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中國古代有許多關於法治的名言

中國古代有許多關於法治的名言

發布時間: 2022-01-01 21:01:03

❶ 那些名人說過關於法治的名言

名人名言
法律解釋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尋獲其時代問題的答案。
——拉倫茨

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話,全部藏書就會變成廢紙。
——基希曼

法律的真理知識,來自於立法者的教養。
——黑格爾

解釋法律系法律學之開端,並為其基礎,系一項科學性工作,但又為一種藝術。
——薩維尼

法律是人類為了共同利益,由人類智慧遵循人類經驗所做出的最後成果。
——強森

法治意味著,政府除非實施眾所周知的規則,否則不得對個人實施強制。
——哈耶克

沒有信仰的法律將退化成為僵死的教條,而沒有法律的信仰將蛻變成為狂信。
——伯爾曼

法治概念的最高層次是一種信念,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礎,應該是對於人的價值的尊重。
——陳弘毅

法律職業的社會地位是一個民族文明的標志。
——費爾德

盡量大可能把關於他們的意志的知識散布在人民中間,這就是立法機關的義務。
——邊沁

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國是距離法治最為遙遠的一種,甚至與歐洲形成了兩極相對的反差。
——滋賀秀蘭

法律顯示了國家幾個世紀以來發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視為僅僅是數學課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
——霍姆斯

憲法創制者給我們的是一個羅盤,而不是一張藍圖。
——波斯納

法律提供保護以對抗專斷,它給人們以一種安全感和可靠感,並使人們不致在未來處於不祥的黑暗之中。
——布魯納

民眾對權利和審判的漠不關心的態度對法律來說,是一個壞兆頭。
——龐德

在一個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銘是什麼?那就是「嚴格地服從,自由地批判」。
——邊沁

一項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裡以惡行為前提,那麼它本身就越好。
——拉德布魯赫

無論何人,如為他人制定法律,應將同一法律應用於自己身上。
——阿奎那

真想解除一國的內憂應該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機會。
——亞里士多德

憲法是一個無窮盡的、一個國家的世代人都參與對話的流動的話語。
——勞倫·卻伯

法律的基本原則是:為人誠實,不損害他人,給予每個人他應得的部分。
——查士丁尼

法律是一種不斷完善的實踐,雖然可能因其缺陷而失效,甚至根本失效,但它絕不是一種荒唐的玩笑。
——德沃金

法發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學,也不在司法判決,而在社會本身。
——埃利希

自由是一種必須有其自己的權威、紀律以及制約性的生活方式。
——李普曼

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體系中生活比在無拘無束的孤獨中更為自由。
——斯賓諾莎

自由就是做法律許可范圍內的事情的權利。
——西塞羅

由於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舉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舉止才能維護法律。
——馬基雅弗利

❷ 關於法治的名句

1、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孟子
2、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
3、法不阿貴,繩不繞曲。——韓非子
4、法者,天下之程式也,萬事之儀表也。——管子
5、國不可無法,有法而不善與無法等。——沈家本
6、憲法,就是一張寫著人民權利的紙。 ——列寧
7、法律是顯露的道德,道德是隱藏的法律。——林肯
8、我們成為法律的奴隸,是為了能夠保有自由。 ——西塞羅
9、你所說的話不一定正確,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伏爾泰
10、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亞里士多德
11、法律的基本原則是:為人誠實,不損害他人,給予每個人他應得的部分。——查士丁尼
12、人無信不立, 國無法不安。
13、普法是國家安康的基石 守法是為人處事的根本。
14、誠信塑造美麗人生 法治鑄就平安中國。
15、法律的保護比個人的保護更有力。
16、好的習慣比好的法律更有價值。
17、任何權力都不得位於法律之上。
18、保護惡就是侵害善。
19、法律不會強迫一個人去做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20、 好人因為愛好美德而憎恨犯罪,壞人因為恐懼刑罰而憎恨犯罪。
21、以身試法者愚 ,以法維權者智。
22、絆人的樁不在高,違法的事不在小。
23、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個人就是整個國家。——孟德斯鳩
25、人一出生就口含一枚金幣,一面寫著平等,一面寫著自由,這枚金幣叫人權。——盧梭
26、法無授權不得為,法無禁止不得罰。
27、與其責罵罪惡,不如伸張正義。——英國作家丁尼生
28、不知事實可以作為借口,但不知法卻不能開脫(罪責)。
29、法律決非一成不變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面因風浪而起變化一樣,法律也因情況和
時運而變化。 ——黑格爾《法哲學原理》第7頁
30、有損害即有賠償。
31、天平的一邊放上自由,另一邊放上守法,它才能平衡。
32、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英]波洛克
33、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偉的大夏,庇護著我們大家;它的每一塊磚石都壘在另一塊
磚石上。高爾斯華綏
34、遲來的正義即非正義。
35、法者,引得失以繩,而明曲直者也。
36、法,治國安邦之利器。

❸ 古代法治思想名言警句

1、寧正以逆眾意執法而違私志。

2、歷法禁,自大更始,則小臣不犯矣。

3、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4、當事而立法,因時而制禮。

5、法度者,政之至也,而以法度者,不可亂也。

6、言出為箭,執法如山。

7、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

8、法令所以導民也,刑罰所以禁奸也。

9、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

10、天下從事者,不可以無法儀,無法儀而其事能成者無有也。

11、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

12、設若上無道栓,則下無守法。

13、法大行,則是為公是,非為公非。

14、夫立法令者,以廢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廢。

15、立法之業,益上第一關鍵,覘**之盛衰強弱者,皆於此焉。

16、善製法者,為匠人之用矩,不善製法者,如陶人之用型。

17、君臣上下貴賤皆從法,此謂為大治。

18、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

19、法出於儀、威於義。

20、刑入於死者,乃罪大惡極。

21、制治於未亂,保邦於未危。

22、聖人之為國也,觀俗立法則治。

23、執法如山,守身如玉。

24、天下有定理而無定法。

25、法令既行,紀律自正,則無不治之國,無不化之民。

26、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27、非法不言,非道不行。

28、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29、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30、君子所以尊者,令。令不行,是無君也,故明君慎令。

31、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

32、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33、夫立法之大要,必令善人勸其德而樂其政,邪人痛其禍而悔其行。

34、故治國無其法則亂,守法而不變則衰。

3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❹ 有關法治的名言名句

1、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孟子
2、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
3、法不阿貴,繩不繞曲。——韓非子
4、法者,天下之程式也,萬事之儀表也。——管子
5、國不可無法,有法而不善與無法等。——沈家本
6、憲法,就是一張寫著人民權利的紙。 ——列寧
7、法律是顯露的道德,道德是隱藏的法律。——林肯
8、我們成為法律的奴隸,是為了能夠保有自由。 ——西塞羅
9、你所說的話不一定正確,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伏爾泰
10、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亞里士多德
11、法律的基本原則是:為人誠實,不損害他人,給予每個人他應得的部分。——查士丁尼
12、人無信不立, 國無法不安。
13、普法是國家安康的基石 守法是為人處事的根本。
14、誠信塑造美麗人生 法治鑄就平安中國。
15、法律的保護比個人的保護更有力。
16、好的習慣比好的法律更有價值。
17、任何權力都不得位於法律之上。
18、保護惡就是侵害善。
19、法律不會強迫一個人去做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20、 好人因為愛好美德而憎恨犯罪,壞人因為恐懼刑罰而憎恨犯罪。
21、以身試法者愚 ,以法維權者智。
22、絆人的樁不在高,違法的事不在小。
23、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個人就是整個國家。——孟德斯鳩
25、人一出生就口含一枚金幣,一面寫著平等,一面寫著自由,這枚金幣叫人權。——盧梭
26、法無授權不得為,法無禁止不得罰。

❺ 中國古代法律格言

1.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啟超

2.法者,天下之儀也。——《管子·禁藏》

3.事斷於法。——鄧析

4.誅不避貴,賞不遺賤。舉事不私,聽獄不阿。——《晏子春秋·內篇》

5.國不可無法,有法而不善與無法等。——沈家本(清)

6.聖人為法國者,必逆於世,而順於道德。——《韓非子·奸劫弒臣》

7.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8.刑入於死者,乃罪大惡極。——歐陽修《縱惡論》

9.禁勝於身,則令行於民;上不行法則民不從彼。——《管子·法法》

10.法律是無私的,對誰都一視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托馬斯

11.欲著其罪於後世,在乎不沒其實。歐陽修——《魏梁解》

12.省刑之要在禁文巧。《管子·牧民》

13.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夏敬渠《野叟曝言》

14.法律源於人的自衛本能。——英格索爾

15.夫立法令者,以廢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廢。——《韓非子,詭練》

16.法無古今,惟其時之所宜與民之所安耳。張居正

17.立善防惡謂之禮,禁非立是謂之法。――傅玄(晉)《傅子·法刑》

18.慎到:有權衡者,不可欺以輕重;有尺寸者,不可差以長短;有法度者,不可巧以作偽。——馬總《意林》

❻ 有關法律的古代名言

1、罪疑惟輕,功疑復惟制重。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尚書·大禹謨》

2、制治於未亂,保邦於未危。——《尚書》

3、宥過無大,刑故無小。——《尚書·大禹謨》

4、治國無其法則亂,守法而不變則衰。——《唐·歐陽詢·藝文類聚》

5、有事不避難,有罪不避刑。——《國語·晉語七》

6、有法而行私,謂之不法。——慎到

7、有法而不循法,法雖善與無法等。——沈家本

8、唯奉三尺之律,以繩四海之人。——唐·吳兢《貞觀政要》

9、為人上者釋法而行私,則人臣者援私以為公。——《管子·君臣上》

10、37、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商君書》

11、天下從事者,不可以無法儀,無法儀而其事能成者無有也。《墨子·法儀》

12、天網恢恢,疏而不失。——《老子》

13、太平之世不立刑。——康有為

14、設若上無道栓,則下無守法。——葛洪《抱朴子·判子》)

15、設而不犯,犯而必誅。——曹操

16、賞厚而刑,刑重而威,必不失疏遠,不違親切。——《商君書》

❼ 我國古代提倡法治的名人及名言

「愛臣太親,必危主身;人臣太貴,必易(改變)主位」–––––––中國官場是惡虎相爭的角斗場,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所以,君王要緊握權柄,時時抑制、殺戮愛臣、貴臣。

「千乘之君(擁有千輛兵車的國君,指中等國家得君主)無備,必有百乘之臣在其側,以徙其民而傾其國;萬乘之君(指大國之君主)無備,必有千乘之家在其側,以徙其民而傾其國」(如果千乘之君不防範,則必有百乘重臣窺隙候變,從而奪得臣民,改朝換代;如果萬乘之君不防範,則必有千乘重臣鼾睡於側,伺機篡國奪權)––––––––中國文化就是暴力文化、奪權文化。

「欲為其國,必伐其聚;不伐其聚,彼將聚眾」––––––專制統治者都不容許老百姓聚在一塊,像秦始皇,三人聚議,必殺無赦。

「黃帝有言曰:上下一日百戰(君臣之間一天有上百次沖突)」––––––沒有制度、規則、法治的約束,沒有人民的主權、治權,上下一日百戰的戲會沒完沒了地上演。

「有道之君,不貴其臣;貴之富之,彼將代之」–––––––怕臣民顯貴,尾大不掉,功高震主,所以,中國進行了一場又一場的酷烈的屠殺。

「臣主之利相與異者也。何以明之哉?曰:主利在有能而任官,臣利在無能而得事;主利在有勞而爵祿,臣利在無功而富貴;主利在豪傑使能,臣利在朋黨用私」(君與臣得利益是相反的,何以見得?答:主上的利益在於尊賢使能,而臣子得利益在於無能而任官;主上的利益在於按功行賞,而臣子的利益在於無功受祿;主上得利益在於使用能人,而臣子的利益在於結黨營私)––––––韓非子認定君臣之利異,所以,君主要警惕臣下的一舉一動。君臣關系成為虎狼關系。

「凡奸臣皆欲順人主之心,以取親幸之勢也。是以主有所善,臣從而譽之;主有所憎,臣因而毀之。凡人之大體,取捨同者則相是也,取捨異者則相非也」(大凡奸臣都想順從君主的心意,以取得被寵幸的權勢。所以,君主所喜歡的,大臣順著恭維;君主所憎惡的,大臣跟著詆毀。大凡人的一般情況是,愛憎相同的就相互肯定,愛憎不同的就相互否定)「夫安利(安全有利)者就(趨之若鶩)之,危害者去(避之不及)之,此人之情也」––––––人性的弱點,韓非子洞察秋毫。特別是,中國人性情曲謹,不率直,善於溜須拍馬,為民族性的大病痛。

「人主之患(毛病)在於信人。信人,則制(受制)於人」–––––很難讓中國人講信用,也很難讓中國人信任別人。

「故為人臣者,窺覘其君心也無須臾之休,而人主怠傲處其上,此世所以有劫君弒主也」(所以,作為臣子的,沒有片刻停止他的窺視君主的活動,而君主疏忽傲慢地處於上位,這就是為什麼世上有劫君弒主的事發生的原因)––––––在中國,不僅君臣是敵人,常常人與人之間都是敵人。

「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愛則親,不愛則疏」–––––––在韓非子的眼裡,父子、夫妻、君臣的關系都不可靠,他是徹底的絕情主義者。

「偏借其權勢,則上下易位矣。此言人臣之不可借權勢也」(大權旁落,於是君與臣的位置發生變化。這就是說,不能將權勢讓給大臣)––––––一個「權」字,一個「官」字,中國人最為覬覦,最為看重,十二分地垂涎欲滴。

「故人行事施予,以利之為心,則越人易和;以害之為心,則父子離且怨」(所以一個人做事和幫助人,如果一心考慮對別人有利,那麼與疏遠的越國人也能和諧相處;如果一心考慮對自己有害,那麼父子之間也會分離和仇怨)––––––「利」、「害」二字,韓非子研究得最透。

「故明主之治國也,明賞(明確地行賞),則民勸功(勸勉立功);嚴刑,則民親法(重視刑法)」––––––嚴刑峻法,統治者把人民當作豬狗,那麼,人民也把統治者當作壓迫自己的天大仇人。最終,遵從韓非子之法的秦帝國被人民擊得粉碎。

「聖人之治民,先治者強,先戰者勝」(聖人治國,未等用刑,人民就服法,這樣國力就強大;未等開戰,就穩操勝券,這樣必勝無疑)––––––聖人就是善於恐嚇人民的統治者!

❽ 古今中外,很多名人都留下了關於法制的名言,請摘抄兩則

君有奇才我不貧。 -(清)鄭板橋
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 -(唐)王勃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唐)白居易
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 -(唐)高適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談。 -(清)蒲松齡
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春秋)孟子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戰國)莊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西晉)付玄
人生貴相知,何用金與錢。 -(唐)李白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春秋)子夏
布衣之交不可忘。 -(唐)李延壽
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 。 -(宋)歐陽修
人生樂在相知心 。 -(宋)王安石
冤家宜解不宜結,各自回頭看後頭。 -(明)馮夢龍
於患難風豪傑。 -(清)魏禧
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 。 -(清)曹雪芹
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宋)顧夏

❾ 關於法律的古人的名言

1、君臣上下貴賤皆從法,此謂為大治.

2、法者,所以興功懼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爭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管子·七臣七主》

3、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4、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6、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6、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論語》
7、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為政——《孟子》

8、法者,定分止爭也。

9、法者,憲令著於官府,刑罰必於民心,賞存乎慎法,而罰加乎奸令者也。是以賞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罰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法不阿貴,繩不繞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辭,勇者弗敢爭,刑過不避大夫,賞善不遺匹夫。——《韓非子》

10、禁奸止過,莫如重刑,刑重而必得,則民不敢試,故國無刑民,國無刑民,故曰明刑不戮。行刑重其輕者,輕者不生,則重者無所至矣,此謂治之於其治也;行刑重其重者,輕其輕者,輕者不止,則重者無從止矣,此謂治之其亂也——《商君書·賞刑篇》

11、禮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後 ——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

12、任能者責成而不勞,任己者事廢而無功
13、法能刑人而不能使人廉,能殺人而不能使人仁……所貴良吏者,貴其絕惡於未萌,使之不為非,非貴其拘之囹圄而刑殺之也——《鹽鐵論》

14、懲其未犯,防其未然——長孫無忌《唐律疏議》
15、銷惡於未萌,彌禍於未形——司馬光

16、大臣為小臣之表率,京官為外吏之觀型。大法則小廉,源清則流潔,此從來不易之理。大臣果能精白乃心,恪遵法紀,勤修職業,公而忘私,小臣自有顧畏,不敢妄行——康熙《清聖祖實錄》

17、刑為盛世所不能廢,而亦盛世所不尚——《四庫全書·政法類·法令之屬按語》
18、國不可無法,有法而不善與無法等——沈家本

19、昔之欲抑民權,必以塞民智為第一義;今日欲伸民權,必以廣民智為第一義——梁啟超
20、立國於大地,不可無法也。立國於20世紀文明競進之秋,尤不可以無法,所以障人權,亦所以過邪僻,法治國之善者,可以絕寇賊、息訟爭——孫中山

21、法是關於人世和神世的學問,關於正義與不正義的科學---《法學階梯》

22、刑為盛世所不能廢,而亦盛世所不尚——【中】《四庫全書·政法類·法令之屬按語》

23、法治概念的最高層次是一種信念,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礎,應該是對於人的價值的尊重——陳弘毅

法律顯示了國家幾個世紀以來發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視為僅僅是數學課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
——霍姆斯

憲法創制者給我們的是一個羅盤,而不是一張藍圖。
——波斯納

法律提供保護以對抗專斷,它給人們以一種安全感和可靠感,並使人們不致在未來處於不祥的黑暗之中。
——布魯納

民眾對權利和審判的漠不關心的態度對法律來說,是一個壞兆頭。
——龐德

在一個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銘是什麼?那就是「嚴格地服從,自由地批判」。
——邊沁

一項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裡以惡行為前提,那麼它本身就越好。
——拉德布魯赫

無論何人,如為他人制定法律,應將同一法律應用於自己身上。
——阿奎那

真想解除一國的內憂應該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機會。
——亞里士多德

憲法是一個無窮盡的、一個國家的世代人都參與對話的流動的話語。
——勞倫·卻伯

法律的基本原則是:為人誠實,不損害他人,給予每個人他應得的部分。
——查士丁尼

法律是一種不斷完善的實踐,雖然可能因其缺陷而失效,甚至根本失效,但它絕不是一種荒唐的玩笑。
——德沃金

法發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學,也不在司法判決,而在社會本身。
——埃利希

自由是一種必須有其自己的權威、紀律以及制約性的生活方式。
——李普曼

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體系中生活比在無拘無束的孤獨中更為自由。
——斯賓諾莎

自由就是做法律許可范圍內的事情的權利。
——西塞羅

由於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舉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舉止才能維護法律。
——馬基雅弗利

熱點內容
後勤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05 04:54:00 瀏覽:974
商會商務運作條例 發布:2025-05-05 04:44:47 瀏覽:726
幫老闆代簽購銷合同有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5 04:43:23 瀏覽:533
勞動法工資包括獎金嗎 發布:2025-05-05 04:31:32 瀏覽:345
名詞解釋行政法的效力 發布:2025-05-05 04:31:30 瀏覽:527
小藍司法所 發布:2025-05-05 04:15:35 瀏覽:631
勞動法律法規常識 發布:2025-05-05 04:03:47 瀏覽:251
國務院制定的司法行政法規 發布:2025-05-05 03:48:38 瀏覽:635
依法治國依法治安 發布:2025-05-05 03:48:33 瀏覽:493
中級經濟法很難學想哭 發布:2025-05-05 03:48:27 瀏覽: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