
一是對主要污染源進行控制,包括對揚塵污染控制、機動車尾氣污染控制、燃煤污染控制、區域聯防聯控等。
二是加強灰霾天氣預測預報,如開展灰霾天氣預測預報方法研究和業務平台建設,為公眾提供防禦指引,為政府實行動態調控環保措施決策服務。
三是根據氣象條件動態調控,加強與氣象部門合作,根據氣象條件預測,對主要污染源實行動態調控。
(二)治理措施
一是政府完善法律。國外治理大氣污染立法先行,現已形成完備的法律體系。目前,我國大氣污染立法尚不完善,應盡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已實施13年的《大氣污染防治法》亟待修訂, PM2.5控制的法規體系。如在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中增加區域聯防聯治內容,加大機動車尾氣治理力度,通過立法修訂機動車尾氣排放標准等
二是經濟結構調整。我國是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耗結構,化石能源佔中國整體能源結構92.7%。面對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以化石資源為代價的傳統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亟需由「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轉型。而避免燃煤污染的治本之策,就是要使用清潔能源,從源頭上減少污染排放。
三是企業節能減排。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就是要『倒逼』企業轉型升級。企業要推進清潔生產,靠科技的投入轉變生產方式,使用天然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減少污染氣體的排放,進而實現節能減排。
四是提倡低碳生活。節能減排是需要全民參與的事業,每個人都應該增強減排意識。需要全面實施綠色轉型,包括發展觀念、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轉型。就每個公民而言,環境的清新需要每個人的力量。從自己開始,努力做到低碳生活、綠色出行、綠色消費,自覺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天 貓美國普 衛欣提示:霧霾天氣出行記得做好防護
❹ 對大氣污染防治立法有何建議
損害了人們的生活環境,並且還有進一步惡化的可能,防治大氣污染便成為普遍關注的問題
❺ 治理空氣污染可以採取哪些措施
大氣污染控制的內容非常豐富,具有綜合性和系統性,涉及環境規劃管理、能源利用、污染防治等許多方面。由於各地區(或城市)的大氣污染特徵、條件以及大氣污染綜合防治的方向和重點不盡相同,難以找到適合一切情況的綜合防治措施,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地提出相應的對策。根據上述原則,一般的大氣污染控制措施大致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全面規劃、合理布局或調整工業結
工業規劃和布局要貫徹執行大分散、小集中的方針,符合生態要求,綜合考慮「三個效益」的影響,盡可能達到經濟密度大、能耗密度小、污染物排放少的目標。在興建大型工礦企業、工業區時,首先要對擬建工程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做綜合調查,進行環境模擬試驗及污染物的擴散計算,摸清該地區的環境容量,作出科學的環境影響評價報告。除了論證建廠的環境條件,還要提出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並預報未來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對造成嚴重污染的不合理布局,必須以國家的產業政策為依據,根據本地區的經濟技術發展水平和資源等方面的各種因素,調整地區(或城京)的工業結構(包括部門結構、行業結構、產品結構、原料結構、規模結構等),對相關企業進行污染治理或搬遷。
嚴格的環境管理體制
運用法律、行政、經濟和科學技術答環境管理措施,把社會經濟建設和環境保護結合起來.使環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完整的環境管理體制包括環境立法機構、環境監測機構和環境保護管理機構三部分。各種環境保護和防治法,以及環保條例、規定與標准,為環境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據;環境監測機構和系統為環境的科學管理提供了大量資料;環境保護管理機關可以監督各項環境保護法令和條例的有效執行。此外,建立對大氣污染物單項治理技術進行環境經濟綜合計價制度,因地制宜地優化篩選單項治理技術,以及控制新污染源等,都是行之有效的環境管理措施。
綜合利用,提高資源利用率
綜合利用包括:進入工業生產系統的資源的綜合利用、循環利用、重復利用、資源化利用等。可以提高資源利用率。在制定工業大氣污染的廢氣治理措施時,著眼點不在於大氣污染物產生後再去凈化,應把重點放在發展生產的過程巾消除(或減少)污染。我國煤炭消耗量巨大,其綜合利用如採用回收法煙氣脫硫,既防止二氧化硫對大氣污染,又可回收到有用的硫製品;i液態排渣煤粉爐可加入磷礦石燒制磷肥,從而將灰渣變成化肥;可用煤灰製成磚、水泥等建築材料,還可提取空心微珠及其他有用產品。
合理利用能源
(1)改變常規能源結構和用能方式
(2)採用先進的清潔煤技術
(3)節約能源
(4)開發清潔能源
(5)控制污染源頭和廢氣排放。[1]
(6)構建綠色生態系統
❻ 環境保護法在大氣污染治理方面有哪些要求
我國第一次環境保護會議於1973年8月在北京舉行,會後從中央到各地區、各有關部門,都相繼建立起環境保護機構,制定各種規章制度,加強對環境的管理。1974年成立國務院環境保護領導小組。中國第一部關於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綜合性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在1979年9月13日的五屆人大常委會上通過,同日公布施行。《環境保護法》在第三章中明確規定,在大氣污染方面要求「一切排煙裝置、工業窯爐、機動車輛、船舶等,都要採取有效的消煙除塵措施,有害氣體的排放,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該法還規定了獎懲條例,凡對污染和破壞環境、危害人民健康的單位可予以批評、警告、罰款、或責令賠償損失、停產治理。嚴重污染和破壞環境,引起人員傷亡或者造成重大損失者,應承擔行政責任、經濟責任,直至刑事責任。《環境保護法》已於1989年正頒布實。
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它關繫到我們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關繫到四個現代化建設的成敗,關繫到當代人的切身利益和子孫後代的利益,具有深遠的意義。它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決不是權宜之計。保護環境,合理使用自然資源,防止污染和公害是一個戰略問題。由於它涉及面廣,影響深遠,所以環境保護應該作為我們國家一項基本國策。
❼ 在環境污染,空氣污染治理方面,government都有哪些失誤之處
一是應盡快把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指標列入考核各級政府及主要負責人政績的重要內容,促使其在政府決策的研究,積極協調好經濟社會發展和資源環境保護的關系,堅決杜絕在環境污染治理上的地方保護主義行為。 二是應盡快完善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特別是要在立法上加大行政處罰力度和刑事處罰力度,形成法律威懾力,讓那樣屢教不改的污染企業傾家盪產。要警惕污染企業將治污成本轉嫁給社會,讓政府和廣大群眾為企業污染埋單。 三是應盡快提高污染治理的科技水平,必須下大力氣建立一套科學、完備的建設體系,以全面准確反映污染物排放情況。同時,還應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加大環境保護的宣傳力度,盡快提高廣大群眾的環境保護意識,尤其是要增強地方領導和企業負責人的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制觀念,增強他們治理環境污染的自覺性。 總之,保護環境是強國富民安天下的大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加強環境保護,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意義重大,使命光榮。讓我們都自覺地參入身邊環境保護工作,共同推進我國的環境保護事業向前發展。
❽ 新的大氣污染防治法與舊的大氣污染防治法有何區別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於2015年8月29日修訂通過並公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其中,修訂後的大氣污染防治法共設八章129條,分別對大氣污染防治標准和限期達標規劃、大氣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大氣污染防治措施、超排重罰、煤的清潔化利用和重點監控范圍、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合防治等內容作了規定,並取消了現行法律中對造成大氣污染事故單位罰款"最高不超過50萬元"的限額。
此次經過修改後的《大氣污染防治法》會有何不同呢?
與其不同的是針對現實存在的突出大氣污染問題,此次《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採取了一些得力措施,體現了立法修訂的必要性。除了響應"大氣十條"的要求,將揮發性有機物、生活性排放等物質和行為納入監管范圍,嚴控船舶大氣污染排放,加強重污染天氣預警,加強環境風險的預防和控制,細化社會參與和監督,推行排污權交易,加強與《環境保護法》銜接,增加行政處罰條款,加強行政強制力,懲處監測數據造假,規定約談制度外,此次修訂還體現了以下進步: 一是理順了大氣環境質量和污物排放總量的關系,體現了立法邏輯的科學性。
修訂後的《大氣污染防治法》亮 點
聯防聯控
新修訂的《大氣污染防治法》明確規定由國家建立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統籌協調區域內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實施統一規劃、統一標准,協同控制目標。
源頭治理
我們解決大氣污染防治問題,必須找准關鍵,找准牛鼻子,然後有針對性地去解決。因此《大氣污染防治法》的這次修改,重點解決的就是工業、交通,以及燃煤污染問題,這才是找准問題的所在
此次修訂的《大氣污染防治法》對環境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明顯加大。據業內人士了解,其中取消造成大氣污染事故環保罰款50萬元上限額度,變為按倍數計罰,是重典治霾的具體體現,必將對污染企業產生極大的震懾作用。
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曾公開指出的,此次修改的《大氣污染防治法》理順了大氣環境質量和污染物排放總量的關系,體現了立法邏輯的科學性。他認為,大氣環境管理應當以空氣質量目標管理為核心,而以前的大氣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的分配按年度進行,沒有考慮大氣環境的實時質量、實時容量和大氣污染物的實時排放流量。此次通過的修訂草案還是採納了這一思想,規定"防治大氣污染,應當以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為目標",理順了大氣污染防治的科學邏輯。
美國進口普衛欣天 貓有效防霧霾出門做好防護
此次《大氣污染防治法》的修訂,也將給環保產業帶來新的機遇和發展空間,將有力地推動另一個新的高度。
❾ 我國在治理空氣污染和霧霾過程中出台了哪些政策或法規
霧霆污染屬於一種典型的大氣污染。從我國現有的立法來看,多部法律法規涉及到霧霆污染。
這些法律法規主要有:
(1)《大氣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的立法目的是防治大氣污染,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生活環境,促進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該法注意到了我國的能源結構特點,在該法第二章中專門以「防治燃煤產生的大氣污染」為章節名,對燃煤大氣污染的防治作出了專門的規定。
此外,該法還就「防治機動車船排放污染」、「防治廢棄、塵和惡臭」作出了很多規定。按照《大氣污染防治法》的這些規定,霧霆污染同樣屬於大氣污染的治理客體,且治理霧霆污染同樣是《大氣污染防治法》的目標之一;
(2)2013年《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該計劃由國務院發布,是新形勢下專門針對大氣污染治理而制定出來的總體計劃,該計劃特別提出了需要綜合治理,以減少大氣污染物的排放,並專門對工業企業大氣污染治理、深化面源污染治理、強化移動源污染防治等。
該計劃還特別就產業結構升級、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加快能源結構調整、 增加清潔能源供應、嚴格節能環保准入、優化產業空間布局,等等提出了具體行動計劃。但是從總體上看,該計劃具有明顯的「藍圖」色彩,是國家戰略層面的大氣污染防治規劃,而不是設定了權利義務的規范性文件。
該計劃能夠對大氣污染治理設定總體的目標,理順思路,其積極性應得以肯定;
(3)地方性規定。面對霧霆污染的強烈襲擊,一些地方政府也積極開展立法,並制定了一些地方性的規定。如《四川省灰霆污染防治實施方案》、《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蘭州市實施大氣污染防治法辦法》、《山西省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等。這些地方性規定結合當地的特點,就霧霆污染的治理作出了規定。
此外,作為《大氣污染防治法》的下位法,地方政府制定的相關條例,也可以看作《大氣污染防治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或實施細則,如《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等規定體現了地方政府細化上位法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