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立法權的拼音

立法權的拼音

發布時間: 2022-01-06 14:32:45

立法權與決定權的區別

決定權是針對具體事務的,比如全國 人大通過決議決定對某國動武,市政版 府決定免去某局長的職務,權局長決定 出差的人員每人補助多少錢之類的, 都是對具體事務的決策行為。只要相 關的機構或者個人有這項權利,他決 定做什麼就是決定權的表現,媽媽還 可以決定這個月給兒子的生活多加五 百塊錢。 立法權是法律規定的,只是特定的機 構,全國人大或者全國人大常委會才 有的權利,審議通過**法律,這才是 立法權。

Ⅱ 立法權和決定權的區別

立法權就是制定、修改和廢止法律的權力.
決定權是指國家權力機關討論、決定重大事項的權力.

Ⅲ 最高立法權和最高決定權的區別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行使最高立法權、最高專決定權、最高任免權、屬最高監督權。
立法權是制定、修改和廢止法律的權力。
決定權是討論、決定重大事項的權力。
區分立法權和決定權的關鍵是:如果通過的「決定」是有關法律的立改廢,那麼就是立法權,如果通過的「決定」是有關重大事項,那麼就是決定權。

Ⅳ 全國人大的決定權和立法權如何區別

.什麼是決定權?
決定權是指國家權力機關討論、決定重大事項的權力。各國法律規定不一。在我國,行使決定權的機關是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決定權作為人民代表大會四類職權之一,是最能表現人民代表大會國家權力機關特徵的一種職權,反映了人民代表大會權力的廣泛性。具有鮮明的法定性、人民性、權威性、強制性。同時,能起到補充人民代表大會其他三類職權、協助其他三類職權行使的作用。

2.確定重大事項應遵循的主要原則有哪些?
重大事項的內容是不確定的,它因時間、地點的變化而不同。因而,確定重大事項,不僅要看事項本身的重要程度,還要考慮時間、地點等因素,應遵循以下原則:(1)合法性原則,即確定的重大事項必須是憲法和法律允許的,而且是人大及其常委會職權范圍內的。(2)全局性原則,即確定的重大事項必須是關繫到本行政區域內的全局性、長遠性、根本性的問題。(3)可行性原則,即確定的重大事項必須從該本行政區域內的實際出發,在實踐中能夠行得通。(4)群眾性原則,即該事項是人民群眾普遍關心並迫切要求解決的問題。

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重大事項決定權的范圍是怎樣規定的?
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決定權包括:審查和批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和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審查和批准國家的預算和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批准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建置;決定特別行政區的設立及其制度;決定戰爭和和平的問題;作出各種授權決定等。

4.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重大事項決定權的范圍是怎樣規定的?
憲法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決定權包括:審查和批准本行政區域內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預算以及它們執行情況的報告;討論、決定本行政區域內的政治、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衛生、環境和資源保護、民政、民族工作的重大事項等。鄉級人民代表大會的決定權包括:根據國家計劃,決定本行政區域內的經濟、文化事業和公共事業的建設計劃;審查和批准本行政區域內的財政預算和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決定本行政區域內的民政工作的實施計劃等。

5.全國人大常委會重大事項決定權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憲法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決定國家重大事項的權力,具體內容有:(1)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審查和批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國家預算在執行過程中所必須作的部分調整方案。(2)決定同外國締結的條約和重要協定的批准和廢除。(3)規定軍人和外交人員的銜級制度和其他專門銜級制度。(4)規定和決定授予國家的勛章和榮譽稱號。(5)決定特赦。(6)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如果遇到國家遭受武裝侵犯或者必須履行國際間共同防止侵略的條約的情況,決定戰爭狀態的宣布。(7)決定全國總動員或者局部動員。(8)決定全國或者個別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戒嚴。(9)決定延長本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任期。(10)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有權根據國務院總理提出的議案,決定國務院各部、各委員會的設立、撤銷或者合並。(11)審查和批准中央決算,等等。

6. 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重大事項決定權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憲法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討論、決定本行政區域內各方面工作的重大事項」,具體內容有:(1)討論、決定本行政區域內的政治、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衛生、環境和資源保護、民政、民族工作的重大事項。(2)根據本級人民政府的建議,決定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預算的部分變更。(3)審查和批准本級決算。(4)決定授予地方的榮譽稱號等。

7.人大決定權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人大的決定權,是指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行使決定權的具體方式規范。用什麼方法和形式行使決定權,法律沒有明確具體的規定。實踐中,通常運用的方式,就是由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會議審議和通過決定式決議。其中,決定包括:法規性決定、制度性決定、批准性決定等。實際上,通過制定地方性法規,通過和決定任免、批准任免,以及對監督對象依法作出處置和制裁的決定等,也是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行使決定權的具體形式。所以,行使決定權採取什麼樣的形式,由內容決定。

8.人大決定權的種類主要有哪些?
人大的決定權,從所作決定內容看,可分為修改、補充法律的決定,有關法律問題的決定和大政方針性決定;從作出決定的形式看,可分為批准性決定和自主性決定;從決定的時效性看,有即時性決定和長效性決定。

9.人大行使決定權的程序主要有哪些?
根據法律規定和各地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工作條例、工作制度的規定,人大行使決定權的程序一般是:(1)決定草案的提出。決定草案由法定的有提案權的單位或個人提出,經法定機構審查後才能列入議程。(2)聽取和審議決定草案。(4)表決。(5)通過。(6)公布。

立法權就是制定、修改和廢止法律的權力,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制定和修改憲法的權力;第二類中制定和修改普通法律的權力。一方面,立法機關自己制定法律,另一方面,立法機關授權行政機關制定法規、條例、決議和命令等,它們都具有法律規范的性質。在資本主義國家,作為立法機關的議會還享有提出法案的權力。在我國,作為立法機關的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不僅有制定、解釋、修改、廢止普通法律的權力,而且還有制定和修改憲法以及監督憲法實施的權力

Ⅳ 請問法律的漢語拼音是falv 或 falu thx!

漢語拼音的話是fǎlǜ,打字輸入是falv。
法律是全體國民意志的體現,國家的統治工內具。由享有立法容權的立法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並頒布,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規范總稱。包括基本法律、普通法律。法律部門,包括1、憲法,2、法律,3、行政法規,4、地方性法規,5、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憲法是高於其它法律部門(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國家根本大法,它規定國家制度和社會制度最基本的原則,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的組織及其活動的原則等.法律是從屬於憲法的強制性規范,是憲法的具體化。憲法是國家法的基礎與核心,法律則是國家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法律可劃分為基本法律,如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通則,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商法、國際法等。普通法律,如商標法、文物保護法等。行政法規,是國家行政機關(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的行政規范的總稱。

Ⅵ 國家的立法權屬於()

國家的立法權屬於國家立法機關,在我國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立內法權構成國家的主權容,這通過法律來組織和調整一切。立法權,國家制定、修改和廢止法律的權力。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制定和修改憲法的權力;第二類是制定和修改普通法律的權力。一方面,立法機關自己制定法律,另一方面,立法機關授權行政機關制定法規、條例、決議和命令等,它們都具有法律規范的性質。
在資本主義國家,作為立法機關的議會還享有提出法案的權力。在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依法行使立法權。

Ⅶ 立法權,司法權,行政權三者的具體解釋

  1. 三權分立(checks and balances)亦稱三權分治,是西方民主國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建制原則,三權分立制度就是國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別由三個機關獨立行使,並相互制衡的制度。以美國為例,行政權指政府,立法權指國會的上下議院制度,司法權指法院。三權分立很好的實行了「憲政」的主旨思想,實現了依憲治國的目的,三權分立制度在反對封建勢力復辟、建立資本主義民主制度的斗爭中發揮過重要作用。三權分立制度為絕大多數的資本主義國家所採用,是資本主義國家的國家機關組織與活動的基本制度。但因各國國情不同而有不同的形式。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在政治體制上根本否定並排斥三權分立制度,堅持實行民主集中制和議行合一制。

  2. 立法權:國家制定、修改和廢止法律的權力。立法權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制定和修改憲法的權力;第二類是制定和修改普通法律的權力。一方面,立法機關自己制定法律,另一方面,立法機關授權行政機關制定法規、條例、決議和命令等,它們都具有法律規范的性質。

  3. 司法權是指特定的國家機關通過開展依其法定職權和一定程序,由審判的形式將相關法律適用於具體案件的專門化活動而享有的權力。通說認為,人們提到的「司法權」多指狹義司法權,即雖包括檢察權在內、但卻明顯偏重於審判權,或僅僅指審判權(即以法院為相應機關)而言。

  4. 行政權是依照法律規定,組織和管理公共事務以及提供公共服務的權力,行政權是由國家憲法,法律賦予或認可的,國家行政機關執行法律規范,對公共事務實施行政管理活動的權力,是國家政權和社會治理權的組成部分。

  5. 在我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依法行使立法權,司法權包括審判權和檢察權。根據我國憲法規定,我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不存在實行西方「三權分立」的政治土壤。

Ⅷ 狹義的立法權

立法權構成國家的主權,這通過法律來組織和調整一切。立法權,國家制定、修改和廢止法律的權力。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制定和修改憲法的權力;第二類是制定和修改普通法律的權力。一方面,立法機關自己制定法律,另一方面,立法機關授權行政機關制定法規、條例、決議和命令等,它們都具有法律規范的性質。
在資本主義國家,作為立法機關的議會還享有提出法案的權力。在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依法行使立法權。

Ⅸ 最高立法權與國家立法權的區別是什麼(一句話概括)

一個是行政立法,一個是正規的法律程序立法(一個是國家立法,一個是人大立法)

熱點內容
經營風險包括哪些經濟法 發布:2025-05-01 02:05:11 瀏覽:981
司法考試2016年改革 發布:2025-05-01 00:51:19 瀏覽:429
勞動法實習規定 發布:2025-05-01 00:05:48 瀏覽:168
法院合同法警 發布:2025-05-01 00:01:21 瀏覽:182
中國法官協會成員 發布:2025-04-30 23:32:23 瀏覽:141
法院辦公室先進材料 發布:2025-04-30 23:26:23 瀏覽:272
環衛工人有勞動法嗎 發布:2025-04-30 23:11:12 瀏覽:682
北大國際經濟法大綱 發布:2025-04-30 23:10:58 瀏覽:137
司法局簽名 發布:2025-04-30 22:23:56 瀏覽:124
街道機關規章制度總則 發布:2025-04-30 22:04:22 瀏覽: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