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與法治小學

道德與法治小學

發布時間: 2022-05-17 08:37:45

Ⅰ 小學和初中道德法治的知識內容的區別和特點

教材知識梯度明顯,注重從小學到中學的銜接。縱觀道德與法治教材,我們可以看出教材的知識結構、教材的內容都以加強道德修養為基礎,注重生活化、情景化的體現。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聯系緊密。教材結構合理,知識梯度明顯。從成長的節拍,到友誼的天空,再到師長情誼,最後到生命的思考。整個教材思路非常清晰。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辦公廳發布了《關於2016年中小學教學用書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明確,從2016年起,將義務教育小學和初中起始年級「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思想品德」教材名稱統一更改為「道德與法治」。

Ⅱ 小學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有哪些

1.好習慣的培養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現代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須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小學生的可塑性強,是培養良好習慣的最佳時期,是好習慣,則會讓人終生受益,反之,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人一輩子。小學生的良好習慣包括良好的衛生習慣、學習習慣、舉止文明的習慣、誠實守信的習慣、尊重他人的習慣、守時惜時的習慣、懂得感恩的習慣、勤於動手的習慣、鍛煉身體的習慣等等。這些良好習慣的養成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陣地,老師是引路人。

2.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而且包括體格、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全面發展的完善狀態。很多家長以為只要滿足孩子物質上的追求便是對孩子盡到了義務,付出了愛,其實不然。在當下,孩子嬌慣,獨立能力差的教育背景下,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為重要。這在《道德與法治》教材中有著重要地位:比如《開開心心上學去》、《手拉手交朋友》、《玩得真開心》、《我想和你們一起玩》、《分享真快樂》等教材的編寫就體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在教學中我們教師就要以這些內容為依託讓學生快快樂樂上學,開開心心生活,做一個積極向上的人。

教育要以兒童為中心,把他們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是我們每個教師應樹立的教育理念,「有道德」更是品德教育的核心素養。

Ⅲ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是什麼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是如下:

1、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會關心、積極探究是課程的核心。品德與生活教育應當引導兒童在體驗自身生活和參與社會生活的過程中,學會熱愛生活、創造生活。

2、在服務自我、他人和集體的行動中,學會關心、做人。在與自然以及周圍環境的互動中,主動探究,發展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3、珍視童年生活的價值,尊重兒童的權利。童年是一個蘊藏著巨大發展潛力的生命階段,童年生活具有不同於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點,它本身蘊藏著豐富的發展內涵與價值。

4、學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參與並享受愉快、自信、有尊嚴的學校生活是每個兒童的權利。

5、道德存在於兒童的生活中,德育離不開兒童的生活。道德寓於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兒童品德的形成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感悟與行動。

6、只有源於兒童實際生活和真實道德沖突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實的而非虛假的道德認知和道德行為。良好品德的培養必須在兒童的生活中進行。

Ⅳ 請從小學《道德與法治》統編教材中選擇一個主題內容進行各年級教材的橫向分析

摘要 立德樹人,要從娃娃抓起,更要從兒童的道德教育抓起。統編教材《道德與法治》以人為本,從兒童身心發展的實際出發,關注每一個兒童的生命成長和個性發展,樹立了正確的兒童觀,塑造了新型的教材觀,真正為兒童的道德教育開創出了新範式。

Ⅳ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如何講透學生關心的問題

於情於理的生動講解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問題分析及建議,道德與法治教學已經成為小學階段教育的重點內容之一,關繫到學生道德品質的提升,能帶領學生認識到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和現象。
對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所需要關注的問題進行進一步的研究,結合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要求保證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Ⅵ 小學道法是什麼課程

小學道法課就是《道德與法治》課。《道德與法治》課發揮法治教育的課堂主渠道作用,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將法治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結合。

《道德與法治》課有利於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有利於提高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促進校園安全,有利於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思品教學的實效性,從而使青少年理解法治的道德底蘊,尊崇公序良俗,牢固樹立規則意識,平等意識,誠信觀念和契約精神。

本套教科書將小學六年級上冊和初中八年級下冊專門設置為法治教育專冊,集中講授憲法,強化系統性。小學涉及30部法律法規,中學涉及50部法律法規,6部條例司法解釋。

名稱由來

2016年,教育部辦公廳發布了《關於2016年中小學教學用書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明確,從2016年9月1日起,將義務教育小學和初中起始年級「品德與生活」「思想品德」「品德與社會」等教材名稱統一更改為《道德與法治》。

主要內容

《道德與法治》共18冊,其中小學12冊,教材內容依據與兒童生活的緊密程度,由近及遠地安排了六大生活領域,同一生活領域內,按照學習難度的不同,採用螺旋上升的編排方式;初中6冊,圍繞個人、家庭、學校、社會、國家、世界展開編排。

Ⅶ 小學道德與法治12冊幾單元

7個,具體您翻開課本看一下
拓展資料
課程性質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學生良好品德形成為核心、促進學生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
課程設計思路
本課程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家庭、學校、社區、國家、世界是學生不斷擴展的生活領域。社會壞境、社會活動、社會關系是存在於這些領域中的幾個主要因素。學生的品德與社會性發展是在逐步擴展的生活領域中,通過與各種要素的交互作用實現的。
本課程的設計思路是:一條主線,點面結合,綜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條主線」即以學生的生活發展為主線;「點面結合」的「點」是社會生活的幾個主要因素,「面」是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領域,在面上選點,組織教學內容;「綜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每一個生活領域所包含的社會要素是綜合的,在不同年段層次不同,螺旋上升。

Ⅷ 2019最新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標准(教育部部編版)

2019 年最新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標准(人教版)小學低年級階段是兒童從幼兒生活向小學生活過渡並逐步適應學校生活的重要時期,也是兒童品德和行為習慣、生話態度、認知能力發展的重要時期。

品德與生話課程根據社會與時代發展的需要和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而設置,旨在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更好地適應學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在充滿探究與創造樂趣的童年生活中,為學會生活、學會做人打下基礎。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質的核心。在當今世界,民族素質和創新能力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國際競爭的加劇推動著基礎教育課程向著更加重視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視創新意識培養的方向發展。

在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歷史重任,要求基礎教育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質和勇於探究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一、課程性質

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一門以小學低年級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具有良好品德與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

本課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徵。

(一)生活性

本課程視兒童的生活為寶貴的課程資源.課程學習本身是兒童生活的組成部分,是兒童在教師指導下真實體驗生活、主動參與生活、創造生活的過程。

本課程遵循兒童生活的邏輯,以兒童生活中的需要和問題為出發點;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為課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動性

本課程超越單一的書本知識的傳遞和接受,以活動為教和學的基本形式。課程的呈現形態主要是兒童直接參與的各種主題活動、游戲或其他實踐活動;課程目標主要通過兒童在教師指導下的活動過程中的體驗、感悟和主動建構來實現。

(三)綜合性

本課程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具有綜合性.課程設計體現兒童與自然、兒童與社會、兒童與自我的內在整合;課程內容體現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機融合;教學活動體現兒童的生活體驗與道德體驗,知識學習。

與社會參與、問題探究等彼此滲透、相互促進,實現生活、教學、發展的三位一體。

(四)開放性

本課程面向兒童的整個生活世界。教學目標隨著兒童生活及活動過程的變化和需要不斷調整;教學內容從教科書擴展到兒童生活的各個方面;課堂從教室擴展到家庭、社區以及兒童的其他生活空間;教學時間在與學校其他活動或學科的配合和聯結中靈活而彈性地延展;課程評價。

走向開放、多元,全面關注兒童豐富多彩的體驗和個性化的創意與表現。

二、課程基本理念

(一)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會關心、積極探究是課程的核心。

品德與生活教育應當引導兒童在體驗自身生活和參與社會生活的過程中,學會熱愛生活、創造生活;在服務自我、他人和集體的行動中,學會關心、學習做人;在與自然以及周圍環境的互動中,主動探究,發展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二)珍視童年生活的價值.尊重兒童的權利

童年是一個蘊藏著巨大發展潛力的生命階段.童年生活具有不同於。

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點,它本身蘊藏著豐富的發展內涵與價值。

學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參與並享受愉快、自信、有尊嚴的學校。

生活是每個兒童的權利。

(三)道德存在於兒童的生活中,德育離不開兒童的生活

道德寓於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兒童品德的形成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感悟與行動。只有源於兒童實際生活和真實道德沖突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實的而非虛假的道

德認知和道德行為。良好品德的培養必須在兒童的生活中進行。

(四)讓教與學檀根於兒童的生活

兒童的知識是通過其在生活愛活動中的直接體驗、思考、積累而逐步建構起來的;兒童的發展是其懷著對生活的熱愛,通過參與豐富多彩的生活實踐,與外部環境積極互動而逐步實現的。課程必須植根於兒童的生活才會對兒童有意義,教學必須與兒童的生活世界相聯系才能真正促進兒童的成長。

Ⅸ 小學生三年級道德與法治考什麼

考試內容:道德與法治既然是一門社會生活的綜合課程,就必須努力打通課程與社會生活的通道,品德教育要面對現實社會生活,但又不能屈從於現實。所以在試講備教案的過程中,一方面,選取的社會生活事件是經過一定的重構,以實現對不成熟的學生的導引;道德與法治是小學階段必學的一門課程,主要目的是為了提升孩子的學習覺悟,同時也是教育孩子為人處世的方法,三年級作為一個過渡的階段,對道德與法治教材根據單元編排,一個單元突出一個鮮明的教育主題,和課本上的思想觀念緊密結合在一起進行學習和考察。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歡迎採納我的回答,謝謝。

Ⅹ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編寫為什麼把兒童生活與兒童發展作為基本理念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編寫把兒童生活與兒童發展作為基本理念的原因:研究並遵循兒童道德自主發展的規律和特點。

通過設計,給兒童留下自主思考的學習空間,較好地處理了道德認知必要合理的傳授與道德能力自主建構之間的關系,促進兒童在自主學習中提高道德水平,增強法治意識。

在注重大中小銜接的基礎上,怎樣進一步加強道德與法治的有機結合,並優化國情和心理教育等內容的融入與表達。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特色:

1、堅持以兒童生活為基礎,關注兒童的經驗,激發學習興趣,貼近兒童的學習特點和發展需求,改進教材的呈現方式,低年級教材還適當採用兒童繪本的形式,引導兒童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學習。

2、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整體安排,在開發教育資源,豐富德育內涵,改進道德與法治融入方式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

熱點內容
代繳社保協議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4-05-05 05:02:59 瀏覽:523
經濟法抵押人和抵押權人是什麼 發布:2024-05-05 02:06:04 瀏覽:816
法律援助農民工存在問題 發布:2024-05-05 01:13:58 瀏覽:438
審計法治建設路徑 發布:2024-05-05 00:23:17 瀏覽:79
司法考試主觀題答案 發布:2024-05-04 23:13:15 瀏覽:229
民法典動遷 發布:2024-05-04 19:58:22 瀏覽:567
刑事事訴訟法全文 發布:2024-05-04 19:49:23 瀏覽:60
注會經濟法有幾道大題 發布:2024-05-04 17:49:19 瀏覽:640
社會與法河北邢台 發布:2024-05-04 15:26:45 瀏覽:823
中國第一部有關公司的法律是 發布:2024-05-04 15:26:43 瀏覽: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