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河上公老子道德經

河上公老子道德經

發布時間: 2022-01-04 09:43:09

Ⅰ 關於中《道德經》河上公給的注釋的一些問題

兩者來都不矛盾,無形源的道是根本,因為它可以生化萬物,所以它就要有變化一切的可能,所以必須無形無相,從而加以別的規定才會定形下來。為本的東西如果是有既定形象,那麼就被老子認為是有,而有生於無。

老子是在宇宙觀的層面說有欲和無欲,無欲時人與自然合一,可以感受到變化的妙處。而限於有欲,縱然可以觀察到表象,但是從個人修養角度來說,慾望會導致沉溺於慾望中不可自拔,忘卻了自然無欲的根本,終而導致亡身,所以河上公注的針對角度是人的自身養身,老子是說人與天地自然的變化相通或相違。

樓主sorry,我的見解不一定對,我所閱讀的版本註解欲乃是欲求,不知解釋為「實有」從何而來,因為原文說二者同出於心,如果解釋為實有出於心的話,似乎和老子哲學不符。中國哲學裡面只有慾望出於心的傳統,心卻不是存在的根源。有疑問可以繼續提問,相互切磋。
再補充一個,該段有兩種斷句法,一是:故常無,欲以觀其妙;故常有,欲以……;二是故常無欲,以觀其妙;故常有欲,以觀其……「因為有的學者認為帛書本」欲「字後面有」也「字,故應該第二種讀法為是。僅供參考哦

Ⅱ 評價韓非子/河上公/王弼注《道德經》

韓非子《解老》、《喻老》是借老子的話來支撐他的思想觀點,版沒有尊重老子《權道德經》的本意來解釋。王弼注《道德經》是按他的玄學思想來玄化了《道德經》,即把《道德經》神化、復雜化、更加難懂了,本來,直接讀《道德經》原文,還能讀懂百分之一二十或二三十,看了王弼的註解,你可能這百分之一二十或二三十卻減少了,總之,幫助少阻礙大;2000多年來,採用王弼註解的最多,而受他阻礙的也最多,許多明顯不合情理的解釋也跟著照樣解釋,比如《道德經》第一句「道可道,非常(恆)道」,跟著王弼說(那個永恆的大道)不可道不可說;什麼樣永恆的道不可道不可說,只有我們沒有搞清楚的永恆道不可說,凡是搞清楚了的永恆道都可說;如果硬要說老子那個永恆的大道不可說,這也是睜著眼說瞎話嘛,老子明明對它進行了很描寫描述嘛!

Ⅲ 呂祖注道德經與河上公注道德經是一回事嗎

1923年俞平伯與朱自清同游秦淮河 但各寫了一篇散文 都叫《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
而呂祖跟河上公都讀了《道德經》 但各寫了一份註解 都叫《道德經解》

Ⅳ 《老子道德經》,誰解釋得最好

欲家SCT :你好。
西漢【河上公注視道德經】。又稱《河上公道德經章句》。最為經典。

Ⅳ 誰對老子《道德經》第一章的解釋最佳

《老子》第一抄章的解讀襲
原文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恆無欲也,以觀其眇;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眇之門。
解讀
由於限制可以更改,所以命題也可以更改。因為無限連續是宇宙的本原狀態;有限連續是物體的共同性質。萬物都是有限連續體,有限連續體都是通過限制連續而產生的。所以回到沒有任何慾望的入靜狀態時,會有一種縹緲無定的感覺,再將注意力集中於某處時,又會覺得很清晰實在。這樣集中注意力於一點而不斷移動,就會產生出一種非常玄妙的感覺。

Ⅵ 河上公 道德經章句

道德眞經注,又名《河上公章句》,亦稱《道德經章句》,為最古的《道德經》注本。漢專文帝屬時,陝州隱者河上公注。按唐陸德明《老子道德經音義》謂:「河上公為章句四卷,文帝徵之不至,自至河上責之,河上公乃躍身空中,文帝改容謝之,於是授漢文以《老子章句》四篇」。一說出於東漢。
河上公,西漢道家學者。姓名不詳。在河濱結草為廬,因號「河上丈人」。精研黃老業,以《老子》教授。葛洪《神仙傳》載,漢文帝(前180-前157在位)好《老子》,有不解數事,時人莫能道,遣使問之。答曰:道尊德貴,非可遙問,帝自至庵責問,乃踴身空中。帝稽首謝,於是授以素書道經章句,謂「熟研之,所疑皆了,余注經一千七百餘年以來,凡傳三人,連子四矣」。言畢失其所在。《隋書•經籍志》著錄曾注《老子道德經》二卷。此注分《老子》為八十一章,每章題名。

Ⅶ 河上公此人

河上公的最主要貢獻是為老子的《道德經》作注。歷史上《道德經》注者如雲,甚回至有幾位皇帝都為答其作注,但其中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是由河上公作注的道德真經注,又名《河上公章句》,亦稱《道德經章句》,為最古的《道德經》注本。

Ⅷ 道德經河上公:夫唯世人之無知者,是我德之暗,不見於外,窮微極妙,故無知也。這段話怎麼理解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

Ⅸ 求翻譯河上公《道德經》第八章註解

你好。
易性第八
上善復若水。制
【上善之人,如水之性。】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水在天為霧露,在地為源泉也。】
處眾人之所惡,
【眾人惡卑濕垢濁,水獨靜流居之也。】
故幾於道。
【水性幾於道同。】
居善地,
【水性善喜於地,草木之上即流而下,有似於牝動而下人也。】
心善淵,
【水深空虛,淵深清明。】
與善仁,
【萬物得水以生。】
【與,虛不與盈也。】
言善信,
【水內影照形,不失其情也。】
正善治,
【無有不洗,清且平也。】
事善能,
【能方能圓,曲直隨形。】
動善時。
【夏散冬凝,應期而動,不失天時。】
夫唯不爭,
【壅之則止,決之則流,聽從人也。】
故無尤。
【水性如是,故天下無有怨尤水者也。】

註:【 】內為河上公之譯文。

Ⅹ 老子 道德經

通行本是三國魏王弼注本,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帛書是東漢版本,不能只看時間早晚,王弼是對先秦文化非常有研究的學者,我主張以通行本為准。網上隨便一搜就能找到。多如牛毛。

熱點內容
秦安成法官 發布:2025-05-02 16:49:45 瀏覽:372
四川大學法律碩士擬錄取名單 發布:2025-05-02 16:22:39 瀏覽:552
法治護平安 發布:2025-05-02 16:16:11 瀏覽:709
民法考鍾 發布:2025-05-02 16:15:31 瀏覽:674
人民法院獎勵辦法 發布:2025-05-02 16:09:44 瀏覽:146
婚姻法有規定懷孕不能領結婚證嗎 發布:2025-05-02 16:05:10 瀏覽:859
成都金牛法院入額法官 發布:2025-05-02 16:05:08 瀏覽:793
義務教育法所稱的社會是指 發布:2025-05-02 15:57:25 瀏覽:739
最新中國婚姻法中英文版 發布:2025-05-02 15:50:17 瀏覽:139
勞動合同法第34條司法解釋 發布:2025-05-02 15:25:19 瀏覽: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