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學答題方法

法學答題方法

發布時間: 2022-01-07 09:19:29

Ⅰ 法律論述題如何解答

2003年司考試卷四,新增了一道出人意料又令人心動的30分的論述題,這被許多人稱之為2003年司考命題的一大亮點。即是亮點,又被眾所推崇,故筆者去年即推斷日後可能被發揚光大。果不出所料,2004年此題型的題量和分值均有增長。
對於論述題,大家也許並不陌生,難得是法學論述題除遵守論述題的一般規則之外,還必須運用法學思維、法學原理、法律規則和法律邏輯,來確立論點、組織論據和展開論證或批駁。從解題技巧來說,考生應當掌握以下幾點:

1)看清論述題型:

論述題的題型不同,解答方式也就不同,考生一定要看清試題類型,選擇相應解答方式。根據命題要求不同,論述題可以劃分為敘述式、說明式、評論式、分析式和批駁式五種:

①敘述式論述題,一般要求考生把一事實或法律原理詳細、准確地表述出來。

②說明式論述題,則要求考生用自己所掌握的法學語言,對某一事件或法學原理進行解釋。

③評論式論述題,就是要求考生運用所掌握的法學知識或理論對事件或人作出法學或法律價值評判;2003年司考試卷四的第八題,即屬於評論式論述題,它要求考生在對某政府機關的做法進行評論的基礎上,論證自認為其中正確的觀點和理由。

④分析式論述題,則是要求考生對某一現象進行法理與法律分解,並找出這些獨立的組成部分相互之間的內在關系。

⑤批駁式論述題,要求應試者用自己的法學觀點對試題所展示的觀點或立論進行反駁。

明確論述題的類型,選擇作答方式,是破解論述題的頭道工序,第一道工序如果出現偏差,後續工序則會陷入被動。

2)抓住中心問題。

司考論述題通常足先給出一個相應的案例或論述,然後提出需要考生論述的問題。故考生應該抓住試題的中心問題,按照「是什麼」、「是與非」「為什麼」和「怎麼辦」的思路展開闡述。

考生在解題之前一定要仔細推敲題意,對於試題的測試要求做到心中有數,並使全文的論述緊緊圍繞著「中心問題」而展開,否則就有可能「跑題」。

3)確立主要論點。

中心問題和應答方式確定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根據中心問題確立論點。在確立論點時,考生應考慮到時間的許可度,論點數量不宜過多安排應有主次輕重,盡量將重要的論點前置,不太重要的內容放在後面敘述,以免把時間耗費在意義較小的內容上。

4)選准有力證據。

選擇論據的首要准則或要求是針對性。考生應從說明或證明論點的需要出發,選取證明力、解釋力或反駁力較強的論據為論點服務。在有限的考試時間里,考生不可能將所有符合要求的材料都選擇進來,必須進行篩選,只能將最有代表性或最有說服力的材料選作論據,而不是毫無選擇地進行材料堆砌。

5)論證全面充分。

論述過程要做到充分、全面。中心問題的內涵應該在論點中有完整的體現,並且所有論點都有充分的論據為基礎,論點應足對論據的正確概括。要注意說理的全面性,不能以偏概全。在表述上要注意邏輯,內容之間不能相互矛盾和沖突。尤其要注意理論聯系案件實際,將法理、法律與案件事實結合起來,運用法學理論來對事實作出解釋。

6)結尾呼應主題。

結束部分應是全文論述的概括和濃縮。考生在這里應用簡潔的語言對全文的內容進行高度概括,以使論點更加突出。

7)遵守形式要求。

2003年的論述題共有三項評分標准或稱三個采分點:

第一,運用掌握的法學知識闡釋你認為正確的觀點和理由 (18分);

第二,說理充分,邏輯嚴謹,語言流暢,表述准確(8分);

第三,答題文體不限,字數要求800——1000字(4分)。

後兩個采分點,多是對答案形式上的要求,考生應注意答案的文字、語言、包括字數邏輯等,盡量符合題干中的各項要求。答案不在於多深多厚,只要找准了采分點,就會有個較好的得分

作者: 出處:政法網路學堂 日期:2005-12-04 12:53:21

Ⅱ 法學簡答題怎麼答

一般老師會給重點。。。。簡答一般寫下概念。。。特點。。。如果是比較的。。。就寫概念。。聯系與區別

民法學簡答題的答題方法

1、含義;2、特點;3、法律效力;4,、聯系

Ⅳ 法學簡述題的答題技巧

1、弄清問題,尋找問題關鍵知識點及相關知識點。
2、將知識點的各個要點答出,並按照提問方式的指導進行有側重的解釋。
3、注意條列分明,表明序號,以便閱卷打分。

Ⅳ 法學論述題答題思路(法理學)

法律解釋,作為法律適用過程中的必要手段和必經步驟,是司法過程的題中應有之意。現代司法拋棄了傳統概念法學僵化保守的束縛,賦予法官更大的自由裁量權,
將法官的價值判斷融入司法裁判的過程,致力於使裁判結果獲得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雙贏。法律解釋彌補了法律與事實之間的縫隙,在保證實現法治統一性的目標
之下體現了法律適用的靈活性,從而成為法律適用的前提。一、法律適用與法律解釋的概念解析司法過程的內容包括准確認定案件事實以及在此基礎上正確適用法律
兩個步驟,其中准確認定案件事實是正確適用法律的基礎和前提,而正確適用法律則是司法的最終目標。在我國,法律適用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法律適用是指
「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社會團體和公民實現法律規范的活動。這種意義上的法律適用一般被稱為法的實施」;狹義的法律適用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照
其職權范圍把法律規范應用於具體事項的活動,特指擁有司法權的機關及司法人員依照法定方式把法律規范應用於具體案件的活動」。

Ⅵ 案例分析(法律),答題技巧

舉個做題的例子,自己看看
實例分析

【實例】

甲公司因轉產致使一台價值1000萬元的精密機床閑置。該公司董事長王某代表本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了一份機床轉讓合同。合同規定,精密機床作價950萬元,甲公司於10月31日前交貨,乙公司在交貨後10天內付清款項。在交貨日前,甲公司發現乙公司經營狀況惡化,通知乙公司提供擔保,乙公司予以拒絕。又過了一個月,甲公司發現乙公司的經營狀況進一步惡化,於是提出解除合同。乙公司遂向法院起訴。

問:(1)甲公司中止履行的理由能否成立?為什麼?

(2)甲公司能否解除合同?為什麼?

【解題過程】

第一步,我們需要提取有用信息,排除沒有意義的信息。

這是一個比較簡單的案例分析題,從題目文字來看涉及到的主體只有三個:甲公司、乙公司、王某。通過閱讀,我們可以提取以下有用的信息:a、王某是甲公司的代表人;b、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了轉讓合同,約定甲公司先交貨,乙公司後付款;c、乙公司經營狀況惡化;d、甲公司要求乙公司提供擔保,乙公司拒絕提供;e、甲公司提出解除合同。其他信息,比如合同的標的(機床)及其價格、甲公司出賣機床的原因(因轉產閑置)等等都可以忽略掉,與解題無關。另外,對於a信息(王某是甲公司的代表人)我們可以進一步確定其意義,即王某代表甲公司簽訂合同,合同的當事人依然是甲公司,王某不是合同的當事人。所以a信息實際上也屬於對解題無關緊要的信息類別。

上述提取出來的有用信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就是:甲乙公司簽訂合同——乙公司經營惡化——甲公司要求乙公司提供擔保——乙公司拒絕提供擔保——甲公司解除合同。

第二步,我們來分析法律關系和權利義務內容。

在這個題中,法律關系比較明顯。題目中明確告知考生甲公司與乙公司之間是合同關系。那麼考生需要進一步想到,合同關系涉及到合同的訂立、合同的履行、合同的終止、違約等內容,那麼這個題目涉及到的是哪個方面呢?由於合同的簽訂在題目中一筆帶過,而合同並沒有終止,所以我們可以確定該題可能涉及到合同的履行方面,可能涉及到違約的問題。

先看合同的履行方面。合同履行方面無非涉及到履行方式是否符合合同約定、雙方當事人的法定權利義務和約定權利義務等內容。合同當事人的權利義務是按照合同的內容來確定的。按照合同,甲公司應當先對乙公司交付貨物,然後乙公司再支付貨款。這里有一個履行先後的問題。一旦在考題當中出現合同關系,同時存在履行先後順序,考生應當馬上想到不安履行抗辯權的內容。於是《合同法》的相關內容應該馬上浮現在考生的腦海中。《合同法》第68、69條規定:「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三)喪失商業信譽;(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當事人依照本法第六十八條的規定中止履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對方提供適當擔保時,應當恢復履行。中止履行後,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並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我們再來分析,看本題是否涉及到合同違約的內容。如果甲公司提出解除合同是有法律依據的,那就是甲公司在行使正當的權利,乙公司應當尊重甲公司的權利。如果解除合同無法無據,甲公司的行為就屬於違反合同約定的行為。通過前面對於不安抗辯權的分析,我們看到甲公司是有權提出解除合同的,所以本題也就不涉及違約的問題。

分析到此,我們已經對本題的解答有了一個初步的意見,只需簡潔地書寫下來。

【參考答案】

(1)在本案中,根據甲乙公司雙方的合同約定,甲公司應當預先交貨給買方乙公司。但是,甲公司作為先為給付的一方,在對方財產狀況明顯惡化且未提供適當擔保,可能危及債權實現時,可以依據《合同法》第68條的規定主張不安抗辯權,中止合同履行。因此,在發生糾紛時,人民法院應支持甲公司的主張。

(2)甲公司在依法中止履行合同後,及時通知了乙公司。但是乙公司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也沒有為甲公司提供適當的擔保。所以,甲公司依法享有解除合同的權利。

從以往的自考考題來看,案例分析類型題有時顯得特別復雜。比如事實陳述很長,干擾信息特別多,或者設問比較靈活(例如直接問考生「本案應當如何處理」)。筆者通過對這個簡單實例的分析是想讓考生明白,只要掌握了解題訣竅,案例分析類型題的解題其實並不復雜。考生如果能做到擺正心態,熟練運用本文介紹的方法來分析題目、解答題目,那麼再復雜的考題也可以歸結為從信息(案件事實)到關系(法律關系的分析),再到內容(權利義務)這樣一個解題過程,問題也就像皰丁解牛般迎刃而解。

Ⅶ 法學考研答題方法

辨析:先說概念,再說不同處,與相同處.
問答:先說結論,再說基本概念,原理等支持結論的理由.最後,簡單總結.
論述:將命題分解成概念,原理,分別詳細闡述.再細說理由.(從理論到現實,從簡單到復雜).最後總結.(和問答差不多,但要更詳細)。要包括法律問題的提出,(現實中有哪些問題),問題的分析(運用基本原理),問題的解決。(提出改進和完善的建議)
案例:先直接回答問題。再說法律理由,法學理論理由。

Ⅷ 關於法學的論述題答題方法

07年司法考試論述題答題方法與理論儲備

作者:佚名 攻略來源:本站原創 更新時間:2007-9-4 10:26:29
一、論述題命題方式

論述是一種綜合考察考生法學理論素養的方式.論述題的命題方式有以下幾種形式:

1.命題作文式:如「案例、判例與司法解釋」

2.分析格言法條式:「有法律依法律/無法律依習慣,無習慣依法理」

3.案例/判例分析式:「黃碟案」

二、論述題答題要求

(一)形式要素:小段落、多層次、眉清目秀

1.段落要小,切忌不分段,或者段落太長

2.多層次者一要求整篇文章斷落多,二要求一個段落之中有層次

3.眉清目秀是說書寫要整齊,字跡要工整

(二)內容要素

1.說理

2.有據

3.多角度

4.正反面都要顧及

三、答題方法

第一步:概述題干,說明「是什麼?」,即題干講了個什麼問題,反映的要旨是什麼?

第二步:分析題干,說明「為什麼?」即為什麼會出現題干中的問題,其產生的理據是什麼?

第三步:綜上所述,說明「怎麼辦?」及理論結合實際,指出該怎麼辦?

【例1】四川省雙流縣發生了一起村民激憤殺人案件。被殺害者張萬安患有精神分裂症,不時打罵母親和家人,還先後強奸母親與大嫂。此外,張萬安在村上不務正業,村上不少女孩在放學路上被他調戲過,他還經常打罵周邊群眾,使四周不得安寧。2004年8月24日,張萬安的母親及兩個哥哥張萬成、張萬明預謀打死張萬安。當晚9時許,張萬成、張萬明在雙流縣太平鎮碰見弟弟,用扁擔、木棒將其打死。此後,三人被捕關押。檢察院認為,3被告人非法剝奪他人生命,應當以故意殺人罪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案發後當地村民得知此案開庭審理的消息後稱,張萬安死有餘辜!村民認為,張萬安的母親和兩個哥哥殺死他是為民除害,也是替大家雪恨。村上的人對3被告人都很同情,希望法院能判輕些。試從法的價值及其沖突的角度對上述事件進行分析。

【答案要點】

A.此案反映了法的秩序價值和自由價值的沖突。

B.法律最基本最核心的價值在於對於公民的人身自由進行保護。但這種保護必須平等的適用於每個公民。對個人自由進行限制最大的理由是這種自由已經危害到了其他人的同等自由。正如密爾所說:「要使強迫成為正當,必須是所要對他加以嚇阻的那宗行為將會對他人產生禍害。任何人的行為,只有涉及他人的那部分才須對社會負責。在僅只涉及本人的那部分,他的獨立性在權利上則是絕對的。對於本人自己,對於他自己的身和心,個人乃是最高主權者。」本案中精神病張萬安雖然是精神病人,但是其自由和權益應當受到法律的保護,尤其是最珍貴的價值——生命自由非經法定程序,更不得為任何人以任何理由草率剝奪,這是無庸置疑的。張萬安強奸母嫂、調戲婦女、打罵群眾,擾亂安詳和諧的鄉村秩序,此類禽獸行,人神共憤。但張萬安此類行為是其精神病所導致,實非一個正常的自由意志所甘為。

C.我《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明確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辯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的危害後果,經法定程序簽訂確認,不負刑事責任,但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刑法的目的已經很明確,為了維護社會秩序,對精神病人施加的只能是嚴加看管和醫療,而非剝奪其生命。張萬安的行為再惡劣,他也只是一個精神病人的行為,其母其兄,在處理張萬安的人身自由和社會秩序的沖突時,背棄國法施加於他們作為一個精神病家屬和監護人,所應當承擔的嚴加看管和治療義務,而選擇了一了百了方法,剝奪了張萬安的生命,此已逾越了必要的限度,違背了處理法的價值沖突的比例原則,其行為已構成了故意殺人罪。但考慮其殺人情節,實屬事出有因,法院在審理此案的時候應當運用個案平衡的原則,減輕處罰!

[例2]馬某與趙某系生意上的朋友。2002年7月8日,兩人在飯店喝酒,馬某說起現在生意難做,不講信義的人越來越多。趙某隨聲附和。一向愛開玩笑的馬某說:「老兄,憑咱們的關系,我就給你張借條玩玩都放心。」馬某隨即寫了「今借趙某人民幣6000元」的字條,簽署自己的姓名後放在飯桌上。不料,幾日後,馬某收到法院送達的起訴狀,方知趙某竟以該借條為據將他起訴到了法院,要求他償還借款6000元。法院審理後認為,馬某向趙某出具了借據,又沒有證據證明自己非出於真實意思表示,故雙方債權債務關系成立,支持趙某的訴訟請求。請根據法理學的有關知識和原理,談談你對法院判決的認識。

【答案要點】

(1)法院的判決符合法律規定,可以成立。

(2)根據責任法定原則,追究行為人的法律責任應當根據法律,而且只能根據法律。既然在法律上可以認定馬某與趙某存在債權債務關系,因此馬某作為債務人,應當對此承擔法律責任。

(3)司法機關以事實為根據,是指司法機關對案件作出處理決定只能以被合法證據證明的事實和依法推定的事實作為適用法律的依據。合法證據證明的事實可能與客觀事實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它屬於法律認可的客觀事實。既然本案中的證據證明了雙方債權債務關系的存在,自然被證據證明的債務人馬某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4)法的作用是有限的,不是萬能的。法律是概括性規范,進行規范性調整,關注是各種情況的共性,可能會犧牲個案的正義。本案中證據證明的事實與客觀事實是不同的,這說明了法的作用的局限性。但不能因為本案中個別正義未能實現而否認法院判決的合法性。

(5)法律與道德是不同的。違反道德的行為不一定違法,甚至是符合法律規定的。法律只是把道德的最低要求轉化為法律。本案中,趙某的行為是不道德的.但在法律上卻是可以得到支持的。不能因為趙某的行為不道德,而否認法院判決的合法性。

(6)根據法治的權利保障原則,對公民權利自由的保護必須依法進行。馬某在客觀事實上,並非真正的債務人,但要保護馬某的權益,必須有法律依據;既然馬某不能根據法律提供證據證明自己具借條非出於真實意思表示,那麼其權益就無法得到法律的保護。

【解析】 回答此種法理學的案例分析題,關鍵的是多角度分析問題,而不能僅僅限定在某個角度,除非題目有此明確要求。在從每一角度分析時,必須首先寫明原理、原則或相關知識,然後結合案情進行分析,得出結論。不能就理論說理論,脫離案情分析理論。

Ⅸ 答法學簡答題的技巧

簡答題回答技巧
(一)看問什麼
(二)答基本概念
(三)模式:
1.回答所設回問涉及的基本概念。答
2.回答所指向概念或者原理的構成部分。

Ⅹ 緊急求助:關於法碩答題的方法

1.選擇題

選擇題是客觀題,是相對比較容易得分的題型,尤其是單項選擇題。考生在備考的初期和中期,要以掌握選擇題知識點為目標,力圖通過初期和中期的復習,將選擇題的大部分知識點牢固掌握,而不要把選擇題知識點拖到最後背誦階段。背誦階段主力攻克的是主觀題,而不是客觀題。考生在回答選擇題時,首先要將題干審好,一定要審好題目再答題。正常情況下,選擇題會順向要求考生選擇正確選項,但有時也會要求考生選出不正確的選項,比如題乾的表述是「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此時如果選出正確的答案,就前功盡棄。所以考試時審題很關鍵,一定要靜下心來,先把題目看清,再做出選擇。選擇題的常見解題技巧有:
(1)直選法,即根據題干信息,基於已學的知識進行判斷,直接得出結論,選出答案。這是最基本的選擇題的答題方法。
(2)排除法,首先排除選項本身有知識性錯誤的選項,其次排除與題干不相符的選項。
例1(刑法學)近年,我國司法機關展開「獵狐行動」,追捕潛逃海外的犯罪嫌疑人回國接受刑事審判,此舉是為了實現刑法的( )
A.規制機能B.保障機能C.保護機能D.補償機能
本題中,刑法的機能只有三種:規制機能、保障機能和保護機能,沒有補償機能,所以首先將D選項排除。
(3)對比法,即將四個選項進行對比。單選題中,正確選項與其他三個選項是不相容的,通過分析四個選項中的相互關系,可以選出正確答案。
例2(刑法):我國1997年《刑法》關於溯及力的規定採取的是( )
A.從舊原則 B.從新原則 C.從新兼從輕原則 D.從舊兼從輕原則
本題四個選項中,從舊原則和從新原則是相互排斥的,在選擇時首先明確是從舊還是從新。一般情況下,法律都是沒有溯及力的,也就是採用從舊原則。因此BC項肯定不選。刑法比其他法律特殊的地方在於對當事人有利的事後法,法律允許適用,因此不是單純的從舊原則,而是從舊兼從輕原則,因此選D。
2.簡答題
簡答題是法學方向和非法學方向都會考查的題型,簡答題的知識點相對比較簡單,而且經常考查重要知識點,考查冷僻知識點的時候很少。2018年法律碩士題型改革後,非法學和法學的簡答題都是每道簡答題的分值都是10分。
簡答題在回答時,不需要過分展開。只要將涉及到的知識點的要點答上,然後對每個要點進行一句話的展開即可。對於比較兩個法律概念的題目,首先回答所比較的概念本身,然後再回答二者之間的具體區別。簡答題每個知識點展開一點即可,但是也無需過度展開,不要答成論述題。
從考查內容來看,刑法學的兩道簡答題,總則一道,分則一道。分則的考查中,經常考查重點罪名的構成要件。民法學的兩道簡答題,比較容易考到的是物權、總則、繼承和侵權。近年來,民法學開始注重對知識產權部分的考查,在簡答題中開始出現知識產權,考生要引起重視。法理學每一章都可以出簡答題,往往考查某一概念和特徵、作用、種類,或者某兩組概念的區別。憲法學也是每一章都可以出簡答題,也是注重對基本概念、原理的考查。法制史的簡答題,基本上都考近代史,在2018年備考時,將近年考過的近代史的內容排除,重點背誦沒有考過的近代史可以考查簡答題的知識點。
3.法條分析題
法條分析題只出現在非法學方向的基礎課中。法條分析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於重要法條的理解。刑法和民法各有一道法條分析題,每道題10分。
法條分析題一般設置2-3個問題,問題通常包括某個制度的含義、某個罪的罪狀、構成特徵以及條文中重要的、需要進一步闡述的關鍵詞語等等。我們在回答法條分析題時,如果《考試分析》有明確闡述的,按照《考試分析》的表述回答。如果《考試分析》沒有表述,但是有相應的司法解釋的,按照司法解釋的規定答。如果想在法條分析題中拿到高分的話,需要對重要法條、司法解釋有一定了解。回答法條分析題,採用簡單回答、直接回答的方法即可,不需要過度展開。如果是對法條中某個詞語的解釋,使用簡練的語言進行文義解釋即可,不需要進行過多的引申。
4.案例分析題
案例分析題存在於基礎課中,綜合課沒有。刑法學和民法學各有一道案例分析題,非法學方向的案例分析題分值是15分,法學方向的案例分析題分值是20分。從分值可以看出,案例分析題是非常重要的題型,對於考試能否得高分具有很大的影響。案例分析題考查的是理解和運用法律規范的能力,要求考生運用學到的法學理論和法律規定解決具體的法律問題。相對來說,法碩考試的案例分析題不是太難,考查的知識點也比較基本,考生只要認真研讀題目,基礎知識牢固,就可以拿到高分。
在回答案例分析題時,首先要認真閱讀案例。審題是做題的前提,題沒審好,關鍵條件沒有看出來,那麼回答的時候肯定會丟三落四,顧此失彼。所以審題很重要,一定要把題審好,對症下葯。第二步就是在審題的基礎上明白整個案例的意思,在腦中搜索與案例相關的法律規定,將案例事實與法律規定結合起來。最後,在腦中整理好答題思路,然後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答題時一般先表明觀點,開門見山的回答題目中的問題,如何先寫「某某構成**罪」,然後再對該回答進行展開,寫明法律是如何規定的,與本題案例是如何結合的,這些都要寫到。
法碩考試涉及的案例分析題都比較基本,法學方向相對難一些,但是只要認真審題,基礎知識掌握的牢固,是可以拿到高分的。
5.分析題
分析題是綜合課的題型,法理學、憲法學和法制史都有分析題,非法學綜合課分析題分值每題均為10分。法律碩士法學的分數線分值15題分,但法制史的材料是20分。
法理學的分析題一般是給出一段材料,然後在材料後設置3-4個問題,要求考生根據法理學理論對材料進行分析。法理學中分析題涉及的知識點很廣泛,沒有集中在某一章節,所以法理學分析題如果想拿高分的話,每個章節都要認真掌握,而且要建立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在回答法理學分析題的問題時,首先也是開門見山的回答材料中涉及到哪些知識點,然後再對這些知識點進行展開,最後將該知識點與材料進行結合。
憲法學的分析題考查范圍相對較窄,主要集中在公民的基本權利、違憲審查制度、公民權利的保障等等,尤其是公民權利的保障。分析題經常給出一則侵犯公民權利的材料,要求分析公民具有哪些權利,材料中的行為又侵犯了哪些權利,對於該侵犯行為,應當如何給予糾正等等。在對憲法學的分析題進行備考時,首先要掌握材料中涉及到的權利,然後是重點掌握該權利受到侵犯後應當如何保障。
法制史的分析題一般是給出一段古文,然後根據古文回答2-3個問題。所以要求考生對於古文要有一定的了解,至少大致看懂題干中古文的意思,然後根據古文的意思辨別本題所考查的知識點。對於題干中的古文,不要求完全看懂,每個字都明白什麼意思,只要能看懂大意,能對應上《考試分析》中涉及的知識點即可。然後運用《考試分析》上的表述來回答問題。
6.論述題
論述題是最能反映考生法學理論功底的題型,也是分值較高的題型。在非法學方向中,法理學和憲法學考查1道論述題,每題分值為15分,共計30分。在法學方向中,刑法學、民法學、法理學和憲法學都考查論述題,共四道試題,每題15分,合計60分。這說明法學方向的考生要重視對論述題的備考復習,對於理論性較強的知識點要給予重視,這些知識點容易考查論述題。
從近幾年法理學的考查方向來看,論述題一般要求結合實際情況論述立法、司法、執法、法律監督、法與社會、法制和法治等方面的重大問題。一般來說,法理學的論述題所涉及的內容都比較復雜,可論述的角度也比較多,不會造成無話可說的情況。但是法理學的論述題想拿高分的話,只看《考試分析》是不夠的,平時還需要多積累與法律相關的熱點事件等,如此在結合實際時才有話可說,有實際可結合,論述題才不會顯得太過於教條,不豐滿。法理學的論述題一定要結合實際,不能只寫理論。
憲法的論述題考查的內容也是比較抽象的重大理論問題或者是重要制度,例如違憲審查制度、選舉制度等。在回答憲法學的論述題時,先將涉及到的概念寫上,然後再進行詳細論述。而且憲法的論述題也一定要結合實際,不能只寫書上的觀點。
刑法學的論述題一般涉及到重大的理論問題,比如犯罪構成、共同犯罪等等。在備考時,對於重大的理論問題,法學方向的考生要多看一些參考書,對重大理論問題進行深入理解,不能局限於《考試分析》,如此才有可能拿高分。
民法學與刑法學一樣,論述題涉及的也是重大的理論問題,其中物權和債權的內容最為重要。一般來說,論述題答案的靈活性較大,考生可以結合各家觀點對問題進行展開討論,言之有理,且不偏離主流觀點即可。

熱點內容
經營風險包括哪些經濟法 發布:2025-05-01 02:05:11 瀏覽:981
司法考試2016年改革 發布:2025-05-01 00:51:19 瀏覽:429
勞動法實習規定 發布:2025-05-01 00:05:48 瀏覽:168
法院合同法警 發布:2025-05-01 00:01:21 瀏覽:182
中國法官協會成員 發布:2025-04-30 23:32:23 瀏覽:141
法院辦公室先進材料 發布:2025-04-30 23:26:23 瀏覽:272
環衛工人有勞動法嗎 發布:2025-04-30 23:11:12 瀏覽:682
北大國際經濟法大綱 發布:2025-04-30 23:10:58 瀏覽:137
司法局簽名 發布:2025-04-30 22:23:56 瀏覽:124
街道機關規章制度總則 發布:2025-04-30 22:04:22 瀏覽: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