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水平道德標准
❶ 看《生活水平超過道德標准》寫作文
生活水平超過道德標准
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行為規范約束著我們的一言一行,這就是道德。做一名有道德的人其實很簡單,只要做每一件事都用心想一想,多為他人考慮一點,道德就會伴隨在你身邊。
比如孔融,他就是一位有道德的人。
孔融四歲的時候,有一天,父親端來一盤梨,有大有小,父親讓他們哥弟幾個一人拿一個梨,弟弟先來到盤子跟前,挑了一個最大的梨拿走了,孔融走到盤子跟前挑了一個最小的,父親看到了,問道:「孔融你為什麼不挑一個大的?」孔融答道:「我小,我吃一個小梨就行了,大的留給哥哥吃吧!」父親又問:「那弟弟為什麼拿大的而不拿小的呢?」孔融答到:「弟弟比我小,我是哥哥,應該讓著他!」父親聽了,拍起手來。孔融讓梨的故事就一傳十,十傳百,家家戶戶都知道了,大家都誇孔融是個好孩子。
孔融這樣小都知道尊老愛幼,我們又何嘗不能做到呢?我們都應該學習孔融的這種品德。
其實,現實生活中也有許多人有良好的品德。
有一次,我和媽媽去銀行取錢,來到銀行門口,看見銀行內存取款的人非常多。我和媽媽排上了隊,好不容易才挨上我們,突然有一位老爺爺跌跌撞撞的向這邊走來,還沒站穩就叫道:「我要取錢!」媽媽連忙給老爺爺讓了個位置。看到這一情景,我用憤怒的眼神看著那位老人,心想,你不懂的先來後到嗎?媽媽那銳利的眼神好象看穿了我的心似的,用嚴肅的目光看著我對我說道:「先來後到雖然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是也要尊老愛幼呀,你看那位老爺爺的樣子,肯定有什麼急事!」我好象聽懂了什麼似的點了點頭,媽媽那嚴肅的眼神也放鬆了許多。臨走前,那位老爺爺對我們說道:「對不起啊,剛才我有點急事,所以才站這的。」沒等媽媽開口,我高興地說道:「老爺爺,沒關系!」
❷ 看漫畫:生活水平,道德標准擬諷刺題目
同步
❸ 漫畫生活水平和道德標准
這是一幅抄反映了人們在生活水平和道襲德標准極不相稱的一種現象的漫畫.漫畫中的一個人上身部分和下身部分已經處於一個脫離的狀態,上身部分的生活水平使這個人顯得極為臃腫,他趾高氣揚地打著手機遠遠的走在前面,衣服上標明著生活水平等字樣,下半身和上半身極不平衡,顯得特別「不同步」,表明自身道德修養生活水平極不相稱,形象的諷刺一些人道德標准水平比較低.
參考答案:
(1)(5分)畫面是一個身體被分割為兩截的人:他的上半身身體肥壯、西裝筆挺,趾高氣揚打著手機,遠遠地走在前面,衣服上寫著「生活水平」四個字;在後面,是正在大步艱難地追趕的下半身,破破爛爛的褲子上寫著「道德標准」四個字.(3分)寓意:漫畫揭示了在當今社會,有的人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自身的道德修養不能同步的現象(或收入高了,生活富了,但其道德標准還停留在比較低的水平上).(2分)(符合圖意即可)
(2)(1分)「不同步」(符合圖意即可.以 「無題」為題得0分.超過字數扣1分.)
❹ 人的基本道德標準是什麼
1:有信仰(不一定非得是宗教);2:人生有目標;3:做事有原則;4:有點悲憫之心;5:尊重他人、誠實、負責。
❺ 道德標準是什麼
判斷行為善惡的價值尺度。道德標准不是超歷史、超現實、超人類的東西,在其直接意義內上,它是一容定社會、階級或集團所倡導或實際通行的道德原則和規范。凡是符合這種原則、規范的行為,就被判斷為善的行為,否則,就被判斷為惡的行為。判斷行為善惡價值的標准,歸根結柢是從一定社會、階級或集團的利益和需要中引申出來的。正因為如此,不同社會、階級或集團往往有著不同的甚至根本對立的道德標准,有著不同的甚至根本對立的善惡觀念。道德標準是不是科學的,主要看它所表達的經濟關系和相應的利益需要,是否同社會發展的客觀必然性相一致,是否反映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和願望。
❻ 辯論 提高公民的生活水平是否應優先於改善公民的道德。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提高公民的生活水平方法很多,且可執行,如。。。。見效快 是那種做了1分工能拿1分錢的事,改善公民的道德是思想境界的提高,他的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是一個長期且緩慢的工程,物價飛漲,提高公民的生活水平故優於改善公民的道德,
對於一個公民來說生活水平的提高比道德品質的提高更重要,更實際,更真切,生活水平可以有標准,定了一個目標,往那裡奔就行了,而道德怎麼定標准?是不是規定公交車大巴車地鐵飛機上一定要讓座,不讓座就一定是沒有道德的?顯然,不是 所以提高公民的生活水平是否應優先於改善公民的道德
❼ 道德標準是什麼
古人的道德標準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積德,為自己積德、為來世積德、為子孫積德。
現代人的道德標準是: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不要做損人利己的事情,做事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❽ 道德標準是什麼標准
《老子》介紹
《老子》相傳是春秋末期楚國李耳騎青牛隱西關去,經函谷關緣尹喜求賜所留的珍典。
李耳,據司馬遷《史記》載,姓李,名耳,子聃,是楚國苦縣(現河南鹿邑縣)人,曾從任周王室藏書官。因其相傳天孕八十一載,生來就是白發的老者,並有先天地生之說,故名老子。他「介然有知」,超時空演義著道,開天為三皇的天師,黃帝問道時名伊成子,春秋末稱李耳,始終不離中國這塊沃土,是中國道文化的創造人,是人類啟今為止能揭示宇宙萬物本體的唯一至尊聖哲,冠人類文化的聖頂。
《老子》全經五千字,寓五千運,分上下兩部,上部重在道境道律之體,下部重在德理德法之用。凡經,特別是本體之經,絕不是著識於字,而是全存字里行間不可言名至及的境和義。 沒有吃過「辣椒」,把這兩個字讀一千遍、悟一萬年,也無法說吃的真滋味。水字很好寫,但渴了不能喝、旱了不澆田,是字並非水,都是非常名。錢學森超三維,愛因斯坦證十維寫廣義,用我們欲執境界中的三維思維看老子,好比我們地球人並不會感覺到地在轉在動中。老子處全維的本體心,自徹時空始末,萬物動變,是絕對真理的知者,而我們處在慾障的小小千里,外有無盡所不見,內有無盡所不知,故必難知難解無內無外的老太上。有障之心不了無障之義,這是捧經的理性和必知,用唯心唯物的我卡之尺①判量老子,如若說太陽一米高的時候。事實中太陽永遠沒有一米高的時候,那麼到底是太陽錯了,還是說者錯了?這叫位置比量不同的自量說。所以學經首先要開放自己,要善能既學既習的認識老子,是解經義。不解老子不入經義,不入經義不解老子,老子處時空零動狀態,這是本參讀使用《老子》書名的所在,亦在提出一個可能太需思索和禪解的命題,或許大有益。
《老子》經境義身不二,為萬物蒼生說,為直觀天下域中四居其一說,為德政道在天下說,是絕對本體真理說,是德普天下真知宇宙規律說,是徹一切知的無有能比瞭然說。天地間老子開道,釋迦證道,墨子欲效道,孔子在禮中欲用道,大千多元識生在找道,道生一、二、三,太極三有生易經,演證萬物天道左旋的動變七律欲執輪回。釋迦承道直虛了性,中國道教丹術隱傳,都在歸行中顯證了道用的起人之智和大德品行;黃帝內經為世表道逝復合二十五友的生運之理,其治未病不治已病的深湛理法,亦為政治經濟普用通行通效的無為之法;孫子是不得已兵道客處惡逆之法,亦為抗事的奇用通則。總之道用無限量,背逆取自亡,大千萬物無一不在共同演說如是法。
人類四大古代文明僅存中國道,使命責任決定舍道無根棄道無性,中華民族的全部價值就在運載傳承了必將承救造福整個人類以及所有蒼生的道。注有太上血統的中國人,正是憑借擁有了這一無上的生存財富,才大律決定了東方中國的世界性必然崛起。
《老子》全經,無論名道言德,無論明智言用,都無不集中在「有無」二字的轉變之中。從無生有知因生,由有還無歸恆常。故經者常證,知律達理還到無,不可惑;德者常無,處能生不生之中,不可違;道者常常,能生之本不可失。是中,道者不德,德者不經,經者不義,義者不佛。只有德處無中自不欲、自虛下、自清靜,自不自以為而能無以為。生活中很多文化藝術科技發明創作恰恰都是無以為的自然崩生。所以學經的要義就在無以為的虛靜之中,就在無時不處的無以為定定之中。何其名解?此也;何其名德?此也。去彼取此為道動之反,不離虛中為道用之柔。此虛中自知常,此虛中自谷納,此虛中剛亦柔為亦無,萬物千川百流用力自然並作歸之為。此乃彼之所不能及,此乃彼之所求不得,故天下生生的所求萬信只一道,萬法只一德,萬難皆因欲,萬壽獨虛中。特別在身處大律極反中,智者皆應當下學中處中承中傳中,否則就將國非國中經、經非經中義,誰知極所惡,悲佛非非②望。
《老子》是人類社會科學、社會政治、社會哲學、社會經濟、社會文化的至尊讀本、生根之本。此本無論學不學知不知,誰都無法抗拒、無法超越,規律的節拍已經自然的道動極反,人類已經在期盼著東歸的大潮,道動道用已經到了天時地利人和重振道明的時候了。所以,中國人並不是僅在為自己,而是要為全人類「善貸」而「且成」,要首先完成社會科學讀《老子》、社會政治讀《老子》、社會哲學讀《老子》、社會經濟讀《老子》、社會文化氛圍建設、自然科學讀《老子》的中國道德覺行潮。以自覺覺他、覺社會、覺宇宙不可抗拒的大規律,以道引領人類的歸。
老子自正處上不重、處前不害、取信天下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原則;中不偏極有無陰陽七律的哲學法體;天道損有餘補不足的法則和知足食、服、居、俗的經濟終極模式取向;權不自以生為不誘欲不生禍的「弗為而已」人文環境。其哪一個領域不具絕對的指導歸正價值,其哪一個能在規律和實踐被否認和推翻!中國化是最理智、最具有中國性的提法,只是這個能化的本體應當是能以不變應萬變的道及其化,而決不能是某種自見、自以為是。自以為是非道,不能引領人類規律必然的大歸之潮。
中國文化,也既人類文化,是以道為本體核心,以道釋儒還有墨為主體,包容多元的實體文化系。其小無內、其大無外只有道和一的狀態可言。出玄牝的一,過眾妙之門的二,就進入了有界的三,就內外逐之成障,這是不可混淆的界別。此外,老子從未立教,無從名為道教的創始人,但道教尊聖信願封為宗祖,這是中華民族的本所應當。再借「佛法東移」中,我們應當感悟到這是道佛的引歸。這種道釋儒馬列基督伊斯蘭的多元欲歸之象當知當可見當從中以明而合抱之共。於是大勢之中,中國人首先需要弄明白中國文化的本體、主體是什麼,實體中包容的多元和濁低是什麼;首先需要知道中國文化的道處在人類全部文化的什麼位置上。以從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中看清瞭然老子、看清瞭然中國、看清瞭然所有的文化現象和層次分布,從中重立中國人,敬信中國尊,慈納多元心,和諧天下人。且不可還敏敏察察封建外迷連中國文化是什麼都不知道的封鎖、虐待、歧視自己的祖宗人類的太上寒牢久禁不得其明。這種名燦燦不容光奉瀚瀚不許動的歷史性斷承悲劇之恥,願在復興中華《老子》的捧讀之中能立地而止,使中國《老子》的瑞光還徹普照宇宙時空的天地間。
以此為禮,願諸校正共參。.
注釋:①我卡之尺:卡尺,為機加工測量工具。我卡:我執自見。②非非:釋迦金剛經描述如是的哲學用語,引意為佛願眾生得非非心而自解脫。
❾ 漫畫題關鍵字是生活水平和道德標准
畫面是一個身體被分割為兩截的人,他的上半身身體肥壯、西裝筆挺,趾高氣揚回地打著答手機,遠遠地走在前面,衣服上寫著「生活水平」四個字;在後面,是正在大步艱難地追趕的下半身,破破爛爛的褲子上寫著「道德標准」四個字。寓意:漫畫揭示了在當今社會,有的人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自身的道德修養不能同步提高的現象。(或收入高了,生活富了,但其道德標准還停留在比較低的水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