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與讀書

法治與讀書

發布時間: 2021-12-28 18:03:21

1. 作文 誦讀經典與法治 1500個字

以成為文明古國,之所以今天又能走向偉大復興,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是一個熱愛學習、勤奮讀書、善於讀書、善於思考的國度。中國人歷來就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傳統,我們要繼承和發揚這個傳統。而日新月異、不斷創新的時代更是要求我們積極地行動起來!所以我們要求老師們、學生們多讀書,讓好書來增長我們的見識,陶冶我們的情操,促進我們的成長,提升我們的境界,努力營造書香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
讀書的好處很多。一部好書就是塵世里的一盞明燈,照亮了人們的心靈,也照亮了人類歷史的途徑。每一次細細地品讀,就是一次心靈的遠行。書把我們引向那有著瑰麗風景的思想的遠方,去共赴一場精神的盛宴。書的世界是精彩的,這裡面有引人入勝、一波三折的故事情節;有意味深長、發人深思的深刻道理;有晶瑩剔透

2. 我們高中有一篇要用法治情人閱讀法的作文

【悟語】
①你若自信,何需多言。
    你無自信,多言何益。
②善待自己,不被別人左右,也不左右別人,自信優雅。
③一個人的心被奴,才會發 「怒」;
    若是心能自如,就會待人以 「恕」。
④別人對你不好,不一定是你真的不好,
更不代表你沒有價值。
⑤修善廣存積,集豐必轉吉。
    舛惡頻糾累,盈滿禍終及。

3. 依法治國讀書心得300字

(一)必須更新觀念。依法治國是我國在治國方略上的根本轉變,它必然要求我們對長期以來形成的一系列觀念加以更新,尤其是"我們這個國家有幾千年封建社會的歷史,缺乏社會主義民主和社會主義法制。"(30)"舊中國留給我們的,封建專制傳統比較多,民主法制傳統很少。解放以後,我們也沒有自覺地、系統地建立保障人民民主權利的各項制度,法制很不完備,也很不受重視。"(31)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和與之相適應的高度集權以及主要靠政策、行政命令、長官意志辦事的方式,根深蒂固。在觀念上,亦有與之相適應的一套,如不加以更新,就很難在言行上自覺投入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事業中去。對於需要更新的觀念,有些前文已經涉及,如樹立法律至上的原則,就是要改變法律"很不受重視"的觀念等。這里,要著重論述如下幾點:
第一,要改變重人治輕法治的觀念。過去,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我們的法制有"不少是屬於'人治底下的法制',其所制定與實施的法律與制度,主要是為了加強行政權力對社會主體的管理、控制。"(32)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由於"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的內在要求,治理國家的方式也將產生根本性的轉變,即由原來多年形成的主要以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為轉移的人治體制,轉變到主要依據民主基礎上制定的法律來辦事的體制上。治理國家靠什麼?鄧小平同志認為:"還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33)
只有從觀念上、體制上和具體的制度程序上完成由人治向法治的根本轉變,才能最有效地促進生產力的持續發展和"兩個文明"建設,切實保障人民民主。
第二,要改變重義務輕權利的觀念。權利和義務是法學的一對基本范疇,是法律規范的主要內容,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對推動依法治國具有實質性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從根本上講,權利是屬於作為國家和社會主人的人民的,但在舊社會,人民的權利被全部或部分地剝奪了,卻要承擔被強加的無數義務。後來,人民通過革命斗爭,奪回了自己的權利。但是,長期以來形成的重義務輕權利的觀念,仍在相當一部分人、尤其是在相當一部分公職人員頭腦中作怪,在實踐中就表現為漠視以至侵犯人民的權利,而對加重人民的義務、負擔,卻習以為常。法治國家一個全局性的、根本性的要求及其價值取向的重心,是要保障人民的權利,一切非法侵犯人民權利的行為都是法治秩序的大敵。因此,必須樹立權利觀念,享有權利是人民承擔義務的前提。當然,這在任何意義上都不是要否定義務。馬克思說:"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也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享受權利就要承擔義務,承擔義務是為了更好地享受權利。
第三,要改變官貴民賤的觀念。官與民是自有國家以來的一對矛盾。官與民的矛盾在舊社會常常表現為尖銳的對立,歷史上"官逼民反"的事件屢見不鮮。新中國成立後,由於國家和社會的性質發生了根本變化,在理論和憲法、法律上,官與民只是社會分工的不同,而沒有高低貴賤之別。但是,長期以來形成的觀念和慣性的作用,有的幹部、尤其是一些領導幹部,一講依法治理,就把治理的重點和對象放在老百姓身上,只想讓老百姓嚴格守法,把老百姓管住,而自己則是居高臨下的執法者、管理者。這是官貴民賤觀念餘毒的表現。在社會主義社會,"官"的地位和權力都是人民給的,"官"的衣食和工作、生活條件都是人民納稅、納糧供給的,民是"官"的衣食父母。推行依法治國的方略,必須樹立以民為本的觀念,"官"要奉公守法,恪守職責,勤政廉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才能得到民的擁護和愛戴。
第四,要改變道德與法無關的觀念。道德是以人們關於善與惡、美與丑、公正與偏私、誠實與虛偽、榮譽與恥辱、正義與非正義等觀念,來評價人們的各種行為,調整人們的相互關系,並由人們的內心驅使和輿論壓力發生作用的社會行為規范。有高尚的共產主義道德、社會公共道德和各種職業道德等之分。從觀念形態和行為規范的角度說,它是人們的法律意識、法治觀念和在法律范圍內活動的基礎。立法時,人們的道德觀念、意識形態、法律意識等通過立法者的立法活動滲透並且表現到法律中,影響著法律價值的道德取向,使法律呈現出良、惡狀態。良法是實行法治、依法治國的前提條件之一。在法律實施的過程中,執法主體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才能使其執法活動和結果合法、合理;執法客體亦須有良好的道德素養,才能使其行為不越法定界限一步。
第五,要改變無所作為的觀念。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一項艱巨而困難的任務。這就需要我們全體公民、包括全體公職人員,不論是在中央還是在地方工作,亦不論是在什麼行業、什麼崗位上,都要為實現依法治國盡匹夫之責。現在,我們有正確的思想理論指導,有中央已經確定的、經實踐檢驗證明是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有廣大人民群眾以主人翁姿態的熱情支持和參與,任何困難都不能阻止我們義無反顧地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所以,我們一定要克服畏難情緒,打消無所作為的觀念,充滿必勝的信心,努力工作,積極參與,爭取早日實現人民所期望的政治清明、經濟繁榮、社會安寧、人民幸福的法治狀態。

4. 《國家、市民社會與法治》讀書筆記,要1000字左右

普通人的道德勇氣不僅來自於個體的自覺,更需要社會的呵護和激勵

總有一種感動讓人怦然心動,總有一種情感「秒殺」無堅不摧。在蘇州木瀆鎮,一位少女在暴雨中為殘疾乞丐撐起一把雨傘;在贛州南門文化廣場,一位交警俯身背起一名跌倒在地的老人;在安徽亳州一間簡陋的屋子裡,一位白發蒼蒼的母親艱難地給癱瘓在床的兒子喂粥……當這些令人動容的瞬間被定格,在微博和論壇上被數以十萬次的轉發的時候,一種溫暖的力量,正推動著我們迎來灑滿陽光的秋天。

這些瞬間也恰如一部正在書寫的愛心之書的封面。近期,一大批平凡的「溫暖人物」,構成了令人嘆為觀止的「愛心譜系」。「最美媽媽」吳菊萍勇救高空下墜的女童導致手臂骨折,「最美奶奶」柴小女奮力救起落水孩子不幸犧牲,「送水哥」3年堅持給農民工免費送水,「板凳媽媽」許月華37年帶大138個孤兒……

尤其讓人感嘆的是,這些溫暖你我的「小人物」們,大多在網上率先走紅,受到無數網友的追捧、贊美。「請坐,大叔!」廣州地鐵車廂內,一位農民工因怕弄臟座位而蹲在一旁的圖片,引起人們熱議。眾多網友對普通勞動者的善意和力挺,更讓人看到了一種久違的價值觀的回歸。這足以讓我們略感欣慰:誰說真善美在今天是稀缺品?誰說真善美在今天沒有「市場」?

5. 法制與青春的讀後感

讀過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之後,把獲得的感受、體會以及受到的教育、啟迪
等寫下來,寫成的文章就叫「讀後感」。
讀後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簡述原文有關內容。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
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並為後文的議論作
好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
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系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亮明基本觀點。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
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
「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
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
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
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
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4)圍繞基本觀點聯系實際。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
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於聯系實際。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
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聯系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觀點服務,
而不能盲目聯系、前後脫節。
以上四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於靈活
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後次序互換也是可
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
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
寫讀後感應注意以下問題:
一是要重視「讀」
在「讀」與「感」的關系中,「讀」是「感」的前提、基礎;「感」是「讀」
的延伸或者說結果。必須先「讀」而後「感」,不「讀」則無「感」。因此,要
寫讀後感首先要讀懂原文,要准確把握原文的基本內容,正確理解原文的中心思
想和關鍵語句的含義,深入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是要准確選擇感受點
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會有許多感想和體會;對同樣一本書或一篇文章,
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更是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啟迪。以
大家熟知的「濫竽充數」成語故事為例,從諷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領
悟到沒有真本領矇混過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餡」,認識到掌握真才實學的重要性;
若是考慮在齊宣王時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領導者要有實事求是
的領導作風,不能搞華而不實,否則會給混水摸魚的人留下空子可鑽;再要從管
理體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進一步認識到齊宣王的「大鍋飯」缺少必要的考評機
制,為南郭先生一類的人提供了飽食終日混日子的客觀條件,從而聯想到改革開
放以來,打破「鐵飯碗」,廢除大鍋飯的必要性。
一篇讀後感,不能寫出諸多的感想或體會,這就要加以選擇。作為初學者,
就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又覺得有話可說的一點來寫。要注意把握分析問題的角度,
注意聯系自己的實際情況,從眾多的頭緒中選擇最恰當的感受點,作為全文議論
的中心。
初中作文課中,除了寫「讀後感」外,老師還會要求同學們在看完一部電影、
電視片或參觀完某一展覽後寫「觀後感」,觀後感的寫法與讀後感是一樣的,只
需在第一部分簡述所觀的內容,然後引出觀點、展開論述就可以了。

6. 急求關於法制方面的讀書心得

「愛的教育」讀後心得
紅色給人熱情、溫暖的感覺,藍色給人憂郁、悲傷的感覺,綠色給人清新、涼快的感覺,而這一本書給人一種說不出的感覺,而這種感覺是彩色。
這一本書是四年級學童的日記,他的日記紀錄各種形形色色的愛。看這一本書彷佛在看電影,也像和一起經歷一樣.寫這篇日記的是「安利科」,在他的描寫下,讓我覺得我所經歷大大小小的事,好像沒有他多。他的同學每個人都有一個獨特的父母親,有的人的父親整天只會喝酒,喝完就打他的兒子,但他的兒子一點也沒有抱怨,反而更加努力的讀書,得到了第二名,他的父親才又恢復了往常的模樣繼續工作。有的人則是家境不好,但他的父母親卻很疼他,雖然冬天沒有較溫暖的衣服,但他的衣服只要有破洞就一定會補好給他穿,每個人的父母親都不同,但有一件事情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每個人的父母親一定都很疼他們,他們還有一位待人很好的校長,當他的學生學校作錯了事,帶入校長室校長也總是和藹的對犯錯的學生說:「下次小心就好,不要再錯了!」,如果校長也這樣對我,那我可能會覺得比受罰更痛苦。
他們那裡的學生,雖然家境沒有比我們好,物質享受也沒有勝過我們,但他們的心靈享受一定遠超過我們。他們把同學當作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樣的對待,把別人的父親、母親當成是自己的,老師、校長、主任都把他們當成自己的親人,他們也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兒女,而他們就住在一個大家庭「學校」!

7. 求一篇法制教育的讀書心得

法讀書心得
龍潭區檔案局 趙宏波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頒布20周年,根據國家檔案局《檔案系統「五五」法制宣傳教育規劃》和省、市檔案局《關於開展紀念<檔案法>頒布實施20周年系列宣傳活動的通知》精神,龍潭區檔案局大力宣傳《檔案法》,在全區范圍內開展《檔案法》的學習,增強全社會的檔案意識和檔案法制觀念,提高檔案依法行政管理水平。同時利用三個月時間,在全區開展檔案執法大檢查活動,進而推動龍潭區檔案事業又好又快發展。下面是我們進行《檔案法》學習的一些體會和檔案執法中遇到的一些問題。

一、《檔案法》的意義。《檔案法》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制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檔案法》的頒布,為加強和發展我國社會主義檔案事業提供了法律依據。《檔案法》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了我國檔案的范圍、檔案工作的管理原則、檔案機構及其職責、檔案的管理、利用和公布、公民在檔案方面的權利和義務、公民在檔案方面的法律責任等,這就使我們的國家機關、群眾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公民在積累、使用、保護、處理檔案,有效地開發利用檔案資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有了法律的依據。《檔案法》是有效地開發利用檔案資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保障。

二、什麼是檔案?檔案在現代文明社會已經不是什麼神秘的東西了,人們在自己的工作、生活、學習中,越來越清楚地感受到檔案就在身邊,人人都要和它打交道。國家與國家的關系,機關工作,科研、基建、生產活動,醫療、訴訟、財會工作,甚至個人參與的社會活動、個人交往中都會產生原始的記錄,成為憑據性或參考性歷史資料,保存起來就是檔案。檔案的法律定義是這樣的,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第二條中有準確表述:本法所稱的檔案,是指過去和現在的國家機構、社會組織以及個人從事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化、宗教等活動直接形成的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各種文字、圖表、聲像等不同形式的歷史記錄。上述檔案定義表達了七個含義:1.檔案形成的時間(歷史性);2.產生的主體(多元性);3.來源渠道(廣泛性);4.形成的特點(原始性);5.保存的目的(價值性);6.表現的形式(多樣性);7.本質屬性(記錄性)。

三、檔案的主體和來源:1、產生檔案的主體是各類國家機構、社會組織和個人,表現出多元性的特點,由於主體不同,就產生了檔案的不同所有權----分別屬於國家、集體、公共、私人(個人、家庭、家族)所有;2、檔案的來源渠道是不同主體所從事的不同的社會活動,表現出檔案內容的廣泛性特點。

四、檔案的基本屬性:原始記錄性。檔案是當時、當地直接形成於立檔單位職能活動(社會實踐)過程中的歷史產物,不是事後編造數據文字。從內容上看,檔案所記載的是當時、當地、當事人發生、發現的事物和行為的過程、結果;從形式上看,檔案原件具有不可替代的辦文特徵和時代特徵。

五、檔案的價值性。價值性即有用性。檔案有兩種基本價值:1、歷史憑證價值,從檔案的基本屬性和檔案的內容、形式特徵看,檔案是真實可靠的,具有法律效力;2、情報信息價值(或稱參考價值),從檔案的信息儲備和所反映的內容來看,檔案信息可供各項工作借鑒、參考。

六、檔案形式的多樣性。表現在:1、記錄方式,有文字書寫(刻鑄)、圖表繪制、聲像攝錄、電子數碼等;2、閱讀方式,有直讀的、機讀的;3、載體形式,古今中外形式多樣,如甲骨、泥板、金屬器皿、岩石、竹木、布帛、羊皮紙、紙張、膠片、磁介質、金屬片等。從檔案形式的多樣性中我們可以看到,檔案是隨著社會生產力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而演變進步的。由於人類社會發展共同規律的支配,中外檔案經歷了大致相同的演變發展過程,即:最初由自然物作為記錄材料,後來發展到以紙張為記錄材料,進而發展為近現代多種新型記錄材料的檔案。檔案的這一演變發展過程,反映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七、檔案工作的基本原則。《檔案法》指出:我國檔案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維護檔案的完整與安全,便於社會各方面利用」。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是我國檔案工作的管理體制,有三層含義:1.全國檔案工作在各級人民政府領導下,授權各級檔案行政管理機關統一組織、監督和指導;2.國家全部檔案由各級檔案保管機構分別集中管理;3.黨政檔案和黨政檔案工作實行統一管理。維護檔案完整與安全,便於社會各方面利用,是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根本目的。

八、檔案工作的業務指導。《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第六條明確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檔案行政管理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檔案事業,並對本行政區域內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檔案工作實行監督和指導」。可見,檔案工作業務指導是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重要職能,也是檔案行政管理的一個重要手段和必不可少的環節。它對推動檔案事業向標准化和現代化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是檔案工作的基本原則,全國檔案事業由國家檔案局掌管,在全國范圍內實行統一的業務指導和監督;各地方檔案工作由各級檔案事業管理機關分層負責地進行管理,結合本地區情況,制定本地區檔案工作的規則、制度和辦法,指導和監督、檢查本地區的檔案工作。

九、檔案工作業務指導的基本含義。檔案工作業務指導,是指由國家檔案法規授權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據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關於檔案工作的法規對所轄范圍內的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及個人在檔案事務方面的指導。其基本含義有以下幾個方面:1、檔案工作業務指導是一種法定的檔案管理活動,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指導活動。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和有下屬單位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及其他組織的檔案部門或檔案工作人員是由國家頒布的法規授權執行檔案工作業務指導任務的。對於這些單位來說,檔案工作業務指導既是一種權力也是一種職責。2、檔案工作業務指導必須以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檔案工作法規為依據。這是由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斗爭和社會主義建設中所形成的領導地位所決定的,是由我們國家的社會主義性質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檔案工作基本原則所決定。不依據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檔案工作法規,檔案工作業務指導就會迷失方向,就不能很好地貫徹執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3、檔案工作業務指導是以檔案事務為內容的,而不是對其他工作的指導。4、檔案工作業務指導主要內容包括:①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及其他組織內各種門類文件材料的形成、積累、整理、歸檔、開發利用工作和檔案、檔案工作的管理;②檔案館工作;③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④檔案學會、協會、協作組織的工作;⑤檔案理論與科學技術研究、檔案教育、檔案工作人員業務技能培訓、檔案宣傳出版等。

十、檔案工作業務指導的原則。檔案工作業務指導的原則,是檔案工作業務指導規律的體現。人類社會的實踐活動能否取得成效,取決於它是否符合客觀規律。檔案工作業務指導也不能例外。檔案工作業務指導的規律,存在於它的各項活動過程之中,它是廣大業務指導工作者應當自覺遵循的規范和准則。1、統一指導原則。統一指導原則是檔案工作業務指導的首要原則。要正確執行這一原則,必須依據黨和國家的戰略發展規劃、戰略部署和方針、政策,加強檔案事業的規劃的制度建設,強化組織協調和監督能力;必須建立分層次、分專業的檔案業務指導工作的體系和網路,配備與其工作相適應的工作人員;在指導的組織和力量配置上,應既有合理的分工,又有統一的指揮。2、總攬全局原則。總攬全局原則是系統整體思想在檔案工作業務指導上的體現。就是要求檔案工作業務指導部門及其人員用系統的觀念考察和處理問題,正確處理全局與局部、局部與局部之間、塊與條之間的關系,把指導工作的各個方面有機結合起來,從全局或整體上提高指導工作的效率。3、分級指導原則。分級指導原則的提出,是由兩個因素決定的。一是由指導的寬度所決定的。即在一個指導系統中,指導者能夠直接指導的部門和單位在數量上總是有限的。二是由檔案工作的基本原則決定的。我國檔案工作的基本原則是「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檔案工作業務分級指導的原則正是「分級管理」的體現。各級指導者應根據統一的行動規范,盡可能發揮自己的主動性與創造性。4、分類指導原則。分類指導原則,是指在檔案工作業務指導中,要區別不同情況,提出不同要求,採取不同的措施和方法,不搞「一刀切」,以增強其針對性。這是由檔案工作及指導對象的差異性與不平衡性所決定的,是遵循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思想路線的具體體現。5、重點指導原則。重點指導原則是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觀點在檔案工作業務指導中的具體運用。其內容是指檔案工作業務指導部門及其人員在一定時期內,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或檔案事業發展中的基本間題、關鍵環節而開展業務指導工作,以帶動檔案事業其他方面工作的發展。亦稱「抓重點」或「抓中心工作」。6、調動人的積極性原則。檔案工作業務指導的雙方都是人。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認為: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因此,調動人的積極性應是檔案工作業務指導的一條重要原則。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檔案行政組織要調動業務指導人員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是檔案工作業務指導人員要調動被指導對象的積極性。

十一、檔案工作業務指導與檔案行政監督的關系。檔案工作業務指導和檔案行政監督同屬於檔案行政管理的法定職能,彼此互相配合、互相依存。即:行政監督工作為業務指導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業務指導為有效開展行政監督工作提供理論、技術與方法的保證,也為行政監督提供新經驗、新情況。然而,它們之間的區別也是明顯的,主要表現在:著眼點與作用不同;管理方法與范疇不同;工作程序與強制性不同。當前,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認識上的偏差。一方面檔案法規的實施缺乏嚴格的監督作保障,給業務指導增加了難度;另一方面檔案業務指導負擔過重,由於缺乏監督環節,業務指導的效果不太理想,「投入產出比不高」。因此,強化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監督職能,提高檔案行政管理幹部的監督意識,正確處理業務指導與檔案行政監督的關系對推動業務指導的發展和效益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十二、檔案業務指導主體與檔案業務指導對象的關系。業務指導主體是指依據國家法規並經授權的檔案工作業務指導人員;指導對象是指被指導人員。主體與對象是指導和被指導的關系,要想起到最佳的業務指導效果,就必須充分調動雙方的積極性。要調動業務指導人員的積極性,必須做到:首先是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幫助其樹立牢固的專業思想,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其次是貫徹執行職、權、責、利相統一的原則,根據工作需要和業務指導人員的情況確定工作崗位,劃清職責范圍,實行崗位責任制和目標管理,並委以履行其職責的一定權力,放手讓其工作,加強檢查考核,做到獎優罰劣;其三是在制定規劃和規范、標准或作出重大決策時,要請業務指導人員參加並尊重他們的意見。要調動被指導人員的積極性,首先,要求檔案工作業務指導人員態度誠懇,平等待人;滿腔熱忱,悉心指導;講究方法,加強針對性。同時要虛心學習,善於發現被指導人員的積極因素,尊重其創新精神;對於他們所創造的新經驗和好的做法,要幫助他們進行總結,必要時加以推廣;對於他們工作中的阻力和困難,要幫助呼籲解決,提請地區或單位領導及有關部門重視支持他們的工作;及時組織開展檢查評比活動,對涌現出來的先進人物、先進事跡進行表彰和宣傳,形成競爭和激勵機制。

近年來,我國的檔案法制建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依法治檔作為建設、管理檔案事業的戰略目標已經確立,檔案事業管理正逐步走向規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但是還應當看到,目前檔案法制建設的現狀,同黨的十六大提出的「提高立法質量,確保嚴格實施」的要求相比,在有些方面還不能夠完全適應檔案事業發展的需要,檔案法制建設與檔案事業發展還存在著—定的距離,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必須加強檔案行政執法和檔案普法力度。

8. 關於法制教育書籍的讀書心得怎麼寫

看看這個怎麼樣。

人生如一張白紙,在成長的過程中會自然而然在白紙上添上色彩!有的色彩繽紛也;有的灰暗一片;更有的在還沒有添滿色彩但這張紙就早已不在了!
能夠使白紙變成色彩繽紛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啊!首先這個人必需知法守法,而且要持之而行!這樣才能踏上人生里美好的第一步!
曾經看過的一個案例:15歲的初三學生庄海在初一年級時就加入了共青團,當選為班長,工作負責、學習優良,先後評為三好學生、優秀共青團員。有一天與父母告別後准備回家時,發現一個初二學生在他父母後面做鬼臉,這本來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問一問、說一說,都可以解決問題,但是庄海非常生氣,認為是對自己父母的侮辱,竟和幾個同學一起上去教訓他一頓。原以為被教訓者不會怎樣,沒想到卻引起這個學生邀約一幫人來報復。為了不甘示弱,又發生了對報復者的報復,在雙方毆打中,庄海拿出隨身帶的一把刀捅上去,造成一死一傷,法院判處庄海犯故意傷害罪。在監獄里,庄海面對鐵窗、鐵門,回顧這不該發生事,無限悔恨。
所以說要使人生走得輝煌燦爛就必需知法守法,而且要持之而行!不要為一時的沖動而做出犯法的事情令自己悔恨終生!自毀前程!
世界上有黑人,白人,黃種人,而每個人的生活環境都不同。所以把白紙弄得灰暗一片有時並不是自己所想的!因此家庭是每個人走出第一步的前奏!好的家庭教育就會出好的孩子,反則反之!以下是兩個普遍而惡劣的家庭環境!請家長們必須教育好自己兒子的第一課!
1、家長過分溺愛,一味嬌慣,使子女的慾望不斷升級。現在大部分家庭都是三口之家,而孩子又往往是獨生子女,有的父母認為孩子少,應該讓孩子過得幸福一些,特別是那些過去經歷過苦日子的人不願讓孩子再「吃苦」。因此,對子女總是百依百順,要啥給啥,讓獨生子女成了家庭的「小皇帝」。在家庭無來源或不充足時,那些被嬌慣的孩子便以非法手段在外「撈」錢,以滿足自己的心理上的「不平衡」。

2、家庭教育的錯誤引導。有的父母一貫好逸惡勞,不務正業,貪圖享受,往往表現出舉止不端,品行不正,素質低下,自身形象差,客觀上不能為孩子當好「第一教師」,使子女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不良品行的影響。如有的家長經常搓麻將、逛舞廳,不僅無暇顧及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更無精力管教孩子,疏於對子女的家教,導致子女放任自流,是非不辯,美醜不分,最終由「小皇帝」淪落為「小囚犯」。
所以每個家庭都要為自己的孩子負責任!要使兒子走出第一步之前有個美好的家庭環境!請不要給每個張白紙添上灰暗的顏色!
最後就來來說說一些曾經在學校里是一些大哥大姐!這些人往往只是風光一時!但出社會後就往往會觸犯法律,或者在互相仇殺中失去了寶貴的性命以紅色的鮮血完結了這張不該結束的白紙!
中國有9年義務教育因此每個人都有經過校園的機會所以學校應該做到關心、幫助每個學生!
提幾點建議吧:(一)、關心差生、輟學的學生

關心學生是學校教師的神聖職責,差生、輟學生是困難、問題較多的學生群體,他們最需要關心、幫助。校園搶劫強索案件的違法犯罪的青少年中,差生或輟學生占很大比例,關心教育管理好這些學生,能有效預防和控制校園搶劫和強索案件的發生,從一定意義上說,學校對差生的漠不關心甚至放棄差生。學校就一定會自己留下的苦果自己吃。

(二)、加強學校校風校紀建設,加強法制宣傳教育。

校風校紀和法制教育宣傳教育是青少年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少年遵紀守法、健康成長,是抵制不良影響、預防犯罪最根本的因素。

(三)、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早期發現,採取有針對性的實在措施,例如建立專職輔導員;對重點人、重點地方、重點時間採取事前防範措施;關注學校周邊地區青少年動向,發現危險信號及時通報公安機關並採取措施,校警聯合建安全文明學校。

(四)、防止格外違法犯罪青少年向學校滲透,或與學校某些學生聯合作案,增加危害性,增加預防和處置的復雜性。

9. 當代世界法制讀書筆記 1000字

最簡單的一種做讀書筆記的方法是「摘抄法」。
所謂摘抄就是讀一本書、一篇文章,把其中的一些好的句子和段落摘下來,抄在本子上或卡片上。
摘抄的內容要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定。

熱點內容
最新刑法教材 發布:2025-05-07 15:59:43 瀏覽:387
為宣傳依法治國 發布:2025-05-07 15:54:21 瀏覽:927
法院創新工作 發布:2025-05-07 15:48:08 瀏覽:400
小額貸款公司法律顧問崗位職責 發布:2025-05-07 15:06:57 瀏覽:291
試述行政法上的效能原則 發布:2025-05-07 15:05:50 瀏覽:164
初級經濟法必須死記硬背嗎 發布:2025-05-07 15:02:48 瀏覽:433
從無賴原則依法治國 發布:2025-05-07 14:38:46 瀏覽:275
法律碩士專業實踐記錄 發布:2025-05-07 14:38:38 瀏覽:999
被告人懟法官 發布:2025-05-07 14:38:37 瀏覽:763
法律服務所章程模板 發布:2025-05-07 14:30:03 瀏覽: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