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道德
⑴ 如何讓道德評價不論為道德綁架
是道德評論,一定要注意,有些道德綁架是不允許的。
⑵ 辯題"溫飽不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是什麼意思
正方:溫飽是人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而談道德是推行道德.溫飽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也就是說,我們不能脫離溫飽而空談道德.什麼是道德,有人說,道德是判斷是非好壞的價值標准.那麼我問對方同學:判斷是非好壞的基礎到底是什麼,歸根到底是它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我再問對方同學:人要生存最起碼基本的需要是什麼,就是溫飽;再問對方同學:在溫飽都達不到的時候,我們還要不要道德;——當然不要.這就是說,溫飽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什麼是道德?有人說,道德是人的行為准則.我問對方同學,那麼定出行為准則是干什麼的?定出行為准則是為滿足人們生活需要的.我再問對方同學,人們要生存最基本最起碼的需要是什麼?就是溫飽.我再問對方同學,人們定出這些行為准則如不能成為達到溫飽的基本保證時,我們還要不要這些行為准則?當然不要.所以說「溫飽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飢寒,對於飢寒的能不能脫離溫飽而談道德?當然不能.請問大家那麼對於飢寒人最需要做的是什麼?我們最需要做的是為他們解除飢寒,所以此時,我們最應該講的是能夠幫助他們求得溫飽的道德,飢寒人最愛聽的是什麼?是能夠幫助他們解除飢寒的道理,而不是脫離他們生活實際的空洞說教.我們談道德,如果連溫飽都不能保證,是不可能成立的.也就是說,溫飽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仁人志士一生奮斗,為了什麼?為的是救天下.那我再問大家:天下人要生存,最基本最需要的是什麼?——就是溫飽.我還要問大家,如果仁人志士一生奮斗連人們的肚子都填不飽,他們還會不會那樣做呢?當然不會.所以說溫飽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
反方:我要告訴對方辯友的是——溫飽,比溫飽更重要的是道德.人活著不僅僅是為了吃飯.我方認為,溫飽不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有理性的人類存在,才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只要有理性的人類存在,不論什麼情況,都能談道德,在追求溫飽的過程當中,也應當談道德.第一,溫飽決不是談道德的先決條件.古往今來,人類尚未解決衣食之困的社會比比皆是,都不談道德了嗎?今天,在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衣索比亞就不要談道德了嗎?在國困民乏的索馬里就不要談道德了嗎?古語說,人無好惡是非之心,非人也.人有理性,能夠談道德,這已是人與動物的區別所在.無論是飢寒交迫還是豐衣足食,無論是金玉滿堂還是家徒四壁,人類能夠而且應該談道德.第二,道德是調節人的行為的規范,由社會輿論和人的良心加以支持.眾所周知,談道德實際包括個人修養、社會影響和政府倡導三個層面,而且從事實層面上看,人類歷史上有衣食之困但仍道德高尚、品德非凡的例子,實在是不勝枚舉.孔老夫子的好學生顏回曾經只有一簞食、一瓢飲,在逆境中,他不是照樣嚴身律己有理性嗎?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的時候,他不是還想著「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嗎?說到政府,新加坡不也曾經篳路藍縷,李光耀總理告誡國人:「我們一無所有,所有的只是我們自己」,他強調:道德是使競爭力勝人一籌的重要因素.試想,如果沒有政府倡導美德,新加坡哪有今天的繁榮昌盛、國富民強呢?第三,所謂「必要條件」,從邏輯上看,也就是有之不必然、無之必不然的意思.因此,對今天的命題,我方只需論證「沒有溫飽也能談道德」.而對方要論證的是「沒有溫飽就絕對不能談道德」.而這一點剛才對方同學恰恰沒有自圓其說.雨果說過:「善良的道德是社會的基礎.」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點燃生命的燈;道德是燈,通向人類之路;道德是路,引我們走向燦爛的明天.以上,我主要從邏輯上闡發了我方觀點,接下來,我方辯友還將從理論、事實、價值三方面進一步論述我方觀點.
⑶ 如何看待道德無用論
道德無用論是一種錯誤的觀點。
溫家寶同志說過:「道德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道德的光芒甚至比陽光還要燦爛。」社會的發展還是需要道德去護航。我們不應該忘記在汶川、玉樹、周曲等巨大天災中涌現的一個個關於大愛無言的故事,主人公用生命去凝聚道德戰勝災難的強大力量。我們也不應該忘記「最美媽媽」吳菊萍、「90後孝女孟佩傑」、「鄭棒棒」等一個個道德模範,用自己的言行讓道德在新時代閃光,給人民以靈魂的震撼和精神的洗禮。他們以實際行動啟示我們,在物質豐裕的年代,社會公眾更應該知道德、守道德、行道德。
道德是根,物質利益是花,德厚才能物豐。我們經濟飛速發展,已經為行道德之事打好了良好的基礎,當我們關注經濟發展時,遵循一種合乎道德的操守,善言善行是應有之義。根深才能葉茂。在社會發展的歷史潮流中,需要處理好物質和精神的關系。唯有如此,發展才會協調持續,社會才會長治久安,在市場化經濟的大潮中人民才能堅守高尚道德情操,駕駛著滿載友愛的生活之舟駛向輝煌的明天。
堅守和捍衛自己優秀的傳統文化和傳統道德,是中華民族穩固安身立命的基礎,才不會在追名逐利中逐漸失去自我。大力弘揚孝、誠和廉等傳統美德,加強對黨員幹部和群眾的廉恥教育,規范道德行為,把道德修養積淀在血脈中,把追求高尚行為變成自覺行為,確保社會的穩定運行和健康發展。
⑷ 歷代名人論道德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人類最大的幸福就在於每天能談談道德方面的事情。無靈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價值。—— 蘇格拉底
要是一個人的全部人格、全部生活都奉獻給一種道德追求,要是他擁有這樣的力量,一切其他的人在這方面和這個人相比起來都顯得渺小的時候,那我們在這個人的身上就看到崇高的善。—— 車爾尼雪夫斯基
無聊,對於道德家來說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因為人類的罪過半數以上都是源於對它的恐懼。—— 羅素
道德當身,不以物惑。—— 管仲
金玉滿堂莫收,古人安此塵丑。獨以道德為友,故能延期不朽。—— 嵇康
道德中最大的秘密是愛。—— 雪萊
真誠的愛情,並不等於娓娓動聽的甜言蜜語,慷慨陳詞的海誓山盟,如膠似漆的接吻擁抱。愛情是一種高尚、美麗、純真的感情,應當以忠實誠懇取代虛偽欺詐,以互尊互敬取代利己自私,以道德文明取代輕率行動。—— 黃少平
在重視勞動和尊重勞動者的基礎上,我們有可能來創造自己的新的道德。勞動和科學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兩種力量。—— 高爾基
道德美,包含兩個互相區別的因素,就是正義與慈愛。—— 庫申
道德不是良心的可卑的機謀,而是斗爭和艱難,激情和痛苦。—— 托馬斯·曼
美——是道德純潔、精神豐富和體魄健全的強大源泉。—— 蘇霍姆林斯基
歷史使人聰明,詩歌使人機智,數學使人精細,哲學使人深邃,道德使人嚴肅,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 Bacon,Francis
人要正直,因為在其中有雄辯和德行的秘訣,有道德的影響力。—— 阿米爾
庸庸碌碌心安理得地過下去是不道德的。而自動從戰斗中退縮的人則是一個懦夫。—— 羅曼·羅蘭
無私是稀有的道德,因為從它身上是無利可圖的。—— 布萊希特
⑸ 辯題:溫飽不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
倉廩實而知禮節,反方觀點更有優勢啊~~
不過也不是你的觀點就沒得說,自從版人類出現社會性以後,原始慾望權就被人類的社會性壓制下去了,就是道德戰勝了慾望;溫飽不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這是肯定的,自古賢人絕對不追求溫飽,甚至主動放棄口腹之慾來達到精神上或者道德上的更高層次,在適當情況下甚至放棄生命來捍衛道德。
不過,道德的確是在生產達到一定水平後才產生的,但是道德卻不依賴於物質。
⑹ 論道德和義務
道德抄是你所在地方人們的習慣思維和襲行為規范,道德標準是受當地的經濟發達程度、文化底韻和人們生活習慣所形成對人和事物看法和標准。它不是法。義務分二種:主動和被動。被動義務是法律所規定公民必須要承擔帶有強制牲。主動義務是法律規定之外但自己覺得必須或者應該去承擔的亊,它受道德影響。是隨意性的不是強制性的。
⑺ 只要不論不被道德是什麼意思
摘要 您好,這句話這么理解:只要不要有過分的言論,就不會被道德所束縛,不會受到譴責。
⑻ 怎樣論證溫飽不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
先談溫飽,後談道德後果嚴重。
談道德是基於社會整體發展的價值選擇。人類如果想求得生存和發展就要談道德,否則將會導致人類歷史的毀滅。只有在社會生活中談道德,才能保證社會相對的穩定和有序,才能賦予整體人類活動的價值內涵。例如索馬裏海盜猖獗這一現象,它最初的出現固然是因為他們缺乏資源。
但他一直沒有得到解決的原因是什麼呢?因為他們缺乏物質?給他們物質就好了。可是,我們給他們送了他們也沒有變好。聯合國試圖對索馬里進行人道主義援助,但是無法實施,因為援助物資運進去就遭到打劫,援助人員一到那兒就會遭受襲擊。
事實即是如此,他們不談道德,我們也無法幫他們解決溫飽問題。
道德一直存在於人類社會
從古至今,溫飽問題一直存在,但沒有一個沒有到達溫飽的社會不談道德。原始社會沒有道德這個詞,但有道德的事卻一直在發生。新中國成立之前,人們的物質生活很貧乏,但道德從未在人們心中丟失,那時人們睡覺不掩門閉戶也不會不安全。
看向現在,比如西藏雖是中國貧困地區的集中之處,但在那裡,群眾們從沒有舍棄過人類最真,最基本的道德觀念。縱觀古今中外,無論你承認或不承認,道德一直在那裡,不容置疑。
⑼ 道德和倫理的區別 為什麼只能說一個人的行為道德不道德,卻不能說一個人的行為倫理不論里呢
道德包括倫理,都屬於調整和約束人們行為的社會規范,但倫理常用與家庭等有親屬關系的人.道德使用范圍更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