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使國家立法的機關是
❶ 行使國家立法權的國家機關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二章第一節第七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版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權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修改憲法;
(二)監督憲法的實施;
(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國家基本法律;
(四)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
(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的提名,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的人選;根據國務院總理的提名,決定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的人選;
(六)選舉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根據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提名,決定中央軍事委員會其他組成人員的人選;
(七)選舉最高人民法院院長;
(八)選舉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九)審查和批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和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
(十)審查和批准國家的預算和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
(十一)改變或者撤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不適當的決定;
(十二)批准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建置;
(十三)決定特別行政區的設立及其制度;
(十四)決定戰爭和和平的問題;
(十五)應當由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行使的其他職權。
❷ 我國行使國家立法權的機關
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為國家立法機關,全國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權,地方省級人大行使地方立法權。
❸ 行使國家立法權的國家機關是解釋詳細點,謝謝。
我國憲法第五十八條規定了國家立法權的行使主體,「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國家立法權包括制定、修改、廢除憲法和法律。制憲權一般在國家成立之初由統治階級以人民名義行使,修憲權是在制定憲法之後由憲法規定的,我國基本上都是修改憲法而不廢除憲法條文。全國人大有權修改憲法,監督憲法的實施,有權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權解釋憲法,監督憲法的實施,有權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大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❹ 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行使國家立法權的惟一機關」的是
1954 年憲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行使國家立法權的惟一機關。
❺ 根據我國憲法規定,我國行使國家立法權的機關是( )
C、全國人民代表復大會常務委制員會
根據《立法法》第七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
(5)行使國家立法的機關是擴展閱讀:
根據《立法法》第八條下列事項只能制定法律:
1、國家主權的事項;
2、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產生、組織和職權;
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特別行政區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4、犯罪和刑罰;
5、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
6、稅種的設立、稅率的確定和稅收徵收管理等稅收基本制度;
7、對非國有財產的徵收、徵用;
8、民事基本制度;
9、基本經濟制度以及財政、海關、金融和外貿的基本制度;
10、訴訟和仲裁製度;
11、必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項。
❻ 行使國家立法權的機關是什麼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七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
(6)行使國家立法的機關是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十四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法律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團決定列入會議議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十五條規定,一個代表團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聯名,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團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是否列入會議議程的意見,再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
專門委員會審議的時候,可以邀請提案人列席會議,發表意見。
❼ 我國行使國家立法權機關是什麼
我國行使國家立法權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七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
(7)行使國家立法的機關是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中規定:
第十八條 列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大會全體會議聽取提案人的說明後,由各代表團進行審議。
各代表團審議法律案時,提案人應當派人聽取意見,回答詢問。
各代表團審議法律案時,根據代表團的要求,有關機關、組織應當派人介紹情況。
第六十三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可以組織對有關法律或者法律中有關規定進行立法後評估。評估情況應當向常務委員會報告。
第六十四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可以對有關具體問題的法律詢問進行研究予以答復,並報常務委員會備案。
❽ 我國的立法機關是什麼
我國是單一制的國家,我國的立法機關是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這是我國唯一的立法機關。
❾ 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 C.國務院 D.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答案是A和D。
具體解析:
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有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及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1、在我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由於我國人口眾多,人民不可能都去直接管理國家,只能通過民主選舉,選出代表組成國家權力機關,代表人民去管理國家事務。
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
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國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途徑和最高形式,它有力地保證了人民當家作主。
一切權力屬於人民:
在我國,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
我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由人民代表大會統一行使國家權力,國家的權力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並對它負責,受它監督。它們分工不同,職責不同,但根本目標都是代表人民利益,為人民服務。
我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上的代表都由人民民主選舉產生,他們對人民負責,依法行使國家權力,同時,他們要受人民監督,按人民的意願辦事,人民有權依法罷免自己不滿意的代表。
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出發點和歸宿。
(9)行使國家立法的機關是擴展閱讀:
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有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及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國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權組織形式,直接體現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
2、由人民群眾依照法定程序選出代表,組成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力,分別決定全國和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務。
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等其他國家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人民代表大會負責,受人民代表大會監督,以確保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
3、實踐證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❿ 中國的立法機關有哪些
一、立法機關:
《憲法》第五十八條和《立法法》第七條都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由此可見,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是我國的立法機關。除此之外,其他任何國家機關都不是立法機關。
立法機關是制定、修改和廢除法律的國家機關。資本主義國家的立法機關是議會。中國的立法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就廣義的「法」而言,立法機關的范圍也相應擴大。如國務院可以制定行政法規,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可以制訂自治法規等。
二、在政治學學者看來,立法機關的性質可概括為如下四個特徵:
1、代表民意。立法機關組成人員究竟應代表本選區的選民、本選區、全國人民、所屬政黨、還是本人良心、盡管說法不一,但立法機關代表民意,則是政治學界的共識。
2、議事公開。民主政治是公開的政治,代表民意的立法機關,其議事應盡可能地公開。代表的提案、發言、表決,都應當讓人民知道。所謂議事公開,是指立法機關開會時,允許人民自由旁聽及新聞記者自由采訪;除關涉國防、外交及一經泄漏即可能對國家、社會產生不良後果的事項,得舉行秘密會議外,會議均應公開舉行。公開舉行會議,除可以自由旁聽和采訪外,會議的一切文件及記錄,均應公開發表。
3、言論自由。代表在立法機關開會時,必須不遭受威脅,無所顧及其言論、行為會對本身有不利的後果,才能敢於講真話,暢所欲言,自由表決。為此,各民主國家對代表的言論自由,都從法律上予以保障。為了保障代表的言論自由,許多國家的憲法或代表法規定,代表在院內或在會議時所為之言論或表決,對院外或會外不負責任,即使其言論有錯誤,或詰難政府官員或政策,以及如何表決,均不得成為追訴的對象。當然,代表也應當正確運用此免責權,不得恣意謾罵,人身攻擊或揭人隱私等。
4、統一立法。同一政治系統內的所有法律,應由同一立法機關統一制定。如果各機關可以自行立法,則法與法難免彼此沖突、矛盾或抵觸,人民便無所適從,法律也就失去了規范作用。立法機關的立法權具有概括的獨占性,無論在總統制國家還是在內閣制國家,立法須經過國會的立法程序,由國會制定法律。
三、性質:
現代立法機關是代議政治的產物,其性質的最明顯的特徵,在於它的代議性,即由人民選舉代表或議員,組成立法機關,以統一制定法律和監督行政。立法機關的性質的特徵是代議性,但它具體地、直接地代表誰,以及代表與被代表的關系應當如何理解,各國學者在理論上是頗有爭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