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漢朝的立法思想

漢朝的立法思想

發布時間: 2022-05-30 21:17:59

1. 漢朝的立法指導思想先後發生了哪些變化對後世有什麼影響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2. 漢朝的立法指導思想先後發生了哪些變化對後世有什麼影響

摘要 從漢初到武帝七十多年間,由於社會政治經濟前後發生很大變化,漢王朝的法制指導思想,也相應發生很大變化,總體上看,大致分為兩個階段:

3. 漢朝的立法指導思想先後發對後世有什麼影響

漢朝的立法指導思想是天人合一,無為而治的思想對後世影響是順應歷史發展,加強與西域各國人文貿易交流

4. 漢朝的立法指導思想先後發生了哪些變化對後世有什麼影響

漢律從「無為而治」到「德主刑輔」,經歷整個漢朝,其間以《九章律》為主體的漢律16篇,是兩漢時期近400年間的立法成果。

漢朝的法制建設,進一步加強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控制,也對後世的影響延續了近千年直至清末。

5. 簡答兩漢時期的立法指導思想

簡述兩漢立法指導思想。 1.約法省禁--所謂約法省禁,就是法令。(2)明德慎罰:是西周時期提出的一種法制思想。內容簡單說來即提倡德治,謹慎。

6. 漢朝的立法指導思想先後發生了哪些變化對後世有什麼影響

漢朝的立法指導思想變化主要,是從法家到道家的轉變,再從道家到儒家的轉變,這是順應了當時的時代發展的舉措,也維護了漢朝長達幾百年的命運

7. 漢朝的立法指導思想先後發生了哪些變化,對後世有什麼影響

摘要 無為而治,獨尊儒術亦外儒內法,法律「儒家化」

8. 30.漢朝的立法指導思想先後發生了哪些變化對後世有什麼影響

漢朝初年的立法指導思想是:約法省禁,也就是法令要簡約禁令要寬松,到漢武帝時期指導思想為德刑並用,即道德教育和刑罰懲戒相互結合。

9. 漢朝法律制度的立法指導思想

漢初經過七十餘年的「休養生息」,到漢武帝時期,封建統治已具備雄厚的物質基礎,漢武帝決心改「無為而治」為「有為而治」,採納了儒家思想家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將「禮法並用」、「德主刑輔」作為法制指導思想。漢代的刑罰適用原則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響,確定了「上請」、「恤刑」、「親親得相首匿」等刑罰適用原則。

10. 能在補充一點嗎 漢朝的立法思想的演變

漢朝立法思想的演變:
1、第一階段:「無為而治」的法律思想.從漢朝建立到武帝之前,以黃老思想為主,輔之以法家思想.表現為「與民休息」、 「寬省刑法」、「無為而治」.
2、第二階段:禮法並用的法律思想.從武帝起,以儒家思想為主,輔之以法家思想.表現為「德主刑輔」.

熱點內容
古代刑法徒 發布:2025-09-19 13:29:22 瀏覽:778
飲用水條例 發布:2025-09-19 13:23:04 瀏覽:485
刑事訴訟法第82條啥意思 發布:2025-09-19 13:13:55 瀏覽:16
社區法律服務維權記錄 發布:2025-09-19 13:00:56 瀏覽:947
與醫院相關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19 12:40:46 瀏覽:917
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網 發布:2025-09-19 12:40:08 瀏覽:929
蔡軍法官 發布:2025-09-19 12:36:36 瀏覽:493
稅法立法規 發布:2025-09-19 12:34:14 瀏覽:741
這樣判決法官 發布:2025-09-19 12:29:08 瀏覽:525
皇姑法院執行局 發布:2025-09-19 12:26:48 瀏覽:679