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立法院總召集人是誰
Ⅰ 台灣的立法院的黨團是什麼意思
在台灣的立法院,若是同一政黨取得3席以上的立法委員席次,就可以成立黨團,黨團的主要功能是依據所屬政黨的主張提出法案,代表所屬政黨和政府機構/其他黨團進行協商,以及立法院的表決動員。
在立法院當中,每個黨團都會有一間的辦公室,供黨團日常運作,黨團辦公室面積空間比立法委員個人的辦公室大上許多。
各政黨因立法委員人數不同,組織架構也不同,立委席次較多的黨團一般設有黨團總召集人/副總召集人,黨團幹事長/副幹事長,黨團書記長/副書記,轄下有各政策小組召集人/副召集人。
另外,不足3席的小黨和無黨籍委員也可另組與黨團資格相當的「政團」或參加其他黨團。
Ⅱ 立法院的委員會
「立法院」內分抄成8個常設委員會襲,負責審查各領域的政策法規。此外另有紀律、程序、修憲以及經費稽核等4個特種委員會。 「內政」委員會召集委員:陳其邁(民進黨)及黃昭順(國民黨)
「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召集委員:劉世芳(民進黨)及江啟臣(國民黨)
經濟委員會召集委員:林岱樺(民進黨)及蘇震清(民進黨)
財政委員會召集委員:徐國勇(民進黨)及盧秀燕(國民黨)
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召集委員:黃國書(民進黨)及陳學聖(國民黨)
交通委員會召集委員:陳雪生(國民黨)及葉宜津(民進黨)
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召集委員:段宜康(民進黨)及林為洲(國民黨)
社會福利及環境衛生委員會召集委員:林淑芬(民進黨)及王育敏(國民黨) 程序委員會召集委員:費鴻泰及賴士葆(程序委員會在委員會中是法律或預算提案要通過的第一關,必須先經過程序委員會的審定,才會付印並在議事堂中進行討論。程序委員會的成員,是依照各個政黨的席次比例所分類配,每一個政黨至少都會有1名委員。)
紀律委員會
修憲委員會
經費稽核委員會
Ⅲ 台灣王金平事件是什麼回事
王金平關說案,於2013年9月於台灣爆發的政治事件。9月6日,特偵組對外揭露,」法務部「前負責人曾勇夫在任內涉嫌接受王金平的「關說」(從中給人說好話),指示檢察官對立法機構民進黨團總召集人柯建銘所涉案件的判決不再提出上訴,讓柯無罪脫身。其後,曾勇夫辭職,丑聞焦點指向王金平。
8日,馬英九召開記者會,措辭嚴厲地批評王涉嫌關說「是侵犯司法獨立最嚴重的一件事」,11日表示王金平已經不適任立法院長,王金平當日被撤銷黨籍。同日下午,王金平就司法關說事件造成社會紛擾向民眾致歉。國民黨對王金平假處分提抗告案,26日下午開庭 。台灣高等法院2013年9月30日裁定駁回抗告。
台灣《中國時報》副社長張景為認為,馬英九和王金平不和,已是盡人皆知,沒人能否認關說案背後存在的權力斗爭,張景為分析稱:「民主時代有多元力量,大家都在睜眼看著,因此重點不在於是不是政治斗爭,而在於斗爭的過程中,誰能夠掌握更充分的理由,誰更能占據合理性和正當性,誰能贏得更多的民意共鳴。」因此,在政治上一向謹小慎微的馬英九對王金平下重手,一定經過了縝密考慮,他的幕僚首先對「立法院」的重新選舉進行過沙盤推演,對王金平去職後,對「立法院」的掌控應該是有十足的把握。同時,通過批王金平干涉司法獨立獲取正當性、合理性,贏取民意支持。最後,通過下重手,展現從來沒有過的狠勁兒,也向公眾展現馬英九原來不是無能。
《中國時報》的社論指出,事件的核心症結是司法關說,靠私人關系走後門早為台灣社會所詬病。《聯合報》刊登的一篇署名文章則認為,任由司法關說影響社會風氣,造成民眾對司法喪失信賴,並非台灣之福。
評論還痛斥關說丑聞的重要當事人柯建銘。《中國時報》在社論中批評說,柯建銘「打死不認錯」,沒有一絲道歉或反省,還反咬馬英九當局,根本是是非錯亂。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完全無視柯建銘司法關說的事實,對其進行袒護,也是價值紊亂。
案件爭議
第一, 王金平涉嫌的關說,是一般性的關說還是馬英九所言干涉司法的關說,分歧在哪裡,紅線在哪裡;
第二, 馬英九是否涉嫌對「立法院院長」違法監聽的問題;
第三, 特偵組將監聽內容直接向「總統」報告,是否存在違法泄密的問題。
挺馬一方意見認為,不能再縱容將「關說」變為「關心」,這種和稀泥的做法,不能糊弄了事,必須釐清,否則百姓將做何種觀感?親綠陣營則抓住後兩個問題,猛攻是否違法監聽、是否泄密,但他們對是否涉及關說、干涉司法,避而不談。
這三個焦點背後,還隱藏著三個潛爭議:
第一, 整個事件,到底是為了維護司法獨立和正義,還是一樁精心設計的政治斗爭?
第二, 王金平在國民黨內是重量級人物,為何馬英九出手如此之重?而且在短時間內展現如此決絕的處理態度,不留迴旋餘地?這等於是和王金平做了最後攤牌。
第三, 如果王金平因此下台,「立法院」會比王金平在任時更好嗎?
Ⅳ 國民黨時候的立法院院長是什麼級別
立法院院長,是中華民國立法院之首長,相當於國會議長,由立法委員相內互提名投票選舉後產生,容依法督導監管立法院委員會,組織立法院決策程序與行政議事,並負責召集立法院會議(簡稱院會)。由於憲法沒有規定副總統不能兼任行政院院長。
在戒嚴時代時,副總統陳誠、嚴家淦都曾兼任行政院院長。1996年間連戰則以行政院院長身份當選副總統,並續任院長,引來憲政爭議。司法院大法官於《釋字第419號解釋》中,認二者職務性質雖非顯不相容,但仍不宜兼任,此爭議最後因連戰請辭而劃下句點。
(4)國民黨立法院總召集人是誰擴展閱讀:
立法院由立委組成,代表人民行使立法權。立法院得對行政院院長提出不信任案,對總統、副總統犯內亂外患罪提彈劾案及對監察院審計部審計長的任命行使同意權,並有議決法律案、預算案、戒嚴案、大赦案、宣戰案、媾和案、條約案及其它重要事項的職權。
「立法院」置院長、副院長各1人,由「立法委員」互選產生。「立法委員」自第7屆(2008年)起由225人減為113人,任期4年。有向「行政院」院長及當局各部門負責人質詢之權,並可以決議或復議「行政院」重要政策。
Ⅳ 台灣教授邱毅當初為什麼坐牢
原因:
2007年3月22日,邱毅因涉嫌於2004年總統大選後率眾包圍及指揮貨車沖撞高雄地方法院一案,最高法院維持二審原判,依「首謀聚眾滋擾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兩個月定讞,隨後邱毅的照片即遭張貼各港口以防潛逃出境。
2007年4月20日,邱毅爆料指出319槍擊案之時,總統府有數千萬的不明資金流入並舉出交易明細。總統府則回應邱毅所提明細之「分行別」和「科目別代號」等都是未使用的空號,指稱此為假造的不實文件。4月26日入獄服刑,獄中編號為「3665」,服刑滿七個月後出獄。
2007年11月20日,於早上提前出獄,並在2008年1月12日第七屆立委選舉中,以國民黨身份於全國不分區第五順位當選。後雖參選第八屆立委選舉高雄市第七選區之區域立委,但據2012年1月14日選舉開票結果,該選區民進黨參選人趙天麟獲得最高票,邱毅因而落選。
邱毅,1956年5月8日出生,台灣高雄縣人,1988年獲台灣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
1988-1993年相繼在台灣大學經濟研究所、中原大學企管研究所、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佛光大學任教授。1990-1993年任台灣大學國貿系及商研所教授。1991年任空中大學商學系教授。1992年任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後並任該院財經策略中心首席顧問。
1997年任空中大學商學系教授。親民黨財經顧問團召集人,親民黨「立法院」黨團副總召集人,勞工黨部召集人。宋楚瑜競選「總統」團隊的重要幕僚。曾任台灣商業總會顧問兼委員,《獨家報導》雜志專欄作家,電視台及電台節目主持人。
2001年12月當選第5屆區域「立法委員」。 2004年12月當選第6屆區域「立法委員」。2006年01月24日加入中國國民黨。
2007年3月22日,邱毅因涉嫌於2004年「總統大選」後率眾包圍、沖撞高雄地方「法院」一案,「最高法院」維持二審原判,依首謀聚眾滋擾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兩個月,並於2007年4月26日入獄服刑,同年11月出獄。
(5)國民黨立法院總召集人是誰擴展閱讀
人物評價
邱毅行事風格頗受爭議,曾襲警,甚至跟自己當時19歲的學生謝京睿發生婚外情等。在1993年遭原配夏女士以抓姦反控告邱和謝妨害家庭,而且在他與原配進行離婚官司中,謝還忍下心墮胎只為了不牽絆他。
當邱公開表示趙建銘是現代陳世美時,曾遭立委林重謨反譏為陳世美俱樂部的會長。2005年與第二任妻子謝京睿離婚,小孩撫養權歸邱毅。
成也扁敗也扁
邱毅因揭發陳水扁涉貪聲名大噪,「打扁英雄」名號遠播,大陸微博粉絲破百萬,人氣直逼藝人小S;但邱毅在這次「立委」選舉中箭落馬,又跟陳水扁兒子陳致中辯論「爆粗口」,更傷形象。10年「立委」生涯,「成也扁,敗也扁 」。
邱毅很自我,在橘營或藍營,永遠要當「舞台上最閃亮的那顆星」。雖然政治的朋友不多,但邱毅有很多「女粉絲」,每天近百通簡訊是邱毅一天最大的「動能」。「我的女選民一定比馬英九多」,邱毅對「很有女人緣」相當自豪。
Ⅵ 台灣立法院長王金平的家史
人物資料:王金平
王金平,1941年3月出生在台灣省高雄縣路竹鄉的一個農民家庭,1963年大學畢業。1975年,王金平在34歲時當選為「增額立法委員」,成為當時最年輕的「立法委員」。之後,他連選連任,創下了「十連任」的紀錄,自1993年起任「立法院副院長」,1999年起任「立法院長」。1993年起當選國民黨中常委,2000年6月起當選國民黨副主席,2003年11月擔任連宋配競選總部主委,被島內輿論稱為「政壇長青樹,立委不倒翁」。
王金平仕途一帆風順,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得益於高雄縣第一大地方派系「白派」掌門人、高雄縣前縣長林淵源的大力提攜。1975年12月,王金平當選「增額立委」,主要就是林淵源的支持。1980年王金平因違反「票據法」被起訴,1986年2月被判刑6個月並被罰款320萬元新台幣,政治前途一度跌入谷底。在1986年底的「立委」選舉中,雖未獲國民黨的提名,但王金平憑著「白派」的支持,自行參選獲得連任,奠定了在「白派」的掌門接班人地位。
其次,王金平廣結人緣的作風,在政壇幾乎沒有樹敵,容易爭取到各種勢力的支持。王金平精明靈活,人稱「小諸葛」,有著與其他有稜有角的政治人物不一樣的特性。他交友廣泛,不分紅派、黑派,都能左右逢源。島內輿論分析,王金平有今天的地位,不是靠專業,而是長期經營的人際關系。
Ⅶ 賴士葆的簡歷
賴士葆出生台中一個三級貧戶之家,自嘲小時候「比陳水扁還窮」。本省籍的賴士葆是學者出身,分別擁有成功大學機械學士學位和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碩士學位,後赴美國南加州大學深造,獲工業與系統工程博士學位。回台灣後曾在政大企管所任教並擔任過所長,後又擔任過「國營」台機公司監察人、證券管理委員會審查委員等職務,是專業的財經人士。1999年在新黨大老王建煊的勸說下決定代表新黨參選「立法委員」並當選。在三年的「立委」任期內表現突出,專業的財經背景加上「勤快問政」的風格很快使他獲得公眾普遍好評,在多份由媒體或學術機構所做的選民調查中,賴士葆在出勤率、質詢質量、審查預算等多個方面的評分都名列前茅。
2001年他再次代表新黨出馬角逐「立委」,原本以為篤定當選,卻不料因選票分散令其高票落選。連任失敗後賴士葆重回政治大學企管所任教授,還曾主持過政論節目。2002年台北市長選舉期間為馬英九競選團隊擔任發言人,馬英九勝選後出任台北市經濟發展委員會副總召集人,後又擔任了總召集人以及市政顧問團隊總召集人。2004年代表新黨加入中國國民黨參選台北市「立法委員」並當選為第六屆區域「立法委員」。賴士葆也因其台北市政團隊的身份而被認為是「馬家軍」的成員之一,他以馬家軍的身份重回「立法院」被視為為馬英九競選「總統」鋪路。 2008年1月當選為第七屆區域「立法委員」
2008年2/1~3/26院會應出席15次,委員會應出席19次,總計34次,缺席18次。
2008年4/1~4/30院會應出席4次,委員會應出席13次,總計17次,缺席0次。
Ⅷ 北京祝福你 誰是總召集人 誰能召集那麼多明星參與 還是一定要參與的
總召集人:成龍
這兩首歌曲都是由群星演唱,但《北京祝福你》的陣容相比《北京歡迎你》更為龐大,更為有影響力,以成龍為代表「兩岸四地」百名當紅明星再次集結,為北京放歌,為奧運放歌,為時代放歌。這兩首歌曲都是以北京城市地標為原點,向世界發出的歡迎與祝福,不同的是《北京祝福你》更看重普通民眾的參與,是明星演唱、群眾廣場舞蹈、城市地標三者完美結合的呈現
Ⅸ 台灣立法院的「黨團總召」就是「黨鞭」嗎那幹事長呢台立法院的「多/少數黨領袖」稱作什麼
黨團
簡單來說(細部當然還有很多規定),每屆立法委員選舉當選席次達3席且席次較多之5個政黨得各組成黨團。黨團有資格作朝野協商(法案),協商破裂就等院會表決。
黨鞭
首先要有個概念,每個黨作風不同,所以立院黨團的運作方式也不一。某些黨團的黨鞭還蠻明確,例如國民黨書記長這個職務就是黨鞭。相反,也有的即便看似所在職位是黨鞭,實際上是個掛名,黨鞭另有其人。
其次,黨鞭往往不只一個,就有所謂的大小黨鞭們、其他黨鞭們。誰大誰小,誰能當最大的那個,更多時候是看資歷威望、手腕身段和影響力。於是,與其說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是黨鞭,倒不如說民進黨不分區立委柯建銘是民進黨的黨鞭。
甲級動員令
有重大法案表決時,黨團/黨鞭通常會發出甲級動員令,要求黨團立委遵照黨團指示(不一定要投票 有時可能會選擇退席)。不遵守者,罰款、公布媒體、開除黨籍都有可能。剛剛上面提到了,每個黨團運作方式不同,國民黨有內規,所以很多時候是罰錢;民進黨則是將之公布媒體。
立院龍頭
每屆立委大選後,緊接著就是立院內部的立法院正副院長之爭。立法院長既是五院首長之一更是民意的最高機關,素有立院龍頭寶座之稱。拿下立院最多席次的黨派具有人數投票上的優勢,立法院長之位就是他們的囊中物。按此來看立院多數黨領袖也就可以說是立法院長、立院龍頭。黨鞭和立院龍頭是不同的角色,立法院長不能蠻干,更多時後要作調合,和其他黨派立委的關系不能太差。
Ⅹ 內戰時期打入國民黨最高層的是誰
吳石。
人物介紹:
吳石(1894—1950),原名萃文,字虞薰,福建省倉山區螺洲鄉人;1916年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1924年為國民革命軍第四師處長,後任北伐軍總參謀部作戰科科長;1929年赴日本留學,回國任參謀本部第二廳處長;抗戰中任第四戰區參謀長、軍政部主任參謀兼部長等職.
1948年參加民聯,與中共華東局直接建立聯系,提供重要軍事情報;1948年底調任福州綏靖公署副主任;1949年6月去台灣,後任國防部參謀次長;1950年,因中共台灣省工委書記蔡孝乾叛變而被秘密逮捕;隨後與陳寶倉、聶曦、朱諶之在台北遇害。
(10)國民黨立法院總召集人是誰擴展閱讀
事跡介紹:
吳石赴台未逾半載,中共台灣省工委被保密局破獲,省工委蔡孝干叛變,吳石暴露。1950年3月1日,蔣介石在台復職大典當晩,吳石被保密局扣押訊辦,嘗自殺未遂。偵訊中,表現出懊悔莫及,貌似坦誠,實則避重就輕,盡量隱瞞,冀能把損害減至最低。此案在當時風雨飄搖的台灣極為震動,而蔣介石也極為震怒。
同案牽連十多人,吳石與朱諶之女士(萬景光派遣赴台協助吳石傳遞情報)、陳寶倉中將(第四兵站總監)、聶曦上校(吳石親信)四人,被判處死刑,6月10日下午4時半,在台北市馬場町刑場同遭槍決。
吳石中槍部位,心臟突出,慘不忍睹。蔣介石還怕掉包,由國防部軍法局通知中央日報記者王介生到場,行刑前,每人照張相,行刑畢,逐個屍首揪起面孔拍照,沖曬成大張照片,「進呈御覽」,方足以解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