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構成的內部要素

道德構成的內部要素

發布時間: 2022-01-01 06:54:24

A. 品德結構的四個要素

品德結構是指組成個體道德品質的心理成分及構成方式。
中國心理學界對此有爭論,較多傾向於採用四要素說,即認為品德由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構成。
道德認識又稱道德觀念,是對道德准則及其執行意義的認識。
道德情感是伴隨道德認識產生的內心體驗。
道德意志是個人自覺地調節行動去克服困難,以實現一定道德目的的活動。
道德行為是實現道德動機的行為意向及外部表現,是衡量個人品德的重要標志。
上述四種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由道德認識和道德情感構成的道德動機處於核心地位,對品德的形成和發展起推動作用。

B. 會計職業道德的構成要素有哪些

(1)會計職業理想,會計人員的擇業目標,或維持生計,或發展個性,或承擔版社會義務,或兼而有權之。它是會計職業道德的靈魂。
(2)會計工作態度。會計工作的職業特徵要求會計人員在從事會計活動時,既認真負責,精益求精,又積極主動,富有創造性。這是會計人員履行職責義務的基礎。
(3)會計職業責任,即會計人員擔任某項職務或從事某項工作後就應承擔(或被賦予)的相應義務。職責與職權相互關聯。會計職責是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核心,也是評價會計行為的主要標准。
(4)會計職業技能,包括完成會計工作所必要的知識以及所需要的工作能力與經驗。它是會計人員圓滿完成會計工作的技術條件。
(5)會計工作紀律。保密性、廉正性(正直、誠實、廉潔)與超然性既是維護和貫徹會計職業道德的保證,也是評價會計行為的一種標准。
(6)會計工作作風。它是會計人員在長期工作實踐中形成的習慣力量,是職業道德在會計工作中連續貫徹的體現。在工作中嚴謹仔細,一絲不苟,勤儉理財,嚴格按會計規范辦事,自覺抵制非首先因素的侵襲等等,均是良好的會計工作作風。

C. 簡述職業道德的含義和構成要素。

1、職業道德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職業道德是指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循的行為准則,涵蓋了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職業與職工、職業與職業之間的關系。

狹義的職業道德是指在一定職業活動中應遵循的、體現一定職業特徵的、調整一定職業關系的職業行為准則和規范。

2、職業道德的構成要素:

(1)職業道德是一種職業規范,受社會普遍的認可。

(2)職業道德是長期以來自然形成的。

(3)職業道德沒有確定形式,通常體現為觀念、習慣、信念等。

(4)職業道德依靠文化、內心信念和習慣,通過員工的自律實現。

(5)職業道德大多沒有實質的約束力和強制力。

(6)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是對員工義務的要求。

(7)職業道德標准多元化,代表了不同企業可能具有不同的價值觀。

(8)職業道德承載著企業文化和凝聚力,影響深遠。

(3)道德構成的內部要素擴展閱讀:

職業道德的特徵:

1、職業性。職業道德的內容與職業實踐活動緊密相連,反映著特定職業活動對從業人員行為的道德要求。每一種職業道德都只能規範本行業從業人員的職業行為,在特定的職業范圍內發揮作用。

2、實踐性。職業行為過程,就是職業實踐過程,只有在實踐過程中,才能體現出職業道德的水準。職業道德的作用是調整職業關系,對從業人員職業活動的具體行為進行規范,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具體道德沖突。

3、繼承性。在長期實踐過程中形成的,會被作為經驗和傳統繼承下來。即使在不同的社會經濟發展階段,同樣一種職業因服務對象、服務手段、職業利益、職業責任和義務相對穩定,職業行為的道德要求的核心內容將被繼承和發揚,從而形成了被不同社會發展階段普遍認同的職業道德規范。

4、多樣性。不同的行業和不同的職業,有不同的職業道德標准。

D. 道德的構成要素有

1.道德是人們一種社會性的行為,道德是社會的產物,只有在人與人的關系之中才涉及到道德問題。

2.人們用「道德」表達某種情感和行為的應當。「道德的」即意味著「應當的」。

3.道德、不道德的判斷不是以某個人的觀念為依據,而是以整個社會的觀念為准,因此,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歸根到底由社會生活的實際狀況,尤其是由社會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的經濟生活決定。社會生活尤其是經濟生活的變化必然引起社會的道德意識的變化。

4.任何社會都需要一定的道德意識以協調人際關系,形成和諧有序的社會秩序。

5.社會用道德來調節人們的行為,向社會成員發布應當做什麼、不應當做什麼的指令,道德就同法律一樣,成為某種規范,即道德規范。

6.為了達到用道德來協調社會關系的目的,社會依靠利用的是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內心信念三種途徑或手段。

7.因此在人的社會生活中「道德的」東西有三類:一是社會或個人關於什麼是道德的、什麼是不道德的的意識和觀念,即道德意識;二是社會生活中規范、調節人們行為的道德規范;三是人們所進行的可以用道德與否來進行判斷的行為,即道德實踐行為。

E. 行政道德的構成要素及基本要求是什麼

行政道德的構成要素:
包括行政道德的意識、關系和活動三個方面。行政道德的基本要求:(1)行政道德評價標准必須具有客觀性和確定性;
(2)行政道德評價標准應當是理想性與現實性的統一;
(3)行政道德評價標准應當是普遍性與具體性的統一。

F. 德育的三個構成要素

德育過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德育手段(包括德育內容和德育方法等)幾個因素構成的。這些因素在德育過程中都有各自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相互間存在著復雜的聯系和關系。

(一)教育者

教育者是德育過程的組織者、領導者和調控者,是一定社會德育要求和思想道德的體現者,是德育活動的設計者、領導者和德育影響的施加者、調控者,在德育活動過程中起主導作用。教育者包括直接的、間接的教育者個體和群體。在德育過程中,直接的教育者主要是學校教師個體和群體。

(二)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德育的對象。受教育者包括受教育者個體和群體。在德育過程中,受教育者包括學生個體和學生群體。受教育者在德育過程中既是德育的客體,同時也是德育的主體。當他作為教育者教育的對象時,他是德育的客體;當他接受德育影響、進行自我品德教育和促進l9我品德發展時,他便是德育的主體。

(三)德育手段

德育手段主要包括德育的內容和方法。德育內容是用以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會思想政治准則和法紀道德規范的總和,是受教育者學習、修養和內在化的客體。德育內容不是由教育者隨意確定的,而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發展的規律與需要確定的,它並非任意為之的,而是有一定范圍和深淺層次的特定社會思想政治准則和法紀道德規范。

G. 道德的三要素

(1)道德意識:是對一定社會道德的主觀認識和抽象理解,版是在道德活動中具有權善惡價值取向的各種心理過程和觀念。它由道德規范意識和道德思想意識兩個因素構成。前者是一定民族、階級、社會團體乃至整個人類的某種群體的道德意識,是指導和評價個體行為的善惡標准,包括道德原則、規范和范疇。它貫徹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表現為政治道德、職業道德、社會生活准則等。後者是指個體在社會生活中對社會道德的認識水平,以及通過道德實踐後所達到的道德境界,包括道德觀念、道德感情、道德信念、道德意志、道德理想和一定的道德理論體系等,是個體進行行為選擇的內在機制(2)道德關系:是指在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意識、道德原則和規范支配下形成的,以某種特有的活動方式而存在的特殊的相對穩定的社會關系體系。它的形成不以個別人的意志為轉移,是社會中的穩定聯系的關系中的一個側面。道德關系可分為個人與社會整體、個人與個人、社會整體與社會整體之間的三類關系。

(3)道德活動:是指人們依據一定的道德觀念、道德原則和規范所進行的各種具有善惡意義的個體行動和群體實踐。主要包括道德行為選擇、道德評價、道德教育和道德修養等形式。

      H. 道德體系的主體部分都是由什麼和什麼構成的

      道德生活包括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

      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三個原則(為人民服務、集體主義、人道主義)
      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核心,集體主義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人道主義是對從業人員最起碼的道德要求。這三項原則是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統一體
      http://www.alte.tj.cn/~zydd/learn/d5z.htm

      本質上是統一的

      熱點內容
      水利安全生產法規 發布:2025-05-05 14:11:54 瀏覽:119
      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遴選 發布:2025-05-05 14:11:46 瀏覽:563
      江西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條例 發布:2025-05-05 14:05:18 瀏覽:767
      醫院常用法律知識問答 發布:2025-05-05 14:05:16 瀏覽:421
      今天上午社會與法播的電視 發布:2025-05-05 14:04:01 瀏覽:577
      穩定社會法治與德治 發布:2025-05-05 14:00:22 瀏覽:848
      食碘條例 發布:2025-05-05 13:59:37 瀏覽:902
      勞動法的工資拖欠標准 發布:2025-05-05 13:56:46 瀏覽:986
      民法上的抵消權 發布:2025-05-05 13:55:58 瀏覽:835
      上海條例自由貿易試驗區 發布:2025-05-05 13:28:33 瀏覽: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