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三原則

法治三原則

發布時間: 2020-12-21 23:42:38

❶ 社會主義法制三原則

社會主義法制具有以下幾個基本原則:合法原則、民主原則、平等原則、統一原則。
1、合法原則

合法原則。其基本含義是:社會主義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公職人員和公民個人都必須無條件地嚴格執行和遵守國家的法律,不允許任何人做法律所不允許的事情。社會主義法制是工人階級領導下的廣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體現,人民民主專政即無產階級專政是絕大多數人對極少數人的專政,社會主義法是廣大人民自覺的行為規范。所以,嚴格依法辦事,不僅是廣大人民應該做到的,也是完全能夠做到的。
2、民主原則

民主原則。社會主義法制所反映的民主是與社會主義緊密聯系的社會主義民主,是確保人民當家作主的民主,是在人民內部實行民主和對人民的敵人實行專政的民主。民主原則是社會主義法制的一項基本原則,社會主義法的一切規范都貫徹社會主義民主的精神。它具體表現在:一方面,社會主義法律,庄嚴地、詳盡地規定了人民的各項民主權利;司法機關堅決地、切實有效地依法保護廣大人民的民主權利,並對破壞、侵犯廣大人民民主權利的敵對分子依法制裁。另一方面,社會主義法律,又是依靠廣大人民制定,依靠廣大人民執行,依靠廣大人民監督,依靠廣大人民遵守的。一句話,社會主義民主是社會主義法制的基礎,社會主義法制又是社會主義民主的保障。
3、平等原則

平等原則。社會主義法制是建立在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基礎上。社會主義社會建立起了生產資料公有制,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社會主義原則,從而也就從根本上鏟除了產生一切不平等的社會根源。社會主義法制的平等原則正是廣大人民在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的平等的一種必然反映,也是對廣大人民在上述領域平等的一種確認和保障。由於社會主義法制上的平等和經濟上的平等緊密相聯系,是完全一致的,所以這是一種真正的平等。同時,社會主義法制所確認的平等又是權利義務相一致的平等,即不僅是享有平等權利,而且也履行平等義務。在社會主義法制里,權利義務是一致的。
4、統一原則

統一原則。其基本含義是:由社會主義國家統一制定的法律,要求在社會主義全國范圍內統一實施,不允許各地區、各部門擅自製定和推行與法律的原則精神和具體規定相違背的制度和規定。

❷ 三到位一依法指什麼,然後對違反規定的行為要依法處理

「三個到位一個處理(依法處理)」是中央對信訪工作的指導方針和工作要求,即:

1、群眾訴求合理的解決問題到位;

2、訴求無理的思想教育到位;

3、生活困難的幫扶救助到位;

4、行為違法的依法處理。

以及時就地解決群眾合理合法訴求,對涉法涉訴信訪問題依法按程序處理,依法糾正執法差錯,依法保障合法權益,依法維護公正結論。保護合法信訪,制止違法鬧訪。

對群眾的訴求要高度重視,不推、不拖,要把政策宣傳到位,給老百姓一個明白,還老百姓一個清白。一方面要依法依規處理,同時也要有人文關懷。要更多地站在群眾的角度著想,讓群眾少一點冤情。黨員幹部要寧可自己受累,也不要讓群眾受委屈。

(2)法治三原則擴展閱讀:

信訪,是指公民個人或群體以書信、電子郵件、走訪、電話、傳真 等多種參與形式與國家的政黨、政府、社團、人大、司法、政協、社區、企事業單位負責信訪工作的機構或人員接觸,以反映情況,表達自身意見,吁請解決問題,有關信訪工作機構或人員採用一定的方式進行處理的一種制度。

金秀瑤族自治縣人民法院以群眾滿意為標准,不斷改進工作作風,進一步拓寬信訪渠道,完善信訪長效機制,運用「三到位一處理」的原則處理信訪工作,即對於訴求合理的要解決到位、對訴求無理的要思想教育到位、對生活困難的要幫扶救助到位、對行為違法的依法處理。

今年1-11月份該院共接待來信來訪70多人次,絕大部分來信來訪問題得到積極有效的解決。該院信訪部門在結合自身實際的基礎上,不斷探索,總結出了一些實踐經驗,信訪工作取得長足進步。

一、拓寬渠道,實現多元化接訪。

一是在利用傳統信訪窗口接待來訪的同時專門設立信訪接待室,實現訴訪分離,讓當事人充分表達訴求,並認真做好訴求登記以保證接訪的質量;

二是設立院長(院領導)接待室,通過領導公開接訪的形式,熱情接待每一位來訪群眾;

三是設立遠程視頻接訪室,通過運用信息化技術,開通遠程視頻接訪系統,進一步拓寬民意訴求渠道,使上訪群眾與上級法院直接反映訴求,為上訪群眾節省上訪時間。

通過三方面下手,多元化接訪,運用多元化平台來解決接訪工作,針對不同當事人的不同訴求,針對不同類型的不同問題,做到有重點,有方向,把三到位一處理的原則貫徹到每一個信訪接待當中。確保了來訪者的來訪必接、有問必答。

保證其合理訴求及時得到妥善解決。全面提高涉訴信訪案件的辦理效率,讓來訪群眾切實感受到司法便民利民。

二、優化服務,完善接訪長效機制。熱心接待每一位來訪咨詢的群眾,認真傾聽來訪群眾訴求,站在群眾的角度考慮問題,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盡最大努力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耐心細致答疑解惑,並對每個來訪者的來訪內容、解決方法、解決效果進行記錄登記,統計成來訪資料,方便以後的查詢分析,形成來訪接待的長效機制,保證來信來訪的有序化、科學化。

三、積極回訪,健立健全回訪機制。該院信訪部門通過定期、不定期的對來訪群眾進行隨機回訪,積極收集信訪回饋信息,並進行整理總結,針對出現的問題,結合當事人的回饋及當時的接訪記錄,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並整理歸檔;

對於有成效的處理方式,制定成案例,讓信訪工作人員進行學習。通過接訪—回訪—總結—學習—接訪這一過程,不僅是信訪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更為信訪工作人員提供了一個學習的平台,不斷提高自身的接訪能力,促進信訪工作的高效發展。

通過對「三到位一處理」原則的不斷探索和運用,在不斷提高自身工作水平的同時也使得信訪工作得到了群眾的認可和贊揚,為該院信訪部門在信訪渠道、信訪機制上探索和研究提供了助力。

參考資料:廣西法院網-金秀法院:運用「三到位一處理」展信訪工作有成效

❸ 《德里宣言》把法治概括為那三條原則我國法治包含哪幾方面含義

一是立法機關的職能在於創設和維護使每個人保持「人類尊嚴」的各種條件;二版是不僅要為權制止行政權的濫用提供法律保障,而且要使政府能有效地維護法律秩序,藉以保證人們具有充分的社會和經濟生活條件;三是司法獨立和律師自由是實施法治原則必不可少的條件。

❹ 8.我國憲法規定的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是() (A)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不等 (B) 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 (C)

法律面前人人平復等 ——這是我國憲製法明確規定的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具有三個方面的含義:
首先,公民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我國憲法第三十三條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

其次,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沒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憲法和法律是人民利益的體現,反映了人民的意志。任何個人和組織,都不得享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將自己凌駕於黨、國家和人民之上。那種認為自己高人一等,法律只管民,不管官;只管別人,不管自己,將自己視作法律之外的「特殊公民」的思想,從根本上背離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

第三,任何組織和個人的違法行為都必須依法受到追究。我國憲法第五條明確規定:「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違法者必須受到追究是法律尊嚴的重要體現,也是法律權威的重要保障

❺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堅持哪些基本原則

1、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與依法治國有機統一

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與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既是我國法治的特色,也是我國法治的特有優勢。沒有黨的堅強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就會落空,全面依法治國也難以實現;不充分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不實現人民當家作主,黨的領導就會失去政治和社會基礎;不推進依法治國,黨就難以對國家實現有效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就會失去基本保障。

2、堅持尊重和保障人權、規范公權力與促使公權力機關積極有效履職有機統一

我國法治強調公權力執掌者必須合法、積極、有效履職盡責,確保人民所賦予的權力用來為人民謀福祉,不得消極無為。同時,又強化制約和監督,合理分解權力,科學配置權力,形成科學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做到控權和促進積極履職雙管齊下,防止權力濫用與預防庸政、懶政、怠政同時發力,從而將尊重和保障人權落到實處。

3、堅持平等、自由、秩序等法治基本價值有機統一

我國法治強調自由與平等、秩序的有機統一。平等是社會主義法律的基本屬性,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尊重和遵守憲法法律,都必須依照憲法法律行使權力或權利、履行職責或義務,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黨和政府不斷創造物質條件和制度條件,充分保障憲法法律所賦予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各種權利和自由的實現。

4、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與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有機統一

我國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這是法治中國建設的頂層設計和整體部署,從而實現執政黨依法執政、公權力機關依法行權、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依法辦事三者的有機統一。

(5)法治三原則擴展閱讀

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有效路徑。法治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內涵和基本載體,已經成為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路徑。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通過艱苦卓絕的奮斗,探索出了一條適合國情的發展道路。

必須依靠法治,才能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全面深化改革基礎上由成熟而定型,更加科學化和系統化,不斷完善發展。

❻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三個依法,三個法紀,五大原則是指什麼

依法來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源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定性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國際形勢復雜多變,我們黨面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國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黨要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更好維護和運用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更好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使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實現我國和平發展的戰略目標,必須更好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范作用

❼ 1法律乃是公意的行為這觀點出自那2近代意義的法治原則始於3普通法與衡平法的劃分出現在那

社會契約論
洛克 孟德斯鳩
英國 衡平法院
行政權主導

❽ 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則
依法行政原則是對行政機關及其行政公務人員從事行政管理活動的基回本要求和根本准則。答2004年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中規定了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依法行政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三者的有機統一。
2.必須把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政府工作的出發點。
3.必須維護憲法權威,確保法制統一和政令暢通。
4.必須把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以人為本和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
5.必須把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有機結合起來,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
6.必須把推進依法行政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有機結合起來,堅持開拓創新與循序漸進的統一,既要體現改革和創新的精神,又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分類推進。

7.必須把堅持依法行政與提高行政效率統一起來,做到既嚴格依法辦事,又積極履行職責。

熱點內容
鴻雅書法官網 發布:2025-07-18 21:41:28 瀏覽:64
投標中季托代理人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8 21:34:39 瀏覽:605
全國道德模範故事匯觀後感 發布:2025-07-18 21:03:50 瀏覽:530
學生有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8 20:47:44 瀏覽:221
政法幹警民法多少分 發布:2025-07-18 20:42:18 瀏覽:454
七五普法學習心得 發布:2025-07-18 20:37:13 瀏覽:619
合同法52條第5 發布:2025-07-18 20:16:21 瀏覽:621
法院拾荒者 發布:2025-07-18 20:06:21 瀏覽:200
經濟法律法規試卷 發布:2025-07-18 19:59:37 瀏覽:653
微信造謠刑法 發布:2025-07-18 19:55:48 瀏覽: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