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孔子罵人道德

孔子罵人道德

發布時間: 2022-01-06 07:05:54

A. 莊子是怎樣諷刺孔子的仁義道德

莊子一書中,對當時的諸子學說加以不少之批判,尤其對孔子及其學說批判特別多,特別辛辣;有抑揚、有褒貶、無孔不入。到底莊子是反孔?抑或尊孔?殊難判斷。然而後世學者對於儒道兩家的思想,常以為相互對立。 (注一)的確,相互對立的說法是有其根源的,史記老子列傳雲:「世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道不同,不相為謀,豈謂是邪? 」又莊子傳載:「作漁夫、盜跖、胠篋,以詆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術。」誠然,孔孟學派與老莊學派因其基本理念不同,故其主義思想亦異,是以似若水炭不能相容。但細審其關系,似乎未必盡然。不僅兩派的關系,未有若儒墨之尖銳對立,且有一脈相通的氣息。孔老二學於若干方面相吻合,例如老子的根本思想是「無為而無不為」,孔子亦有此種思想,孔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天不言而「四時行焉,百物生焉」便是「無為而無不為」的思想。孔子說:「無為而治者,其舜也歟!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無為而治是道家的思想,老子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

此外,莊子本人為通曉孔老二學之博學者,莊子極尊崇老聃,常以老聃抑壓孔子。的確,在莊子一書中出孔子洋相的地方是所在多有,若只用這些例子來坐實莊子尊老抑孔是可以成立的。然而,人們大抵也相信莊子一書並非成於一人之手,而其中可信為莊子自作者,可能只有內七篇而已,外雜篇恐怕是莊子後學的集體智慧。然而,照莊子一書本文看來,明確可斷定尊老抑孔者,俱出自外雜篇。 (注二)而內篇莊子對孔子的態度,究竟是抑是揚,恐怕是頗費斟酌的,而且,外雜篇對對孔子的態度也頗有歧異。故本文是以莊子一書,來探討莊子對孔子的態度與評價。
莊子書中有多篇談及儒家,有的地方輕薄儒家,痛罵孔子,如雜篇中的盜、漁夫等篇;但有的地方卻贊美孔子,把孔子說成道家的聖人,如內篇中的人間世,大宗師及外篇的田子方,都贊孔子兼述及顏回的。甚至於許多道家的義理都藉由孔子來引說。

但莊子與老子並稱道家二宗,何以書中會借孔子以寄寓思想呢?又何以在贊頌孔子之餘又詆毀孔子呢?

其一:儒墨為戰國顯學,而孔子為儒家宗師。莊子因知其學說無法實行,故亟欲將其學說融冶儒學,或寄託於儒學,合為一條由淺入深的路線,用以實現其理想。對此,莊子在寓言篇中亦有提出說明:「寓言十九,重言十七, 言日出,和以天倪。寓言十九,借外論之。親父不為其子媒。親父譽之,不若非其父者也;非吾罪也,人之罪也。與己同則應,不與己同則反;同於己為是之,異於己為非之。重言十七,所以已言也,是為耆艾。」

其二:莊子之學雖「要本歸於老子」卻對孔子之道有相當的了解,關於這一點,在司馬談論述六家要旨時,已略為提出一個輪廓了。其雲:「道家者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司馬談雖概括的說明道家思想有撮采儒墨之善,但探求莊子之思想,確實有與孔子思想相契合的地方。因此既可印證司馬氏所言不差,亦可說明莊子稱引孔子為說思想的原因。

其三:莊子自信比儒家更能理解孔子,故莊子設許多寓言開導孔子,鼓勵孔子,然而他的實際對象並非已死為朽骨的孔子,而是一般的儒家,莊子希望一般的儒家亦能學孔子的溫良恭儉讓,虛心求道、得道、安道。

B. 孔夫子罵了一句臟話,卻流傳了千年,是哪一句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這句經典罵人的話,出自先賢聖人孔子之口。孔子所痛罵的人,是他的弟子宰予。

可是有一點毋庸置疑,後來的宰予,成為孔子最出色的弟子之一。這其中,宰予定是領悟了「這頓罵」的真諦。如此,真真不枉孔子一番心意啊!

孔子的這句臟話我們大家今天應該都很熟悉了,這句臟話到今天都一直影響著我們,記得上學的時候,有的老師經常罵那些學習差的學生「朽木不可雕」、「爛泥扶不上牆」,而且還不只是一位老師說過。

孔子這句罵宰予的臟話,後來便被記錄到了《論語》中,成為了千古流傳的名句,現代很多老師和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幾乎拿來做口頭禪了。這其實也是對孩子關心的一種體現,但是縱觀《論語》孔子對弟子還是鼓勵的多責備的少,所以在「敲打」的同時不能忘了對孩子的鼓勵。

C. 孔子講過哪些罵學生的話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生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與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一生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另有說《春秋》為無名氏所作,孔子修訂)。取於孔子人物簡介。

孔子,是中國古典道德的化身,被稱為「至聖先師」,給人的感覺修養是很高的,其實,他照樣經常罵學生,之不過罵人罵的更高大上了一些。。。。

1.罵宰予

因為其大白天偷懶睡覺孔子便說出「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

2.罵樊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意思是,樊遲問孔子:老師,種莊稼是怎麼回事?孔子說:「你去問老農吧,我不如他們。」不久,樊遲又問孔子:「老師,怎麼種蔬菜?」 孔子說:「你去問菜農吧,我不如他們。」樊遲剛一離開,孔子罵道:「小人呀,小人呀!這個樊遲將來只能做個小人呀!」

D. 孔子說了一句什麼臟話,流傳千年,竟成了至聖名言

孔子說的這句臟話,是當時在課堂上罵學生的一句話,是為「朽木不可雕也」。事實上,這句臟話在當今社會仍然被廣泛使用,成為了一句至理名言。那麼,當時孔子為什麼要罵那位弟子「朽木不可雕也」?

孔子聞言,怒道:「大家都是守孝三年,你卻只守孝一年,你對得起父母嗎?」

宰予一聽,卻笑道:「老師,您錯了,就算我們守孝三年,難道父母就能起死回生?這是沒有意義的。」

孔子聽後,真是氣得面色鐵青,直接指著宰予罵道:「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這就是「朽木不可雕也」的來歷。

E. 孔子罵人的十句臟話

有人用桃木俑殉葬,子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罵人斷子絕孫,多狠
罵小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罵宰宇: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OH,shit!)
罵管仲:管仲之器小哉!(你們不要想歪了,這個器小是心胸狹窄的意思,孔大大可是個直男)

孔子罵人的話精選 孔子罵人不帶臟字的話(圖片來自攝圖網)
罵原壤: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邊罵邊拿拐杖敲原壤的小腿。(哎?怎麼么還動手了呢?)
罵樊遲:小人哉,樊須也!(直抒胸臆的罵)
罵冉求: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這次孔大大是真氣壞了,「那孫子不是我徒弟,小的們,給我幹掉他!」)

F. 孔子罵人的十句臟話

對於孔子,想必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就是中國蔓延了兩千多年的儒家文化的創始人,如今儒家文化不僅僅在中國廣為盛行,在國外也是很受歡迎。孔子的學說傳到西方,是從400多年前義大利傳教士把記錄孔子言行的《論語》一書翻譯後帶到歐洲開始的,如今孔子學說已經走向了五大洲,足以看出其影響深遠。

孔子不僅是一位政治家,他還是一位「桃李滿天下」的老師,孔子擁有三千多位弟子,其中比較出名的有「七十二賢才」。當然在這三千多名弟子中,他們的水平參差不齊,當然是什麼人都有。其中孔子有一名弟子叫做宰予,他並不是勤奮好學的學生,仗著自己有點小聰明整天提出一些奇葩問題,孔子對他無言以對。

宰予曾經這樣問孔子:「如果你告訴別人「仁」就在一口井裡,那麼這個人會跳進井裡去嗎?」這樣的問題根本沒有任何意義,沒有任何道理。孔子聽了之後十分生氣,所以經常教育他,但是他總是將老師的教導當做耳旁風。不僅如此,宰予有一個孔子十分討厭的缺點,那就是懶惰。

孔子一直都提倡大家要勤奮,在上課的時候,大家在課堂上都認真聽講,正襟危坐,但是宰予卻經常在課堂上睡大覺,孔子經常提醒他,但是此人卻屢教不改。
百般無奈之下孔子隨口說了一句罵人的「臟話」,那就是「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這個人屢教不改,就像是一塊朽木,就像是一塊骯臟的牆壁,不能再臟了。

孔子隨口一說的「臟話」,卻一不小心流傳了千年,如今的很多老師形容一個不知奮進的學生都會說「朽木不可雕也」。

G. 孔子只說過哪句臟話,沒想到竟被流傳千古

孔子曾經說過的一句罵人的話是“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污也”。這句話一直流傳至今,現在很多老師也會經常用這句話來罵不聽話的學生。


後來孔子說過的這句話被流傳了下來,其中“朽木不可雕也”經常會在老師的口中聽到,有時候遇到不聽話的學生,老師就會用這句話來罵他,說他朽木不可雕也。後半句是糞土之牆不可污也,經過時間的推移,這句話慢慢的被改變成為“爛泥扶不上牆”。也是用來形容教育不好的學生的。現在不管是家長們,還是老師們,經常會用這句話來訓誡孩子們,學生們,慢慢的就成為了教育界里的口頭禪。

H. 論語孔子怎麼對待惡人

《論語》:「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意思是說,孔子說了,花言巧語,一副討好諂媚的臉色,這樣的偽君子真缺德啊!
「鄉原,德之賊也」
這里的「鄉原」,有的解釋為沒有原則的好好先生,有的解釋為打著道德的幌子獲取私人利益者,總之,都可以視為偽君子了.孔子對他的評價是「德之賊」,也就是危害道德的人.偽君子不僅自己沒有真正地實踐道德倫理,而且不知不覺中腐蝕道德,當社會上充斥著大量的偽君子,所謂的道德也就是一個幌子了,它不再有真正的公信力,只是牟利的手段和自我辯護自我欺騙的依據.偽君子就像蛀蟲,久而久之,道德的只剩下外殼,輕輕一碰就會轟然倒塌.這就是偽君子比直接違背道德的惡人更可怕之處.

I. 孔子隨口說了一句什麼「臟話」被千古流傳

至聖先師、萬世師表。乃孔夫子、孔聖人是也。但當眾罵大街的孔子,一句臟話可以流傳千年,最後竟然成了至聖名言,你們可曾聽過?

提起孔子弟子三千,我們會想到七十二賢。在我看來有這樣一位聖明淵博的老師教導,座下的弟子不更該積極上進,勤思好問嗎?

不,有這樣一個人,有幸得孔子的口吐芬芳。他腦子超級靈活,口齒伶俐,特立獨行。

這樣的學生哪個老師不喜歡,孔子也不例外,他對這個學生寄予厚望,覺得他假如能潛心學習,肯定可以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但豐滿的理想,骨感的現實,這位引得孔子恨鐵不成鋼出口罵人的弟子宰予登場了。


其實他愛自己的老師,正如兩人分離後孔子晚年思念他一樣。

宰予是「孔門十三賢」之一,唐玄宗時被追封為「齊侯」,宋代追封為「臨沂公」,後改稱為「齊公」。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宰予」。

這就是那個讓孔子喜愛卻又頭疼的弟子,在歷史中,依舊鮮活如初。

熱點內容
中世紀歐洲刑法 發布:2025-05-01 15:52:21 瀏覽:700
公司名不能帶法律二字 發布:2025-05-01 15:46:35 瀏覽:911
寫法規范 發布:2025-05-01 15:46:30 瀏覽:822
刑法電刑 發布:2025-05-01 15:46:29 瀏覽:594
司法局太弱 發布:2025-05-01 15:45:13 瀏覽:477
勞動合同法48 發布:2025-05-01 15:45:04 瀏覽:976
微信新立法 發布:2025-05-01 15:43:30 瀏覽:583
血仇法官 發布:2025-05-01 15:24:45 瀏覽:645
吉祥號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1 15:10:19 瀏覽:652
中國勞動法法條 發布:2025-05-01 14:44:21 瀏覽: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